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來源**請到閱讀最新章節***
暗叫苦,別看圍攻他那二十幾名士兵被他輕鬆的解決是因為對方的數量還不能完全影響他的行動,以他的靈活和驚人的箭技仍然可以占到極大的優勢。不過現在他離山穀盡頭已經隻百餘步,而且地形也越來越狹窄,能夠讓他活動的範圍也不斷縮小。
穀中的火焰已經被完全撲滅了,在大發雷霆的顧遠親自督戰下,叛軍士兵瘋狂的湧入,舉目望去,那個轉彎之處盡是黑壓壓的人頭。不要奇怪顧遠膽子怎麽突然變大了,一道寬數丈的山崖橫在他和楊誠之間,打死他也不會相信楊誠能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威脅到他。
孫堯安卻仍然呆在原來的位置沒動,一雙銳利的眼神正不斷掃視著山穀周圍的高處。看了看拐彎處擠在一起的人群,他立即悄悄的撤回了自己的人,然後在兩個幸存的百夫長耳邊輕輕說了幾句,那二人便匆匆離去。
他並不像顧遠那樣滿眼盡是楊誠這個天大之功,事實上從一開始他就極為小心的開始了布置,畢竟他和兗州軍的兩去隊伍都是慘敗而回,從最開始他就將敵人看得比較強大。他從來不低估自己的敵人,即使是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不過他卻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對手。雖然至始至終都隻有楊誠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不過作為一個手握兩州大權的人,他可不敢相信楊誠是孤身一人在此的。
楊誠手下的那支親衛部隊,在荊襄之戰中展現出了強橫的戰力,已經讓所有叛軍將領注目了。不過孫堯安對這支僅佩有長弓短匕的部隊卻並沒有放在眼裏,他可有這個驕傲地本錢,在平地征戰中。再厲害的弓箭手麵對數量眾多的鐵騎,飲恨當場幾乎是無可改變的結局。可是,現在可是在山林之中啊,他的鐵騎到達村子之後也隻能棄馬步行。失去了戰馬,他們的戰力減少又何止一半。若是在這個時候,楊誠那一千親衛隊突然出現。誰也知道會產生多麽恐怖地實力。
若是在這以前,孫堯安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在這種最不利於騎兵的地形裏碰上楊誠,以己之短攻披之長的傻事,根本不是他這種人會做的。不過現在事實卻擺在了眼前,他最不願的是偏偏就發生了。雖然現在還沒有看一個楊誠親衛隊的戰士,不過他的心卻絲毫不敢放鬆,能夠讓顧良洪全力防守仍然迅速覆滅的敵人,絕對不會是浪得虛名。
幸好他還有些先見之名,現在進穀的士兵隻有五百多人。加上兩邊此刻因地形險峻而進退兩難地百餘弓弩手,穀外仍然留有近兩千人的後備力量。即使是楊誠真的在這裏設伏,他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更有反擊的機會。是以剛才大火剛剛燃起,他便立即派人出穀了。雖然他和顧凱鋒有些不睦,不過隻要不是顧凱鋒在,他卻仍然可以調動兗州的軍隊。
山穀兩邊的探索已經明顯失敗了,不過孫堯安仍然沒有完全放棄。他最壞的打算便是被楊誠隱藏起來的親衛隊吃掉幾百人,隻要其一現身,自己便會毫不猶豫的離開這個極為不利地戰場。不過他仍然有一個最好的希望。那便是楊誠真的是獨自一人,或是隻有幾名貼身護衛。以秦嶺之險峻,他也曾派人切實考察過的,那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穿越的。
不過,像楊誠這樣地人卻不可以常理推論。或許憑他地身手秦嶺根本構不成任何阻礙。不管是為了什麽原因。讓楊誠冒險翻越秦嶺,但一起來的人絕對不會太多。這也是他現在唯一可以解釋。遠在荊州地楊誠為何會出現在這裏理由。對於拋下大軍,孤身犯冒的事,在楊誠並非沒有先例。征西之戰時的大鬧玉門、遠會族。都是孫堯安極為熟悉地事情了,就算再多一次,也並沒有什麽不可能。
如果是這樣的話……孫堯安眼神中不由閃過一絲光芒。若是楊誠真的隻是一個人,或者僅帶極少數精銳的護衛,那即使是花上上千人的代價,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這樣一個極具威脅的對手,當然是越早解決越好,既然有了這個機會,孫堯安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楊誠可不知道孫堯安正在那裏憧憬著擒殺自己的大計,再度射出十餘箭手,圍攻他的叛軍士兵終於被徹底解決。不過這並不能讓他鬆口氣,衝進來的叛軍士兵已經離他不過數十步了,最近那人甚至已經準備揮刀向他砍來了。離穀底還有五十步,唯一讓楊誠有點欣慰的是,穀底的百姓已經全部撤走了,隻是仍能看到高林中那暴動的人影,不過一時半會他們也算是安全了。
不過這個時候楊誠仍然不能一走了之。百姓們扶老攜幼,速度極是緩慢,憑他們現在與叛軍的距離,隻怕不到一個時辰,便會被追上。為了救這些百姓,到時自己的顧忌恐怕會更多。若不能憑這個絕佳的地形擋住叛軍的腳步,之前所做的一切勢必都將白費。
深深的吸了口氣,楊誠迅捷的向後卻。“嗆!”逐日神弓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收了起來,一柄鋒利的長劍緊握在了楊誠的手中,白茫茫的劍鋒閃爍著詭異的光芒,穀中的血腥之味似乎一下子變得更濃了。
輕輕地對著長劍的鋒口吹了口氣,楊誠的身上頓時散發出一股淩厲的殺氣。楊誠並不善於使劍,不過平時卻是劍不離身,許多人都對此極為不解。隻有少數人才真正知道,這一把劍正是當年李平北送給楊誠的滅奴寶劍,楊誠對於它的愛惜,甚至一點都不遜於逐日神弓。李平北在楊誠心中那種無可取代的地位,根本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有任何減少,每一次拿出這把劍,楊誠總是不甚唏噓。
從軍十年,呆過的部隊連楊誠都記不清楚了。雖然憑著過硬的本領。屢屢在整支部隊近乎滅絕戰爭中存活了下來,但楊誠卻一直是迷茫的,那種在生死邊緣徘徊,無所依靠地苦楚,一直被楊誠
埋在心底。不斷的重編、覆滅,一直到進入李平北的誠的心底裏才真正有了依托的地方。
三年地時光,雖然不斷遭遇危險,不過卻讓楊誠有了真正的朋友,劉虎、趙家兩兄弟、李二,那種可以將生死交托給對方的感覺,讓楊誠內心那片天空終於變得晴朗起來。而這一切的基石,便是那個鋼鐵般的漢子:李平北……
過去的種種在楊誠的腦子中飛速的展現著,楊誠的眼眶中頓時多了一份蒙朧。屍骨無存地李平北,慘死戰陣的三位好友。頓時讓楊誠心中生出無比的戰意,一股激蕩的鬥誌頓時在骨子裏流動著,似乎在那一瞬間,楊誠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隻有自己強大,才能保護百姓!”楊誠默默的念著,轉眼間便卷起一股狂風,衝向了叛軍士兵。長劍舞動,竟然帶起一片血紅之色!
楊誠之所以很少使用這柄劍,一來是自己箭術不精,二來卻也因為這劍本身的那股殺氣。要知道滅奴劍是李平北親手打造。在其手中十餘年,不知飲了多少敵人的鮮血。初時楊誠對此還沒有什麽感覺,不過得到逐日神弓後,他不僅本身的感覺變得越來越靈敏,連很多以前根本感覺不到的東西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把劍上所帶的絕大殺意讓楊誠感到極不舒服。若不是因為是李平北所贈。他恐怕早就棄之如履了。
麵對楊誠的叛軍士兵可不相信楊誠竟然不習劍術,僅是一個照麵。便有三名士兵倒在了楊誠的劍下。駭然之下,叛軍士兵更拚命的想要將楊誠圍起來。剛才楊誠和那二十幾人地打鬥他們可是看在眼裏,若是讓他盡展靈活地優點。迎接他們的恐怕隻有無盡地絕望。
“殺!”楊誠的眼神變得異常狂熱,隱隱中竟然閃爍著令人心悸的紅芒。在無盡地殺意催動下,雖然他是以刀法使劍,不過威力仍然極是驚人。再加上這把寶劍異常鋒利,那些士兵手中的刀盾哪裏能擋。一時間,竟然又有數人倒在了血泊之中,楊誠的攻勢卻更不可擋。
“嘩……”一陣雜亂的聲音從穀底那條陡峭的小徑傳來,無數的木柴、枝葉、雜草如洪水般傾泄而下。剛才那十人發動的規模,與之相比簡直是細流與江河之別。“呼……”數十支火把夾在其間一同墜下,熊熊的大火頓時在穀底燃起,瞬間便吞沒了方圓二十步的範圍。
歐淩哲深深的看了一眼在人群中衝殺的楊誠,向旁邊去而複返的三十幾名青壯揮手示意之後,張弓搭箭,尖利的破空之聲頓時響起。“噗……”族密傳的連珠箭法在歐淩哲手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一般人射出兩箭的時間,七支利箭已經精準無比的奪走了圍在楊誠身邊的叛軍士兵的生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歐淩哲再度舉起弓箭,取出一支用布厚厚包裹的箭來,弓弦滿漲,箭尖直指楊誠的肩膀。
有了歐淩哲的支援,楊誠頓時輕鬆了不少。雖然這裏地形比較狹窄,叛軍士兵難以發揮其人多的優勢,不過對他卻絕非毫無影響。別看他現在勇不可擋,可是這樣的狀態並不能長久維持。楊誠到底也是血肉之軀,之前的戰鬥已經耗費了他不少精力,雖然還沒有到強弩之末的地步,不過若是出現能與之匹敵的高手,那他還真擋不了幾招了。
要知道戰場上可不比平時練箭。放在平時,楊誠一氣射上幾百箭連臉都不會紅一下。可是戰場上卻要拚命的躲避敵人的進攻,各方麵的消耗何止以倍計。更不要說剛才那種一箭射殺數人,而且大多還是敵方將領的方法,對於施箭者心神的消耗更是巨大。能夠準確的計算並掌握移動中的敵人在瞬間露出的致命空隙,並有效的展開進攻,這隻有在對弓箭領悟到極致時才能達到的境界。否則以孫堯安之能,豈是隨隨便便一箭就能讓他隱匿不前的。
幸運的是,剛才巨石上一戰不僅射殺了不少中低級將領,更讓孫堯安這樣的強者止步不前。雖然圍著楊誠地叛軍人數較多,但卻都是些普通的士兵。根本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隻是極為被動的各自為戰而已,這樣的狀況當然無法對楊誠構成什麽威脅。若非如此,不要說孫堯安來攻,就是有一兩個百夫長居中指揮,也會讓楊誠難以應付了。
“轟!”穀底處再度發出一陣巨響。楊誠猛然向前逼近,接著又閃電而退,飛身離開戰圈。“咻!”人尚在空中,破空之聲再度傳來。楊誠卻是不驚反喜,伸手一撈便牢牢的抓住了射來地羽箭。雙腳剛一落地,羽箭上包裹著的濕破已經蒙住了口鼻。
穀底之處,無數生柴、濕草紛至遝來,不一會便完全覆蓋了熊熊燃燒的大火。巨大的煙霧狂湧而出,瞬間便充塞了穀底處的空間。並瘋狂的向四麵擴散。
楊誠收起長劍,望了望已被煙霧擋住再也看不見的歐淩哲之處,倏然隱入煙霧之中。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鬆下了一口氣。
這一切的步驟雖然在聽到敵人腳步聲那一刻便在楊誠的腦子中形成,而且是唯一能保全百姓們地可行方法。不過這個方法實在是冒險之極,若是那十人膽子過小,看到這麽多叛軍便落荒而逃,根本不按楊誠的吩咐去做,那他便根本撐不到歐淩哲返回;又或是那些逃走的百姓因為畏懼而不願返回,那僅憑歐淩哲一人。根本無法完成他的計劃,最終他隻能與歐淩哲帶著無比的遺憾獨自離開;就算隻是像之前那樣因爭執而耽擱片刻,那麽他會因叛軍將領的陸續趕來而陷入困境。
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不可控製的變數,不過楊誠卻不得不冒這個險。要讓他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百姓死於非命,他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除非付出的代價太過巨大又或是完全無可挽救。至於自己地安危。楊誠一時倒還沒放在心上,這也不是他仗著自
的本領的狂妄。而是長久的生死拚搏所形成的堅強意再無望地絕境,也要作全力地拚搏。更何況在他看來。這個計劃至少有五成的把握可以成功,五成地把握,已經足以讓他卻犯險了。
看著這突如其來的煙霧,初時還為楊誠的退路被大火阻絕而欣喜地叛軍士兵頓時有些進退兩難了。楊誠有濕布捂住口鼻,可他們卻沒有,這些由雜草和生樹枝產生的煙霧雖然有什麽毒性,但人在裏麵絕對不好受,時間長了仍然有致命的可能。
這座山穀雖然有水源,但卻隱藏於亂石之下,直到楊誠剛才所立那塊巨石後麵,才有露出地麵的溪流。現在回去取水,隻怕楊誠早就不見蹤影了。死了這麽多人,卻仍然無法製住對方,不要說身為主帥的顧遠和孫安,就是這些普通士兵也是心有不甘。
不過他們的猶豫並沒有維持多久,穀中雖然沒有什麽風,但煙霧卻隻有向上和向外兩條路可走。雖然大部份衝天而散,不過卻仍然有不少在迅速的向穀中漫延,不一會便已經抵達了那些士兵所立之處了。一陣難受的咳嗽之後,叛軍士兵頓時如潮而退,甚至比他們來的時候還要快。
楊誠此刻靠在穀底的崖壁旁,閉目感受著叛軍士兵的動向。煙霧一旦形成規模,對方人數上的優勢便再不複存。以他遠超常人的靈覺,就算目不視物,對戰力的影響也不會太大,若是拋開地形的影響,那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而叛軍的士兵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失去了眼睛的判斷的他們,不要說進攻敵人,不自相殘殺就已經不錯了。在煙霧這種特定環境下的巨大差距,頓時完全化解了他們的攻勢。
看到這一幕的顧遠,雖然不斷喝罵著逃回的士兵,不過卻也無可奈何。就算他再笨,也知道在煙霧未散之前,他們根本無法再前進了,甚至還會被煙霧逼迫著繼續後退。不用想也知道,當煙霧散盡之後,穀底的楊誠隻怕不知道跑了多遠了。立功不成,反而折損了不少手下,擔憂著顧凱鋒責罵的他,頓時將怨毒的眼神投向了麵無表情的孫堯安。若不是自己盲目的相信他地能力,以為可以平白撿個功勞,哪裏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搞不好。剛剛升上來的這個位置,又要被抹去了吧。
孫堯安可不管顧遠想些什麽,劍眉微皺了一下之後,轉身便向穀外行動,連半個招呼也沒打。這個楊誠竟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些布置,讓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還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啊!看來得想點法子對付他了,失去這一次機會,我孫家再沒有複起地可能了。孫堯安表麵雖然平靜,不過心裏卻是極為擔憂。
派出的探子已經消除了他對楊誠可能設伏的猜想,那楊誠所做的這一切便不難猜測了。不過他現在已經沒了繼續捕殺楊誠的心思,強者的對決,並非一定要麵對麵才能解決。這裏就留給顧遠這小子卻收拾吧。安慰一下自己之後,孫堯安跨上停在穀馬的戰馬,頭也不回的策馬而去。
孫堯安離開穀口之際。楊誠也通過歐淩哲垂下的飛索離開了穀底。
“這麽好玩地事,下一次聖主還是把機會讓給在下吧。”歐淩哲輕輕的歎了口氣,隨即一副極感興趣的樣子。
楊誠拍了拍歐淩哲的肩膀,卻沒有回答。對於歐淩哲真正的意思,他當然明白。雖然他在因緣巧合下得到了實力強勁的族四衛,不過初時他們之前的關係完全是主仆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四衛幾乎一直護在楊誠身旁,就算不是寸步不離,卻也絕對保持有一人在楊誠的百步之內。這樣的關係曾讓楊誠哭笑不得,他可是個向往自由自在的人。隨時都有人護衛在旁地生活,他怎麽過得慣。
幸好隨著不斷的接觸,還有交州那特有的民風的影響,五人間也漸漸由主仆變成了半介於主仆和朋友的關係。隻不過任楊誠如何要求,他們也不願改變對楊誠地稱呼。更不願離開楊誠而獨立統軍。自幼地教育影響之下。他們的一生已經完全奉獻給了神弓地主人,再沒有自我的存在。他們這種心態。楊誠也極憂心,他可不想成為任何人的主人,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生存和發展地權力。這種權力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去剝奪。不過來日方長,楊誠自信以後可以慢慢的改變四人,讓他們找到真正的自我。
看了看楊誠,歐淩哲無奈的搖了搖頭。在他的意識裏,除非自己死亡,否則絕不可以讓楊誠親身犯險。不過他們的勸說似乎並沒有效果,就像上次突襲張誌明部一樣,若是他們敢的話,恐怕已經和楊誠翻臉了。
“放心,我這不是一點事也沒有嗎?”楊誠搭著歐淩哲的肩膀,拉著並肩向林中走去。四衛那種把他的生命看得比他們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的真摯感情,他當然極是感動。不過相同的,若沒有絕對的把握,他也絕不會把四衛推入險境。
二人剛走了幾步,一陣喊殺之聲突然從穀外傳來,若不是那聲音清晰可聞,他們幾乎要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在這裏,還會有誰敢對這麽多的叛軍下手?
“帶著百姓迅速離開,至少把他們安置在十裏之外後再回來找我。”丟下一句話,楊誠一把抓起歐淩哲箭囊裏剩下的羽箭,直接丟到自己的箭囊裏。接著便丟下欲言又止的歐淩哲,飛快的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奔去。歐淩哲呆了片刻,歎了口氣也轉身離去了。
“莫不是他們來了?”楊誠一邊疾走,一邊想著。穀外可有近兩千的叛軍,竟然仍然有人敢對他們發起進攻,實力當然不弱。不過這一帶哪裏還有能與這麽多叛軍相抗衡的力量,唯一的可能便是歐淩戰他們。雖然他預計親衛隊還要三天才能趕來,不過也不排除他們加快速度前進而縮短時間的可能,畢竟這一路
都留有標記,相對來說走起來也要容易些。
而且他們最後的標記確實是在黑熊穀外,說不定真是親衛隊沿著標記趕來,隨即便與叛軍發生了激戰。不過歐淩戰並不是個衝動的人,就算發現叛軍在此,也應該先設法聯係到自己才對呀?而且剛才穀中的煙霧如此明顯,以三衛的能力,要找到自己並不是什麽難事。
雖然心中疑惑不已,不過楊誠的腳步卻絲毫慢。隻是黑熊穀周圍地形險峻,否則剛才孫堯安布置在兩邊的弓弩手就不會無功而返了。不過算是他。也隻得繞了好大一個彎前行,等趕到能穀外附近的一處山坡時,竟然花了近半個時辰地時間。
山穀外的戰鬥仍然沒有停止,不過看到與叛軍交戰的那支部隊後,楊誠卻大為失望:不論怎麽看,他們都不是自己的親衛隊。黑熊穀外的一座山坡上。一個近三百人的戰陣正頑強地抵抗著叛軍的瘋狂進攻,連正欲離去的孫堯安此刻也一臉慎重的立在戰場不遠處,不時發出道道指令。顧遠此時也呆在孫堯安身旁,雖然完全沒有發言權,充當了傳令兵的角色,卻是一臉的興奮和緊張。
而那支部隊所在之處卻極是易守難攻:左邊是十丈高崖,右邊是一片亂石嶙峋的斜坡,背後緊靠著一片森林,唯有前麵是一條二十步寬的緩坡。他們的陣形布置也是中規中矩。前麵是高及腰部地長盾,中間長槍,後麵是弓弩混雜。這樣的陣形再依托所處的地形,防禦力極為驚人。叛軍的進攻雖然極猛,卻絲毫不能撼動其陣腳。
看了一下整個戰場的情形,楊誠不由微微驚歎。從村口那片林間空地,一直到現在的山坡,一路幾乎布滿了叛軍士兵的屍體,尤其是村口那處,更是屍橫累累。相比之下。另一支部隊留下的屍體就少得可憐了。看這樣子,顯然對方是從後麵摸了上來,突然發起進攻。重創叛軍之後,竟然沒有趁勢離開,反而一路挺進。一直殺到山腳時。方才遇到了強勁的反擊。接著便且戰且走,一直到達現在的位置。
這支部隊地數量不會超過四百。竟然敢於硬撼兩千多叛軍,頓時讓楊誠大感好奇。要知道這些所謂的叛軍,可都是之前大陳正規的軍隊。雖然並沒有什麽戰爭的曆煉,便整體素質仍然不容小窺。若說是偶然遭遇倒還罷了,可這支部隊明明是尾隨在叛軍的身後,打著他們地主意呢。明知對方地實力還敢如何,若沒有強硬的本領,哪敢有這種膽識。
想到這裏,楊誠地目光不由完全被這支部隊吸引住了。越看,楊誠越覺得有些不對勁。“不會吧!”楊誠一臉驚訝,眼神中滿是懷疑,甚至還情不自禁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眼花。
“這……這怎麽可能。”楊誠喃喃地說道,表情由驚訝轉為尊敬。這一支部隊竟然全是由五十歲左右的男子所組成的,居中指揮的那個老頭,更是須發皆白,看那樣子至少也有七八十歲了。這樣一隻全由老人組成的部隊,竟然能與全是青壯的叛軍正麵硬撼,而且在目前為止還占據著上風。饒是楊誠從十四歲便開始打仗,也仍然感到震驚,心裏頓時升起無比的敬意。
打量了一下孫堯安和顧遠的表情,楊誠終於明白過來。這支部隊,無疑就是百姓口中稱讚的那支讓叛軍數度折羽的義軍了,而那個七八十歲,仍然活蹦亂跳的老頭,當然就是常老爺子了。能讓孫堯安都大感頭痛,看來這常老爺子還真不是吹出來的。
沒等來自己的親衛隊,卻來了自己一心想要結識的常老爺子,楊誠也不知道該是高興還是煩惱了。雖然之前曾想過好好結識一下這個老英雄,不過卻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要知道雖然他們現在占有優勢,不過畢竟都是些高齡之人了,憑一時之勇還可以討點好處,若是想與年青人拚耐力,那可就沒什麽懸念了。自然的規律,不是凡人所能違抗的。
孫堯安此刻心裏也是極為煩惱,剛才的戰鬥竟然折損五百多人,若不是剛巧自己出來了,隻怕那支義軍都要衝到穀口了。看著上麵仍然毫無破綻的戰陣,他不由有些擔心起來。他們可是交手過許多次了,隻是每一次都是讓對方抓到弱點,一擊得手便跑得無影無蹤,讓他除了恨得咬牙外沒有任何的辦法。
好不容易大概確定了他們的藏身之處,精心設置了一個包圍圈,自以為可以十拿九穩了,卻沒想到趁著這一次大軍調動,竟然又讓他們溜了出來,而且還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更讓他心疼的是,他留在村子裏那三百匹戰馬,竟然被他們殺得一幹二淨,那可是塞外出產的優良戰馬呀,整個鄭氏家族的騎兵裏,也隻有河東鐵騎才配備得有。
沒了戰馬,他那幾百人根本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他當然不會白白讓他們卻送死,幸好顧遠得知這是讓顧凱鋒極為頭痛的人物,痛痛快快的將指揮全交給了他,隻是要求占一份功勞而已。雖然自己手裏仍然有近兩千人的力量,遠遠超過了對方,不過卻仍沒讓孫堯安高興多少。他十幾年來一直都統帥著騎兵,麵對再強的敵人,他都相信自己的騎兵可以獲得勝利。
可是現在卻是在他之前幾乎沒有涉足的山林作戰,說得難聽一點,他也不過是門外漢,比起這個成精的老鬼,差距自然明顯無遺了。“死老鬼,章盛都死了,你還活蹦亂跳的!你在哪裏不好,偏偏在藍田隱居!隱居也就罷了,我們還沒打到你那個村子呢,你幹嘛就跳出來和我們作對!”
孫堯安心裏不停的咒罵著,遠處的楊誠卻陷入了沉思。義軍不能久戰,可憑自己一個,又如何能在兩千叛軍的包圍下救出他們呢?
-\**|書友上傳/-
暗叫苦,別看圍攻他那二十幾名士兵被他輕鬆的解決是因為對方的數量還不能完全影響他的行動,以他的靈活和驚人的箭技仍然可以占到極大的優勢。不過現在他離山穀盡頭已經隻百餘步,而且地形也越來越狹窄,能夠讓他活動的範圍也不斷縮小。
穀中的火焰已經被完全撲滅了,在大發雷霆的顧遠親自督戰下,叛軍士兵瘋狂的湧入,舉目望去,那個轉彎之處盡是黑壓壓的人頭。不要奇怪顧遠膽子怎麽突然變大了,一道寬數丈的山崖橫在他和楊誠之間,打死他也不會相信楊誠能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威脅到他。
孫堯安卻仍然呆在原來的位置沒動,一雙銳利的眼神正不斷掃視著山穀周圍的高處。看了看拐彎處擠在一起的人群,他立即悄悄的撤回了自己的人,然後在兩個幸存的百夫長耳邊輕輕說了幾句,那二人便匆匆離去。
他並不像顧遠那樣滿眼盡是楊誠這個天大之功,事實上從一開始他就極為小心的開始了布置,畢竟他和兗州軍的兩去隊伍都是慘敗而回,從最開始他就將敵人看得比較強大。他從來不低估自己的敵人,即使是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不過他卻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對手。雖然至始至終都隻有楊誠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不過作為一個手握兩州大權的人,他可不敢相信楊誠是孤身一人在此的。
楊誠手下的那支親衛部隊,在荊襄之戰中展現出了強橫的戰力,已經讓所有叛軍將領注目了。不過孫堯安對這支僅佩有長弓短匕的部隊卻並沒有放在眼裏,他可有這個驕傲地本錢,在平地征戰中。再厲害的弓箭手麵對數量眾多的鐵騎,飲恨當場幾乎是無可改變的結局。可是,現在可是在山林之中啊,他的鐵騎到達村子之後也隻能棄馬步行。失去了戰馬,他們的戰力減少又何止一半。若是在這個時候,楊誠那一千親衛隊突然出現。誰也知道會產生多麽恐怖地實力。
若是在這以前,孫堯安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在這種最不利於騎兵的地形裏碰上楊誠,以己之短攻披之長的傻事,根本不是他這種人會做的。不過現在事實卻擺在了眼前,他最不願的是偏偏就發生了。雖然現在還沒有看一個楊誠親衛隊的戰士,不過他的心卻絲毫不敢放鬆,能夠讓顧良洪全力防守仍然迅速覆滅的敵人,絕對不會是浪得虛名。
幸好他還有些先見之名,現在進穀的士兵隻有五百多人。加上兩邊此刻因地形險峻而進退兩難地百餘弓弩手,穀外仍然留有近兩千人的後備力量。即使是楊誠真的在這裏設伏,他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更有反擊的機會。是以剛才大火剛剛燃起,他便立即派人出穀了。雖然他和顧凱鋒有些不睦,不過隻要不是顧凱鋒在,他卻仍然可以調動兗州的軍隊。
山穀兩邊的探索已經明顯失敗了,不過孫堯安仍然沒有完全放棄。他最壞的打算便是被楊誠隱藏起來的親衛隊吃掉幾百人,隻要其一現身,自己便會毫不猶豫的離開這個極為不利地戰場。不過他仍然有一個最好的希望。那便是楊誠真的是獨自一人,或是隻有幾名貼身護衛。以秦嶺之險峻,他也曾派人切實考察過的,那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穿越的。
不過,像楊誠這樣地人卻不可以常理推論。或許憑他地身手秦嶺根本構不成任何阻礙。不管是為了什麽原因。讓楊誠冒險翻越秦嶺,但一起來的人絕對不會太多。這也是他現在唯一可以解釋。遠在荊州地楊誠為何會出現在這裏理由。對於拋下大軍,孤身犯冒的事,在楊誠並非沒有先例。征西之戰時的大鬧玉門、遠會族。都是孫堯安極為熟悉地事情了,就算再多一次,也並沒有什麽不可能。
如果是這樣的話……孫堯安眼神中不由閃過一絲光芒。若是楊誠真的隻是一個人,或者僅帶極少數精銳的護衛,那即使是花上上千人的代價,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這樣一個極具威脅的對手,當然是越早解決越好,既然有了這個機會,孫堯安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楊誠可不知道孫堯安正在那裏憧憬著擒殺自己的大計,再度射出十餘箭手,圍攻他的叛軍士兵終於被徹底解決。不過這並不能讓他鬆口氣,衝進來的叛軍士兵已經離他不過數十步了,最近那人甚至已經準備揮刀向他砍來了。離穀底還有五十步,唯一讓楊誠有點欣慰的是,穀底的百姓已經全部撤走了,隻是仍能看到高林中那暴動的人影,不過一時半會他們也算是安全了。
不過這個時候楊誠仍然不能一走了之。百姓們扶老攜幼,速度極是緩慢,憑他們現在與叛軍的距離,隻怕不到一個時辰,便會被追上。為了救這些百姓,到時自己的顧忌恐怕會更多。若不能憑這個絕佳的地形擋住叛軍的腳步,之前所做的一切勢必都將白費。
深深的吸了口氣,楊誠迅捷的向後卻。“嗆!”逐日神弓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收了起來,一柄鋒利的長劍緊握在了楊誠的手中,白茫茫的劍鋒閃爍著詭異的光芒,穀中的血腥之味似乎一下子變得更濃了。
輕輕地對著長劍的鋒口吹了口氣,楊誠的身上頓時散發出一股淩厲的殺氣。楊誠並不善於使劍,不過平時卻是劍不離身,許多人都對此極為不解。隻有少數人才真正知道,這一把劍正是當年李平北送給楊誠的滅奴寶劍,楊誠對於它的愛惜,甚至一點都不遜於逐日神弓。李平北在楊誠心中那種無可取代的地位,根本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有任何減少,每一次拿出這把劍,楊誠總是不甚唏噓。
從軍十年,呆過的部隊連楊誠都記不清楚了。雖然憑著過硬的本領。屢屢在整支部隊近乎滅絕戰爭中存活了下來,但楊誠卻一直是迷茫的,那種在生死邊緣徘徊,無所依靠地苦楚,一直被楊誠
埋在心底。不斷的重編、覆滅,一直到進入李平北的誠的心底裏才真正有了依托的地方。
三年地時光,雖然不斷遭遇危險,不過卻讓楊誠有了真正的朋友,劉虎、趙家兩兄弟、李二,那種可以將生死交托給對方的感覺,讓楊誠內心那片天空終於變得晴朗起來。而這一切的基石,便是那個鋼鐵般的漢子:李平北……
過去的種種在楊誠的腦子中飛速的展現著,楊誠的眼眶中頓時多了一份蒙朧。屍骨無存地李平北,慘死戰陣的三位好友。頓時讓楊誠心中生出無比的戰意,一股激蕩的鬥誌頓時在骨子裏流動著,似乎在那一瞬間,楊誠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隻有自己強大,才能保護百姓!”楊誠默默的念著,轉眼間便卷起一股狂風,衝向了叛軍士兵。長劍舞動,竟然帶起一片血紅之色!
楊誠之所以很少使用這柄劍,一來是自己箭術不精,二來卻也因為這劍本身的那股殺氣。要知道滅奴劍是李平北親手打造。在其手中十餘年,不知飲了多少敵人的鮮血。初時楊誠對此還沒有什麽感覺,不過得到逐日神弓後,他不僅本身的感覺變得越來越靈敏,連很多以前根本感覺不到的東西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把劍上所帶的絕大殺意讓楊誠感到極不舒服。若不是因為是李平北所贈。他恐怕早就棄之如履了。
麵對楊誠的叛軍士兵可不相信楊誠竟然不習劍術,僅是一個照麵。便有三名士兵倒在了楊誠的劍下。駭然之下,叛軍士兵更拚命的想要將楊誠圍起來。剛才楊誠和那二十幾人地打鬥他們可是看在眼裏,若是讓他盡展靈活地優點。迎接他們的恐怕隻有無盡地絕望。
“殺!”楊誠的眼神變得異常狂熱,隱隱中竟然閃爍著令人心悸的紅芒。在無盡地殺意催動下,雖然他是以刀法使劍,不過威力仍然極是驚人。再加上這把寶劍異常鋒利,那些士兵手中的刀盾哪裏能擋。一時間,竟然又有數人倒在了血泊之中,楊誠的攻勢卻更不可擋。
“嘩……”一陣雜亂的聲音從穀底那條陡峭的小徑傳來,無數的木柴、枝葉、雜草如洪水般傾泄而下。剛才那十人發動的規模,與之相比簡直是細流與江河之別。“呼……”數十支火把夾在其間一同墜下,熊熊的大火頓時在穀底燃起,瞬間便吞沒了方圓二十步的範圍。
歐淩哲深深的看了一眼在人群中衝殺的楊誠,向旁邊去而複返的三十幾名青壯揮手示意之後,張弓搭箭,尖利的破空之聲頓時響起。“噗……”族密傳的連珠箭法在歐淩哲手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一般人射出兩箭的時間,七支利箭已經精準無比的奪走了圍在楊誠身邊的叛軍士兵的生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歐淩哲再度舉起弓箭,取出一支用布厚厚包裹的箭來,弓弦滿漲,箭尖直指楊誠的肩膀。
有了歐淩哲的支援,楊誠頓時輕鬆了不少。雖然這裏地形比較狹窄,叛軍士兵難以發揮其人多的優勢,不過對他卻絕非毫無影響。別看他現在勇不可擋,可是這樣的狀態並不能長久維持。楊誠到底也是血肉之軀,之前的戰鬥已經耗費了他不少精力,雖然還沒有到強弩之末的地步,不過若是出現能與之匹敵的高手,那他還真擋不了幾招了。
要知道戰場上可不比平時練箭。放在平時,楊誠一氣射上幾百箭連臉都不會紅一下。可是戰場上卻要拚命的躲避敵人的進攻,各方麵的消耗何止以倍計。更不要說剛才那種一箭射殺數人,而且大多還是敵方將領的方法,對於施箭者心神的消耗更是巨大。能夠準確的計算並掌握移動中的敵人在瞬間露出的致命空隙,並有效的展開進攻,這隻有在對弓箭領悟到極致時才能達到的境界。否則以孫堯安之能,豈是隨隨便便一箭就能讓他隱匿不前的。
幸運的是,剛才巨石上一戰不僅射殺了不少中低級將領,更讓孫堯安這樣的強者止步不前。雖然圍著楊誠地叛軍人數較多,但卻都是些普通的士兵。根本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隻是極為被動的各自為戰而已,這樣的狀況當然無法對楊誠構成什麽威脅。若非如此,不要說孫堯安來攻,就是有一兩個百夫長居中指揮,也會讓楊誠難以應付了。
“轟!”穀底處再度發出一陣巨響。楊誠猛然向前逼近,接著又閃電而退,飛身離開戰圈。“咻!”人尚在空中,破空之聲再度傳來。楊誠卻是不驚反喜,伸手一撈便牢牢的抓住了射來地羽箭。雙腳剛一落地,羽箭上包裹著的濕破已經蒙住了口鼻。
穀底之處,無數生柴、濕草紛至遝來,不一會便完全覆蓋了熊熊燃燒的大火。巨大的煙霧狂湧而出,瞬間便充塞了穀底處的空間。並瘋狂的向四麵擴散。
楊誠收起長劍,望了望已被煙霧擋住再也看不見的歐淩哲之處,倏然隱入煙霧之中。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鬆下了一口氣。
這一切的步驟雖然在聽到敵人腳步聲那一刻便在楊誠的腦子中形成,而且是唯一能保全百姓們地可行方法。不過這個方法實在是冒險之極,若是那十人膽子過小,看到這麽多叛軍便落荒而逃,根本不按楊誠的吩咐去做,那他便根本撐不到歐淩哲返回;又或是那些逃走的百姓因為畏懼而不願返回,那僅憑歐淩哲一人。根本無法完成他的計劃,最終他隻能與歐淩哲帶著無比的遺憾獨自離開;就算隻是像之前那樣因爭執而耽擱片刻,那麽他會因叛軍將領的陸續趕來而陷入困境。
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不可控製的變數,不過楊誠卻不得不冒這個險。要讓他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百姓死於非命,他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除非付出的代價太過巨大又或是完全無可挽救。至於自己地安危。楊誠一時倒還沒放在心上,這也不是他仗著自
的本領的狂妄。而是長久的生死拚搏所形成的堅強意再無望地絕境,也要作全力地拚搏。更何況在他看來。這個計劃至少有五成的把握可以成功,五成地把握,已經足以讓他卻犯險了。
看著這突如其來的煙霧,初時還為楊誠的退路被大火阻絕而欣喜地叛軍士兵頓時有些進退兩難了。楊誠有濕布捂住口鼻,可他們卻沒有,這些由雜草和生樹枝產生的煙霧雖然有什麽毒性,但人在裏麵絕對不好受,時間長了仍然有致命的可能。
這座山穀雖然有水源,但卻隱藏於亂石之下,直到楊誠剛才所立那塊巨石後麵,才有露出地麵的溪流。現在回去取水,隻怕楊誠早就不見蹤影了。死了這麽多人,卻仍然無法製住對方,不要說身為主帥的顧遠和孫安,就是這些普通士兵也是心有不甘。
不過他們的猶豫並沒有維持多久,穀中雖然沒有什麽風,但煙霧卻隻有向上和向外兩條路可走。雖然大部份衝天而散,不過卻仍然有不少在迅速的向穀中漫延,不一會便已經抵達了那些士兵所立之處了。一陣難受的咳嗽之後,叛軍士兵頓時如潮而退,甚至比他們來的時候還要快。
楊誠此刻靠在穀底的崖壁旁,閉目感受著叛軍士兵的動向。煙霧一旦形成規模,對方人數上的優勢便再不複存。以他遠超常人的靈覺,就算目不視物,對戰力的影響也不會太大,若是拋開地形的影響,那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而叛軍的士兵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失去了眼睛的判斷的他們,不要說進攻敵人,不自相殘殺就已經不錯了。在煙霧這種特定環境下的巨大差距,頓時完全化解了他們的攻勢。
看到這一幕的顧遠,雖然不斷喝罵著逃回的士兵,不過卻也無可奈何。就算他再笨,也知道在煙霧未散之前,他們根本無法再前進了,甚至還會被煙霧逼迫著繼續後退。不用想也知道,當煙霧散盡之後,穀底的楊誠隻怕不知道跑了多遠了。立功不成,反而折損了不少手下,擔憂著顧凱鋒責罵的他,頓時將怨毒的眼神投向了麵無表情的孫堯安。若不是自己盲目的相信他地能力,以為可以平白撿個功勞,哪裏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搞不好。剛剛升上來的這個位置,又要被抹去了吧。
孫堯安可不管顧遠想些什麽,劍眉微皺了一下之後,轉身便向穀外行動,連半個招呼也沒打。這個楊誠竟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些布置,讓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還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啊!看來得想點法子對付他了,失去這一次機會,我孫家再沒有複起地可能了。孫堯安表麵雖然平靜,不過心裏卻是極為擔憂。
派出的探子已經消除了他對楊誠可能設伏的猜想,那楊誠所做的這一切便不難猜測了。不過他現在已經沒了繼續捕殺楊誠的心思,強者的對決,並非一定要麵對麵才能解決。這裏就留給顧遠這小子卻收拾吧。安慰一下自己之後,孫堯安跨上停在穀馬的戰馬,頭也不回的策馬而去。
孫堯安離開穀口之際。楊誠也通過歐淩哲垂下的飛索離開了穀底。
“這麽好玩地事,下一次聖主還是把機會讓給在下吧。”歐淩哲輕輕的歎了口氣,隨即一副極感興趣的樣子。
楊誠拍了拍歐淩哲的肩膀,卻沒有回答。對於歐淩哲真正的意思,他當然明白。雖然他在因緣巧合下得到了實力強勁的族四衛,不過初時他們之前的關係完全是主仆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四衛幾乎一直護在楊誠身旁,就算不是寸步不離,卻也絕對保持有一人在楊誠的百步之內。這樣的關係曾讓楊誠哭笑不得,他可是個向往自由自在的人。隨時都有人護衛在旁地生活,他怎麽過得慣。
幸好隨著不斷的接觸,還有交州那特有的民風的影響,五人間也漸漸由主仆變成了半介於主仆和朋友的關係。隻不過任楊誠如何要求,他們也不願改變對楊誠地稱呼。更不願離開楊誠而獨立統軍。自幼地教育影響之下。他們的一生已經完全奉獻給了神弓地主人,再沒有自我的存在。他們這種心態。楊誠也極憂心,他可不想成為任何人的主人,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生存和發展地權力。這種權力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去剝奪。不過來日方長,楊誠自信以後可以慢慢的改變四人,讓他們找到真正的自我。
看了看楊誠,歐淩哲無奈的搖了搖頭。在他的意識裏,除非自己死亡,否則絕不可以讓楊誠親身犯險。不過他們的勸說似乎並沒有效果,就像上次突襲張誌明部一樣,若是他們敢的話,恐怕已經和楊誠翻臉了。
“放心,我這不是一點事也沒有嗎?”楊誠搭著歐淩哲的肩膀,拉著並肩向林中走去。四衛那種把他的生命看得比他們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的真摯感情,他當然極是感動。不過相同的,若沒有絕對的把握,他也絕不會把四衛推入險境。
二人剛走了幾步,一陣喊殺之聲突然從穀外傳來,若不是那聲音清晰可聞,他們幾乎要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在這裏,還會有誰敢對這麽多的叛軍下手?
“帶著百姓迅速離開,至少把他們安置在十裏之外後再回來找我。”丟下一句話,楊誠一把抓起歐淩哲箭囊裏剩下的羽箭,直接丟到自己的箭囊裏。接著便丟下欲言又止的歐淩哲,飛快的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奔去。歐淩哲呆了片刻,歎了口氣也轉身離去了。
“莫不是他們來了?”楊誠一邊疾走,一邊想著。穀外可有近兩千的叛軍,竟然仍然有人敢對他們發起進攻,實力當然不弱。不過這一帶哪裏還有能與這麽多叛軍相抗衡的力量,唯一的可能便是歐淩戰他們。雖然他預計親衛隊還要三天才能趕來,不過也不排除他們加快速度前進而縮短時間的可能,畢竟這一路
都留有標記,相對來說走起來也要容易些。
而且他們最後的標記確實是在黑熊穀外,說不定真是親衛隊沿著標記趕來,隨即便與叛軍發生了激戰。不過歐淩戰並不是個衝動的人,就算發現叛軍在此,也應該先設法聯係到自己才對呀?而且剛才穀中的煙霧如此明顯,以三衛的能力,要找到自己並不是什麽難事。
雖然心中疑惑不已,不過楊誠的腳步卻絲毫慢。隻是黑熊穀周圍地形險峻,否則剛才孫堯安布置在兩邊的弓弩手就不會無功而返了。不過算是他。也隻得繞了好大一個彎前行,等趕到能穀外附近的一處山坡時,竟然花了近半個時辰地時間。
山穀外的戰鬥仍然沒有停止,不過看到與叛軍交戰的那支部隊後,楊誠卻大為失望:不論怎麽看,他們都不是自己的親衛隊。黑熊穀外的一座山坡上。一個近三百人的戰陣正頑強地抵抗著叛軍的瘋狂進攻,連正欲離去的孫堯安此刻也一臉慎重的立在戰場不遠處,不時發出道道指令。顧遠此時也呆在孫堯安身旁,雖然完全沒有發言權,充當了傳令兵的角色,卻是一臉的興奮和緊張。
而那支部隊所在之處卻極是易守難攻:左邊是十丈高崖,右邊是一片亂石嶙峋的斜坡,背後緊靠著一片森林,唯有前麵是一條二十步寬的緩坡。他們的陣形布置也是中規中矩。前麵是高及腰部地長盾,中間長槍,後麵是弓弩混雜。這樣的陣形再依托所處的地形,防禦力極為驚人。叛軍的進攻雖然極猛,卻絲毫不能撼動其陣腳。
看了一下整個戰場的情形,楊誠不由微微驚歎。從村口那片林間空地,一直到現在的山坡,一路幾乎布滿了叛軍士兵的屍體,尤其是村口那處,更是屍橫累累。相比之下。另一支部隊留下的屍體就少得可憐了。看這樣子,顯然對方是從後麵摸了上來,突然發起進攻。重創叛軍之後,竟然沒有趁勢離開,反而一路挺進。一直殺到山腳時。方才遇到了強勁的反擊。接著便且戰且走,一直到達現在的位置。
這支部隊地數量不會超過四百。竟然敢於硬撼兩千多叛軍,頓時讓楊誠大感好奇。要知道這些所謂的叛軍,可都是之前大陳正規的軍隊。雖然並沒有什麽戰爭的曆煉,便整體素質仍然不容小窺。若說是偶然遭遇倒還罷了,可這支部隊明明是尾隨在叛軍的身後,打著他們地主意呢。明知對方地實力還敢如何,若沒有強硬的本領,哪敢有這種膽識。
想到這裏,楊誠地目光不由完全被這支部隊吸引住了。越看,楊誠越覺得有些不對勁。“不會吧!”楊誠一臉驚訝,眼神中滿是懷疑,甚至還情不自禁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眼花。
“這……這怎麽可能。”楊誠喃喃地說道,表情由驚訝轉為尊敬。這一支部隊竟然全是由五十歲左右的男子所組成的,居中指揮的那個老頭,更是須發皆白,看那樣子至少也有七八十歲了。這樣一隻全由老人組成的部隊,竟然能與全是青壯的叛軍正麵硬撼,而且在目前為止還占據著上風。饒是楊誠從十四歲便開始打仗,也仍然感到震驚,心裏頓時升起無比的敬意。
打量了一下孫堯安和顧遠的表情,楊誠終於明白過來。這支部隊,無疑就是百姓口中稱讚的那支讓叛軍數度折羽的義軍了,而那個七八十歲,仍然活蹦亂跳的老頭,當然就是常老爺子了。能讓孫堯安都大感頭痛,看來這常老爺子還真不是吹出來的。
沒等來自己的親衛隊,卻來了自己一心想要結識的常老爺子,楊誠也不知道該是高興還是煩惱了。雖然之前曾想過好好結識一下這個老英雄,不過卻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要知道雖然他們現在占有優勢,不過畢竟都是些高齡之人了,憑一時之勇還可以討點好處,若是想與年青人拚耐力,那可就沒什麽懸念了。自然的規律,不是凡人所能違抗的。
孫堯安此刻心裏也是極為煩惱,剛才的戰鬥竟然折損五百多人,若不是剛巧自己出來了,隻怕那支義軍都要衝到穀口了。看著上麵仍然毫無破綻的戰陣,他不由有些擔心起來。他們可是交手過許多次了,隻是每一次都是讓對方抓到弱點,一擊得手便跑得無影無蹤,讓他除了恨得咬牙外沒有任何的辦法。
好不容易大概確定了他們的藏身之處,精心設置了一個包圍圈,自以為可以十拿九穩了,卻沒想到趁著這一次大軍調動,竟然又讓他們溜了出來,而且還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更讓他心疼的是,他留在村子裏那三百匹戰馬,竟然被他們殺得一幹二淨,那可是塞外出產的優良戰馬呀,整個鄭氏家族的騎兵裏,也隻有河東鐵騎才配備得有。
沒了戰馬,他那幾百人根本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他當然不會白白讓他們卻送死,幸好顧遠得知這是讓顧凱鋒極為頭痛的人物,痛痛快快的將指揮全交給了他,隻是要求占一份功勞而已。雖然自己手裏仍然有近兩千人的力量,遠遠超過了對方,不過卻仍沒讓孫堯安高興多少。他十幾年來一直都統帥著騎兵,麵對再強的敵人,他都相信自己的騎兵可以獲得勝利。
可是現在卻是在他之前幾乎沒有涉足的山林作戰,說得難聽一點,他也不過是門外漢,比起這個成精的老鬼,差距自然明顯無遺了。“死老鬼,章盛都死了,你還活蹦亂跳的!你在哪裏不好,偏偏在藍田隱居!隱居也就罷了,我們還沒打到你那個村子呢,你幹嘛就跳出來和我們作對!”
孫堯安心裏不停的咒罵著,遠處的楊誠卻陷入了沉思。義軍不能久戰,可憑自己一個,又如何能在兩千叛軍的包圍下救出他們呢?
-\**|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