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特殊戰場(上)


    店掌櫃的話言之鑿鑿,端錦已是信了幾分,不過考慮到他現是被南方軍政府通緝的逃犯,言多必失,所以端錦還是決定快言歸正傳。


    “龔清秀,我問你,趙次珊前些日子已為大清忠,此事你是否知曉?”端錦又問。


    “前幾日已從報上聞知消息,乍聞噩耗,下心痛如絞,但又不敢設祭,這心中之壓抑、焦慮,不足為外人道也。所謂‘眾口鑠金’,趙憲台川漢路款虧空一案上不惜一死以明心跡,卻也是無奈之舉。”


    店掌櫃說了幾句,歎了幾聲,眼眶也紅了起來。


    “哦?此話怎講?軍政府公布的帳目上,那川漢路款虧空了四五百萬兩白銀,這筆帳那可是確確實實算趙次珊頭上的。”


    端錦望著龔清秀,看他如何作答。


    龔清秀眉頭一擰,遲疑著說道:“這個……隻不知幾位從四川趕到天津,所為何事?是否是奉了趙憲台之令?另外,端爺姓托忒克氏,可是報紙上通緝的那位四川行刺共和軍總司令的義士?”


    “沒錯,就是端某。隻恨沒有得手,不然,趙次珊或許就不會死了。”


    端錦點了點頭,說道:“你不必狐疑,行刺失敗被擒,我也被關軍政府的大獄裏,跟趙次珊還是住對門的呢。趙次珊是大清的忠臣,我佩服他,我也是大清的忠臣,趙次珊也相信我,所以,他告訴了我一件事,就是關於那川漢路款虧空的事情,我知道,他確實挪用了路款,不過卻沒裝進自己口袋,也沒有全都用軍費上,而是另外提出一部分用了別的地方。龔清秀,你說說看,我這話說得對不對啊?”


    “你……你也知道此事?”龔清秀聞言一愣。


    “這事雖是絕密,不過當時趙次珊已知自己必死無疑,於是便自之前將此事原原本本用血寫一方布上,交給我,那封血書我是倒背如流,隻可惜不能隨身攜帶,不然的話給你瞧一瞧。趙次珊給你的那些銀子是筆巨款,大數目,對不對?”


    端錦頓了頓,看了龔清秀一眼,又道:“那些銀子還有個名堂,叫做‘複國基金’,對不對?這是趙次珊跟洋人學的名詞,對不對?”


    這一連串的“對不對”問下來,那龔清秀是驚訝不已。


    “如此說來,你果然知道這‘複國基金’的事情。”


    龔清秀又向幾人拱了拱手,問道:“不知諸位是如何逃出軍政府大獄的?我聽說成都城陷後,所有總督府幕客全都被革命軍抓走,不知那些幕客是否也逃出來了?”


    “我們關華陽,實不知趙次珊的幕客關哪裏。至於如何我們是逃出大獄的,此事以後再與你說。你先跟我說,趙次珊到底給了你多少銀子?”


    端錦兩眼一眯,似笑非笑的望著龔清秀。


    “這個……既然都是自己人,我就實話跟你們說。趙憲台本打算分派多位親信主持這大清國複國事宜的,下隻是打前站,趙憲台隻給了我二十萬兩銀子,叫我先去北方,本來說好了,以後還有銀子匯過來的,但沒等匯票送來,成都已陷,所以我手上隻有二十萬兩銀子。”


    聽了龔清秀的話,幾人都是精神一振,貴山、額勒登布兩人是眉開眼笑,直到這時,他們才明白端錦為什麽要專門到天津華界走一趟。


    端錦輕輕點著頭,讚許的說道:“趙次珊果然是找了一個忠義之人,當初趙次珊告訴我的也是這個數目,二十萬兩庫平銀。清秀啊,既然你是個實人,廢話我也不羅嗦了,這就把那二十萬兩銀子的匯票拿出來吧,咱們拿了銀子就去遼東複國,等咱們大清國複國了,你龔清秀就是功臣,少不了要封官進爵的。”


    話音未落,端錦已伸出手去,或許是太過激動的緣故,那手竟是哆嗦起來。


    端錦的激動是可以理解的,他千辛萬苦從四川跑到北方,沒有直接去東北,而是冒險來到天津逗留,一則是為了與福島安正會麵,二則是為了這二十萬兩庫平銀的複國基金。


    雖說有日本人後撐腰,可是日本人也不傻子,端錦取得較大進展之前,日本人絕不會大方到給他二十萬兩銀子的地步,便是上次入川刺殺趙北,日本軍部也僅僅隻撥給他數千兩銀子,簡直像是打發叫花子,而行刺行動失敗之後,日本軍部不得不收斂幾分,如此一來,籌措經費變得加困難。


    所以,當端錦得知二十萬兩銀子就擺自己眼前的時候,是對趙爾巽當初的“深謀遠慮”佩服得五體投地。


    “趙次珊啊趙次珊,你果然深謀遠慮!若是大清國複國,你趙次珊就是我大清國的第一忠臣、第一功臣!就憑這,你趙次珊就能追封公爵!……趙北啊趙北,你這反賊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你苦苦追究的那路款虧空已變成了我大清國的‘複國基金’了!”


    端錦心裏美滋滋的琢磨著拿到這筆複國基金之後如何使用,是購買軍火,還是收買草原馬賊?


    有了這筆銀子,就算是日本人不幫忙,端錦也有把握到東北折騰一下,就算複不了國,至少也能叫袁世凱和革命黨寢食不安!叫這天下人看看,他托忒克氏端錦就是這旗人裏的英雄好漢!就是這大清國的忠臣義士!


    但是那位店掌櫃龔清秀卻是搖著頭,說出一番話來,讓端錦大驚失色。


    “沒錯,趙憲台確實親手交給我一張二十萬兩庫平銀的匯票,可那是‘建**’征川之前,距今已是數月,那二十萬兩匯票已被我拆散,已用了該用的地方。本來,趙憲台是打算用這筆複國基金資助‘關外八旗’勤王軍的,可是我去奉天走了一趟,卻跟關外八旗聯絡不上,拍電報回成都,趙憲台讓我先天津潛伏下來,想辦法京津一帶布下眼線、耳目,所以啊,這些銀子都用這上頭了,如今的京津一帶,遍布我的耳目、眼線。”


    聽了龔清秀的這番話,端錦隻覺一陣天旋地轉,差點跌倒。


    “你……你把那二十萬兩銀子都用完了?”站端錦身後的貴山急忙搶上幾步,將端錦扶住,向龔清秀質問。


    龔清秀說道:“倒是沒有用完,隻不過已不多了,現手裏總共不過二萬多兩銀子。”


    “什麽?二萬多兩?二十萬兩銀子用得隻剩下二萬兩銀子,你是散財童子啊?”額勒登布忍不住了,幾步搶了過來,一把揪住龔清秀的衣領。


    見幾人如此激動,龔清秀急忙分辯一番。


    “趙憲台對我說過,這複國之大業不能小氣,這銀子得舍得花,革命黨能用銀子收買會黨給他們賣命,咱們這些大清的忠臣義士當然也能用銀子收買人心。我來天津已有數月,上下打點、收買眼線,已用去不少銀子,前些日子又京城收買了幾個步軍統領衙門的人,現手上的銀子隻剩下二萬兩。當初趙憲台給我那二十萬兩銀子,乍看上去似乎充裕,實則拮據得很,現世道不太平,人人都想著撈銀子,這打通關節就隻能靠銀子,當初趙憲台也說過,二十萬兩銀子隻是第一筆複國基金,以後還有銀子陸續匯來,可是誰曾想,建**一入川,就與成都斷了消息,趙憲台的那些後續銀子也就匯不過來,後來成都陷落,趙憲台自顧不暇,哪裏還能匯銀子過來?”


    龔清秀的話說得實,但是並不能讓對方滿意。


    “小子,騙傻子呢?爺旗營混了這麽多年,騙子見得多了。說!你小子是不是想獨吞那筆銀子?”額勒登布邊說邊從袖子裏摸出匕首,龔清秀眼前晃了晃。


    “諸位若是不信我的話,我也沒有法子,你們殺了我便是,追隨趙憲台於九泉之下,未必也不是個歸宿,就當是還趙憲台的人情了。”


    龔清秀說完,便閉上眼睛,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樣。


    端錦拍了拍龔清秀的肩膀,說道:“清秀啊,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婪之心人皆有之,這我不怪你,但是這複國基金關係重大,你就算想獨吞這筆銀子,那也得看看咱們答應不答應啊。”


    龔清秀睜開眼睛,愕然說道:“端爺,這話從何說起?若是我將這些銀子獨吞了,何必還留這裏開雜貨鋪?二十萬兩銀子,就算是躲租界裏吃利息也夠我一輩子開銷了,我又何必提著腦袋為大清國複國之事奔走?如今手裏雖然隻剩下二萬多兩銀子了,可是這些錢我也沒敢亂花,這雜貨鋪也掙不到什麽錢,之所以硬撐著,就是為了看看趙憲台有沒有派人過來送銀子,現趙憲台已為大清忠,我也拿定了主意,如果再過段日子還沒人過來的話,這鋪子我就關了,去奉天,再去聯絡關外八旗,把這二萬多兩銀子都給他們,叫他們複國,叫他們裝備勤王軍,至於我麽,就勤王軍裏做個小卒子,不為別的,就為了報答趙憲台的知遇之恩。端爺,你要不信我的話,我馬上就把那剩下的銀子給你送過來,咱們一起去奉天找那些關外八旗,把銀子交上去,我就當個大頭兵,別的事情我做不來,可是做個隨軍書吏卻也不難。”


    見龔清秀說得懇切,而且似乎合情合理,端錦臉色稍微好看了些,不過他仍是有些不甘心,於是向額勒登布使了個眼色。


    額勒登布心領神會,拍了拍龔清秀的臉,嗬道:“小子,爺跟你直說,爺成都旗營裏是專幹殺人買賣的,這殺人可比殺豬容易多了。二十萬兩銀子被你花了大半,隻剩下二萬兩銀子,這話隻能蒙傻子,你當我們都是傻子呢?說!到底把銀子藏什麽地方去了?”


    龔清秀脖子一梗,橫了眼額勒登布,說道:“剛才我已說得明白,這銀子都拿去收買眼線了,你們以為我收買的都是下九流的小腳色?實話告訴你們!就憑著那十幾萬兩銀子的買路錢,現,不僅總統府裏有我的眼線,就連那重兵把守的醇親王府,我也能遞進去消息!”


    “什麽?你……你說什麽?”


    端錦推開額勒登布,攥住了龔清秀的衣領,一字一句的說道:“龔清秀,你把剛才那後兩句話再說一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