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青黃不接
拂曉的雞鳴聲剛過,槍炮聲又響了起來,城裏城外黑煙四起。
透過望遠鏡的鏡頭,薩鎮冰看見了一麵龍旗幕府山炮台升起,但他不能判斷那到底是哪一方的旗幟,直到一麵黑旗也升了起來,他才肯定,北洋軍第五鎮已經占領了幕府山炮台,拔除了江寧(南京)城外後一個堅固據點。
放下望遠鏡,薩鎮冰對站身後的湯鄉茗說道:“鑄,傳令,停止炮擊,全隊八卦洲南岸集中,炮戰中受損的艦船岸邊拋錨檢修,其它的艦船繼續往來遊弋,擦拭炮管,沒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動。”
長江上響起幾聲長長的汽笛,十多艘大小軍艦列隊魚貫而行,緩緩向下遊駛去,全然不顧那岸邊信號台上不斷重複的旗語。
那信號台是北洋軍建立的,專門用來與海軍艦隊聯絡,信號台上不僅有北洋陸軍的軍官,還有幾個江防艦隊的信號官和信號兵。
“軍門,北洋軍叫咱們炮轟城門。”湯鄉茗看了眼那組旗語,對薩鎮冰小聲提醒了一句。
“告訴他們,我軍彈藥將,無法再提供炮火支援。”薩鎮冰冷冰冰的回了一句。
昨天烏龍山炮台和天保城已被攻克,今日雨花台和幕府山炮台也被攻克,江寧周圍的重要據點現已全部落入北洋軍掌握,城防突破即,似乎用不著海軍的大炮了,薩鎮冰不想再攙和這事,上次海軍炮擊安慶,引起城內大火,延燒兩晝夜方熄滅,城內軍民死傷慘重,熊成基雖然被迫率軍撤走,但安慶城已被炮火打成了廢墟,薩提督也被租界的華文報紙封了個“薩屠”的諢號,如果不是南方革命星火燎原的話,恐怕禦史彈劾他的折子已經汗牛充棟了。
現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北方的袁世凱也造反,清廷實際上已是僵屍一具,要麽給清廷陪葬,要麽效忠袁世凱,兩難的選擇中,薩鎮冰猶猶豫豫的選擇了後者,清廷是扶不起來的阿鬥,袁世凱能成中國的救世主嗎?對此,薩提督並無信心,現他所做的事情,隻是力完成一個海軍統帥的本職工作而已,內戰,他已有些厭倦了,不管是誰取勝,反正“火燒安慶”那筆帳就算他頭上了。
薩鎮冰是五天前才率隊駛到長江下遊的,之前他一直長江中遊的七裏溝一帶逗留,依靠九江的北洋軍提供補給,之所以如此,隻是為了等候“海琛”號歸來,但左等右等,“海琛”號上的官兵似乎是鐵了心要投靠革命陣營了,就是不肯再歸隊,薩鎮冰派人化裝上岸,潛往漢口等地秘密偵察,探子們很快傳回消息,但那消息卻讓薩鎮冰大吃一驚,直到那時,他才弄清楚,原來“海琛”號上發動起義的根本就是幾個廚子,按照他的理解,“海琛”號根本不是起義過去的,而是被人脅持到革命派那邊去的,不由後悔不迭,如果當時知道開軍艦的不過是幾個湖南廚子和湖南會黨的話,薩鎮冰可能已經下令對“海琛”號實施攔截了,但他當時不知道,所以,“海琛”號就成了共和軍的戰利品,現被擺武昌江麵,威懾那些列強小軍艦。
薩鎮冰很想派人將“海琛”號奪回來,但由於現的“海琛”號上已由共和軍炮兵部隊控製艙麵大炮,這些旱鴨子雖然不懂開船,但開炮卻不是外行,而且“海琛”就用錨鏈固定航道上,一動不動,和一個炮兵陣地差不多,陸軍上麵開起炮來,準頭不比海軍差,巡洋艦的大炮無論如何也比炮艦犀利,和“海琛”號正麵對抗,薩鎮冰還沒狂妄到那種地步,再加上“海琛”是現中國僅有的四艘大艦之一,不能再損傷了,無論是共和軍掌握,還是由北洋方麵掌握,總歸是中國人自己掌握,內戰,薩鎮冰已打夠了。
所以,接到袁世凱催促他東進支援“兩江討伐軍”的電報之後,薩鎮冰隻略一猶豫,便率領全部軍艦開到下遊,加入了對清廷兩江總督長庚的討伐戰,海軍艦炮的支援下,頓兵於堅城之下的北洋第五鎮、毅軍薑桂題部以及安徽巡撫朱家保部終於控製了全部的戰略要地,江寧城已是北洋勢力的囊中之物,取之易如反掌,已用不著海軍衝前頭了。
結束了炮戰後,艦隊江寧下遊的八卦洲一帶緩緩遊弋,雖然艦尾仍然飄揚著龍旗,但是實際上它已不再為滿清朝廷效力了。薩鎮冰和他的艦隊都無法主動選擇效忠的對象,海軍屬於大海,但大海卻是那樣的遙遠,中國的海軍或許隻能依托著陸地,或者,他們隻是陸軍的附庸?
站艦橋上,扶著那冰冷的圍杆,薩鎮冰重重的歎了口氣,向前望望,再向後望望,那噴著滾滾黑煙的艦隊裏竟沒有一艘軍艦是中國人自己造的,當年洋務派苦心經營的福州船政局到了現已是破敗不堪,連商船都沒有造了,又怎麽可能造出合格的軍艦?漫步那荒草淒淒的船政局,誰又會想到,這個廢墟一般的地方當年可是建造過第一艘國產裝甲艦“平遠”號的?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的第一艘魚雷快船也是那裏誕生的?魚雷快船,那種船被西方列強稱之為“驅逐艦”,現已成了海軍弱國裝備的首選對象……可以說,當時,中國的造船人是一直緊隨世界潮流的,他們也有著與外國同行一樣的夢想,如果給他們機會,誰敢說當年曾下西洋的龍的傳人的後裔竟會造不出自己的軍艦?如果當年朝廷多撥些銀子,如果當年的甲午戰爭沒有失敗,如果……如果……
但是沒有如果,隨著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隨著那二萬萬兩白銀的對日賠款的支付,中國造船人就不得不與他們的夢想灑淚揮別了,福州船政局的船塢就此沉寂下來,而且一沉寂就是十多年,隻有那些發黴的爛木頭、鏽跡斑斑的碎鐵塊還向人們無言的訴說著當年的輝煌,雖然那種輝煌列強看來是不值一提的,但確確實實是這個古老國家近代化上走出的一大步,它已成了曆史,烙印這個民族的靈魂深處。
薩鎮冰畢業於福州船政局,也是中國第一批海軍留學生,和他同期的三十多人,有的陣歿於甲午,有的改了行,現還活著並留海軍裏的人已不多了,眼看著海軍的老一輩即將凋謝,可一代卻還未成長起來,所謂“青黃不接”,難道中國海軍的前途竟是如此的黯淡麽?
“軍門,外頭風大,回艙室歇息吧。”湯鄉茗打斷了薩鎮冰的思緒。
“兵弁們又鼓噪了麽?”薩鎮冰問道。他不是旗人,但也不是漢人,這個特殊身份使他受到清廷重用,但同時也使他孤立於海軍多數官兵之外,整個艦隊裏幾乎沒有幾個可以值得他信賴的軍官。所以,自從得知袁世凱北方的舉動後,官兵們群情洶洶,不僅趕走了那些旗人艦長,而且叫嚷著要趕走薩鎮冰,還打算自行推舉一個漢官做統帥,若非薩鎮冰極力彈壓,袁世凱又派親信趕來說和,恐怕這支艦隊已經四分五裂了,不過,袁世凱雖沒明說,但還是電報裏暗示過薩鎮冰,建議他自動隱退,袁世凱可以給他一個閑職,到北方就任。
湯鄉茗遲疑道:“其實,軍門不必擔心,有軍官們彈壓,那些兵痞也鬧騰不起來,軍艦不比陸地,鬧兵變不是說鬧就鬧的,彈藥、糧餉、煤炭、機器,這些東西必須靠岸上供給,就算有人敢鬧兵變,也鬧不了多久,畢竟,袁攝政不想看到艦隊四分五裂。”
薩鎮冰看了湯鄉茗一眼,淡淡說道:“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非你我可以阻擋。我已決定,正午之前就離開軍艦,這海軍提督一職,你暫時署理。”
“軍門,你要去哪裏?”
“當然是去北邊了,袁項城答應給我一個閑職,嚴幾道(嚴複)又京師大學堂做總辦,我就去做個教習吧。庚子年的時候,北洋水師學堂毀於戰火,我與嚴幾道都是海軍留學生,交情還不錯,兩人攜手,好歹把海軍的事情好好理一理,若能重建北洋水師學堂,也不枉當年去英國走一遭。”
湯鄉茗說道:“軍門,由我署理提督一職,似有不妥啊,卑職才回國沒幾天,人微言輕,又無威望,恐難以服眾。為何不讓程軍門署理?”這倒不是謙虛,他是去年剛從英國回國的,直接被調到薩鎮冰身邊做參謀,連手下軍官、艦長們的名字都還沒記全呢,重要的一點是,湯鄉銘才二十多歲,讓他去指揮這支艦隊,這威望上似乎有些不足。
“程文炳?他現一門心思打‘海琛’的主意,我不會眼睜睜看著他把‘海琛’打沉。中國沒幾艘大船了,多留一艘就多留一艘吧,好歹是中國人手裏,早晚都會回來的。鑄,從現起,你就是這支艦隊的提督了,你雖無資力,但英國、法國學習多年海軍,比長江水師那幫人強得多,至於威望方麵,你不必擔心,令兄湯濟武現就上海主持南北和談,他是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的代表,也就是革命的代表,現水兵們叫嚷著要革命,你不如就把艦隊帶去上海,與令兄取得聯係,你就是革命軍官了,以後的艦隊補給也就不必仰賴北洋一家了。程文炳是舊人,絕不會讚同革命主張,水兵們也不支持他,他想鬧也鬧不起來。”
薩鎮冰歎了口氣,將那架德國造雙筒望遠鏡往湯鄉茗手裏一塞,背著手走下艦橋,回到艦長室,門一關,再也不理會艦隊事務。
湯鄉茗呆立艦橋上,看看手裏那架望遠鏡,再看看身邊那些同樣驚訝的參謀和副官,心中有些莫名的感慨。
“或許,這個時代本來就是瘋狂的吧。”
拂曉的雞鳴聲剛過,槍炮聲又響了起來,城裏城外黑煙四起。
透過望遠鏡的鏡頭,薩鎮冰看見了一麵龍旗幕府山炮台升起,但他不能判斷那到底是哪一方的旗幟,直到一麵黑旗也升了起來,他才肯定,北洋軍第五鎮已經占領了幕府山炮台,拔除了江寧(南京)城外後一個堅固據點。
放下望遠鏡,薩鎮冰對站身後的湯鄉茗說道:“鑄,傳令,停止炮擊,全隊八卦洲南岸集中,炮戰中受損的艦船岸邊拋錨檢修,其它的艦船繼續往來遊弋,擦拭炮管,沒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動。”
長江上響起幾聲長長的汽笛,十多艘大小軍艦列隊魚貫而行,緩緩向下遊駛去,全然不顧那岸邊信號台上不斷重複的旗語。
那信號台是北洋軍建立的,專門用來與海軍艦隊聯絡,信號台上不僅有北洋陸軍的軍官,還有幾個江防艦隊的信號官和信號兵。
“軍門,北洋軍叫咱們炮轟城門。”湯鄉茗看了眼那組旗語,對薩鎮冰小聲提醒了一句。
“告訴他們,我軍彈藥將,無法再提供炮火支援。”薩鎮冰冷冰冰的回了一句。
昨天烏龍山炮台和天保城已被攻克,今日雨花台和幕府山炮台也被攻克,江寧周圍的重要據點現已全部落入北洋軍掌握,城防突破即,似乎用不著海軍的大炮了,薩鎮冰不想再攙和這事,上次海軍炮擊安慶,引起城內大火,延燒兩晝夜方熄滅,城內軍民死傷慘重,熊成基雖然被迫率軍撤走,但安慶城已被炮火打成了廢墟,薩提督也被租界的華文報紙封了個“薩屠”的諢號,如果不是南方革命星火燎原的話,恐怕禦史彈劾他的折子已經汗牛充棟了。
現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北方的袁世凱也造反,清廷實際上已是僵屍一具,要麽給清廷陪葬,要麽效忠袁世凱,兩難的選擇中,薩鎮冰猶猶豫豫的選擇了後者,清廷是扶不起來的阿鬥,袁世凱能成中國的救世主嗎?對此,薩提督並無信心,現他所做的事情,隻是力完成一個海軍統帥的本職工作而已,內戰,他已有些厭倦了,不管是誰取勝,反正“火燒安慶”那筆帳就算他頭上了。
薩鎮冰是五天前才率隊駛到長江下遊的,之前他一直長江中遊的七裏溝一帶逗留,依靠九江的北洋軍提供補給,之所以如此,隻是為了等候“海琛”號歸來,但左等右等,“海琛”號上的官兵似乎是鐵了心要投靠革命陣營了,就是不肯再歸隊,薩鎮冰派人化裝上岸,潛往漢口等地秘密偵察,探子們很快傳回消息,但那消息卻讓薩鎮冰大吃一驚,直到那時,他才弄清楚,原來“海琛”號上發動起義的根本就是幾個廚子,按照他的理解,“海琛”號根本不是起義過去的,而是被人脅持到革命派那邊去的,不由後悔不迭,如果當時知道開軍艦的不過是幾個湖南廚子和湖南會黨的話,薩鎮冰可能已經下令對“海琛”號實施攔截了,但他當時不知道,所以,“海琛”號就成了共和軍的戰利品,現被擺武昌江麵,威懾那些列強小軍艦。
薩鎮冰很想派人將“海琛”號奪回來,但由於現的“海琛”號上已由共和軍炮兵部隊控製艙麵大炮,這些旱鴨子雖然不懂開船,但開炮卻不是外行,而且“海琛”就用錨鏈固定航道上,一動不動,和一個炮兵陣地差不多,陸軍上麵開起炮來,準頭不比海軍差,巡洋艦的大炮無論如何也比炮艦犀利,和“海琛”號正麵對抗,薩鎮冰還沒狂妄到那種地步,再加上“海琛”是現中國僅有的四艘大艦之一,不能再損傷了,無論是共和軍掌握,還是由北洋方麵掌握,總歸是中國人自己掌握,內戰,薩鎮冰已打夠了。
所以,接到袁世凱催促他東進支援“兩江討伐軍”的電報之後,薩鎮冰隻略一猶豫,便率領全部軍艦開到下遊,加入了對清廷兩江總督長庚的討伐戰,海軍艦炮的支援下,頓兵於堅城之下的北洋第五鎮、毅軍薑桂題部以及安徽巡撫朱家保部終於控製了全部的戰略要地,江寧城已是北洋勢力的囊中之物,取之易如反掌,已用不著海軍衝前頭了。
結束了炮戰後,艦隊江寧下遊的八卦洲一帶緩緩遊弋,雖然艦尾仍然飄揚著龍旗,但是實際上它已不再為滿清朝廷效力了。薩鎮冰和他的艦隊都無法主動選擇效忠的對象,海軍屬於大海,但大海卻是那樣的遙遠,中國的海軍或許隻能依托著陸地,或者,他們隻是陸軍的附庸?
站艦橋上,扶著那冰冷的圍杆,薩鎮冰重重的歎了口氣,向前望望,再向後望望,那噴著滾滾黑煙的艦隊裏竟沒有一艘軍艦是中國人自己造的,當年洋務派苦心經營的福州船政局到了現已是破敗不堪,連商船都沒有造了,又怎麽可能造出合格的軍艦?漫步那荒草淒淒的船政局,誰又會想到,這個廢墟一般的地方當年可是建造過第一艘國產裝甲艦“平遠”號的?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的第一艘魚雷快船也是那裏誕生的?魚雷快船,那種船被西方列強稱之為“驅逐艦”,現已成了海軍弱國裝備的首選對象……可以說,當時,中國的造船人是一直緊隨世界潮流的,他們也有著與外國同行一樣的夢想,如果給他們機會,誰敢說當年曾下西洋的龍的傳人的後裔竟會造不出自己的軍艦?如果當年朝廷多撥些銀子,如果當年的甲午戰爭沒有失敗,如果……如果……
但是沒有如果,隨著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隨著那二萬萬兩白銀的對日賠款的支付,中國造船人就不得不與他們的夢想灑淚揮別了,福州船政局的船塢就此沉寂下來,而且一沉寂就是十多年,隻有那些發黴的爛木頭、鏽跡斑斑的碎鐵塊還向人們無言的訴說著當年的輝煌,雖然那種輝煌列強看來是不值一提的,但確確實實是這個古老國家近代化上走出的一大步,它已成了曆史,烙印這個民族的靈魂深處。
薩鎮冰畢業於福州船政局,也是中國第一批海軍留學生,和他同期的三十多人,有的陣歿於甲午,有的改了行,現還活著並留海軍裏的人已不多了,眼看著海軍的老一輩即將凋謝,可一代卻還未成長起來,所謂“青黃不接”,難道中國海軍的前途竟是如此的黯淡麽?
“軍門,外頭風大,回艙室歇息吧。”湯鄉茗打斷了薩鎮冰的思緒。
“兵弁們又鼓噪了麽?”薩鎮冰問道。他不是旗人,但也不是漢人,這個特殊身份使他受到清廷重用,但同時也使他孤立於海軍多數官兵之外,整個艦隊裏幾乎沒有幾個可以值得他信賴的軍官。所以,自從得知袁世凱北方的舉動後,官兵們群情洶洶,不僅趕走了那些旗人艦長,而且叫嚷著要趕走薩鎮冰,還打算自行推舉一個漢官做統帥,若非薩鎮冰極力彈壓,袁世凱又派親信趕來說和,恐怕這支艦隊已經四分五裂了,不過,袁世凱雖沒明說,但還是電報裏暗示過薩鎮冰,建議他自動隱退,袁世凱可以給他一個閑職,到北方就任。
湯鄉茗遲疑道:“其實,軍門不必擔心,有軍官們彈壓,那些兵痞也鬧騰不起來,軍艦不比陸地,鬧兵變不是說鬧就鬧的,彈藥、糧餉、煤炭、機器,這些東西必須靠岸上供給,就算有人敢鬧兵變,也鬧不了多久,畢竟,袁攝政不想看到艦隊四分五裂。”
薩鎮冰看了湯鄉茗一眼,淡淡說道:“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非你我可以阻擋。我已決定,正午之前就離開軍艦,這海軍提督一職,你暫時署理。”
“軍門,你要去哪裏?”
“當然是去北邊了,袁項城答應給我一個閑職,嚴幾道(嚴複)又京師大學堂做總辦,我就去做個教習吧。庚子年的時候,北洋水師學堂毀於戰火,我與嚴幾道都是海軍留學生,交情還不錯,兩人攜手,好歹把海軍的事情好好理一理,若能重建北洋水師學堂,也不枉當年去英國走一遭。”
湯鄉茗說道:“軍門,由我署理提督一職,似有不妥啊,卑職才回國沒幾天,人微言輕,又無威望,恐難以服眾。為何不讓程軍門署理?”這倒不是謙虛,他是去年剛從英國回國的,直接被調到薩鎮冰身邊做參謀,連手下軍官、艦長們的名字都還沒記全呢,重要的一點是,湯鄉銘才二十多歲,讓他去指揮這支艦隊,這威望上似乎有些不足。
“程文炳?他現一門心思打‘海琛’的主意,我不會眼睜睜看著他把‘海琛’打沉。中國沒幾艘大船了,多留一艘就多留一艘吧,好歹是中國人手裏,早晚都會回來的。鑄,從現起,你就是這支艦隊的提督了,你雖無資力,但英國、法國學習多年海軍,比長江水師那幫人強得多,至於威望方麵,你不必擔心,令兄湯濟武現就上海主持南北和談,他是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的代表,也就是革命的代表,現水兵們叫嚷著要革命,你不如就把艦隊帶去上海,與令兄取得聯係,你就是革命軍官了,以後的艦隊補給也就不必仰賴北洋一家了。程文炳是舊人,絕不會讚同革命主張,水兵們也不支持他,他想鬧也鬧不起來。”
薩鎮冰歎了口氣,將那架德國造雙筒望遠鏡往湯鄉茗手裏一塞,背著手走下艦橋,回到艦長室,門一關,再也不理會艦隊事務。
湯鄉茗呆立艦橋上,看看手裏那架望遠鏡,再看看身邊那些同樣驚訝的參謀和副官,心中有些莫名的感慨。
“或許,這個時代本來就是瘋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