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擁有巨額外債的秘密
“你知道我剛才在你的胸前寫下了什麽字嗎?”梅蘭溫柔地問道。
“我猜猜,也許是‘我愛你’這三個字”我說道。
梅蘭笑著說:“那三個字對我來說太奢侈了,我寫的是‘小心女人’這四個字。”
“為什麽”我問道。
梅蘭說:“還記得上次主動代替我與你見麵的趙欣嗎?她是羅公子的情人,不過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現在她失寵了,於是她想在藍大這塊肥肉上狠狠地咬上一口再消失,上次她約我喝茶,就是想讓我們財政廳盡快把一筆關於城南工業園海外人才引進工程的啟動資金撥付給他們,這個項目一直是趙欣在做,這個女人不簡單啊,藍大公司曾經把她送到美國的斯坦福大學進修過三年,據說是拿了個工商管理的碩士頭銜回來,從這點上看,羅公子曾經很器重過她,至於她與羅公子之間到底有什麽矛盾,外人就不得而知了,我想,你們之間應該也發生了些什麽吧,不過我不介意,我隻是提醒你,要小心這個女人。”
我苦笑道:“我總是想處處關心別人,今天也給人關心了一回,心裏特備感動,我隻是有個疑問,a省財政裏的錢用於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的投入資金到底有多少?”
梅蘭微笑著說:“前期的預算是300億元,後期陸續的投入的總數可能會達到一千億,這基本上已經把a省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財政收入給掏空了,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其實是把『政府』和藍大綁在一起賭明天,如果財政投在藍大的錢沒有回報,那麽造成的損失將會讓a省的每個納稅人背負上數萬元的債務,這個債務的表象是銀行爛賬,財政虧空,但也許中央『政府』會出手救市,可最後的大部分債務可能會在目前這種體製籠罩下的極不透明的金融『亂』像之中,被『政府』之手悄悄抹去,所以中國的體製決定了中國不會有次貸危機,就算是有,『政府』也不會承認,因為目前(2000年以前)銀行裏上萬億的爛賬就是大大小小的『政府』借而不還的結果,最後還會是以多印鈔票而製造出通貨膨脹的方式,無形中讓老百姓來償還『政府』的欠債以及海外的金融大鱷們的巨額債務,所以在目前的體製下,『政府』是永遠不會破產的,隻要它還有印鈔票的權力。其實a省的問題隻是小巫見大巫。放眼中國,羅公子並不算是最厲害的角『色』,我記得有一句話可以很形象地形容這個現象,那就是竊鉤者誅 竊國者侯,一個國家通過出口而創造了大量的外匯,可他們寧願用外匯去換取別人國家的大量外債,卻不懂得用一些外匯來購買外國的高質量的產品來改善國內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這就是一個體製問題了,有些既得利益集團隻顧收取購買外債的高額回扣,卻根本沒想過拉動內需,也不願意大量進口高質量的外國產品來衝擊本國低質量的產品以形成競爭機製(某些產品的關稅壁壘還是有用的,但不限於毒『奶』粉,假『藥』等商品),他們寧願讓別人多印鈔票來抵消債務,從而引發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以及繼續營造一種高密度、低成本、少有自己專利技術並且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的工業製造『亂』狀,從而要保證別人國家的高質量生活,這就叫做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慈禧幹過的事,現在後繼有人了。”
我感歎:“中國的命運還是逃脫不了曆史輪回的印記,明朝時候的沈萬三那可是富可敵國的人,放到現在就是首富,但在中國曆來的體製下是產生不了‘首富’的,因為誰也不敢認自己是首富,都知道韜光養晦,因為中國人喜歡槍打出頭鳥,如果你個人太有錢的話,國家就要收回去,在中國想成為富人,不官商勾結不走歪門邪道是不行的,這就是原罪,也成為了『政府』日後剝奪你的財產的依據,我聽說最近的一些國企老總都互相打電話報平安,問候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沒事吧,這是一種很悲哀的事情,國企老總個個憂心忡忡,他們貪點錢是因為體製不允許他們的收入過多,所以這個體製就約束了國企老總的積極『性』,於是國家也意識到了這點,搞國有企業的股份製改革,結果國有資產大部分被老總們瓜分了,其實這還不算做壞的事情,因為國有企業的控股權被私有化以後,也會激發老總們賺錢的**,對企業的做大做強也是有好處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中國用於均貧富的稅收杠杆在現有體製內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結果造成貧富懸殊越拉越大,社會矛盾越積越多。於是再回過頭來看藍大公司,羅公子撈錢非常得狠,手段也很高明。
目前,a省『政府』財政用於城南工業園的投資加上海外熱錢注入的資金數額的保守估算有兩千億,羅公子從這個項目中估計能夠抽逃至少五百億以上資金,我猜想,羅公子一定預見到了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遲早會東窗事發,於是他早就設計好了這筆海外熱錢進入的‘合法’渠道,同時也設計好了這筆海外熱錢連本帶息的逃逸渠道。在明朝,沈萬三的錢正是沒有逃逸的去處,所以隻好討好朱元璋,幫他修城牆為朝廷犒軍,類似於今天企業家捐資希望工程,搞慈善事業一樣,但盡管做了這些事,還得看主子的臉『色』,沈萬三無疑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因為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朱元璋自然不會放過他。現在羅公子貪來的錢可以流到瑞士的銀行、避稅島等等那些洗黑錢的天堂去,比起沈萬三來,他不知道幸運多少倍啊。所以我總覺得中紀委是不是已經注意到了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的危險『性』?故而先過來了解一下情況?”
梅蘭說:“羅公子論錢還比不上沈萬三,論背景又不如清朝的和珅,頂多算個小和珅,大和珅現在還沒給揪出來,因為勢力還在嘛,但你要相信中國的曆史會不斷輪回的這條規律,他們貪的那些錢遲早會被國家沒收,上繳國庫,這就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富調節杠杆,雖然不厚道,但實際上很有用。資本的逐利『性』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所以到了極端的時候,國家就會動用特權重新調整一下財富的格局,在中國,因為缺乏調節財富的有效的稅收杠杆,所以最後隻能通過國家權力將富人甚至官僚資本沒收來到達到均貧富的目的,這種方法其實一點也不好,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既傷害了資本家們做大企業的信心,又在老百姓眼裏造成一個貪腐『政府』的形象,所以一個國家的財富調節機製應該是平時發揮作用,而不是最後來一下狠的。我做預算也快一年了,感覺中國的財政支出就是靠關係,誰的後台硬,錢就撥給誰,人大的審查不過是形同虛設,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延續了幾千年,對曆史有很強的複製能力,當年康熙下令清查國庫虧空,查來查去,發現盜用了國庫的錢的人都是自己的阿哥、皇子、寵臣們。
“你知道我剛才在你的胸前寫下了什麽字嗎?”梅蘭溫柔地問道。
“我猜猜,也許是‘我愛你’這三個字”我說道。
梅蘭笑著說:“那三個字對我來說太奢侈了,我寫的是‘小心女人’這四個字。”
“為什麽”我問道。
梅蘭說:“還記得上次主動代替我與你見麵的趙欣嗎?她是羅公子的情人,不過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現在她失寵了,於是她想在藍大這塊肥肉上狠狠地咬上一口再消失,上次她約我喝茶,就是想讓我們財政廳盡快把一筆關於城南工業園海外人才引進工程的啟動資金撥付給他們,這個項目一直是趙欣在做,這個女人不簡單啊,藍大公司曾經把她送到美國的斯坦福大學進修過三年,據說是拿了個工商管理的碩士頭銜回來,從這點上看,羅公子曾經很器重過她,至於她與羅公子之間到底有什麽矛盾,外人就不得而知了,我想,你們之間應該也發生了些什麽吧,不過我不介意,我隻是提醒你,要小心這個女人。”
我苦笑道:“我總是想處處關心別人,今天也給人關心了一回,心裏特備感動,我隻是有個疑問,a省財政裏的錢用於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的投入資金到底有多少?”
梅蘭微笑著說:“前期的預算是300億元,後期陸續的投入的總數可能會達到一千億,這基本上已經把a省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財政收入給掏空了,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其實是把『政府』和藍大綁在一起賭明天,如果財政投在藍大的錢沒有回報,那麽造成的損失將會讓a省的每個納稅人背負上數萬元的債務,這個債務的表象是銀行爛賬,財政虧空,但也許中央『政府』會出手救市,可最後的大部分債務可能會在目前這種體製籠罩下的極不透明的金融『亂』像之中,被『政府』之手悄悄抹去,所以中國的體製決定了中國不會有次貸危機,就算是有,『政府』也不會承認,因為目前(2000年以前)銀行裏上萬億的爛賬就是大大小小的『政府』借而不還的結果,最後還會是以多印鈔票而製造出通貨膨脹的方式,無形中讓老百姓來償還『政府』的欠債以及海外的金融大鱷們的巨額債務,所以在目前的體製下,『政府』是永遠不會破產的,隻要它還有印鈔票的權力。其實a省的問題隻是小巫見大巫。放眼中國,羅公子並不算是最厲害的角『色』,我記得有一句話可以很形象地形容這個現象,那就是竊鉤者誅 竊國者侯,一個國家通過出口而創造了大量的外匯,可他們寧願用外匯去換取別人國家的大量外債,卻不懂得用一些外匯來購買外國的高質量的產品來改善國內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這就是一個體製問題了,有些既得利益集團隻顧收取購買外債的高額回扣,卻根本沒想過拉動內需,也不願意大量進口高質量的外國產品來衝擊本國低質量的產品以形成競爭機製(某些產品的關稅壁壘還是有用的,但不限於毒『奶』粉,假『藥』等商品),他們寧願讓別人多印鈔票來抵消債務,從而引發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以及繼續營造一種高密度、低成本、少有自己專利技術並且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的工業製造『亂』狀,從而要保證別人國家的高質量生活,這就叫做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慈禧幹過的事,現在後繼有人了。”
我感歎:“中國的命運還是逃脫不了曆史輪回的印記,明朝時候的沈萬三那可是富可敵國的人,放到現在就是首富,但在中國曆來的體製下是產生不了‘首富’的,因為誰也不敢認自己是首富,都知道韜光養晦,因為中國人喜歡槍打出頭鳥,如果你個人太有錢的話,國家就要收回去,在中國想成為富人,不官商勾結不走歪門邪道是不行的,這就是原罪,也成為了『政府』日後剝奪你的財產的依據,我聽說最近的一些國企老總都互相打電話報平安,問候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沒事吧,這是一種很悲哀的事情,國企老總個個憂心忡忡,他們貪點錢是因為體製不允許他們的收入過多,所以這個體製就約束了國企老總的積極『性』,於是國家也意識到了這點,搞國有企業的股份製改革,結果國有資產大部分被老總們瓜分了,其實這還不算做壞的事情,因為國有企業的控股權被私有化以後,也會激發老總們賺錢的**,對企業的做大做強也是有好處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中國用於均貧富的稅收杠杆在現有體製內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結果造成貧富懸殊越拉越大,社會矛盾越積越多。於是再回過頭來看藍大公司,羅公子撈錢非常得狠,手段也很高明。
目前,a省『政府』財政用於城南工業園的投資加上海外熱錢注入的資金數額的保守估算有兩千億,羅公子從這個項目中估計能夠抽逃至少五百億以上資金,我猜想,羅公子一定預見到了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遲早會東窗事發,於是他早就設計好了這筆海外熱錢進入的‘合法’渠道,同時也設計好了這筆海外熱錢連本帶息的逃逸渠道。在明朝,沈萬三的錢正是沒有逃逸的去處,所以隻好討好朱元璋,幫他修城牆為朝廷犒軍,類似於今天企業家捐資希望工程,搞慈善事業一樣,但盡管做了這些事,還得看主子的臉『色』,沈萬三無疑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因為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朱元璋自然不會放過他。現在羅公子貪來的錢可以流到瑞士的銀行、避稅島等等那些洗黑錢的天堂去,比起沈萬三來,他不知道幸運多少倍啊。所以我總覺得中紀委是不是已經注意到了城南工業園這個項目的危險『性』?故而先過來了解一下情況?”
梅蘭說:“羅公子論錢還比不上沈萬三,論背景又不如清朝的和珅,頂多算個小和珅,大和珅現在還沒給揪出來,因為勢力還在嘛,但你要相信中國的曆史會不斷輪回的這條規律,他們貪的那些錢遲早會被國家沒收,上繳國庫,這就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富調節杠杆,雖然不厚道,但實際上很有用。資本的逐利『性』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所以到了極端的時候,國家就會動用特權重新調整一下財富的格局,在中國,因為缺乏調節財富的有效的稅收杠杆,所以最後隻能通過國家權力將富人甚至官僚資本沒收來到達到均貧富的目的,這種方法其實一點也不好,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既傷害了資本家們做大企業的信心,又在老百姓眼裏造成一個貪腐『政府』的形象,所以一個國家的財富調節機製應該是平時發揮作用,而不是最後來一下狠的。我做預算也快一年了,感覺中國的財政支出就是靠關係,誰的後台硬,錢就撥給誰,人大的審查不過是形同虛設,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延續了幾千年,對曆史有很強的複製能力,當年康熙下令清查國庫虧空,查來查去,發現盜用了國庫的錢的人都是自己的阿哥、皇子、寵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