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釜底抽薪
善後局是清末出現的衙門,以方便地方督撫大員處理特殊政務為目的,這個衙門既有軍權也有財權,是清末中樞權力衰微的結果之一,隻有同時掌管著軍權和財權,那些封疆大吏才有資格與中樞分庭抗禮,清廷推行政的目的之一,就是改變這一現狀,加強中樞權力,不過清廷此舉並未取得什麽效果,反而進一步增強了地方的離心傾向,此次“戊申革命”中,廣東、廣西、河南、安徽等省的“中立”與此權力之爭不無關係。
正因善後局地位特殊,地方大員無不重視,各方麵總是給予優先照顧,就連衙署也比別的衙門氣派些。
共和軍的軍官俱樂部由原來的湖北善後局改建而成,占地麵積雖然不大,但衙門裏的建築很,也有幾座西洋式的小樓,共和軍接管之後,西洋小樓成了會議室,而前、後花園旁的那些廂房都被改建成茶室、棋牌室,供軍官們消遣。
後花園的“天字一號”茶室,一群同盟會和光複會的幹部正歇息,一邊品嚐著茶水、糕點,一邊欣賞著那部無聲電影。
電影的內容是清室退位當天離開紫禁城時的記錄,由於當時全國隻有共和軍派去了電影隊,所以,隻有共和軍政宣委手裏的電影膠卷才是全的,而且由於現尚未完成電影的後期製作,這部記錄片沒有公開發行,隻內部放映,目前看過這部記錄片的人基本上都是軍人。
雖然參加了這場反清革命,但是這幫同盟會、光複會的幹部對於紫禁城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外國人的文字記錄,通過電影直觀的看到這座象征著皇權的建築群,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尤其是電影隊不僅進行了平麵攝影,還曾將攝影機擺上高處,對皇城進行了鳥瞰攝影,這種攝影技術就算是拿到國外也是相當先進的。
茶室裏不時爆發出掌聲與喝彩聲,當看到坐著滿清廢帝的那頂轎子走出皇城的時候,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頂點,負責放映電影的時政宣講員適時的用留聲機播放出一首歌曲,這是法國的國歌《馬賽曲》,倒是與現場氣氛較為合拍。
一曲播完,電影也到了結尾部分,畫麵裏軍旗招展,正是一麵共和軍的旗幟,上頭的“鐵血共和”四個大字非常醒目。
隨著熒幕上一片雪白,茶室的電燈亮了起來,電影正式結束了。
觀眾們興高采烈,正起哄讓放映員再將電影播放一遍時,一名軍官已走進茶室,往門側一站,喊了一聲:“總司令到!”
茶室裏立刻安靜下去,觀眾們紛紛起立,麵朝房門望去。
“嗬嗬,諸位可是興?剛才放的隻是記錄片的一小部分,紫禁城裏的宮殿群咱們也都一一拍攝過了,就連皇帝用的馬桶也沒放過,諸位若是這裏多住幾日的話,就可以看到全套記錄片了。等記錄片製作完成,你們回去的時候也可以帶些膠卷回去,讓所有國民都看看滿清退位讓國的那一幕,這都是咱們革命黨人浴血奮戰換來的勝利。”
趙北跨進茶室,先將這套記錄片推銷了一下,然後與這些同盟會、光複會幹部一一握手寒暄,熊成基則站一邊為他引見。
場的光複會幹部除了熊成基之外,還有李燮和、沈鈞益,李燮和趙北早就見過,沈鈞益卻是初次見麵。
同盟會幹部中隻有陳其美、饒國梁兩位是熟麵孔,其他人也都是第一次與趙北見麵。
可偏偏這些人多是曆史名人,對於總司令來說,他們的名字那是如雷灌耳。
譚人鳳、徐鏡心、陳其美、陳炯明這樣的就不必說了,另外幾位,方聲洞、林覺民、喻培倫、饒國梁也都不是無名之輩,趙北穿越之前的那個時空位麵裏,後麵那四位都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仁人誌士,此次“戊申革命”中,他們雖然沒去廣州鬧革命,但也福建立下赫赫功勳,那聚攻福州城軍司令處的敢死隊就是由他們組成的,沒有他們,福建軍第十鎮的統製孫道仁也不會那麽快就“響應”起義。
其實譚人鳳前段日子曾到過武漢,不過當時趙北正京漢線視察,兩人並未見麵,不過倒是利用龔春台槍殺湖南議員的機會通過兩次電報,勉強算得上有些交情。
至於陳其美,如果不是趙北的幹涉,他也不會這麽早就登上政治舞台,不會因為總司令支持袁世凱做總統的事耿耿於懷,與總司令握手時也不像其他人那麽熱情。
不管眾人對總司令的看法如何,他們都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曆史已因趙北的穿越而變得麵目全非。
“諸位不遠千裏而來,趙某招待不周,還望多多海涵。”
趙北與眾人客氣幾句,話鋒一轉,說道:“剛才味根兄已將諸位來意向我說明,我也知道諸位是為裁軍一事而來,本想與諸位徹夜長談,但一來夜已深,諸位一路勞頓,似應早些休息,二來有些軍務需我馬上處理,所以這會談之事好放明日。我已吩咐部下為諸位準備了客房、夜宵,諸位路途勞頓,還是早些休息,等養足了精神,咱們再好好議一議中國的前途問題。”
吩咐副官領著眾人去招待所休息,趙北調頭就離開了軍官俱樂部,帶領衛隊趕往碼頭,夜幕沉沉中渡江前往漢口,騎兵營的護送下趕去劉家花園。
到了劉家花園,花園主人劉人祥已恭候多時,見總司令到來,急忙上前見禮。
“劉先生,不必多禮。這麽晚了還打攪你的清夢,實是過意不去。”趙北客氣幾句。
“哪裏,哪裏。能為共和事業點綿薄之力,鄙人亦深感榮幸,總司令這話說得實是客氣了。”劉人祥唯唯諾諾。
趙北之所以深夜造訪劉家花園,隻是為了這裏接見兩位外地客人,那兩位客人前兩天就投帖拜訪,不過總司令哪能說見就見?拖了兩天後,正好趕上熊成基等革命同誌造訪,趙北這才想起那兩人,於是安排劉家花園為見麵地點,為了此次見麵,他還刻意推遲了與同盟會、光複會舉行正式會談的時間,因為這兩位客人的身份也不同尋常。
進了劉家花園,劉人祥陪同總司令走進一間西式會議室,兩位早就等候於此的客人急忙起身相迎。
一位是舊相識譚延闓,另一位卻是陌生麵孔,兩人均是青衣小帽,見了總司令,都是鞠躬行禮。
“祖庵兄,別來無恙?相別不過數月,怎麽你眼窩深陷,眼圈發黑呢?雖說共和初立,諸事繁忙,但你再忙也不可能比我忙吧。”趙北上來就打了個哈哈。
“再忙也忙不過總司令,前日投得帖子,今日總司令才得空相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總司令擺架子呢。”
譚延闓跟著打了個哈哈,話鋒一轉,言歸正傳,指了指身邊那人,說道:“這位就是王軒先生,安徽人氏,字君本,現為廣東都督府幕客,昔年家父總督兩廣時他也曾幕中效力,說起來也算得廣督幕中的資深幕客了。”
趙北走上前,與兩人握了握手,劉人祥吩咐仆人上了茶後便告了個罪,領著仆人離開會議室,並將會議室的門也關上了。
“祖庵兄,這裏已無外人,你有話直管講。此次來漢,恐怕你不是來敘舊的吧?我的脾氣你也知道,有什麽話直說,不必拐彎抹角。”趙北一張西式沙發上坐下,端起茶,吹了吹茶沫。
譚延闓看了王軒一眼,那王軒心領神會,從袖口摸出一張紙,雙手捧著,恭恭敬敬的放了總司令身邊的茶幾上。
那是一張美國花旗銀行開出的匯票,整整五十萬,趙北隻瞥了一眼,雖然沒看清是銀圓還是美圓,不過這數額本身已是十分驚人。
“王先生這是什麽意思?”趙北拖長了音,抬眼望去,見那王軒一臉微笑。
“這是廣東都督張人駿張大人向總司令訂購軍火的定金,五十萬現大洋,還請總司令笑納。”王軒官話說得不錯,隻是略微有些安徽口音。
“訂購軍火?怎麽,你們廣東的石井兵工廠被人給拆了?我可是聽說了,你們廣東槍彈廠連機關槍都能仿造。”
趙北有些奇怪,想起了劉慶恩派人從廣東兵工廠購回的那兩挺麥特森輕機槍,昨天他曾漢陽兵工廠靶場上試過槍,雖然那機關槍的樣子有些別扭,不過性能確實不錯,他已拍板決定仿造此槍。
廣東槍彈廠的主廠就是石井兵工廠,那座工廠也是張之洞的洋務政績,雖然此廠的規模比不上漢陽兵工廠,但南方也算數一數二的大型兵工廠,滿足廣東軍隊的需求是沒什麽問題的。
張人駿原是滿清的兩廣總督,“戊申革命”爆發後,同盟會策動廣東軍嘩變,雖然張人駿鎮壓了這次起義,不過他顯然也不打算趕殺絕,看到革命形勢發展迅速,他立即宣布兩廣地區“局外中立”,響應袁世凱的立憲號召,不過這頭銜依然是“兩廣總督”,後來建國戰爭爆發,南征建**的軍事壓力下,張人駿才宣布廣東脫離清廷統治,實行“自治”,並自封為廣東都督,不久之後,袁世凱正式委任他為“廣東軍政府都督”,張人駿也就名正言順的一幫立憲派的吹吹打打中繼續統治著廣東,而且由於他很快就派兵參加了對廣西的征討,再加上袁世凱的庇護,暫時躲過了革命黨人的清算,繼續維持著“廣東王”的地位。
但是這個“廣東王”的位置並不穩固,同盟會雖然暫時停止了軍事進攻,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放棄廣東那個富庶省份,實際上,根據種種跡象來看,現同盟會可能正積聚力量,準備對廣東實施軍事接管,以便將福建、廣東聯為一體,作為同盟會的根據地,為了這個目的,同盟會不僅報紙上大算張人駿的陳年舊帳,而且不顧財政緊張的事實,正拚命的到處購買軍火,趙北控製的漢陽兵工廠正是同盟會武裝的主要軍火來源。
“總司令說笑了,石井兵工廠仍開工製造軍火,何談被人拆了?”
王軒淡淡一笑,指了指茶幾上那張匯票,說道:“既然總司令是個快言快語的直漢子,那麽下也不拐彎抹角,其實這筆定金買得是一個安心,這筆錢是用來購買總司令原打算賣給同盟會的那批軍火的,張都督想與總司令定個君子協定,以後這漢陽兵工廠的軍火若有多餘的,便都賣與廣東,裝備粵軍,若是同盟會想買軍火,總司令可以告訴他們賣完了。”
建國戰爭中,趙北曾免費支援了同盟會幾批軍火,後來四川光複,於是這賠本買賣也不做了,無論是同盟會還是光複會,要想從漢陽兵工廠提軍火,就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這軍火買賣也成為了湖北軍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而且由於從漢陽兵工廠購買軍火不需要什麽官照、批文,拿錢就賣,所以現不僅同盟會、光複會從這裏購買軍火,就連南方各省的那些個“都督”、“司令”也都派人揣著銀子到漢陽走門路,將手裏的“單打一”、“抬杆子”換成“漢陽造”、“滿天星”。
不過漢陽兵工廠產量有限,不可能敞開供應軍火,除了保障共和軍所需之外,基本上隻向革命派提供軍火,再就是盤踞蘇北的土霸王徐寶山,那也是總司令手裏的一顆棋子。
雖然到手的軍火確實不多,不過同盟會還是仗著漢陽兵工廠提供的軍火覬覦廣東,這讓張人駿都督寢食難安,由於同盟會的部隊裏有不少留學日本的士官生,軍事素質遠高於廣東巡防營,單純的正麵較量張人駿沒有多少把握,所以思來想去,隻好走迂回路線,一方麵派遣心腹去北方拜訪袁大總統,加強與靠山的感情聯絡,一方麵也派人前往湖北,聯絡共和軍總司令,試圖給同盟會來一個釜底抽薪,斷絕其軍火來源。
於是這王軒就到了武漢,來之前顧慮到張都督與總司令平素並無交往,恐怕見不著總司令的麵,性由王軒出麵給譚延闓拍了封電報,請他出麵轉圜,恰好譚延闓也正有會晤總司令的意思,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一同到了武漢,投了帖子後,便客棧焦慮的等待,直到今日才接到邀請,這劉家花園與總司令麵談。
善後局是清末出現的衙門,以方便地方督撫大員處理特殊政務為目的,這個衙門既有軍權也有財權,是清末中樞權力衰微的結果之一,隻有同時掌管著軍權和財權,那些封疆大吏才有資格與中樞分庭抗禮,清廷推行政的目的之一,就是改變這一現狀,加強中樞權力,不過清廷此舉並未取得什麽效果,反而進一步增強了地方的離心傾向,此次“戊申革命”中,廣東、廣西、河南、安徽等省的“中立”與此權力之爭不無關係。
正因善後局地位特殊,地方大員無不重視,各方麵總是給予優先照顧,就連衙署也比別的衙門氣派些。
共和軍的軍官俱樂部由原來的湖北善後局改建而成,占地麵積雖然不大,但衙門裏的建築很,也有幾座西洋式的小樓,共和軍接管之後,西洋小樓成了會議室,而前、後花園旁的那些廂房都被改建成茶室、棋牌室,供軍官們消遣。
後花園的“天字一號”茶室,一群同盟會和光複會的幹部正歇息,一邊品嚐著茶水、糕點,一邊欣賞著那部無聲電影。
電影的內容是清室退位當天離開紫禁城時的記錄,由於當時全國隻有共和軍派去了電影隊,所以,隻有共和軍政宣委手裏的電影膠卷才是全的,而且由於現尚未完成電影的後期製作,這部記錄片沒有公開發行,隻內部放映,目前看過這部記錄片的人基本上都是軍人。
雖然參加了這場反清革命,但是這幫同盟會、光複會的幹部對於紫禁城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外國人的文字記錄,通過電影直觀的看到這座象征著皇權的建築群,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尤其是電影隊不僅進行了平麵攝影,還曾將攝影機擺上高處,對皇城進行了鳥瞰攝影,這種攝影技術就算是拿到國外也是相當先進的。
茶室裏不時爆發出掌聲與喝彩聲,當看到坐著滿清廢帝的那頂轎子走出皇城的時候,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頂點,負責放映電影的時政宣講員適時的用留聲機播放出一首歌曲,這是法國的國歌《馬賽曲》,倒是與現場氣氛較為合拍。
一曲播完,電影也到了結尾部分,畫麵裏軍旗招展,正是一麵共和軍的旗幟,上頭的“鐵血共和”四個大字非常醒目。
隨著熒幕上一片雪白,茶室的電燈亮了起來,電影正式結束了。
觀眾們興高采烈,正起哄讓放映員再將電影播放一遍時,一名軍官已走進茶室,往門側一站,喊了一聲:“總司令到!”
茶室裏立刻安靜下去,觀眾們紛紛起立,麵朝房門望去。
“嗬嗬,諸位可是興?剛才放的隻是記錄片的一小部分,紫禁城裏的宮殿群咱們也都一一拍攝過了,就連皇帝用的馬桶也沒放過,諸位若是這裏多住幾日的話,就可以看到全套記錄片了。等記錄片製作完成,你們回去的時候也可以帶些膠卷回去,讓所有國民都看看滿清退位讓國的那一幕,這都是咱們革命黨人浴血奮戰換來的勝利。”
趙北跨進茶室,先將這套記錄片推銷了一下,然後與這些同盟會、光複會幹部一一握手寒暄,熊成基則站一邊為他引見。
場的光複會幹部除了熊成基之外,還有李燮和、沈鈞益,李燮和趙北早就見過,沈鈞益卻是初次見麵。
同盟會幹部中隻有陳其美、饒國梁兩位是熟麵孔,其他人也都是第一次與趙北見麵。
可偏偏這些人多是曆史名人,對於總司令來說,他們的名字那是如雷灌耳。
譚人鳳、徐鏡心、陳其美、陳炯明這樣的就不必說了,另外幾位,方聲洞、林覺民、喻培倫、饒國梁也都不是無名之輩,趙北穿越之前的那個時空位麵裏,後麵那四位都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仁人誌士,此次“戊申革命”中,他們雖然沒去廣州鬧革命,但也福建立下赫赫功勳,那聚攻福州城軍司令處的敢死隊就是由他們組成的,沒有他們,福建軍第十鎮的統製孫道仁也不會那麽快就“響應”起義。
其實譚人鳳前段日子曾到過武漢,不過當時趙北正京漢線視察,兩人並未見麵,不過倒是利用龔春台槍殺湖南議員的機會通過兩次電報,勉強算得上有些交情。
至於陳其美,如果不是趙北的幹涉,他也不會這麽早就登上政治舞台,不會因為總司令支持袁世凱做總統的事耿耿於懷,與總司令握手時也不像其他人那麽熱情。
不管眾人對總司令的看法如何,他們都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曆史已因趙北的穿越而變得麵目全非。
“諸位不遠千裏而來,趙某招待不周,還望多多海涵。”
趙北與眾人客氣幾句,話鋒一轉,說道:“剛才味根兄已將諸位來意向我說明,我也知道諸位是為裁軍一事而來,本想與諸位徹夜長談,但一來夜已深,諸位一路勞頓,似應早些休息,二來有些軍務需我馬上處理,所以這會談之事好放明日。我已吩咐部下為諸位準備了客房、夜宵,諸位路途勞頓,還是早些休息,等養足了精神,咱們再好好議一議中國的前途問題。”
吩咐副官領著眾人去招待所休息,趙北調頭就離開了軍官俱樂部,帶領衛隊趕往碼頭,夜幕沉沉中渡江前往漢口,騎兵營的護送下趕去劉家花園。
到了劉家花園,花園主人劉人祥已恭候多時,見總司令到來,急忙上前見禮。
“劉先生,不必多禮。這麽晚了還打攪你的清夢,實是過意不去。”趙北客氣幾句。
“哪裏,哪裏。能為共和事業點綿薄之力,鄙人亦深感榮幸,總司令這話說得實是客氣了。”劉人祥唯唯諾諾。
趙北之所以深夜造訪劉家花園,隻是為了這裏接見兩位外地客人,那兩位客人前兩天就投帖拜訪,不過總司令哪能說見就見?拖了兩天後,正好趕上熊成基等革命同誌造訪,趙北這才想起那兩人,於是安排劉家花園為見麵地點,為了此次見麵,他還刻意推遲了與同盟會、光複會舉行正式會談的時間,因為這兩位客人的身份也不同尋常。
進了劉家花園,劉人祥陪同總司令走進一間西式會議室,兩位早就等候於此的客人急忙起身相迎。
一位是舊相識譚延闓,另一位卻是陌生麵孔,兩人均是青衣小帽,見了總司令,都是鞠躬行禮。
“祖庵兄,別來無恙?相別不過數月,怎麽你眼窩深陷,眼圈發黑呢?雖說共和初立,諸事繁忙,但你再忙也不可能比我忙吧。”趙北上來就打了個哈哈。
“再忙也忙不過總司令,前日投得帖子,今日總司令才得空相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總司令擺架子呢。”
譚延闓跟著打了個哈哈,話鋒一轉,言歸正傳,指了指身邊那人,說道:“這位就是王軒先生,安徽人氏,字君本,現為廣東都督府幕客,昔年家父總督兩廣時他也曾幕中效力,說起來也算得廣督幕中的資深幕客了。”
趙北走上前,與兩人握了握手,劉人祥吩咐仆人上了茶後便告了個罪,領著仆人離開會議室,並將會議室的門也關上了。
“祖庵兄,這裏已無外人,你有話直管講。此次來漢,恐怕你不是來敘舊的吧?我的脾氣你也知道,有什麽話直說,不必拐彎抹角。”趙北一張西式沙發上坐下,端起茶,吹了吹茶沫。
譚延闓看了王軒一眼,那王軒心領神會,從袖口摸出一張紙,雙手捧著,恭恭敬敬的放了總司令身邊的茶幾上。
那是一張美國花旗銀行開出的匯票,整整五十萬,趙北隻瞥了一眼,雖然沒看清是銀圓還是美圓,不過這數額本身已是十分驚人。
“王先生這是什麽意思?”趙北拖長了音,抬眼望去,見那王軒一臉微笑。
“這是廣東都督張人駿張大人向總司令訂購軍火的定金,五十萬現大洋,還請總司令笑納。”王軒官話說得不錯,隻是略微有些安徽口音。
“訂購軍火?怎麽,你們廣東的石井兵工廠被人給拆了?我可是聽說了,你們廣東槍彈廠連機關槍都能仿造。”
趙北有些奇怪,想起了劉慶恩派人從廣東兵工廠購回的那兩挺麥特森輕機槍,昨天他曾漢陽兵工廠靶場上試過槍,雖然那機關槍的樣子有些別扭,不過性能確實不錯,他已拍板決定仿造此槍。
廣東槍彈廠的主廠就是石井兵工廠,那座工廠也是張之洞的洋務政績,雖然此廠的規模比不上漢陽兵工廠,但南方也算數一數二的大型兵工廠,滿足廣東軍隊的需求是沒什麽問題的。
張人駿原是滿清的兩廣總督,“戊申革命”爆發後,同盟會策動廣東軍嘩變,雖然張人駿鎮壓了這次起義,不過他顯然也不打算趕殺絕,看到革命形勢發展迅速,他立即宣布兩廣地區“局外中立”,響應袁世凱的立憲號召,不過這頭銜依然是“兩廣總督”,後來建國戰爭爆發,南征建**的軍事壓力下,張人駿才宣布廣東脫離清廷統治,實行“自治”,並自封為廣東都督,不久之後,袁世凱正式委任他為“廣東軍政府都督”,張人駿也就名正言順的一幫立憲派的吹吹打打中繼續統治著廣東,而且由於他很快就派兵參加了對廣西的征討,再加上袁世凱的庇護,暫時躲過了革命黨人的清算,繼續維持著“廣東王”的地位。
但是這個“廣東王”的位置並不穩固,同盟會雖然暫時停止了軍事進攻,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放棄廣東那個富庶省份,實際上,根據種種跡象來看,現同盟會可能正積聚力量,準備對廣東實施軍事接管,以便將福建、廣東聯為一體,作為同盟會的根據地,為了這個目的,同盟會不僅報紙上大算張人駿的陳年舊帳,而且不顧財政緊張的事實,正拚命的到處購買軍火,趙北控製的漢陽兵工廠正是同盟會武裝的主要軍火來源。
“總司令說笑了,石井兵工廠仍開工製造軍火,何談被人拆了?”
王軒淡淡一笑,指了指茶幾上那張匯票,說道:“既然總司令是個快言快語的直漢子,那麽下也不拐彎抹角,其實這筆定金買得是一個安心,這筆錢是用來購買總司令原打算賣給同盟會的那批軍火的,張都督想與總司令定個君子協定,以後這漢陽兵工廠的軍火若有多餘的,便都賣與廣東,裝備粵軍,若是同盟會想買軍火,總司令可以告訴他們賣完了。”
建國戰爭中,趙北曾免費支援了同盟會幾批軍火,後來四川光複,於是這賠本買賣也不做了,無論是同盟會還是光複會,要想從漢陽兵工廠提軍火,就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這軍火買賣也成為了湖北軍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而且由於從漢陽兵工廠購買軍火不需要什麽官照、批文,拿錢就賣,所以現不僅同盟會、光複會從這裏購買軍火,就連南方各省的那些個“都督”、“司令”也都派人揣著銀子到漢陽走門路,將手裏的“單打一”、“抬杆子”換成“漢陽造”、“滿天星”。
不過漢陽兵工廠產量有限,不可能敞開供應軍火,除了保障共和軍所需之外,基本上隻向革命派提供軍火,再就是盤踞蘇北的土霸王徐寶山,那也是總司令手裏的一顆棋子。
雖然到手的軍火確實不多,不過同盟會還是仗著漢陽兵工廠提供的軍火覬覦廣東,這讓張人駿都督寢食難安,由於同盟會的部隊裏有不少留學日本的士官生,軍事素質遠高於廣東巡防營,單純的正麵較量張人駿沒有多少把握,所以思來想去,隻好走迂回路線,一方麵派遣心腹去北方拜訪袁大總統,加強與靠山的感情聯絡,一方麵也派人前往湖北,聯絡共和軍總司令,試圖給同盟會來一個釜底抽薪,斷絕其軍火來源。
於是這王軒就到了武漢,來之前顧慮到張都督與總司令平素並無交往,恐怕見不著總司令的麵,性由王軒出麵給譚延闓拍了封電報,請他出麵轉圜,恰好譚延闓也正有會晤總司令的意思,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一同到了武漢,投了帖子後,便客棧焦慮的等待,直到今日才接到邀請,這劉家花園與總司令麵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