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來源**請到閱讀最新章節***


    由於心中有事,楊誠走得格外得慢,出得宮門時眾臣早誠本想再找六部尚書聊聊,當下也隻得作罷。看了看天色,離午飯時間差不多還有一個時辰,想著鳳仙樓的宴請,楊誠倒也不想再繞道回家一趟。這長安他還沒好好逛過,正好趁這一個時辰看看戰亂之後的恢複情況。當下讓車夫慢慢跟在後麵,自己則與歐氏兄弟一道,繞著皇城踏入了以往長安最是繁華的街道。


    劉虎出征渭北後,這長安尹的事務便交給了原羽林軍副將沈坤。這沈坤與劉虎交情不錯,而且言語中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事楊誠既管不著,也不便拂了劉虎的意,便在之前利用招討大將軍的權力,將沈乾坤從羽林軍中調出,除去軍籍,改任了長安府丞,職位與侍郎相若,讓劉虎也享受一下他當初當甩手郡守、刺史的滋味。


    到底是大陳帝都,雖然戰火的痕跡處處可見,不過大街上倒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邊走邊看,楊誠也不禁暗暗點頭,原是武將的沈坤,倒把這長安治理得不錯。要看一個地方的政務如何,不看其他,隻看民生。百姓樂則政通,這可是當初他陪張識文巡查各郡縣時得到的經驗。至少他沿途所見,百姓們臉上大多透出的那股平和、忙碌和滿足,之前因戰亂而生出的惶然早已不見蹤影。


    正走著,前麵的行人卻愈漸稀少。楊誠正覺得奇怪,卻看見前麵的街口上站了一排衙役,正在大聲喝斥著所有靠近行人。到底出了什麽事,竟然讓官府出動封鎖一條街道,疑惑與微怒之下,楊誠快步走了上去。舉目望去,前方既無煙火也無其他特別的聲音。自然不會是因為出事才封道。那麽餘下的,便是楊誠最為痛恨的那種可能了。


    “喂,你們,走開走開!”這街道看來也封鎖了好一會兒了,街口的行人極是稀少,像楊誠三人這樣直接靠近的,當然顯得突兀無比了。幾名衙役提了水火棍迎上來,嘴裏大聲喝斥著。見楊誠三人絲毫沒有退意。其中一人不由勃然大怒,舉起棍子便打了下來。


    楊誠嘴角泛起一絲冷笑,正想出手教訓這個仗勢欺人地衙役,不斷旁邊的歐淩戰反倒搶在了前麵。那衙役的棍子剛一揮下,便被歐淩戰單手握住,看他那極是悠閑的樣子,那名衙役卻是使出全力也收不回去。其他幾名衙役見狀,紛紛上來相助。一時間四五條水火棍盡往歐淩戰身上招呼。


    歐淩戰冷哼一聲,不見他怎麽用力,手中的棍子連同緊握另一端的衙役便被他舉了起來。那名衙役哪曾見過如此大力的人,當下又不敢放手,臉色頓時煞白。正要呼救,卻突然覺手上一股巨大力的力道傳來,身子竟不由自主地隨之旋轉起來。“嘭嘭嘭!”身體撞擊地悶聲響起,幾名前來幫手的衙役還沒靠上邊,便被撞飛出去。歐淩戰用力一拋,頓時連棍帶人拋出數丈之遠。


    其他十幾個衙役頓時僵住。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呆在那裏不知所措。僅是歐淩戰露出的這一手。他們便知道自己碰上了硬刺,再上也隻是自找沒趣。更何況楊誠換下朝服後,穿的正是楊貴為他定製的錦綢衣服,本就淩人的氣勢更有些華貴的味道。穿著華貴再加上這麽一個高手保護,這些觀人有術的衙役不免會猜測其身份了,當然就更不敢動手了。


    “為什麽封道?”楊誠上前兩步。淡淡地問道。卻嚇得那些衙役連連後退。


    “你。你是什麽人?”一個衙役壯著膽向前半步,色厲內茬地說道:“知道這是誰吩咐辦地事兒嗎?走開就是。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我倒真想知道是誰。”楊誠笑了笑,毫不退讓。即使是皇帝出巡,百姓也隻需避在路旁而已,這也不知道是誰,竟然擺出這麽大的場麵,完全不讓人過。站在這街口,他竟然發出封鎖的街道不止這一條,心裏便不由有些怒氣。這事兒既然碰上了,少不了他得管管了。長安雖然隨便碰個人也可能是達官顯貴,不過讓現在的他也惹不起的,倒還真是屈指可數了。


    “你聽好,可別嚇著了。”那名衙役挺直了腰板,倒還真像有別人惹不起的後台撐腰一般,得意洋洋地說道:“下令封路的,不是別人,正是宮裏的五位公公!你若是識相,趕快滾開,否則……”其他一眾衙役也是膽氣一壯,聚在一起陰陽怪氣的幫著腔。


    楊誠拍了拍腦袋,轉身問向已經跟上來的車夫:“前麵可是鳳仙樓?”車夫點頭回應,楊誠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說來說去,今天這事兒竟然還有他地份。五大宦官派人封路,這可不正是為了宴請他嗎?說起來現在在這長安,這五人和他可都是跺跺腳就得震動半座長安城的人物了,不過就是吃一頓飯,用得了搞這些明堂?


    那些衙役見楊誠這樣,隻道他心生怯意後悔不迭,當下更加得意起來。“你要是有膽,就在這裏等著,可別怪我沒告訴你,一會兒羽林軍來了,就沒那麽好說話了!”到底是不知道楊誠身份,他們倒也不敢太過,畢竟五大宦官根本不會瞧上他們這等小人物。若楊誠真的是個有身份地人,他們日後倒也難過。


    “羽林軍?”楊誠皺了皺眉,失聲道。吃一頓飯,竟然要調動羽林軍,這可大出楊誠意料之外了。他也不是沒見過那些門閥貴人的擺場,不過隨便調動專職內城安全的羽林軍,倒還是他從未見過的大手筆了。即使是公事,他也覺得有些擺場大了,更何況他們這次應該算是私人宴會吧。如此隨便的調動羽林軍,換在以前早百官彈劾了。要知道當年章盛之孫章明忠,便因私而調動烏金鐵騎,而丟了官。若不是章盛餘威猶在,隻怕還有牢獄之災。


    “當然了,五位公公身分何等尊貴,更何況你知道還有誰會來嗎?”衙役一臉賣弄。有心嚇嚇麵前這人:“忠勇公,你不會不知道吧!看你也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人,不用我們多說了吧。”


    楊誠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地衣服,心中不由苦笑。若是還是向往常


    著布衣,隻怕這些衙役就不會如此客氣了。“誰是你們是長安府地衙役吧,長安府丞沈坤呢?馬上叫他來見我!”一臉威嚴地說著,楊誠心裏卻有些氣憤。如此擾民之舉,豈不是往自己臉上抹黑嗎?這沈坤也真是。自己的脾氣他又不是不知道,即使是出於五大宦官地意思,他不敢拒絕,至少也得知會自己一聲嘛。封鎖數條街,還要羽林軍戒備,僅僅隻是為了吃頓飯而已,這要是傳了出去天下人會怎麽看。


    聽到楊誠直乎長安府丞的名字,一眾衙役不由齊齊變色。沈坤的官職放在長安當然算不了什麽。不過誰也知道他的背後可是同樣炙手可熱的劉虎。劉虎現在的名頭雖然比不上楊誠,但卻是與五大宦官相差無幾的,神威營在長安更是連禁軍都不敢惹的主。在五大宦官未顯之前,劉虎在長安便算得上數一數二地實權人物了,連六部尚書也不敢輕易得罪他。更何況天下人幾乎都知道劉虎與楊誠的關係,二人加在一起的權勢,想想都覺得可怕。


    “忠勇公?!”眾衙役正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聲驚呼,卻把這些衙役嚇得幾乎癱倒。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長安府丞沈坤。“下官沈坤。拜見忠勇公。”


    “快起來,告訴我這是怎麽回事?”到底是劉虎的人,楊誠卻也不好太過。急忙將其扶起,神色略有些不悅地問道。沈坤出現在這裏,當然不是碰巧了,顯然他這個官比侍郎的長安府丞,也被五大宦官派來跑腿了。


    “還不快來拜見,真是瞎了你們的狗眼!”沈坤向已呆若木雞地衙役們大聲喝斥。舉目四顧。壓著嗓子對楊誠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忠勇公請隨我來。”


    聽到楊誠等人漸漸遠去的腳步聲,跪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的眾衙役們猶如回過魂來一般。無不大口大口的呼吸著。


    “媽呀,嚇死我了!”一名衙役撫著胸口,似乎仍有些心有餘悸。


    “我剛才居然那樣和忠勇公說話。”領頭說話那個衙役已經呆住了,也不知道他是感到榮幸還後怕。


    “幸好沒打著忠勇公,不然……”被歐淩戰擲出那人一臉慶幸,身上那點傷對他來說簡直是無關緊要了。


    跟著沈坤急急的腳步,楊誠不由皺了皺眉,沈坤緊張而略有疲倦的神情讓他心裏微微起疑。在他記憶裏,沈坤可是個極為幹練之人,再加上出身軍中,遇事也算沉著,怎麽此時竟然會為這小小的事情搞得這副模樣。離那些衙役十餘步後,四人已置身於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楊誠終於忍不住問道:“是宮裏那五人逼你這樣的嗎?你知道我不喜歡這些莫名其妙地排場,難道就沒說說?”


    沈坤搖了搖頭,歎道:“爺在宮裏還是有些影響,他們倒也不敢逼我做什麽,這是我主動要求的。”看著楊誠疑惑的眼神,他麵色凝重地解釋道:“五大宦官是皇上跟前的紅人,若是在我的地盤上出了事,豈不是讓爺為難?”


    “出事?難道有人……”原來這排場倒不是為自己而準備的,不過楊誠卻反而更加疑惑了。照沈坤所說,這長安城中竟然有人想對五大宦官不利。以他們現在的權勢,誰敢冒著這麽大的風險做這種事呢?五大宦官都是長期居於宮中地人,照理說在外麵應該沒有什麽仇家才對。而且五大宦官各有護衛,沈坤仍要擺出如此架勢,對方恐怕不是一般人了。


    搖了搖頭,沈坤毫不隱瞞地說道:“忠勇公可能不知道,五大宦官與朝中大臣們勢成水火,之前十幾名大臣遭其毒手後,不少朝臣搜羅死士行刺他們地事便傳得風言***。平日他們住在宮裏,根本無處下手,這次五人一同出來,這種機會誰肯放過。而且我接到密報,這事甚至連六位尚書也有份!”


    楊誠不由愕然,之前地朝堂上他便覺得有些不對勁,卻沒想到形勢竟然會到了這個地步。大臣於宦官相鬥,大陳立國至今,恐怕還是第一次達到如此地步。怪不得自己親口邀請六人時,他們會是那副表情,恐怕也知道了今天這一局吧。想到這裏,楊誠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他此次回長安,可以說是抱著極為明顯地目的而來,希望可以取得上至皇帝,下至小吏的大力支持,以便盡可能的減輕這場禍亂的危害。可是一到長安,他卻遭到大多數朝中官員的冷遇,現在更陷入了這場大臣與宦官之間的爭鬥之中。


    對於朝廷的爭鬥,楊誠可以說是極為厭惡。曆朝以來,朝中勢力的爭鬥,從來都不會帶來什麽好事,更會禍及天下,徒令百姓受苦。前番張晉根與張識文都勸他為避免朝廷的猜疑,而改動他的種種舉措,可是他卻一力堅持了下來。為的不是其他,正是希望在這場為百姓謀利的戰爭中,速戰速決,不計自身的後果。他不想與朝臣、皇帝玩什麽心計,但爭鬥卻仍然無法避免,甚至連坐壁上觀也不可得。


    到底該站在哪一邊,這對楊誠來說確實是個難題。若能選擇,他當然是一邊都不願意站,這場爭鬥不管誰對誰錯,誰勝誰負,都將嚴重影響著接下來將在天下展開的種種舉措。可是這場爭鬥涉及如此之廣,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恐怕今天這五大宦官聯手相請,未必就全是皇帝的意思了。這頓酒宴的結果,無疑便是表明他所持的立場。


    五大宦官經過今天的朝會之後,權勢更加膨脹,得罪了他們,自己以後恐怕事事都會受到阻礙。但是與朝中大臣完全站在對立麵,卻也不是楊誠希望看到的。雖然他並不看好這些人治理地方的才能,但朝廷又豈能缺少這些人?製定法度、宣揚禮教這些都不是他那些“交州泥腿子”們能辦的。隻不過要到天下漸漸平定之後,這些人才會有施展的舞台而已。


    “轟……”鐵蹄聲遠遠傳來,全副武裝的羽林軍殺氣騰騰地出現在街口。


    -\**|書友上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箭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單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單老楊並收藏神箭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