二月春風似剪刀,深深的紮入許多人的心中。
張須陀離開軍營,前往城牆之上,與守城的將士聊了片刻,確認瓦崗賊沒有異動,他才放心的回到府上。卻沒想到,早有人在府上等著他。
“張將軍,您回來了。”一位身穿銀灰色盔甲的男子,遠遠看見張須陀疲憊的身影,迎上前去,將身子躬的很低,有些不忍心的說道:“陛下命末將帶來一份密詔,請將軍過目。”說完,脫下盔甲,撕爛自己的內衣,從中取出一條絲帕。
張須陀躬下身子,雙臂平舉,恭敬的接過密詔,打開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將絲帕疊好,揣入懷中,轉身對府上的下人說道:“去把忠勇衛大人請來。”那下人恭敬的行了個禮,後退出去。
大隋的將士,沒有不敬重張須陀的,所以那男子有些忐忑,覺得自己將這份詔書送到滎陽,實在對不起張須陀。
“將軍一路奔波,先到屋裏用些茶水,忠勇衛大人的府邸不遠,很快就能過來。”張須陀看出那人的不安,微微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
傳詔的男子見張須陀失去兵權,依然如此從容,心中更加敬佩,拱了拱手,隨著張須陀進了大堂。
李玄霸匆匆忙忙來到張須陀府上,見到那位陌生的男子,一臉疑惑,張須陀介紹了一下,那男子站起身來,朝著李玄霸拱了拱手,臉色並無恭敬之色,李玄霸也不介意,笑了笑以作回應。
“玄霸,你已經能夠獨擋一麵,陛下想讓你暫代滎陽通守一職。”各自入座,張須陀隨口說道:“陛下對你如此信任,你切勿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將軍說笑了,玄霸未及弱冠,如何能夠擔當如此重責?”李玄霸輕笑一聲,搖頭說道:“滎陽的位置極為重要,陛下英明,不可能如此兒戲般將滎陽交給我守護。”
那傳詔的男子低聲嘀咕道:“還有些自知之明。”聲音很輕,張須陀和李玄霸皆未聽見。
“陛下的密詔已經送了過來,難道你還不信?”張須陀將密詔取出,伸手遞給李玄霸,李玄霸手足無措的接了過來,打開看了看,臉色一變再變。
密詔寫在絲帕上,看來楊廣已經意識到天下很不太平,李玄霸心中微微一歎,臉上卻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驚懼的說道:“陛下的旨意,玄霸不敢接。張將軍,瓦崗賊勢大,無法剿滅他們,並非將軍的過失,將軍隻要據實上奏,陛下一定會想明白的。”
滿朝文武都反對楊廣罷免張須陀的兵權,要是楊廣能夠改變心意,這道詔書也就不會送到洛陽了,張須陀很明白這個道理。況且,這是楊廣的最後一搏,張須陀哪怕現在孤身闖進瓦崗寨,殺了瓦崗寨中的所有逆賊,楊廣也會尋出別的理由,讓他離開滎陽。
“士信十六歲就能率軍殺敵,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張須陀笑了笑,說道:“我數次令將士們陷入危難之中,每次都是你把他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隻憑將士們心中對你的感激,便足以穩定軍心。”
除了李玄霸,滎陽中確實沒有更好的人選,但李玄霸依然搖頭,不敢接任滎陽通守一職。
“陛下的旨意,難道你要違抗?”張須陀臉色一變,沉聲說道:“明日辰時,本將在大營裏恭候,時辰一到,若是你還未出現,軍法處置。”說完,惱怒的將李玄霸趕了出去,不給他任何辯解的機會。
待李玄霸惴惴不安的離去,張須陀對著江都信使拱手說道:“煩請回稟陛下,微臣遵旨。”
出了張須陀的府邸,李玄霸回頭看了一眼,臉上早已沒有慌張的樣子。梁嘯牽著赤焰走到李玄霸身側,順著李玄霸的目光,帶著一絲好奇看了過去,卻沒有發現任何特別的東西。
“回去吧。”李玄霸緩過神來,跨上赤焰,又把梁嘯拉到馬背上,說道:“聽魏先生說,你的武藝很不錯,但隻會環首刀遠遠不夠。”梁嘯聞言,臉上露出慚愧之色。李玄霸笑了笑,繼續說道:“你首先要學會騎馬,然後要學會使用馬槊,這才是本公子需要的梁嘯。”
李玄霸想要表達的意思,梁嘯不是很明白,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麽,於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回到府邸,李玄霸將楊廣的旨意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連聲道賀,李玄霸想到張須陀眉宇間的滄桑,根本不覺得有什麽可值得高興的,他平淡的樣子,反倒讓房玄齡覺得他沉穩。
第二日,李玄霸準時到達軍營,秦瓊等人將兵符交給了李玄霸,並告訴他,張須陀連夜出了城。李玄霸看著東都的方向,心道:“我今日又不會推辭,你又何必躲得那麽急?”
張須陀騎著一匹普通的戰馬,身邊隻有四位隨從,辰時一到,他勒停戰馬,回頭看了一眼,隱約能夠聽到滎陽傳來的吼聲。張須陀輕鬆的舒了口氣,而後帶著一絲痛心,繼續趕路。
唐國公接到密詔的時間稍晚一些,密詔中讓他將兵權交給兩位副留守,又命令他攜家眷遷回洛陽。
“父親,您如果還是猶豫不覺,隻怕唐國公府除了三弟,全都都得為那兩位貴妃陪葬。”李世民擦著劍上的血跡,平靜的說道:“那兩位將軍一直是陛下的人,所以那幾個晉陽宮人才能逃出去,雖然陛下現在還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但他遲早會知道。”
李淵的眼圈很黑,也不知道有多久沒有睡過一個安穩的覺,他看著死在地上的密使,心中明白,李世民已經斷了他所有的退路。
裴寂站在李淵一旁,躬身說道:“李公,世民說的很有道理,與其等著滿門抄斬,何不順勢而為,不管是越王,還是代王,都比現在的陛下更適合那張龍椅。”
“既然你們都計劃好了,我還能說什麽呢?”李玄霸深深的歎了口氣,說道:“就按照你們說的做吧,不過,先不要露出馬腳。還有,派人知會建成他們一聲。”說完,李淵沉思片刻,繼續說道:“至於玄霸,先不要讓他知曉。”
有人因為接到詔書心痛,有人卻因為沒有接到詔書而覺得苦楚。
劉武周造反時,雁門郡丞陳孝意和虎賁郎將王智辨一起討伐他,沒想到劉武周勾結突厥,他們不僅沒有討伐成功,王智辨還戰死沙場,陳孝意孤掌難鳴,隻能率軍撤回雁門。
與突厥勾結,乃是大事,陳孝意一回雁門,便將此事寫成奏折,派密使緊急送往江都,但那位密使回來都有半個月了,江都還是沒有傳出任何旨意,陳孝意無奈之下,隻能再寫一份折子。
奏折的內容,要比之前的多一些。因為此時劉武周已經攻下樓煩,並奪取了汾陽宮,他將那些宮女送給了突厥的始必可汗,獲得大量戰馬,實力變得更加壯大。
;
張須陀離開軍營,前往城牆之上,與守城的將士聊了片刻,確認瓦崗賊沒有異動,他才放心的回到府上。卻沒想到,早有人在府上等著他。
“張將軍,您回來了。”一位身穿銀灰色盔甲的男子,遠遠看見張須陀疲憊的身影,迎上前去,將身子躬的很低,有些不忍心的說道:“陛下命末將帶來一份密詔,請將軍過目。”說完,脫下盔甲,撕爛自己的內衣,從中取出一條絲帕。
張須陀躬下身子,雙臂平舉,恭敬的接過密詔,打開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將絲帕疊好,揣入懷中,轉身對府上的下人說道:“去把忠勇衛大人請來。”那下人恭敬的行了個禮,後退出去。
大隋的將士,沒有不敬重張須陀的,所以那男子有些忐忑,覺得自己將這份詔書送到滎陽,實在對不起張須陀。
“將軍一路奔波,先到屋裏用些茶水,忠勇衛大人的府邸不遠,很快就能過來。”張須陀看出那人的不安,微微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
傳詔的男子見張須陀失去兵權,依然如此從容,心中更加敬佩,拱了拱手,隨著張須陀進了大堂。
李玄霸匆匆忙忙來到張須陀府上,見到那位陌生的男子,一臉疑惑,張須陀介紹了一下,那男子站起身來,朝著李玄霸拱了拱手,臉色並無恭敬之色,李玄霸也不介意,笑了笑以作回應。
“玄霸,你已經能夠獨擋一麵,陛下想讓你暫代滎陽通守一職。”各自入座,張須陀隨口說道:“陛下對你如此信任,你切勿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將軍說笑了,玄霸未及弱冠,如何能夠擔當如此重責?”李玄霸輕笑一聲,搖頭說道:“滎陽的位置極為重要,陛下英明,不可能如此兒戲般將滎陽交給我守護。”
那傳詔的男子低聲嘀咕道:“還有些自知之明。”聲音很輕,張須陀和李玄霸皆未聽見。
“陛下的密詔已經送了過來,難道你還不信?”張須陀將密詔取出,伸手遞給李玄霸,李玄霸手足無措的接了過來,打開看了看,臉色一變再變。
密詔寫在絲帕上,看來楊廣已經意識到天下很不太平,李玄霸心中微微一歎,臉上卻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驚懼的說道:“陛下的旨意,玄霸不敢接。張將軍,瓦崗賊勢大,無法剿滅他們,並非將軍的過失,將軍隻要據實上奏,陛下一定會想明白的。”
滿朝文武都反對楊廣罷免張須陀的兵權,要是楊廣能夠改變心意,這道詔書也就不會送到洛陽了,張須陀很明白這個道理。況且,這是楊廣的最後一搏,張須陀哪怕現在孤身闖進瓦崗寨,殺了瓦崗寨中的所有逆賊,楊廣也會尋出別的理由,讓他離開滎陽。
“士信十六歲就能率軍殺敵,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張須陀笑了笑,說道:“我數次令將士們陷入危難之中,每次都是你把他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隻憑將士們心中對你的感激,便足以穩定軍心。”
除了李玄霸,滎陽中確實沒有更好的人選,但李玄霸依然搖頭,不敢接任滎陽通守一職。
“陛下的旨意,難道你要違抗?”張須陀臉色一變,沉聲說道:“明日辰時,本將在大營裏恭候,時辰一到,若是你還未出現,軍法處置。”說完,惱怒的將李玄霸趕了出去,不給他任何辯解的機會。
待李玄霸惴惴不安的離去,張須陀對著江都信使拱手說道:“煩請回稟陛下,微臣遵旨。”
出了張須陀的府邸,李玄霸回頭看了一眼,臉上早已沒有慌張的樣子。梁嘯牽著赤焰走到李玄霸身側,順著李玄霸的目光,帶著一絲好奇看了過去,卻沒有發現任何特別的東西。
“回去吧。”李玄霸緩過神來,跨上赤焰,又把梁嘯拉到馬背上,說道:“聽魏先生說,你的武藝很不錯,但隻會環首刀遠遠不夠。”梁嘯聞言,臉上露出慚愧之色。李玄霸笑了笑,繼續說道:“你首先要學會騎馬,然後要學會使用馬槊,這才是本公子需要的梁嘯。”
李玄霸想要表達的意思,梁嘯不是很明白,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麽,於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回到府邸,李玄霸將楊廣的旨意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連聲道賀,李玄霸想到張須陀眉宇間的滄桑,根本不覺得有什麽可值得高興的,他平淡的樣子,反倒讓房玄齡覺得他沉穩。
第二日,李玄霸準時到達軍營,秦瓊等人將兵符交給了李玄霸,並告訴他,張須陀連夜出了城。李玄霸看著東都的方向,心道:“我今日又不會推辭,你又何必躲得那麽急?”
張須陀騎著一匹普通的戰馬,身邊隻有四位隨從,辰時一到,他勒停戰馬,回頭看了一眼,隱約能夠聽到滎陽傳來的吼聲。張須陀輕鬆的舒了口氣,而後帶著一絲痛心,繼續趕路。
唐國公接到密詔的時間稍晚一些,密詔中讓他將兵權交給兩位副留守,又命令他攜家眷遷回洛陽。
“父親,您如果還是猶豫不覺,隻怕唐國公府除了三弟,全都都得為那兩位貴妃陪葬。”李世民擦著劍上的血跡,平靜的說道:“那兩位將軍一直是陛下的人,所以那幾個晉陽宮人才能逃出去,雖然陛下現在還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但他遲早會知道。”
李淵的眼圈很黑,也不知道有多久沒有睡過一個安穩的覺,他看著死在地上的密使,心中明白,李世民已經斷了他所有的退路。
裴寂站在李淵一旁,躬身說道:“李公,世民說的很有道理,與其等著滿門抄斬,何不順勢而為,不管是越王,還是代王,都比現在的陛下更適合那張龍椅。”
“既然你們都計劃好了,我還能說什麽呢?”李玄霸深深的歎了口氣,說道:“就按照你們說的做吧,不過,先不要露出馬腳。還有,派人知會建成他們一聲。”說完,李淵沉思片刻,繼續說道:“至於玄霸,先不要讓他知曉。”
有人因為接到詔書心痛,有人卻因為沒有接到詔書而覺得苦楚。
劉武周造反時,雁門郡丞陳孝意和虎賁郎將王智辨一起討伐他,沒想到劉武周勾結突厥,他們不僅沒有討伐成功,王智辨還戰死沙場,陳孝意孤掌難鳴,隻能率軍撤回雁門。
與突厥勾結,乃是大事,陳孝意一回雁門,便將此事寫成奏折,派密使緊急送往江都,但那位密使回來都有半個月了,江都還是沒有傳出任何旨意,陳孝意無奈之下,隻能再寫一份折子。
奏折的內容,要比之前的多一些。因為此時劉武周已經攻下樓煩,並奪取了汾陽宮,他將那些宮女送給了突厥的始必可汗,獲得大量戰馬,實力變得更加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