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戰略劣勢


    待總司令演說完畢,座的十幾個高級軍官都是良久沉默,他們已經明白了總司令的真實意圖,雖然未必都同意總司令的見解,但既然軍令如山,也不得不統一認識了。當初總司令說袁世凱一定會反清,現事實已經證明了總司令的英明睿智,座眾人中又有誰有這種眼光?


    威信、威望就是這麽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總司令不可置疑的權威麵前,沉默籠罩著會議室。


    蔣方震首先打破沉默,說道:“總司令鈞見,以職部之見,德**事力量固然強大,但地處歐洲腹心,四麵樹敵,海岸線處於半封閉狀態,海外貿易線極容易被英國海軍封鎖,一旦歐洲真的爆發大規模戰爭,恐怕笑到後的不會是德國。現我們與德國走的過近,會不會引起協約國敵視?何況,歐洲爆發戰爭隻是總司令的揣測,如果不爆發戰爭,那我們豈非是上了同盟國的賊船了?上賊船易,下賊船難啊。而且現國際局勢變化無常,縱橫捭闔也是外交界的通行法則,誰又能保證一旦英國與德國達成幕後交易,德國不會出賣我們?”


    趙北淡淡說道:“相信我,隻要威廉二世還是德國皇帝,隻要德國的盟國奧匈帝國還向巴爾幹方向擴張勢力,隻要對巴爾幹同樣有野心的俄國還重整軍備,隻要列強的軍事動員體製不變化,歐洲的全麵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那絕不會是一場速決戰,歐洲人要為他們軍事理論的落後付出慘重代價。”


    “既然如此,如果歐洲真的爆發戰爭,我們是否也站德國一方與協約國集團作戰?”


    藍天蔚問道。他也與蔣方震一樣,不明白總司令為何如此有信心,至少目前,歐洲還完全看不見要開戰的架勢,波斯尼亞危機剛剛和平解決,正是歐洲外交官們歡慶勝利的時候,哪裏看得到一點戰爭跡象?總司令眼光固然放得長遠,但眼前的危局卻是實實的,畢竟中國遠東,歐洲列強的關注重點則歐洲和近東,誰也不敢保證他們不會中國問題上采取暫時的妥協。


    張激揚卻說道:“加入德國作戰,未必就沒有贏的可能。現同盟國是三個國家,協約國也是三個國家,如果中國加入同盟國集團,雖然我們的工業微乎其微,但我們兵源充足,如果德國肯把我們武裝起來,至少我們可以與德國東西夾擊俄國,如此一來,四個國家打三個國家,未必沒有贏的可能。如果當真開戰,我倒是建議和德國共同作戰,一舉扭轉遠東格局。”


    “你忘了日本了?日本是協約國的準成員,如果中國對俄作戰,日本肯定會援引日俄協約的義務,對我實施海陸聯合攻擊,英日同盟也會第一時間啟動。”


    蔣方震不同意張激揚的看法,他站起身,走到掛艙壁上的那幅中國疆域圖前,指著地圖說道:“自從中日甲午戰後,中國的戰略劣勢已無法扭轉,北邊,是俄羅斯帝國,現已控製了東三省北部、整個外蒙,疆也有很強的勢力,東邊,是日本帝國,東三省南部、台灣、福建均是它的勢力範圍,南邊,是法屬印度支那,與西麵的英屬緬甸、印度連為一體,可以說中國現已經基本上被協約國四麵合圍了,它們隨時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向我內陸縱深實施進擊,如果中國加入同盟國一方對協約國作戰的話,英、法、俄、日四國就能對我實施聯合攻擊,以目前中**政四分五裂的現狀,絕對抵擋不住。”


    “但這隻是理論上的,實際上很難實現這種分進合擊的作戰方式,因為中國沒有良好的道路,鐵路也很少,所以,總司令前幾天才一直強調,一旦中日開戰,必然是持久戰,我們可以用空間換時間,中國有四萬萬人口,我就不信,日本就能速戰速決,把協約國的軍事力量拖中國戰場,對於歐洲戰場也會造成影響,英國、法國不會蠢到看不到這一點。”


    張激揚有些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堅持自己的看法。


    “所以,列強一直想奪取中國的鐵路大權,一是為了商業利益,二是為了控製中國。不過,石人啊,你的看法確實樂觀了些,先不說德**工業是否能夠同時支撐中德兩國的軍隊,即使德國肯武裝中**隊,但軍隊不是拿起槍就能打仗的,人員的訓練,軍官的素質,指揮的協調,諸軍種的合成作戰,這些都需要時間磨練,如果歐洲戰爭真如總司令說的幾年後爆發的話,我們很難保證足夠多的合格部隊走上戰場。而且,列強如果想消滅我們,不一定要自己出兵,他們完全可以武裝各地的實力派,北洋軍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我看來,中國目前的首要目標是統一全**政,而不是加入某個軍事集團。”


    藍天蔚也不同意張激揚的意見,但他的著眼點不是國際戰略,而是軍事常識。


    “大家說得都不錯,這才是開會的樣子,各舒己見,群策群力,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軍事決策的正確性,這就是革命軍隊不同於舊式軍隊的重要標誌!大家的職務不同,軍階高低不同,但是會議室裏,所有的人都可以平等的參與討論。”


    對於部下們的爭論,趙北倒沒什麽意見,但是考慮到他們的話題漸漸偏離了會議的議題,所以不得不由總司令出麵結束爭論。


    “關於歐洲戰爭的事情麽,這個問題咱們現不必操心,計劃沒有變化快麽,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誰又能保證同盟國內部的團結?協約國的成員也不是個個都像英國那麽實力雄厚、內政修明,不打仗倒也罷了,若是打仗,這國內的局勢可就不好說了。”


    見總司令笑得詭異,張激揚好奇的問道:“總司令以為,協約國中哪個國家虛弱?”


    “當然是俄國了。幾年前的那場日俄戰爭已經將它的弱點暴露無疑,這就好比是甲午戰爭將滿清朝廷的虛弱暴露給列強一樣,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急急忙忙跟英國結盟,就是為了避免某些國家趁火打劫,因為它要忙著整理內政,現的俄國看上去壯實,但如果它真敢介入歐洲大戰的話,我敢說,它必然是第一個倒下的協約國成員。”


    總司令隻是淡淡的說了幾句,然後話鋒一轉。


    “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現歐洲戰爭還未爆發,我們又何必操這個心?與其替歐洲人擔心,倒不如去兵工廠走走,瞧瞧那四門大炮安裝好了沒有,自從九江金雞坡要塞被摧毀後,咱們共和軍還沒有裝備過這麽大的炮呢。”


    趙北說的大炮是四門斯科達280毫米榴彈炮,這種奧匈帝國製造的大炮雖然沒有德製大炮精良,但也算是式產品,而且有炮車,可以很方便的機動,即能用來守衛要塞,也能用於野戰。漢陽兵工廠接收的這四門大炮原本是存放青島德國要塞的,黃州秘密約定的內容之一,就是德國短期內援助共和軍幾門要塞炮,用於扼守長江航道。


    雖說榴彈炮不是專業的要塞炮,但好歹是式武器,口徑不比戰列艦主炮差,炮彈威力極強,總司令還算基本滿意。


    那四門榴彈炮昨天由青島運到漢陽,半夜卸下,兵工廠完成裝配後,就將布置漢陽龜山腳下,既能扼守長江航道,也能為漢陽防禦提供強有力的火力支援,良好的反斜麵陣地、防炮掩體、以及大炮本身的優良品質,除非敵人調來大型軍艦,否則,漢陽龜山炮台就是堅不可摧的。


    除了要塞炮之外,德國漢口領事館商務參讚柯爾夫還答應為漢陽兵工廠牽線,從德國購買式步槍生產線和機關槍生產線,以及全套子彈生產線,並聘請多技術專家協助兵工廠技術人員對舊生產線進行全麵改造,以便製造先進的步槍,同時,也為兵工廠購買兩套式的煉鋼設備和軋鋼設備,使兵工廠能夠自製一部分優質槍管鋼和炮鋼。


    當然,這些東西都不是免費的,而且,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要看共和軍的反英行動是否是“真誠而堅決”的,所以,無論手下怎麽想,趙北的反英立場絕不可動搖,至少現,共和軍必須做出一副堅決反英的架勢,讓德國皇帝覺得物有所值。


    作為穿越者,趙北很清楚那位德國皇帝的性格,善變而頑固,衝動而輕率,如果利用得好,未必不能助中國一臂之力。


    作為穿越者,趙北同樣明白,東西方“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進行著激烈的軍備競賽,而且為了削弱對方的力量,對“敵人的敵人”的援助上非常的慷慨,現的國際局勢與“冷戰”高峰時期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現沒有核彈,所以“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軍備競賽終演變為熱戰。


    既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要爆發,那麽,就必須趕大戰爆發前從德國和“同盟國”手裏取得足夠的好處。


    穿越者戰略眼光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彌補其它方麵的劣勢,投機起來也就有把握一些。


    “諸位,既然都統一了認識,那麽就別坐這裏發呆了,咱們去看看那四門大炮吧。”


    結束了會議,趙北站起身,接過田勁夫遞過去的軍帽,戴頭上,領著這群高級軍官走出了軍艦會議室。


    由於“海琛”號的小火輪擱淺後就卸下,被清軍帶到下遊去了,所以現充當交通艇的是“共和”號,它就停靠“海琛”號旁邊,看見軍艦上打旗語,急忙起錨靠幫,但還沒等總司令上船,眾人就聽見天空傳來一陣轟鳴,紛紛抬頭張望,卻東南方向的天空中看見一個小黑點。


    “飛機!”趙北第一個認出了那個小黑點的真實身份。


    自從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他還是第一次聽見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心裏的興奮勁比誰都強烈,雖然他很早就開始策劃購買飛機的事情,但目前為止,尚無任何渠道可以利用,那些派出去的采購員和軍代表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別說飛機,就是氣球也沒買來一隻,德國僑商聯合會的會長漢納根倒是答應幫共和軍買幾架飛機,但誰也不知道那些飛機什麽時候到武漢,而且沒有合適的飛行員。


    趙北的興奮勁很快就過去了,隨即警惕起來,現日本艦隊雖然還呆九江,沒敢再到湖北挑釁,但誰也不能保證那飛機不是日本人派來的,畢竟漢口有日本租界,而且各國商船仍不時日租界靠岸,所以,他接下去的一句話就是:“田勁夫,那艦橋上的兩挺機關槍準備好,等我命令就開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