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束手無策


    會議室裏靜得詭異,座的所有人都沉默著,不少人臉色鐵青,偶爾有人端起茶杯喝上一口那嚐不出滋味的茶,放下茶杯時那“的”的一聲輕響就顯得格外的不合時宜,每當有人這樣放下茶杯時,段祺瑞的眉頭就會緊上一緊。


    段總長心裏不痛快,自從他就任這個“京畿守備副司令”之後,他心裏就一直不痛快,雖說現北方各地的北洋軍都歸他指揮,也隻有他指揮得動,可是偏偏這個“副司令”的名頭叫他興奮不起來,現的“京畿守備司令”是張孝準,名義上,段祺瑞是歸張孝準指揮的,他是張孝準張司令的直屬下級。


    偏偏這種奇怪的安排是由袁世凱直接做出的決定,旁人無法指責,也不敢指責。


    “老頭子到現也不肯放權!”


    這是段祺瑞自己對這種奇怪的職位安排做出的唯一合理解釋,他看來,袁世凱雖然中風癱瘓,無法說話,無法視事,可是這位袁老帥的思維卻依然是清晰的,之所以讓張孝準壓段祺瑞一級,就是為了這個權力平衡,雖然張孝準北洋軍裏沒有什麽根基,指揮不動北洋部隊,隻能依靠段祺瑞下達軍事命令,但是,無論張孝準有無實權,他都是段祺瑞的頂頭上司,而下級是不能置疑上級的,這講究尊卑有序的北洋裏就是維係紀律的紐帶,如果段祺瑞破壞了這個規矩,那麽,其他的那些將領也會有樣學樣,他可以藐視張孝準的命令,那麽,別人也同樣可以藐視他段總長的命令。


    也正因此,段祺瑞目前還保持著對張孝準的服從,張司令怎麽說,段副司令就怎麽去做,而張孝準也明白自己的地位,不會真把自己當成是段祺瑞的上司,兩人好歹還算合作得比較默契,至少表麵看來如此。


    不默契不行啊,現北方軍情危殆,這個時候正是北洋同仇敵愾的時候,可不是鬧意氣之爭的時候。


    說起目前的軍情,這也是段祺瑞心裏不痛快的重要原因,自從前幾天聯合陣線主力部隊北渡黃河之後,這南軍的攻勢就一直很猛烈,幾乎兵不血刃的占領了豫北後兩府,然後眼也不眨的就踏上了直隸的地麵,順著京漢鐵路殺氣騰騰撲向北京,這架勢,那是不拿下北京不罷休了。


    要想阻擋南軍的進軍腳步,目前沒有什麽好辦法,山西的北洋部隊不敢撤,直隸的北洋部隊數量有限,士氣、軍心都很成問題,正麵作戰根本擋不住兵鋒正銳的聯合陣線部隊,唯一的有效手段似乎隻剩下拆鐵路了,但是問題於,聯合陣線擁有一支極有效率的工程部隊,他們就走前鋒部隊的後頭,一路走一路修複那些被破壞的路基、鐵軌,而那列裝甲列車的掩護下,任何北洋軍部隊都不敢對這支工程部隊實施襲擾,有了鐵路、火車的幫助,聯合陣線部隊的進軍速度相當驚人,沿途北洋軍是望風披靡,根本抵擋不住對方的攻勢,大量軍火輜重也落入南軍手中,這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實力,南軍氣焰極為囂張。


    就剛才,前線拍來電報,石家莊火車站已被南軍占領,幾台來不及炸毀的火車頭也落入了南軍掌握,北洋守軍被打得七零八落,各部完全失去聯係,根本就無法統計戰鬥損失情況。


    石家莊陷落,那麽北邊的正定就危險了,如果正定也守不住,那麽南軍就會直趨保定,保定陷落之後,那麽南軍的飛機完全可以從保定起飛,對京津地區實施偵察了。


    軍情危殆如此,偏偏眾人束手無策,也難怪這會議室裏的氣氛詭異了。


    剛才張孝準打算將所有調得回來的部隊都調到北京,進行固守,但是卻遭到段祺瑞堅決反對,他的理由很充分,現這種時候,一旦各地駐軍大量撤退,極易引起恐慌情緒,對於軍心、民心都非常不利,張孝準不熟悉北洋軍,可段祺瑞卻對這支軍隊知根知底,他害怕撤退的命令一下達,士氣、軍心會瞬間崩潰。


    豫南作戰的失利,不僅使北洋元氣大傷,致命的是,這一仗完全打垮了北洋的信心,許多北洋軍官驚訝的發現他們的部隊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這麽些年來,他們曾以為自己一直追趕著世界軍事強國的腳步,但是豫南一仗讓他們清醒過來,他們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北洋軍果然是“淮軍餘孽”,空有現代軍隊的軀殼,但是卻全無現代軍隊的靈魂,軍官打仗隻為升官,士兵打仗隻為軍餉,這樣的軍隊對付土匪、會黨綽綽有餘,但是一遇到那種有著狂熱思想、而且有著良好後勤保障的革命軍隊,就立刻顯出原形了。


    現怎麽總結經驗教訓都太遲了,麵對咄咄逼人的革命軍隊,北洋再怎麽虛弱,也必須拿出全身解數頂住了。


    段祺瑞的意見是仍舊以京漢線為爭奪重點,沿著鐵路布置兵力,梯次防禦,爭取時間,以便將中樞政府轉移到天津,然後從大沽上船,遷都南京。


    遷都,這是個敏感的話題,這個建議不僅遭到了代理大總統徐世昌的堅決反對,同時也遭到了英國、法國等列強駐華公使的堅決反對,結果,段祺瑞的意見也沒能通過,這場軍事會議竟變成了啞劇表演,誰都不再隨意發言了,就等主持會議的代理大總統徐世昌一錘定音了。


    自從徐世昌趕到北京後,北洋的將領們很快發現了這位北洋掌門的性格缺陷。


    優柔寡斷,徐世昌優柔寡斷,他少了袁世凱的那份果決,雖說現是北洋掌門,可是每天總要跑去袁世凱的病榻前請示,而不顧袁世凱那越來越虛弱的身體,說到底,他徐世昌現隻不過是袁世凱的傳聲筒而已,根本拿不出自己的主見,或許他這是藏拙,但可能的原因是,他束手無策。


    “諸位,遷都一事關係重大,非到萬不得以不取此策,這種危局之中,若再失去列強支持,北洋隻怕是一夜垮台,樹倒猢猻散了。”


    民國代理大總統徐世昌總算是打破了沉默,以極為低沉的語氣給了眾人一個底線。


    “剛才我與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電話裏商議過遷都的事情,朱爾典先生認為,目前的形勢之下,如果中樞失去了北京城,那麽,外交上將造成被動局麵,因此,不宜遷都南方,何況,南方局勢也不穩定,杭州方向的南軍部隊也調兵遣將,東南大戰也有一觸即發之勢。英國公使認為,目前穩妥的辦法莫過於尋求和解,以必要之讓步爭取與聯合陣線方麵達成一致意見。”


    見徐世昌仍想議和,段祺瑞壓住心頭的火氣,沉聲問道:“現聯合陣線步步為營,前鋒部隊距離京津不過幾日路程,現即使北洋想和,可是他們肯麽?請問大總統,如果聯合陣線要求將此次開戰禍首交給他們處理,我們中樞政府是交還是不交呢?他們若指袁大總統為開戰禍首,那麽,徐大總統交是不交呢?”


    段祺瑞這話說得可不怎麽客氣,而且話題也過於敏感,與座眾人都有切身利益聯係,因此,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徐世昌。


    徐世昌歎了口氣,說道:“芝泉,事已至此,中樞還有其它道路可走麽?何況,何人是開戰禍首?何人應該被作為戰犯懲處?聯合陣線也沒有指名道姓。這就是對方的高明之處,留下餘地,用以轉圜,不將人逼到絕路,這也可說明,聯合陣線不是不想議和,而是他們覺得現得到的好處太少,光是一個國會,還滿足不了那位趙委員長的胃口。”


    “大總統的意思是,到時候隨便找個替罪羊?那麽,你看我們之中,何人合適呢?”


    段祺瑞的話引起眾人的不安,這話簡直就是質問徐世昌了,現袁世凱還沒咽氣,這段祺瑞就敢頂撞徐世昌,如果袁世凱死去,那還不知道他段祺瑞會怎麽看待這位東海徐帥呢。


    徐世昌一時愕然,心中是淒涼,但竟找不到什麽反駁的話來,正尷尬時,卻見坐一側的張孝準站了起來。


    “時局紛亂,南北幹戈不休,隻能給列強以可乘之機,對此,張某亦與徐大總統一樣憂慮。當年張某曾加入過同盟會,與宋鈍初略有交情,現他仍北京,張某願去與他一晤,看看能否轉圜。”


    張孝準的話讓段祺瑞很不以為然。


    “閏農,你還是別白費心思了,現聯合陣線裏是由趙北說了算,宋教仁不過是給他抬轎的人,宋教仁的話現可不管用。”段祺瑞搖著頭說道。


    “死馬當活馬醫,也是未嚐不可。閏農,你就去吧,順便告訴宋鈍初,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昨天對我說過,如果中國內戰持續下去的話,日本和俄國很可能東三省搞些小動作,眼看著內憂要引起外患,聯合陣線可不能做國家的罪人,現應該是南北攜手,共濟時艱的時候,聯合陣線還是見好就收吧,這個國家可亂不起了。”


    徐世昌話裏透出的意思讓所有人都是心驚。


    “這是英國公使親口說的?”張孝準一愣。


    “本來,我是不想說的,不過現,還是告訴你們吧。前段日子,東三省的旗人頗為活躍,扛著‘關外八旗’的旗號上躥下跳,招降納叛,各處走私軍火,蒙古的王公也是蠢蠢欲動,這背後都有日本人的影子,即使不用英國公使提醒,我也知道這東三省現不太平,說不好什麽時候就亂成了一鍋粥,若是承平時候,這些跳梁小醜不過是肌膚之癬,可是現,這幫人就是心腹大患,他們本身沒什麽出息,可是這背後的日本人卻不是善類。”


    徐世昌的話讓張孝準握了握拳頭,說道:“請徐大總統放心,若是宋鈍初無能為力,我就再去找趙振華,將這國際大勢給他講明,讓他適時收手。”


    “眼看中樞權力近眼前,那趙北肯就此罷休麽?”段祺瑞冷哼。


    “既是革命黨人,胸中必有國家利益,區區中樞權力又算得了什麽?若是一心爭權奪利,又算得上什麽革命黨人?”


    張孝準苦澀一笑,向徐世昌道別,頭也不回的走出了會議室。


    “他走了,誰來指揮部隊?”段祺瑞向座的北洋將領們苦笑。


    “芝泉,有些事情大家心裏明白就行了。北洋,始終還是北洋,就算是北洋裏的元老,也未必能讓北洋聽話,何況一個外人?這守備司令部的事情,還是你一手操辦吧。”


    徐世昌歎了幾句,心中感慨萬千,這幾天接任民國臨時大總統,這大總統的風光沒有領略到,可是這大總統的煩惱卻已讓他有些撐不住了,一方麵是袁世凱的重托,一方麵是局勢的持續惡化,再加上底下這幫各自打著小算盤的部下,他是步履維艱啊。


    這個總統,還真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當好的,袁世凱做得已經是很不錯了。


    徐世昌這話裏有話,座眾人多半都聽明白了,向段祺瑞望去,卻見他臉色陰沉,顯然也聽明白了徐世昌的真正意思。


    現的北洋,確實已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再不團結起來,那就隻有散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