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都市農業


    雞肉的味道差別不大,魚類的差別可就大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起源於海洋,這裏的生物種類為世界之最。都市居民的未來廚房裏可能是左雞舍右魚箱,多樣化的魚類又給主人帶來了多樣化的需求——除了吃飽,還可以享受健康與美味。


    跟溫莎公社的自給農場理念一樣,經過特殊對待的魚箱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吃到奢侈的美味。目前,三文魚的飼養還不發達,是一種昂貴的食材,因為海中捕撈的成本居高不下,內陸城市更是如此,曆史上百多年之後三文魚也不是老百姓天天能吃到的。


    唐寧特別關心的這種魚的“廚房養殖化”,因為它的味道鮮美不說,還少刺多蛋白,所包含的脂肪是對心血管健康特別有利的深海魚油。淡水魚如大清國常吃的四大家魚草魚、鯽魚、青魚和鱅魚的成長期為半年到一年,而三文魚的成長期約三年,即使是能夠養殖也會至少比普通魚貴好幾倍。


    三文魚之所以要三年的成長期,跟它擁有“過冬基因”有關,即在食物的冬天減少生長速度以維持生存,跟冬眠的原理差不多。


    在可控製環境下飼養三文魚,至少可以把三年的生成期縮短為兩年,因為恒溫機製會把水溫長年控製在最適合三文魚生成的16至18度之間,最大限度地減速少三文魚啟動過冬基因的時間。


    三文魚就是前文所述的鮭魚,熊的食物,撫育滋養森林的生物,它擁有強洄遊性,沒有逆流不幸福!所以飼養三文魚還有一點特殊性,要給它創造一個逆流環境。普通的魚箱0。5米寬度就足矣。


    三文魚的魚箱至少要1米寬度,並且一個單元不再是1乘以1的規格,而是整個1乘以4的空間聯合起來構成一個環形,有點像400米的標準田徑運動場。三文魚運動場的四個拐角需設計出將水轉動起來的水車,模擬出大約每秒0。15立方米的流水。


    有了人工水流,三文魚便可以愉快地暢遊在它們自以為是的逆流中,永不停息。


    為什麽家庭養殖戶很難脫離都市農業公司(已定名)的控製呢?除了設備原因之外,魚苗培育是個技術密集型的活兒。野生的鮭魚是會從海裏回到出生地去產卵的,因此,科學家們要模擬這一切,剛開始時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比如溫度,鮭魚會洄遊到河流的上遊去產卵,科學家們估計其溫度會降到4到13度才行。懷孕的魚不樂意在“眾目睽睽”之下受精,保育員得手工把它的卵擠出來。雄魚的待遇也雷同。


    跟我們大家想象的受精過程不一樣,魚類的受精現在變成了建築業的“攪拌機”作業,當然,得溫柔一點。四公斤以下的雌魚每公斤能產下約2000枚卵,精-液就好辦多了,每一萬枚卵大概隻需要10毫升的精-液。


    攪拌的力度、時長都用攪拌機精細地控製並且每一萬枚卵分成一個對照組,實驗各種溫度、濃度、時長、力度……等等。現在的數據隻是養魚專家的預計而已,不同的魚類自然會有其不同的最佳參數。第一批是唐寧親自指定的“大西洋鮭”,他最喜歡的一種三文魚。


    一萬隻卵還要細分為500份,每20顆左右的魚卵放在一起,分別用可重複使用的塑料六邊形“蜂巢”保育箱分隔盛裝。這麽做的一個理由是方便清理被水黴感染的魚卵,大規模工業化保育魚苗之後,直接用機器來檢查每個小室,如有感染,該小室的20隻卵全部丟棄。


    因莫名原因死亡的魚卵很快就會惹起大麵積的水黴,因此分室培養能保證成活率。魚卵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以供呼吸。這時候就會有大工業時代特有的壯觀場麵:500個滴管給500個小巢室同時換水,其溶氧量、溫度、衛生度都嚴格地管控。


    一萬個滴管組成的保育陣列可以在十分鍾搞定以億為單位的工作量,一個魚苗培育中心便可以供應一座大都市的三文魚家庭飼養魚苗。剛剛孵化出來的幼魚會吃身邊的卵黃囊,當吃光了這些最初的食物之後就要吃極為細小的“開口飼料”。


    小魚苗可以運往千家萬戶的時候大小僅僅是5毫米,一個個小家庭未來一年消費的魚僅僅裝在一個小小的包裹中通過無人的磁懸浮物流網優雅地出廠,文靜地被主人們從附近的風鳥網絡節點領養回家,想想也是醉了。


    全世界各國首富雲集的“貝加爾湖俱東部”戲稱發明自動叉魚船之後的唐寧為“魚老大”,現在他們得知廚房魚箱項目的細節之後更是驚呼:魚老大的名頭更加名符其實了。


    魚老大的野心當然是把魚養得越肥越好,可是世間魚類萬萬千,科研經費令人心疼啊。光是三文魚的各類就有30種之多,哪兒說理去?


    於是,魚老大的腦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種科研是能夠免費的你信不?別不信,是真事兒。經過一番思考跟與同事們商討,唐寧決定了,推出pc平台上第一款遊戲:肥魚養成。


    這款神奇的遊戲居然是由都市農業公司開發的,其遊戲與現實的結合堪稱革命性,因為養肥魚的過程就是實驗的過程。玩家領養一批魚之後,都市農業公司就真的在其實驗室中孵化一批魚,全程遊戲與真實的魚一一對應。


    公司將養魚的各個環節參數化,然後完全交給玩家來控製整個流程,每一個環節的補給、溫度、溶氧量、時長等上百種參數全是遊戲的內容,其操作的人工與物料成本就是玩遊戲的成本。


    而公司本身收獲的就是大量免費的業餘養魚科學家,以及實驗之後的大量數據,將來以每個魚種的肥魚冠軍為藍本,便可以開發出最好的廚房魚箱方案。由於整個過程的經費是由玩家來支付的,他們擁有最終成品魚的產權,當然,在整個過程中也可以經常去實驗室巡視自己的小魚兒。


    這個養成遊戲實在是太革命性了,第一期遊戲僅僅5種魚類(就是中國四大家魚和大西洋鮭)就引發了全球數百萬pc用戶的瘋狂追捧,10萬批魚苗的初期“服務器”容量幾乎第一天就被搶光,超過百萬的用戶報名排隊。


    用玩家們的話來說就是“就當是買了十幾條魚!”每個玩家都能從遠程視頻中查看一下自己的小魚兒。為什麽玩家會如此瘋呢?你想想,這是視頻功能的第一次全球公開亮相,居然是以pc遊戲的形式出現的。這款遊戲的科技含量高不高?


    由於視頻傳輸會消耗大量的帶寬,玩家每天隻能玩一個小時,就算如此,很快網絡上就出現了大量玩家曬自己小魚照片的風潮,把那些還在排隊領養的人看得心癢難熬。


    這次養魚遊戲的中心城市是慕尼黑,1870年結束了,路透社以及各大金融機構的數據顯示著,德意誌聯邦的gdp已經在這年超過了英倫三島,更是引發德意誌民族的愛國熱情,前聯邦主席溫莎先生的威望在1871年的新年達到巔峰。


    英國人酸溜溜的表示,德國佬得意什麽?你們還沒把我們的殖民地算進去呢。同樣是根據一些權威金融機構的預測,僅僅是印度一個殖民地的經濟規模就可能在三年之後超過德國!


    這時候,人們才反應過來,東印度公司治下的一個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強國!而巴西、美國西部、馬來亞、以色列(其實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等石油國)四個大國無一不是幅員遼闊、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地區,都是一流的經濟規模。


    凡是東印度公司直接管轄的地區之間實現了零關稅,形成的規模分工效應更強化了超級跨國財團的威力,連新幾內亞這種本該窮得要死的地方都因溫莎公社的出現而實現大規模脫貧,對天堂鳥等野生動物的屠殺基本上歸零,除了大家都富裕起來的原因之外,還因為大量不服的土著被逮起來送到巴西當奴隸去了。


    因為溫莎財團帶領百姓致富的能力實在太強悍,因此連巴西一直保留奴隸製度都被經濟學家傳為“美談”。當然了,巴西的工業化已經迅速發展,導致私人奴隸製大規模萎縮,目前的巴西已經有80%的奴隸住在集中營,不受主人私刑的隨意處置,享受一些歐洲工業國的工人都沒有的8小時工作待遇。


    那80%的奴隸當中又有三分之一是因為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自願住在集中營的,他們被稱為“自由的奴隸”,所在的集中營甚至都沒有警衛看門,完全地自由出入。


    anyway,德國人享受著短暫的世界第一,慕尼黑第一個成立充滿了歡樂與科技感的養魚實驗中心,隨後將有25個國際大都會跟進,再隨後將是上百,魚兒的種類也因為遊戲的生意大好而變得多樣起來。


    對於這種創新的科研方式,全球的科學家們很歡喜,這麽一來,他們申請科研經費時又多了一個渠道,他們可以參與研發養成遊戲,一旦遊戲研發出來,自然會有全世界源源不斷的玩家來幫他們飼養實驗動物,原本昂貴的生物學實驗材料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變成廉價起來。


    溫莎財團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實驗動物養殖基地,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基地的負責人受到養魚遊戲的啟發,合實驗動物基地率先成為把遊戲模式引入到別的動物上去的機構。


    可惜普通玩家對小白鼠、恒河猴之類的興趣不大,不夠萌。反而是黑猩猩這種號稱聊除了人類之外最聰明的動物,也是基因跟人類最像的近親很受歡迎。


    大型動物不太適合遊戲的普及,你想,養一隻大老虎得花多少肉錢啊?所以此類遊戲玩家少,而最成功的一種遊戲是由南非科學家提出來的昆蟲飼養。非洲的科學家的著眼點跟別人不一樣。


    因為非洲貧窮,很多人吃飯都成問題,所以這位南非的昆蟲學家提出了一個概念:“一隻蚱蜢隻要其體重一倍的草料就能長大,且蛋白質之豐富,甚至超過牛羊。而一隻典型的牛要長大,消耗的草料相當於體重的15倍以上,因此,人類要解決蛋白質來源的問題,可以把蚱蜢這樣的昆蟲當成主菜。”


    在昆蟲學家的推動下,蚱蜢、白蟻、蟋蟀、蜘蛛等昆蟲的食用性養殖研究迅速地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昆蟲養殖業還真的幫助了相當數量的非洲難民免於饑荒的恐懼。


    而非洲之外的人當然還是不習慣直接把蟲蟲當菜吃,還是得做成家禽與魚類的飼料,因此非洲的昆蟲養殖園成了非洲農業的一個巨大產業,幾乎跟唐寧為巴西量身打造的螞蟻養殖業有一拚。


    將來的都市農業公司為城市居民提供的雞飼料和魚飼料裏,有相當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於非洲的昆蟲養殖業。由於人類足跡公司鋪設交通幹線的代價是相當的低,你想想豎電線杆子要多少錢啊,所以從公司成立的66年起,經過四年的發展,足跡公司的足跡已經遍布非洲所有主要的部落聚集地。


    莫桑比克、津巴布韋、納米比亞、安哥拉、讚比亞、坦桑尼亞、盧旺達、剛果、加蓬、喀麥隆、蘇丹、埃塞俄比亞、烏幹達、肯尼亞、索馬裏等十幾個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部是人類足跡公司的“交警”可達的擁有空中列車的地方。


    溫莎大軍閥在這些地區基本上都有萬人以上規模的軍警,軍事實力在二十萬以上,黑色非洲大陸上,隸屬於溫莎財團的雇員超過兩百萬。說句難聽的,就算溫莎大帝在全世界的老窩全軍覆沒了,黑非洲的這二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去跟大清國打一仗,恐怕也夠左宗堂喝一壺的。


    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包括大英帝國、大德意誌、大法蘭西聯合起來,能夠抗衡溫莎軍閥在非洲大陸的龐大軍力和企業勢力,溫莎財團成了非洲大陸的實際主宰者,溫莎理事會的非洲第一產業政策委員會升級為通用型的非洲委員會,是這片廣袤大陸的實際執政機構。


    非洲委員會已經幫助非洲的自由主義戰士打了一些小規模戰爭,攻擊直升機和步兵戰車齊上陣,當然打得那些企圖成為非洲統治者的一小撮部落抱頭鼠竄,初步確立了唐寧為非洲設立的無政府大陸政策。


    除了南非、尼日利亞等少數英國殖民者占據的地區之外,非洲大陸是一片沒有稅收的神奇大陸,溫莎財團隻需憑借為非洲居民提供狩獵、捕魚、畜牧、建築的工具就可以賺到大量的經費,足以用來為人類聚居點建設基礎設施。


    誰想來神奇大陸賺錢,全得靠自己的本事,能提供給非洲佬眼饞的商品。顯然,都市農業公司的蔬菜塔、無味雞舍和廚房魚箱很符合非洲佬懶到骨頭裏的屬性,幾乎完全不用自己動手就擁有一家人吃不完的菜、雞、蛋、魚,怎能不讓他們愛到骨頭裏?


    大清國百姓的三大件兒是冰箱、洗衣機和電報機(這時受歡迎程度遠超昂貴的pc),非洲佬倒好,在溫莎財團最先開展生意的維多利亞湖邊上的坎帕拉成了非洲大陸第一大城市,坎帕拉的居民倒是把蔬菜塔、無味雞舍和廚房魚箱當成了三大件兒,隻要有吃的就好。


    有了非洲人眼裏的“三大件兒”,非洲男人就可以娶媳婦兒了,有兩套的話甚至可以娶兩個媳婦兒。


    非洲人對生活的要求很低,衣服?難道不是穿一條褲衩就很體麵了嗎?房子?難道不是叫幾個老鄉來一起搭個草屋就ok了嗎?咱這兒也不怎麽刮風下雨!汽車?難道不是大腳丫就足以走遍天下也不怕了嗎?


    唯獨對於吃的,非洲人非常地掛懷,無怪乎有非洲三大件兒的講法。可是非洲人實在是太窮太窮了,這全部是整吃的三大件兒都不能輕易湊齊,幸好溫莎財團心眼兒好,隻要非洲居民英文教育小學成功畢業並承諾自己家的孩子都要送去上小學就可以從非洲發展銀行申請免費的三大件套裝,便可以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人上人生活。


    由於南非科學家的昆蟲養殖技術開枝散葉,非洲擁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飼料。也由此使三大件兒的成本不高,真正達到非洲人期望的“怎麽吃也吃不完”的境界。


    由於害怕戰爭打起來,大清國的居民也是瘋狂地喜歡非洲三大件的,大部分的清國人有口頭上的反溫莎立場,可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由於那位與唐寧親自交流過的漁業專家透露了生鮮三大件的抗災能力是溫莎財團進入養殖業的原動力。


    大清國居民相當讚同地暗暗點頭,是要攢一點以提高食品自給能力,否則跟想想就恐怖的溫莎軍閥打起來,我大清一定會食品價格爆漲,那時想買三大件兒都沒地兒買去了。現在的大清國百姓其實也慢慢開化了,不是連溫莎財團是什麽東西都不知道的馬大哈。


    整個大清最不受抵製的就是茜茜公主為總裁的都市農業公司,因為這真實是救命的玩意兒,有些個愣頭青把溫莎財團的一切都抵製,反而被別的愛國青年打了,於是,整個大清就更默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維多利亞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姑射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姑射山人並收藏維多利亞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