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愣頭青(下)
那名共和軍的準將軍官等通譯翻譯完畢,又指了指劉鐵柱,神情激憤。
“請兩位委員認真的看一看這位傷員的麵孔,多麽的年輕,多麽的靦腆,你們能夠想象得到日本政府將他們稱做什麽麽?土匪!中國的土地上,一幫日本強盜屠殺了平民之後,卻無恥的顛倒黑白,反誣被他們屠殺的平民是土匪,這是所謂的文明國家麽?日本一直聲稱自己是文明國家,可是請看看他們所做的一切,哪裏有半點文明可言?這個船工隻是眾多傷員中的一個,還有十多名重傷員也楚望台接受救治,此外還有一些輕傷員,兩位委員可以與他們自由的交談,看看蘄州慘案的真相到底如何。”
準將說完之後,那通譯又“嘰裏咕嚕”的翻譯起來。
劉鐵柱不明白他們到底想幹什麽,不過倒是知道他們說自己,而且他也看清了那個男洋人左臂上戴著的臂章,那上頭畫著一個紅色的十字架,跟那些教民們掛脖子上的十字架一樣。
劉鐵柱想起來了,這種臂章他是見過的,當年他跟著湖南船幫的船隊去浦口運糧食,碼頭上見過一群人,洋人和華人都戴著這種畫著紅色十字架的臂章,後來聽碼頭上的把頭說,這叫“紅十字章”,戴著這種章的人都是“紅十字會”的委員,浦口的那幫委員是打算坐船去東三省的,那年東洋小鼻子和俄羅斯大鼻子東三省開仗,殺得昏天黑地,小鼻子死了老多人,大鼻子也死了老多人,東三省地麵上的大清國百姓是積屍成山,屍體到處都是,無人掩埋,而且農田荒蕪,流民四散,於是中國縉紳和洋人領事一合計,決定組建國際紅十字會去東三省,既是收屍,也是安撫流民,免得疾疫流行,禍害天下,據說隻要臂上戴了這種“紅十字章”,交戰雙方都不會加害,等於是護身符。
想到這裏,劉鐵柱突然想起了同船的那些船工,如果當時他們的那艘木船上也畫上這種紅色的十字章,或許東洋人的兵艦就不會撞了吧?這個問題很重要,他很想問,但又不敢問,憋心裏難受得厲害,頭立刻疼了起來。
或許是看出了劉鐵柱的痛苦,那名“愣頭青”準將軍官急忙轉身離開,片刻之後帶著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大夫趕回,拿著一些洋玩意劉鐵柱胸前摁來摁去。
劉鐵柱不敢動,隻好躺床上,眯著眼睛偷偷的看那個一直站大夫身邊的旗人女護士。
“秀寧,秀寧。名字好聽,人也好看,就連皺著眉頭也好看。”
劉鐵柱努力的記住女護士的名字,很快放鬆了神經,疲勞襲上心頭,迷迷糊糊中就什麽也不知道了,等他再次醒來,已是下午了,那“愣頭青”準將軍官和通譯早就離開了,那兩個洋人也不知什麽時候走的,至於那位女護士秀寧,也看不見影了。
不過,還有一個人留這裏,而且就坐劉鐵柱的床沿上。
定睛望去,卻驚訝的認出了一張熟悉的臉。
“阿爹,你怎麽這裏?我做夢麽?”
劉鐵柱用力的揉了揉眼睛,又用力的掐了掐臉,似乎不夢裏。
“憨伢兒!做夢你能聽見阿爹說話?”
老頭坐床沿上,繼續“吧嗒吧嗒”的抽旱煙,伸出一隻滿是老繭的手,摸了摸劉鐵柱的頭。
“疼吧?叫你別去,你偏去!為了幾個洋錢,連命都不想要了麽?幸虧你是命大,要不阿爹阿娘還不得哭死?”
劉鐵柱坐了起來,左右望望,問道:“阿娘呢?”
“憨伢兒!蘄州離漢口幾百裏路,你當是來一趟容易?你娘不敢上火輪船,正好去廟裏上香,感激牛頭馬麵沒把你的魂勾去。”
“火輪船?”
老頭從煙袋裏捏了撮煙葉末,摁進煙袋鍋子,點著頭說道:“革命軍派去的火輪船,把傷員們的爹娘接到武漢,伺候你們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愣頭青!”
“誰是愣頭青啊?”
“誰?除了你還有誰?革命軍募工告示一貼,你第一個去應募,你不是愣頭青誰是?”
“你跟誰來的?咱村裏就你一人來了?”
劉鐵柱這才發現,附近幾張病床邊都坐著些老頭老太,大姑娘小媳婦也有那麽幾位,都是個個兩眼通紅,跟劉老爹差不多。
“咱村裏的船工就你一人傷了,可不就我一個來麽?同坐一條火輪船的倒是有那麽幾十個人,可都不是咱村裏的,都是來伺候跟你一樣的愣頭青的。你們這幫愣頭青啊,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看到洋鬼子的船不趕緊讓開,等著被撞麽?洋鬼子的槍可厲害著呢,那不,那個是黃州府的,被洋槍子彈胳膊上穿了個窟窿,命大沒死。那邊那個是蘄州府的,跟咱村緊挨著,論起輩分來,你還得叫他聲老舅,也被洋槍子彈穿了窟窿,現都還迷糊著呢,挺不挺得過來還不知道。……
他們都跟你一樣,也是革命軍雇的船工,都是蘄州碰到了兵艦,叫東洋小鼻子拿洋槍掃了,聽說已經死了十幾個了,傷的人都弄到武漢了,剛才又把你們的床都並到一塊,好叫那些什麽報館的人來看看你們,那些人都扛著洋畫機,對著你們‘砰砰’的捏了些洋畫片,連老頭子也被捏了幾張,就是不知道這魂丟了多少。唉,說起來你們算是命大的,等傷好了,你們都得去廟裏上香,豬頭肉隻怕也是不能少的。”
劉老爹捏著旱煙杆,一個一個指了過去,一邊說,一邊抹著眼淚,劉家幾代單傳,傳到這一代,就劉鐵柱一個兒子,雖說鐵柱上頭還有個姐姐,可是女大當嫁,將來給鐵柱換個媳婦過來,這劉家大丫頭就算是別家的人了,這劉老爹老兩口的養老問題隻能指望劉鐵柱了。
“租船過日子總不是法子,那租錢也太高了,隻能喝稀,吃不到幹,想過好日子,咱得自己買船!共和軍給的工錢高,跑一趟江西就是五塊大洋,跑一趟浙江就是十五塊大洋,比咱幹一年掙的錢都多。”劉鐵柱嘟噥道。
“你個憨子!買船,買船,總是惦記著買船。革命軍給的工錢是高,可那得拿命去拚!”
劉老爹本來打算拿旱煙敲敲兒子的腦袋,可是看到那剃光了的腦袋,以及那腦袋上的繃帶,終究是歎了口氣,將煙嘴叼到嘴裏,“吧嗒吧嗒”的抽了幾口,然後又歎了口氣。
“不過咱老劉家這回是碰上青天大老爺了,人家共和軍的趙總司令說了,這次死的船工每家都有什麽金,傷了的船工也有什麽金,剛才我找那個給你換藥的閨女問了問,你這傷算是重傷,總司令說了,這重傷員能拿五十塊現大洋,若是殘廢了,還能再拿五十大洋。你沒殘廢,能拿五十大洋,這錢買條舊劃艇是夠了,還能買幾張洋漁網,再把欠的那些債也還了,剩下的錢也夠給你娶房媳婦的,你阿姐也不用再嫁到黃州府了,就左近找個好人家,回娘家也方便,若是還有餘錢,再給你阿姐打副鐲子,免得叫夫家看不起。現共和了,漁捐都免了,以後的日子興許就好過了,就是不知道啥時候這漁捐又會回來,若是不想打漁,不如跟著你舅去租界扛活,你舅上海法國租界拉洋車,一個月也能落下半個大洋呢。”
劉老爹說完,發現兒子正往角落裏瞧,順著目光望去,就看見了一個正伺候傷員的女護士。
老頭扭回頭,悶頭抽旱煙,什麽話也沒說,心裏已開始盤算起來,蘄州船戶講究門當戶對,這劉鐵柱的媳婦隻能從船戶裏挑,陸上人家的不成,一來是人家看不起沒有田地的船戶,二來陸上人家不能適應水上生活。
等那女護士端著盤子走到劉鐵柱床邊,劉鐵柱這才發現她戴著口罩。
“秀……秀寧不?”劉鐵柱覺得這個女護士個子有點高,不是上午給自己換藥的那位。
“她歇著呢,現我值班。把嘴張開。”那女護士冷冰冰回了一句。
“幹啥?”劉鐵柱見那女護士從盤子裏拿了根細長的東西,有點像筷子,但短一些,而且亮晶晶的。
“量體溫,用舌頭壓住這個體溫表,過一會兒我來取,別咬碎了。你幾天沒好好吃飯,等一會兒給你送粥,隻許吃一碗。”女護士說道。
“那個……秀寧啥時候回來?”
劉鐵柱問了一句,但那女護士沒有回答,隻是將體溫表遞到劉鐵柱眼前。
“憨子!”劉老爹心裏罵了一句,用嘴咬住旱煙杆,拿手掰開了劉鐵柱的嘴。
沒等那女護士回來取體溫表,幾個穿著軍裝的軍官已走到劉鐵柱的病床邊,其中一人正是上午帶著兩個洋人和一個通譯來看過劉鐵柱的那個“有杠沒星愣頭青”的準將。
“這就是那個被日本軍艦撞傷的船工,他僥幸沒被螺旋槳攪住,上午的時候,漢口紅十字會已經派人來看過,兩位代表答應將報告快遞交到紅十字會總部,將蘄州慘案的真相大白於天下。”
那個“愣頭青”準將軍官對身邊的幾名軍官說了幾句,然後走到床前,拍拍劉鐵柱的肩膀,再指指另外兩位軍官,說道:“你不必害怕,他們兩位都是革命軍的長官,那位是張長官,那位是田長官。張長官是政宣委的幹事長,田長官是總司令的衛隊長,本來總司令是想親自前來看望你們的,不過剛才有幾位洋記者要采訪總司令,所以總司令就派了衛隊長來看望你們。”
劉鐵柱咬著體溫表點了點頭,下意識的向那兩名軍官的肩章上望去,一人三杠一星,少將,一人兩杠三星,上校,都是共和軍裏的大官,那個少將隻怕相當於前清時候的總兵官,甚至可能是提督。
至於劉老爹,已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站床邊有些手足無措,不知到底該磕頭呢,還是該鞠躬,愣了片刻,才向幾名軍官猛的跪了下來,磕起了頭。
“老人家不必如此,現共和了,這跪拜禮早就廢除了。”
那少將軍官笑著走上前,將劉老爹扶了起來,雖然說得是官話,但口音很重,也不知是安徽人還是江蘇人,劉鐵柱和劉老爹都聽不太懂。
“老爺子,張長官叫你站起來,你就站著。”那準將站一旁說道。
劉老爹躬著腰站著,結結巴巴的說道:“小人……小人感激長官……若不是革命軍,鐵柱這條命就算是叫龍王收去了……回頭給諸位長官立長生牌位,每天都供起香。”
“老爺子,這可使不得!這叫迷信,是陋習,將來是要廢除的。”
少將笑著搖頭,將劉老爹摁坐床沿上,伸出手想將劉鐵柱嘴裏的體溫表拔出來,但誰知這一拔之下竟是拔不動。
“好小子,把嘴鬆開,我看看你的體溫。”少將對劉鐵柱說道。
劉鐵柱這才張開了嘴,少將拔出體溫表,舉到眼前,對著窗戶看了看。
“不錯,沒發燒。這洋人的消炎粉確實挺管用的,應該大量進口,給四川的部隊裝備。”
那姓田的上校軍官卻笑道:“總司令說了,這洋人的消炎粉不過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能消炎就是靠蒙。我瞧著啊,這是這個傷員的體質好,他這腦袋上的傷若是換了別人,不一定能挺得過去,本來洋人大夫說是要腦袋上動刀的,可是後還是沒敢動刀,說到底是這小子自己挺過來了。”
說到這裏,上校也坐到了床沿上,拍了拍劉鐵柱的肩膀,笑著問道:“有大名麽?”
這上校也有口音,好那位準將軍官是個合格的通譯。
“劉鐵柱。”劉鐵柱說道。
“鐵柱,這名字起得好,你這命比鐵還硬啊,水性也很不錯,被船撞了腦袋居然還能自己沉到江底,等船過去才浮起來,聽說還自己撲騰了幾下,你這樣的人若是叫朱大牛看見了,還不得想著法子把你忽悠到特戰營去?”
上校的話讓另外兩個軍官笑了起來。
“怎麽樣?有沒有興趣當兵?革命軍的兵。想去的話,等你養好了傷,就把你派到特戰營去,現特戰營四川,若是你這傷養得快些,或許也能去四川瞧瞧,看看那水靈靈的川妹子,品品那幹洌爽口的瀘州老窖。”
上校趁熱打鐵,隻不過那神情有些古怪,也不知是否是開玩笑。
“不……不……長官……老劉家幾代單傳,就這麽一根獨苗苗……他又是個愣頭青,啥都不懂,還偏偏又像頭倔驢,倔脾氣一上來,幾頭牛都拉不回來!給長官當兵,隻會耽誤長官的正經事。”
不等劉鐵柱說話,劉老爹已將腦袋搖得像撥浪鼓,心裏也打定主意,等這幾個軍官一走,立馬帶著兒子回蘄州,就是打斷了腿也不能叫他去當兵。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啊。
那名共和軍的準將軍官等通譯翻譯完畢,又指了指劉鐵柱,神情激憤。
“請兩位委員認真的看一看這位傷員的麵孔,多麽的年輕,多麽的靦腆,你們能夠想象得到日本政府將他們稱做什麽麽?土匪!中國的土地上,一幫日本強盜屠殺了平民之後,卻無恥的顛倒黑白,反誣被他們屠殺的平民是土匪,這是所謂的文明國家麽?日本一直聲稱自己是文明國家,可是請看看他們所做的一切,哪裏有半點文明可言?這個船工隻是眾多傷員中的一個,還有十多名重傷員也楚望台接受救治,此外還有一些輕傷員,兩位委員可以與他們自由的交談,看看蘄州慘案的真相到底如何。”
準將說完之後,那通譯又“嘰裏咕嚕”的翻譯起來。
劉鐵柱不明白他們到底想幹什麽,不過倒是知道他們說自己,而且他也看清了那個男洋人左臂上戴著的臂章,那上頭畫著一個紅色的十字架,跟那些教民們掛脖子上的十字架一樣。
劉鐵柱想起來了,這種臂章他是見過的,當年他跟著湖南船幫的船隊去浦口運糧食,碼頭上見過一群人,洋人和華人都戴著這種畫著紅色十字架的臂章,後來聽碼頭上的把頭說,這叫“紅十字章”,戴著這種章的人都是“紅十字會”的委員,浦口的那幫委員是打算坐船去東三省的,那年東洋小鼻子和俄羅斯大鼻子東三省開仗,殺得昏天黑地,小鼻子死了老多人,大鼻子也死了老多人,東三省地麵上的大清國百姓是積屍成山,屍體到處都是,無人掩埋,而且農田荒蕪,流民四散,於是中國縉紳和洋人領事一合計,決定組建國際紅十字會去東三省,既是收屍,也是安撫流民,免得疾疫流行,禍害天下,據說隻要臂上戴了這種“紅十字章”,交戰雙方都不會加害,等於是護身符。
想到這裏,劉鐵柱突然想起了同船的那些船工,如果當時他們的那艘木船上也畫上這種紅色的十字章,或許東洋人的兵艦就不會撞了吧?這個問題很重要,他很想問,但又不敢問,憋心裏難受得厲害,頭立刻疼了起來。
或許是看出了劉鐵柱的痛苦,那名“愣頭青”準將軍官急忙轉身離開,片刻之後帶著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大夫趕回,拿著一些洋玩意劉鐵柱胸前摁來摁去。
劉鐵柱不敢動,隻好躺床上,眯著眼睛偷偷的看那個一直站大夫身邊的旗人女護士。
“秀寧,秀寧。名字好聽,人也好看,就連皺著眉頭也好看。”
劉鐵柱努力的記住女護士的名字,很快放鬆了神經,疲勞襲上心頭,迷迷糊糊中就什麽也不知道了,等他再次醒來,已是下午了,那“愣頭青”準將軍官和通譯早就離開了,那兩個洋人也不知什麽時候走的,至於那位女護士秀寧,也看不見影了。
不過,還有一個人留這裏,而且就坐劉鐵柱的床沿上。
定睛望去,卻驚訝的認出了一張熟悉的臉。
“阿爹,你怎麽這裏?我做夢麽?”
劉鐵柱用力的揉了揉眼睛,又用力的掐了掐臉,似乎不夢裏。
“憨伢兒!做夢你能聽見阿爹說話?”
老頭坐床沿上,繼續“吧嗒吧嗒”的抽旱煙,伸出一隻滿是老繭的手,摸了摸劉鐵柱的頭。
“疼吧?叫你別去,你偏去!為了幾個洋錢,連命都不想要了麽?幸虧你是命大,要不阿爹阿娘還不得哭死?”
劉鐵柱坐了起來,左右望望,問道:“阿娘呢?”
“憨伢兒!蘄州離漢口幾百裏路,你當是來一趟容易?你娘不敢上火輪船,正好去廟裏上香,感激牛頭馬麵沒把你的魂勾去。”
“火輪船?”
老頭從煙袋裏捏了撮煙葉末,摁進煙袋鍋子,點著頭說道:“革命軍派去的火輪船,把傷員們的爹娘接到武漢,伺候你們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愣頭青!”
“誰是愣頭青啊?”
“誰?除了你還有誰?革命軍募工告示一貼,你第一個去應募,你不是愣頭青誰是?”
“你跟誰來的?咱村裏就你一人來了?”
劉鐵柱這才發現,附近幾張病床邊都坐著些老頭老太,大姑娘小媳婦也有那麽幾位,都是個個兩眼通紅,跟劉老爹差不多。
“咱村裏的船工就你一人傷了,可不就我一個來麽?同坐一條火輪船的倒是有那麽幾十個人,可都不是咱村裏的,都是來伺候跟你一樣的愣頭青的。你們這幫愣頭青啊,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看到洋鬼子的船不趕緊讓開,等著被撞麽?洋鬼子的槍可厲害著呢,那不,那個是黃州府的,被洋槍子彈胳膊上穿了個窟窿,命大沒死。那邊那個是蘄州府的,跟咱村緊挨著,論起輩分來,你還得叫他聲老舅,也被洋槍子彈穿了窟窿,現都還迷糊著呢,挺不挺得過來還不知道。……
他們都跟你一樣,也是革命軍雇的船工,都是蘄州碰到了兵艦,叫東洋小鼻子拿洋槍掃了,聽說已經死了十幾個了,傷的人都弄到武漢了,剛才又把你們的床都並到一塊,好叫那些什麽報館的人來看看你們,那些人都扛著洋畫機,對著你們‘砰砰’的捏了些洋畫片,連老頭子也被捏了幾張,就是不知道這魂丟了多少。唉,說起來你們算是命大的,等傷好了,你們都得去廟裏上香,豬頭肉隻怕也是不能少的。”
劉老爹捏著旱煙杆,一個一個指了過去,一邊說,一邊抹著眼淚,劉家幾代單傳,傳到這一代,就劉鐵柱一個兒子,雖說鐵柱上頭還有個姐姐,可是女大當嫁,將來給鐵柱換個媳婦過來,這劉家大丫頭就算是別家的人了,這劉老爹老兩口的養老問題隻能指望劉鐵柱了。
“租船過日子總不是法子,那租錢也太高了,隻能喝稀,吃不到幹,想過好日子,咱得自己買船!共和軍給的工錢高,跑一趟江西就是五塊大洋,跑一趟浙江就是十五塊大洋,比咱幹一年掙的錢都多。”劉鐵柱嘟噥道。
“你個憨子!買船,買船,總是惦記著買船。革命軍給的工錢是高,可那得拿命去拚!”
劉老爹本來打算拿旱煙敲敲兒子的腦袋,可是看到那剃光了的腦袋,以及那腦袋上的繃帶,終究是歎了口氣,將煙嘴叼到嘴裏,“吧嗒吧嗒”的抽了幾口,然後又歎了口氣。
“不過咱老劉家這回是碰上青天大老爺了,人家共和軍的趙總司令說了,這次死的船工每家都有什麽金,傷了的船工也有什麽金,剛才我找那個給你換藥的閨女問了問,你這傷算是重傷,總司令說了,這重傷員能拿五十塊現大洋,若是殘廢了,還能再拿五十大洋。你沒殘廢,能拿五十大洋,這錢買條舊劃艇是夠了,還能買幾張洋漁網,再把欠的那些債也還了,剩下的錢也夠給你娶房媳婦的,你阿姐也不用再嫁到黃州府了,就左近找個好人家,回娘家也方便,若是還有餘錢,再給你阿姐打副鐲子,免得叫夫家看不起。現共和了,漁捐都免了,以後的日子興許就好過了,就是不知道啥時候這漁捐又會回來,若是不想打漁,不如跟著你舅去租界扛活,你舅上海法國租界拉洋車,一個月也能落下半個大洋呢。”
劉老爹說完,發現兒子正往角落裏瞧,順著目光望去,就看見了一個正伺候傷員的女護士。
老頭扭回頭,悶頭抽旱煙,什麽話也沒說,心裏已開始盤算起來,蘄州船戶講究門當戶對,這劉鐵柱的媳婦隻能從船戶裏挑,陸上人家的不成,一來是人家看不起沒有田地的船戶,二來陸上人家不能適應水上生活。
等那女護士端著盤子走到劉鐵柱床邊,劉鐵柱這才發現她戴著口罩。
“秀……秀寧不?”劉鐵柱覺得這個女護士個子有點高,不是上午給自己換藥的那位。
“她歇著呢,現我值班。把嘴張開。”那女護士冷冰冰回了一句。
“幹啥?”劉鐵柱見那女護士從盤子裏拿了根細長的東西,有點像筷子,但短一些,而且亮晶晶的。
“量體溫,用舌頭壓住這個體溫表,過一會兒我來取,別咬碎了。你幾天沒好好吃飯,等一會兒給你送粥,隻許吃一碗。”女護士說道。
“那個……秀寧啥時候回來?”
劉鐵柱問了一句,但那女護士沒有回答,隻是將體溫表遞到劉鐵柱眼前。
“憨子!”劉老爹心裏罵了一句,用嘴咬住旱煙杆,拿手掰開了劉鐵柱的嘴。
沒等那女護士回來取體溫表,幾個穿著軍裝的軍官已走到劉鐵柱的病床邊,其中一人正是上午帶著兩個洋人和一個通譯來看過劉鐵柱的那個“有杠沒星愣頭青”的準將。
“這就是那個被日本軍艦撞傷的船工,他僥幸沒被螺旋槳攪住,上午的時候,漢口紅十字會已經派人來看過,兩位代表答應將報告快遞交到紅十字會總部,將蘄州慘案的真相大白於天下。”
那個“愣頭青”準將軍官對身邊的幾名軍官說了幾句,然後走到床前,拍拍劉鐵柱的肩膀,再指指另外兩位軍官,說道:“你不必害怕,他們兩位都是革命軍的長官,那位是張長官,那位是田長官。張長官是政宣委的幹事長,田長官是總司令的衛隊長,本來總司令是想親自前來看望你們的,不過剛才有幾位洋記者要采訪總司令,所以總司令就派了衛隊長來看望你們。”
劉鐵柱咬著體溫表點了點頭,下意識的向那兩名軍官的肩章上望去,一人三杠一星,少將,一人兩杠三星,上校,都是共和軍裏的大官,那個少將隻怕相當於前清時候的總兵官,甚至可能是提督。
至於劉老爹,已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站床邊有些手足無措,不知到底該磕頭呢,還是該鞠躬,愣了片刻,才向幾名軍官猛的跪了下來,磕起了頭。
“老人家不必如此,現共和了,這跪拜禮早就廢除了。”
那少將軍官笑著走上前,將劉老爹扶了起來,雖然說得是官話,但口音很重,也不知是安徽人還是江蘇人,劉鐵柱和劉老爹都聽不太懂。
“老爺子,張長官叫你站起來,你就站著。”那準將站一旁說道。
劉老爹躬著腰站著,結結巴巴的說道:“小人……小人感激長官……若不是革命軍,鐵柱這條命就算是叫龍王收去了……回頭給諸位長官立長生牌位,每天都供起香。”
“老爺子,這可使不得!這叫迷信,是陋習,將來是要廢除的。”
少將笑著搖頭,將劉老爹摁坐床沿上,伸出手想將劉鐵柱嘴裏的體溫表拔出來,但誰知這一拔之下竟是拔不動。
“好小子,把嘴鬆開,我看看你的體溫。”少將對劉鐵柱說道。
劉鐵柱這才張開了嘴,少將拔出體溫表,舉到眼前,對著窗戶看了看。
“不錯,沒發燒。這洋人的消炎粉確實挺管用的,應該大量進口,給四川的部隊裝備。”
那姓田的上校軍官卻笑道:“總司令說了,這洋人的消炎粉不過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能消炎就是靠蒙。我瞧著啊,這是這個傷員的體質好,他這腦袋上的傷若是換了別人,不一定能挺得過去,本來洋人大夫說是要腦袋上動刀的,可是後還是沒敢動刀,說到底是這小子自己挺過來了。”
說到這裏,上校也坐到了床沿上,拍了拍劉鐵柱的肩膀,笑著問道:“有大名麽?”
這上校也有口音,好那位準將軍官是個合格的通譯。
“劉鐵柱。”劉鐵柱說道。
“鐵柱,這名字起得好,你這命比鐵還硬啊,水性也很不錯,被船撞了腦袋居然還能自己沉到江底,等船過去才浮起來,聽說還自己撲騰了幾下,你這樣的人若是叫朱大牛看見了,還不得想著法子把你忽悠到特戰營去?”
上校的話讓另外兩個軍官笑了起來。
“怎麽樣?有沒有興趣當兵?革命軍的兵。想去的話,等你養好了傷,就把你派到特戰營去,現特戰營四川,若是你這傷養得快些,或許也能去四川瞧瞧,看看那水靈靈的川妹子,品品那幹洌爽口的瀘州老窖。”
上校趁熱打鐵,隻不過那神情有些古怪,也不知是否是開玩笑。
“不……不……長官……老劉家幾代單傳,就這麽一根獨苗苗……他又是個愣頭青,啥都不懂,還偏偏又像頭倔驢,倔脾氣一上來,幾頭牛都拉不回來!給長官當兵,隻會耽誤長官的正經事。”
不等劉鐵柱說話,劉老爹已將腦袋搖得像撥浪鼓,心裏也打定主意,等這幾個軍官一走,立馬帶著兒子回蘄州,就是打斷了腿也不能叫他去當兵。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