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來源**請到閱讀最新章節***


    陳博一臉倦容地半躺在龍椅上,垂下的右手裏捏的正是公府裏傳來的密函。楊誠睡下了,可他卻仍然不能安睡。忠勇公府裏全都是他安排的眼線,這一點他卻在第一天就通過楊貴直接的告訴了楊誠。本來臣子的一切都為皇帝所知曉,這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一般來說,雙方卻不會捅破中間隔著的那張薄紙。但對楊誠,陳博卻懶得選擇那種形式上的隱瞞,那或許還讓他在麵對楊誠是多一份坦然。


    他將如此重的權柄授予一個身上,這可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即使是在曆朝曆代以來也是極少有出現的。楊誠為人正直,他也不想和楊誠玩什麽花樣,這相當於明著說了:我就是想知道你的一切,掌握你的一切!什麽我都可以給你,不過你總得讓我能安得下心吧。


    “這人既不好美色,又不喜歡錢財,不圖名,不怕得罪人。”一名身著褚黃色衣服的小太監立在幾案旁,一邊翻著陳博剛才批閱完的奏章,一邊喃喃自語:“皇弟,你說他到底有什麽缺點呢?你不會真的完全信任他吧。”聲如黃,麵若桃花,燭光下那副麵容赫然是久無音訊的紫玉公主陳姣。


    “你一直在長安,應該比我更清楚吧。”陳博舒展了一下筋骨,站起來說道。原來紫玉公主並沒有隨他一起巡幸巴蜀,反而改扮成了個小太監在宮中潛伏了下來。扮了幾個月的小太監,她似乎頗喜歡現在這副打扮,不僅不讓陳博對外恢複她的身份,更強要了一份差事,做得還有模有樣。


    “別提了。”紫玉公主秀眉微蹙,嘟著嘴忿然道:“早知道不扮太監,扮個將軍就好了。這楊誠和劉虎一回長安,就搞得戒備森嚴。我連一次城樓都沒上過,平白錯過了好幾場精彩的戰鬥。”她自告奮勇地留下來,本來是想暗中觀察這些留守的將領,卻沒想到連宮門都沒能出一步。直到陳博回來,這才得心解脫。


    陳博笑了笑,淡淡地說道:“叫你跟著我偏不,你不知道。交州可好玩得緊。”看著擺在案前的那艘象牙海船模型,陳博臉上多有些回味之色。交州之行。給他留下的印象恐怕很久都無法忘懷。


    “明天我就去,玩個夠再回來。氣死你!”紫玉公主一臉得意,拍了拍那摞厚厚的奏章,歎道:“我決定不和你爭這皇位了,整天不是和這些東西打交道,就是應付那些大臣們,無聊透頂。以後我有興趣呢。就幫你管管那些小太監,悶了就遊玩天下!”


    聽了紫玉公主地“大誌”。陳博臉上也現出一絲向往,不過稍縱即逝。“那我就給你建一個如畫的天下吧!”陳博躊躇滿懷。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交州算什麽。朕的天下的每一寸地方,都要比它興盛百倍!”


    紫玉公主扁了扁嘴。略有些譏諷地說道:“不知道是誰前幾天還愁容滿麵,在我麵前訴了好久的苦來著?長安現在這麽熱鬧,你可別玩得太過火了,我可不想整天聽別人倒苦水。”


    陳博長長地歎了口氣,並沒有立即說話。孤家寡人,親政之後,他總算體會到這份苦楚了。朝中文武百官,宮中上千內侍,但真能讓他毫無顧忌暢所一言的,卻隻有麵前這個姐姐。“大臣們地不滿暫時無法避免的,我若不如此待楊誠,那接下來地事他如何辦得好。更何況他們也不爭氣,這麽多人裏麵,就找不出幾個現在能真正為朕分憂的!朕給他們留下朝中這塊地,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今天若不是你安排,你說忠勇公府會不會一個客人也沒有呢?你讓這些大臣這麽嫉妒他,肯定是了。不過這樣一來,你地事情豈不會要辦砸?”紫玉公主不無憂慮地說道。經曆了這場動亂,紫玉公主似乎也成長許多,倒也真正關心起陳家的基業來了。


    陳博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若不如此,我又如何能安睡呢?”


    “你現在這副樣子就叫安睡?”紫玉公主不屑一顧,略帶些責備的語氣,倒正符合她姐姐的身份。“我的皇弟,這些日子你每天睡不到兩個時辰,比父皇在時還累,真擔心你長不大。”


    “我倒還真想快點長大。”陳博極是感慨。年齡現在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畢竟同齡的人,現在恐怕還在雙親膝邊環繞,而他卻表現卻與同齡人完全不符地心智。太大的不同,有些時候反而會引得人們地排斥,特別是他這種特殊的身份。大臣們既不屑於他地年青,又畏懼於他表現出來地果斷與明智,君臣的關係極是緊張。大臣們或許隻能接受坐在龍椅上聽他們說教地小皇帝吧。


    “嘻嘻,看來是得給你找個皇後了。”紫玉公主一臉壞笑。


    陳博微微一滯,沒好氣地說道:“我看你才是春心動了吧。三天兩頭問劉虎的消息,章明忠那兒怎麽辦?真的讓朕下旨休掉駙馬嗎?”經曆過這場風波,章氏一門再沒有當年那般威風了,才德均遠遜於章盛的父子二人,幾乎已經到了被人遺忘的地步。


    紫玉公主臉上一紅,啐道:“你這小不點懂什麽,我這不是關心咱們大陳社稷嗎?我早就和章明忠沒關係了,還用得著你摻和?”


    陳博意味深長地看著紫玉公主,淡淡地說道:“你是我親姐,你想做什麽做弟弟的自然要幫你。也是該給你準備一份嫁妝了,朕就將四十萬京畿交給他吧。”


    “你說皇上會讓我統領京畿軍?”同樣沒睡著的,還有遠在冀州的劉虎和林智。“不會吧,我和誠哥這麽好,這次回去一定會給我個散職,多半是那種又能給皇上解悶,又沒有實權的官兒。”劉虎一臉哀歎,眼看回師長安在即,他卻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他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楊誠現在的勢力實在太招人忌諱了。他若


    要反,成功的可能遠比之前聯合的三家還要高得多。他在林智地建議下做了不少小動作,不過想想長安的局麵,卻也不由讓人頭痛。


    林智對於劉虎這慣於誇張的表情卻沒有什麽反應,握筆低頭在幾張紙上圈劃著,頭也不抬。“你若和楊誠沒有這種關係,這就還輪不上你呢!


    “嗯?”劉虎滿臉不解。似乎有些不明白林智這邏輯。楊誠現在擁有的勢力若是再加上京畿大軍,差不多可以說和皇帝的權力沒什麽區別了。京畿軍作為朝廷震懾地方的力量。又如何會給與楊誠關係密切之人呢?說實話,若是楊誠真有反意。劉虎自問自己十有八九都會全力相助,可惜的是這樣地事情卻永遠不會出現。


    林智停下筆來,將幾張紙一起遞給劉虎,搖頭解釋道:“小家夥既要讓楊誠替他把他自己不願得罪的人全都得罪完,除了表現出絕對地信任外,總得讓他有迅速辦完事的本錢吧。朝中地官員不用說了。為了已後的架空大計,此時定然與楊誠水火不容。若沒有你這個與楊誠關係親密的人坐鎮長安。你以為楊誠真的辦得了這麽大一樁事?由你來壓製武將,震懾文官。朝中才能勉強保持安寧。”


    “那……那要是等誠哥的事兒辦完了。我豈不是……”劉虎皺了皺眉,露出認真思考的神情。其實自從意識到楊誠必然因功高震主而受猜忌後。劉虎便一直為自己地處境愁悶。他和楊誠的交情差不多天下皆知,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說榮辱與共。楊誠若是失勢了,他當然逃不脫受到牽連。


    林智白了劉虎一眼,有些不耐煩地說道:“省省吧。三五年內,你不用擔心小家夥會對你做什麽。假設小家夥真地要動楊誠,以其現在的威望,他也得做得幹淨利落,看起來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就算要動你,也得等前麵地風波過去吧。”


    “這還差不多。”劉虎撫了撫胸,卻突然跳了起來。“你說什麽?皇上莫非有殺心?不會吧,頂多和章盛差不多就行了,用不著做這麽絕吧。再說誠哥做完這件事後很有可能會向皇上請辭,讓他功成身退對皇上也沒損失呀。”幹淨利落這四個字可是他熟得不能再熟了,他也沒少幹過這樣地事,否則哪會如此大驚。


    “世上除了死人,誰又能真正讓人放心呢?”林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接著一歎。“其他地可能也不是沒有,但若是我的話,除非不得已,否則自然會用最讓人省心的辦法。若是要怪,你就怪楊誠太年青了吧!”十四歲從軍,到現在楊誠還未及而立之年,卻已是位極人臣了。比起當年的章盛,還要年青的得多,而在民間的聲望,卻已經蓋過其數十年之所積了。


    “不行!”劉虎似乎下了一個難做的決定,咬著牙說道:“得想個法子,我可不能坐視不管。”雖然之前已經決定站在皇帝一邊,不過若真是涉及到楊誠的性命,劉虎卻不免為之動搖。


    林智晃了晃手中的紙,沒好氣地說道:“這不是已經在做了嗎?你唯一的缺點就是楊誠,我若是你的敵人,定把你玩兒死!楊誠若是那麽容易死的話,早就死了。除非他自己求死,即使是皇帝,要想動他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你還是把你該作的事情做好,再過幾天可就要回長安了,前麵的幾步有沒有用,不久便可知曉了。”


    劉虎撓了撓腦袋,傻笑了一下。“這些都得殺?”翻著幾乎滿是黑叉的幾張紙,劉虎的臉色了不禁有些凝重。這幾張紙上所記的,可都是冀州各地門閥世族,給林智這麽劃幾下,可就是上千顆腦袋落地。


    “別看你現在官至護國大將軍,還封了侯。不過以你的出身,你以為這些門閥世族會正眼看你嗎?”林智不以為然地說道,似乎隻是幹了一件細微的小事。“不聽話的就殺!冀州對我們極是重要,沒時間和他們磨蹭。”


    “也罷。”劉虎到底還是屈服了,畢竟他對門閥世族的印象也並不好。他在長安這麽久,因為這出身,可是受盡了那些世族的白眼。還是林智說的那句話讓他心動:原來的世族看不起你,你就造一批看得起你的世族。


    進入冀州後,他的遭遇也和譚淵差不多,地方上的豪強勢力不會明著與他做對,卻是暗地裏下手。他可沒譚淵那麽好的脾氣,過了三個郡,便幾乎將那裏近九成的門閥豪強,不論老少,統統給抓了起來。抄家的抄家,殺頭的殺頭,順便還辦了些楊誠交待的事情。別的不說,至少有數郡的饑荒因他而大為改善,他也終於嚐了嚐百姓一片稱道的滋味。


    “此舉必然會激怒譚淵,我想最遲明天下午,幽州鐵騎就會兵臨城下了。”林智拿過一張白紙又在寫著什麽,自顧地說道:“這一仗你可以打漂亮一點,不用顧忌,在小家夥眼裏,他的地位與你差得太遠了。”


    “一定得打?”劉虎皺了皺眉,眼神中頗有些猶豫。他倒不是怯戰,事實上幽州鐵騎也算得上大陳有數的精銳之師,能遇上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劉虎倒是心生期待。隻不過他手裏可捏著楊誠給譚淵的軍令,著他立即返回幽州,奪回被烏桓占去的城池,並堅守邊防,杜絕外族的覬覦。可是林智卻堅決不讓他出示這道軍令,而且連用意也沒有向劉虎合盤托出。


    “看你本事了,把幽州軍打殘最好!”林智冷冷地說道,嘴角泛起一絲冷笑:“打完之後,再派人傳達軍令。燕趙之地自古多出勇士,我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東方吐白,原野上傳來一陣隆隆的鐵蹄聲,淩厲的殺伐之氣鋪天蓋地而來,幽州鐵騎果如林智所料那般出現了!


    -\**|書友上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箭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單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單老楊並收藏神箭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