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南北之爭


    謝纘泰和馮如出國之前,趙北將這張式飛機的設計草圖交給兩人,叫他們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照葫蘆畫瓢,為共和軍製造一種造型前衛的戰鬥機。不過馮如略微研究一番之後,卻告訴趙北,除非擁有強勁的發動機,否則,草圖上的那種戰鬥機根本不可能升空,這倒不出趙北意料,“菲亞特r32”戰鬥機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產品,當時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已經取得長足進步,可現是二十世紀初,這個時代恐怕很難找到比那種發動機好的代用品,其實馮如和謝纘泰此次香港之行,任務之一就是購買一些外國的汽車發動機,研究一下內燃機技術。


    不過這張草圖也沒白畫,馮如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發,就比如飛機前起落架上的整流罩,可以將飛機的阻力降低少許,提高飛行速度,而且那簡潔流暢的機翼設計也讓人印象深刻,所以,這出差公幹的一路之上,馮如將這張草圖當作寶貝一樣隨身攜帶,有空閑的時候就坐下來仔細研究,一邊研究一邊修改,看看能不能不改變外形的前提下減輕飛機結構重量。


    “軍人設計的?這倒是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尤其是一個中**人。”莫理循聳了聳肩。“據我所知,目前中國的軍人之中,似乎隻有共和軍方麵對飛機異常感興趣,而且,我還聽說,四川戰役中,他們動用了飛機參戰,並對地麵目標進行了破壞力驚人的攻擊。”


    謝纘泰與馮如交換了一下眼色,共和軍出動飛機轟炸成都的傳聞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這一路之上他們沒少聽見人們對此的議論,由於沒有正式的官方報道,僅靠洋人的報紙和小道消息,結果越傳越離奇,傳到後來,就變成了幾顆炸彈夷平半個成都城了。


    “閣下是記者,莫非當時也四川?”謝纘泰試探著問了一句。


    莫理循沮喪的搖了搖頭,說道:“共和軍禁止外國記者戰時進入四川,所以我沒能趕上四川戰役,也沒有親眼見過飛機轟炸,我知道的所有消息都是通過那幫美國同行,據說當時有美國商人目睹了整個轟炸過程,但是具體是什麽情景,我無法想象,畢竟,美國人愛吹牛,尤其當他們的愛國主義泛濫的時候,其實,發明飛機的不僅僅隻有萊特兄弟,法國人、英國人都進行類似的嚐試,而德國人才是這一切的鼻祖,沒有德國人滑翔機上的研究,就不會出現動力飛機,聽說一位法國人近正嚐試飛躍英吉利海峽,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航空事業的又一個壯舉。”


    一說到飛機,馮如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眉飛色舞的與莫理循“切磋”起來,但可惜的是,莫理循隻是一個記者,雖然涉獵廣泛,但都是淺嚐便止,對於航空事業的了解甚至還比不上謝纘泰,隻是此人健談,硬是與馮如滔滔不絕的講了半個鍾頭,直到謝纘泰細嚼慢咽的吃完午飯,並買了杯熱茶品完,那兩人還沒有停下討論的意思。


    謝纘泰抹了抹嘴,站起身對馮如說道:“你們慢慢談,我再去碼頭瞧瞧,看看有沒有其它的洋船去武漢。”


    “兩位先生要去哪裏?據我所知,近幾天不會有外國船隻去武漢,除了軍艦。我也是剛剛被軍隊趕下船的,即使是通過英國領事館,也沒有聯絡到民用船隻,隻有一艘法國商船去武漢,不過已經滿載,不能再搭乘客了。”莫理循仰起頭說道。


    “這樣,那麽我們隻能南京多呆幾天了,不知道北洋軍什麽時候把船還回來?或許再拍個電報,讓武漢方麵想辦法抽調船隻過來,把機器設備接回去。”謝纘泰又坐了回去。


    “如果你們急著去武漢,或許還有辦法。”莫理循又打量了一下兩人,拿出了記者特有的狡獪。“下午有一艘英**艦將去武漢交接值班,如果英國領事館肯擔保的話,或許我們可以搭個順風船。”


    謝纘泰看了馮如一眼,說道:“能帶貨物嗎?我們帶著許多箱子,都是機器,還有飛機。”


    “飛機?你們帶著飛機?你們是為共和軍服務的?”莫理循的眼睛都快亮了起來。


    “算了,還是等幾天吧。我們不是為共和軍服務的,我們隻是去武漢向共和軍推銷我們的飛機和機器。”


    馮如突然插了幾句,矢口否認自己的真實身份,並向謝纘泰使了個眼色,兩人心照不宣。現共和軍方麵與英國的關係鬧得很僵,雖然還不至於兵戎相見,但誰也不敢保證英國人不會扣押機器和飛機,當初離開武漢之前,趙北就電報裏特意叮囑過,不到萬不得以,不要乘坐英國輪船,而應以美國、德國輪船為首選,因為這兩國對華態度明確,也先表示願意承認共和政府,與共和軍方麵的關係也比較融洽。


    “兩位可以相信我,我能夠為你們弄到擔保信,反正我也要去武漢,不如一同去吧,至少路上可以聊天。”莫理循的熱情態度有些過頭。


    謝纘泰和馮如猶豫起來,正盤算著是否接受這個洋人記者的邀請時,卻聽見街麵上傳來幾聲尖叫,尋聲望去,看見剛才那支遊行隊伍正向這邊潰散。


    沒錯,就是潰散,因為緊跟著他們身後的,是一群手持大棒的北洋軍士兵,一邊跑還一邊揮舞大棒,向那些青年的腦袋和肩膀招呼,被擊中的人無不是頭破血流、抱頭逃竄。當然,還是有些硬骨頭的,一些青年拿起路邊的石頭、板凳與士兵毆鬥,不過畢竟勢單力薄,僅支撐了片刻工夫就被打散。


    被打散的青年順著街道倉皇逃遁,沿途到處都是被打倒的人和散落的傳單,至於那幾幅標語則早就不知去向,街邊的小商販也紛紛收拾小攤,作鳥獸散,剛才還熙熙攘攘的飲食一條街頓時變得麵目全非,滿地狼籍。


    “自如,快走!棍棒不長眼!”


    謝纘泰也慌了神,不等青年們敗退過來,一拉馮如就要逃走,但沒等兩人挪動腳步,就見街道另一頭奔過來數十名身穿軍裝的壯漢,迎著那群潰散的青年衝了過去,不少人的手裏還提著板凳、磚頭。


    謝纘泰與馮如不敢亂逃了,隻好緊挨著街邊,與香港技工們躲小吃攤後,緊張的注視著這場慘烈的夾擊作戰,好身邊站著個洋人,倒是可以做個擋箭牌。


    但出乎兩人意料的是,那夥趕來的軍人並不是去毆打青年的,而是迎著那幫追打青年的北洋士兵衝了上去,幾聲嗬斥,兩夥軍人便戰一起,現場頓時磚頭紛飛,慘叫連連,殺得是天昏地暗,分不清敵我。


    兩個頭破血流的青年相互扶持著走到小吃攤邊坐下,其中一人撕下身上那件長袍的下擺,扯了些布條下來,為另一人裹傷。站一旁的謝纘泰和馮如見狀,也走了過去,幫助那兩個青年包紮,關切的問了幾句,這才得知,兩人都是從北方南下的學生,被人鼓動參加了遊行,卻遭到北洋軍士兵的毆打。


    青年們遊行是有原因的,由“蘄州慘案”所引發的中日交涉雖然還未結束,但一些傳聞卻已鬧得沸沸揚揚,據說日本以軍艦遭到攻擊為由提出一個《東三省善後各案細約》,逼著袁世凱簽署,這個條約一旦簽署,日本不僅將攫取東北地區大量礦產,而且還將取得南滿地區鐵路的專營權,將其日俄戰爭中強占的撫順、煙台煤礦變成日商產業,除此之外,日本還將奉天、長春等地取得駐紮多軍隊的權力,加上原有的南滿鐵路護路隊和“關東州”的那支關東軍守備隊,東北地區的日軍總兵力將遠遠超過當地的中國駐軍。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各方憲政代表齊往京津請願,但沒等他們得到袁政府的答複,又一個內幕被租界的外文報紙披露:一旦袁世凱簽署條約,日本正金銀行將秘密貸款百萬英鎊給北洋集團!


    民間的憤怒情緒就此被引爆,青年們開始走上街頭,表達不滿情緒,北方有北洋軍彈壓地麵,暫時還是風平浪靜,但南方的青年學生們卻組織起來,各地舉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南京由於是北洋勢力主導,因此學生們直到今天才組織起來,上街抗議,不想遭到北洋軍隊毆打。


    聽著那兩個青年的講述,站路邊看了片刻,謝纘泰和馮如才明白過來,細看軍裝,原來那兩幫正互毆的軍人不屬於同一個係統,不過那些與北洋軍毆鬥的軍人到底屬於哪支部隊,他們暫時還分辨不出,但顯然不是北洋軍。南京雖然是北洋軍攻克的,但光複之後,浙江、福建等地的革命軍也開到城裏,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同盟會和光複會的嫡係,絕非袁世凱可以輕易拉攏的。


    莫理循一直站兩人身邊,看了好半天,才說道:“我明白了!這兩夥軍人的立場顯然是不同的!那支部隊的士兵不是北洋軍官可以指揮的。”


    謝纘泰白了他一眼,暗笑這洋人反應慢,不過也不能全怪洋人,要怪就怪洋人不了解中國,現南北雖然共和製度上取得一致意見,憲法也已公布,但是南北雙方的軍隊卻還是各自為政,互不統屬,袁世凱雖想統一軍政,但無奈有心無力,隻好暫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臨時大總統”變成正式大總統再說,隻是卻苦了百姓,不知道那些統治著自己家鄉的“司令”、“都督”到底是不是冒牌貨。


    一句話以概括:南北之爭遠未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