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重逢鄭州(下)
莫理循當然不會意一個女學生的名字,他現關心的是這個國家的形勢發展趨勢,而現能夠讓他看清楚這個趨勢的人也隻有麵前的這位趙總司令,所以,當他被趙北請進書房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目光投到那張靠窗的書桌上。
“莫理循先生,你看什麽呢?那隻是一張很普通的桌子,不是什麽古董。”
趙北打著哈哈,接過衛兵端上來的一杯熱茶,熱情的邀請莫理循坐他對麵的那張沙發上。
“莫理循先生,我知道你不太喜歡印度紅茶,所以特意給你準備了綠茶,不過我這裏也不是茶館,泡茶的時候沒那麽多講究,這味道你得包涵包涵。”
趙北落座之後,將茶杯放麵前的茶幾上,看了莫理循一眼,見對方已收回了目光,臉上的神情有些古怪。
“總司令,我很好奇,剛才屋子外頭的時候,我恰好聽見那位年輕女士稱讚您做的兩句詩,其中有一句好象是‘已將剩勇追窮寇’,而且您好象是把它寫了紙上?”
莫理循見趙北一身軍裝,武裝帶也紮得精神,於是決定稱呼對方為“總司令”,不過剛才那張書桌上他確實沒有看見什麽書法作品,所以這心中也是好奇。
“你的聽覺很敏銳麽,不過不是‘已將剩勇追窮寇’,而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雖然隻是兩個字的不同,可是這意思卻大相徑庭。”
趙北微笑著糾正了一下,然後指指抽屜,說道:“如果你想欣賞一下我的那張書法作品,我可以從抽屜裏拿出來給你瞧瞧。”
“謝謝,如果您方便的話。”莫理循倒是一點也不客氣。
趙北向一名衛兵使了個眼色,由那名衛兵將那件“書法作品”從抽屜裏拿了出來,交給了莫理循。
“總司令,您的書法很不錯,比我強得多。”莫理循這句話倒是實話。
“我的書法入不了書法大家的法眼,不過外國人看來,中國的文化確實是蒙著一層神秘色彩的,莫理循先生,你以前跟我說過,你到中國來主要是來研究中國的古代文化,可是我看來,你對政治的興趣似乎遠超你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都是離不開政治的,何況,貴國現的政治局麵非常微妙,似乎正處於一個曆史的分岔口上,作為一個記者,我對政治感興趣並不是不能理解的。
莫理循急忙抓住眼前的這個機會,言歸正傳。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誤的話,總司令的這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似乎表明,您從心裏來講,是不願意給北洋集團一次喘息的機會的,你的意思似乎是想一鼓作氣打到北京,徹底結束北洋集團對這個國家中樞權力的控製,然後把這個中樞權力轉移到聯合陣線手裏,由您的這個政治集團統治這個國家。”
聽到莫理循這樣詢問,趙北淡淡一笑,說道:“莫理循先生,顯然你看來,現的北洋集團確實也成了‘寇’了,而我們這個國家,有句古老的格言,叫做‘成王敗寇’,這樣說起來,你也不看好北洋集團的前途。”
這是顧左右而言它,莫理循明白,這個話題似乎不合適繼續下去了,於是他隻好換了個話題。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聯合陣線試圖通過此次南北和談組建一個由聯合陣線方麵完全控製的責任內閣,現國會已經被聯合陣線控製了,如果內閣也被聯合陣線完全控製住的話,那麽,這個國家的中樞權力實際上就被聯合陣線控製起來了,至於總統府由哪一方麵控製似乎已不重要,這種局麵即使發生實行總統製的美國,對於總統一方的政治派別來講也是災難性的,那實際上意味著總統已經喪失了對中樞權力的控製,總統成了一個擺設。”
說到這裏,莫理循停了下來,看了眼趙北,見對方依舊保持著淡淡的笑容,手持茶杯,以一種較為隨意的姿勢斜靠著沙發,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與那些北洋的高官完全不一樣。
莫理循頓了頓,繼續說道:“其實我想問的是,如果聯合陣線真的控製了國會和內閣的話,您打算怎麽製訂這個國家的內外政策?要知道,現不僅外國記者們關心這個問題,各國的外交官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莫理循先生,我有必要提醒你一下,聯合陣線並不是我的一言堂,我隻是這個政治聯盟的領袖而已,雖然有一定權威,可是這並不代表著我可以聯合陣線裏為所欲為,所以,如果聯合陣線真的掌握了中樞權力的話,內外政策的製訂上,我也必須接受庶務委員會的建議甚至是監督,雖然庶務委員會限製不了我的決定,但是他們是有資格決定是否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的,那才是聯合陣線真正的權威所。當然,這裏我可以先跟你亮亮底,作為一個對這個國家負責的軍人,我的內外政策都將以這個國家的全體國民的利益為唯一準則,損害國民利益的事情我不會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我會量去做,無論如何,將這個衰微的國家帶上繁榮強盛之路是我的唯一目標。”
趙北的話虛虛實實,這讓莫理循好奇了。
“冒昧的問一句,您現對英國怎麽看?”莫理循的這個問題非常的直接。
“英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僅擁有發達的工業,也擁有強大的軍隊,尤其是它的海軍,據我所知,目前來講,英國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似乎是不可動搖的,這個國家對世界的影響遍布每一個角落,就連目前中國的局勢也是由英國左右著的。”
總司令的話說得非常巧妙,刻意避開了敏感的話題,而將話題集中英國那強大的國力和軍力上,這讓莫理循有些不甘心,因為他實際上想問的是趙北對英國的外交立場,既然正麵強攻不行,那麽隻有迂回包抄。
“那麽,您對德國怎麽看呢?”莫理循又問。
“德國作為歐洲的後起強國,它的崛起模式讓我很感興趣,我認為,德國算是後進國家的楷模,雖然德國的崛起模式不能照搬,也不可模仿,但是我看來,德國的崛起過程中有許多經驗是值得中國學習的。”趙北說道。
“看起來,您對德國很有好感。那麽,我想問一問,如果您掌握了中樞權力,您會不會與德國結盟呢?”
莫理循看了眼趙北,發現對方的眉頭微微擰了一下。
“莫理循先生,關於結盟的事情,這涉及到外交,而作為一個職業軍人,我對外交幾乎是知之甚少,到底中國該不該與某個強國或某幾個強國結盟,這關係到太多方麵的利益,實不是現就可以決定的。我看來,目前的世界局勢比較平穩,似乎用不著過於強調國際軍事同盟的意義,而且對於中國人來講,隻要中國不麵臨危險的敵人,中國人也不會主動尋求軍事同盟的保護,因為‘中庸’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是很深的,中國人曆史上很少選擇走極端,除非被人逼上了絕路。我認為,對於落後國家來說,經濟和工業的發展才是第一位的,互利互惠的基礎上,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的強國發展正常的貿易。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具體的外交事務應該交由外務部和國會去討論,而且也與遠東地區的形勢密切相關,尤其是東三省現的局勢,還有蒙古草原的局勢。”
對於總司令的這個回答,莫理循並不滿意,雖然他也從這段話裏聽出了一點弦外之音,不過他急於弄明白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答,他正打算繼續追問下去,但是一名副官走進書房,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總司令,火車到站了,您看現是不是過去一下?”副官說道。
“也好,去看一看。”
趙北站了起來,向莫理循歉意的一笑,說道:“對不住,莫理循先生,現一列運送誌願者的火車到站了,我要去接他們,今天咱們的談話就到此為止,你可以旅館裏住幾天,我們可以另外換個時間做一次專訪。對了,你或許可以跟我一起去火車站看看,我相信,這些誌願者身上,你會看見這個國家的希望和這個民族的前途。”
“很樂意與您一同接見這些誌願者,如果您同意的話,我也想采訪一下他們。”
莫理循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與總司令一同公共場合露麵的機會,他來中國,固然是被這個國家的古代文化所吸引,但未必沒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能夠通過總司令接觸到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的話,他也會非常高興的。
到了鄭州火車站,那些隨火車趕到這裏的誌願者們已經下了車,並已火車站前列隊,一個臨時檢閱台也搭建起來,就那上頭,趙北以聯合陣線委員長的身份向這數百名青年誌願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趁著這個機會,莫理循走到誌願者們中間進行采訪,而且就這些人裏,他意外的看見了那位曾經總司令部小書房前邂逅的女學生。
“你好,外國人,我們又見麵了。”那位胖胖的女學生用蹩腳的法語向莫理循打著招呼。
“你可以跟我用中國話交談。”
莫理循用中國話對那女學生說道,他注意到對方的左臂上綁著一副臂章,上麵寫著“政宣委”的字樣。
“你是政宣委的工作人員麽?”莫理循問道。
“哈哈!不是。準確的講,我現隻是政宣委的編外人員,這個臂章其實就是剛才總司令交給我的,我去總司令部就是為了領這個臂章,一共五十個臂章,這裏所有正維持秩序的人都跟我一樣,都是政宣委的編外人員,我們專門負責火車站接待、安置誌願者。”
“會有很多誌願者過來麽?”莫理循又問。
“當然,據說有近萬人呢,他們將被分配到河南、陝西、山西、山東去。”
“他們去這些地方幹什麽?山東現還控製北洋的手裏啊。這些誌願者多數看上去很年輕,似乎應該是學生,他們為什麽不繼續自己的學業呢?”
“腐朽的北洋集團即將覆滅,山東也會被聯合陣線控製的,難道你認為北洋集團還能繼續他們的統治麽?”
女學生不屑的瞪了莫理循一眼,胳膊一抬,指著那黑壓壓的人群說道:“這些誌願者根據自己的特長將從事不同的工作,有的人會去鄉村,有的人會留城市,還有的人將成為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至於學業,他們完全可以工作中繼續學業,有的人還會成為小學和中學的教師、校長,這難道不比學校裏死讀書有意義麽?”
“可是,據我所知,你們的那位總司令正打算派遣多的學生去歐洲留學。”莫理循說道。
“留學的名額有限,又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留學。你這個人太羅嗦了,我不跟你說了,既然你跟總司令熟,那你去問他吧,不過呢,總司令現忙著,未必有空搭理你。”
女學生白了莫理循一眼,然後朝另一個方向望了望,莫理循也跟著望了過去,卻驚訝的發現,趙總司令已結束了演講,並已坐上了那輛福特小汽車,而與他並排坐一起的似乎還有一名紮著馬尾辮的女學生。
“那位女士是不是總司令的朋友?”莫理循問道。
“嘻嘻!你自己去問總司令吧。”
看到那輛小汽車始終沒有發動的跡象,莫理循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的走了過去,莫名其妙的當了回電燈泡,當然,若幹年後,他津津有味的回憶錄裏用了大段筆墨來描述這次充當電燈泡的寶貴經曆,畢竟,這是他與趙總司令夫人的第一次正式會麵,印象深刻。
對於趙北來講,這次與翠旖姑娘的鄭州重逢意義重大,因為就是鄭州火車站前,他正式雇傭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第一位女性秘書,而且對方還是以“誌願者”的身份進入他的生活的。
這良苦用心,卻也不是誰都能領悟的。
莫理循當然不會意一個女學生的名字,他現關心的是這個國家的形勢發展趨勢,而現能夠讓他看清楚這個趨勢的人也隻有麵前的這位趙總司令,所以,當他被趙北請進書房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目光投到那張靠窗的書桌上。
“莫理循先生,你看什麽呢?那隻是一張很普通的桌子,不是什麽古董。”
趙北打著哈哈,接過衛兵端上來的一杯熱茶,熱情的邀請莫理循坐他對麵的那張沙發上。
“莫理循先生,我知道你不太喜歡印度紅茶,所以特意給你準備了綠茶,不過我這裏也不是茶館,泡茶的時候沒那麽多講究,這味道你得包涵包涵。”
趙北落座之後,將茶杯放麵前的茶幾上,看了莫理循一眼,見對方已收回了目光,臉上的神情有些古怪。
“總司令,我很好奇,剛才屋子外頭的時候,我恰好聽見那位年輕女士稱讚您做的兩句詩,其中有一句好象是‘已將剩勇追窮寇’,而且您好象是把它寫了紙上?”
莫理循見趙北一身軍裝,武裝帶也紮得精神,於是決定稱呼對方為“總司令”,不過剛才那張書桌上他確實沒有看見什麽書法作品,所以這心中也是好奇。
“你的聽覺很敏銳麽,不過不是‘已將剩勇追窮寇’,而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雖然隻是兩個字的不同,可是這意思卻大相徑庭。”
趙北微笑著糾正了一下,然後指指抽屜,說道:“如果你想欣賞一下我的那張書法作品,我可以從抽屜裏拿出來給你瞧瞧。”
“謝謝,如果您方便的話。”莫理循倒是一點也不客氣。
趙北向一名衛兵使了個眼色,由那名衛兵將那件“書法作品”從抽屜裏拿了出來,交給了莫理循。
“總司令,您的書法很不錯,比我強得多。”莫理循這句話倒是實話。
“我的書法入不了書法大家的法眼,不過外國人看來,中國的文化確實是蒙著一層神秘色彩的,莫理循先生,你以前跟我說過,你到中國來主要是來研究中國的古代文化,可是我看來,你對政治的興趣似乎遠超你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都是離不開政治的,何況,貴國現的政治局麵非常微妙,似乎正處於一個曆史的分岔口上,作為一個記者,我對政治感興趣並不是不能理解的。
莫理循急忙抓住眼前的這個機會,言歸正傳。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誤的話,總司令的這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似乎表明,您從心裏來講,是不願意給北洋集團一次喘息的機會的,你的意思似乎是想一鼓作氣打到北京,徹底結束北洋集團對這個國家中樞權力的控製,然後把這個中樞權力轉移到聯合陣線手裏,由您的這個政治集團統治這個國家。”
聽到莫理循這樣詢問,趙北淡淡一笑,說道:“莫理循先生,顯然你看來,現的北洋集團確實也成了‘寇’了,而我們這個國家,有句古老的格言,叫做‘成王敗寇’,這樣說起來,你也不看好北洋集團的前途。”
這是顧左右而言它,莫理循明白,這個話題似乎不合適繼續下去了,於是他隻好換了個話題。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聯合陣線試圖通過此次南北和談組建一個由聯合陣線方麵完全控製的責任內閣,現國會已經被聯合陣線控製了,如果內閣也被聯合陣線完全控製住的話,那麽,這個國家的中樞權力實際上就被聯合陣線控製起來了,至於總統府由哪一方麵控製似乎已不重要,這種局麵即使發生實行總統製的美國,對於總統一方的政治派別來講也是災難性的,那實際上意味著總統已經喪失了對中樞權力的控製,總統成了一個擺設。”
說到這裏,莫理循停了下來,看了眼趙北,見對方依舊保持著淡淡的笑容,手持茶杯,以一種較為隨意的姿勢斜靠著沙發,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與那些北洋的高官完全不一樣。
莫理循頓了頓,繼續說道:“其實我想問的是,如果聯合陣線真的控製了國會和內閣的話,您打算怎麽製訂這個國家的內外政策?要知道,現不僅外國記者們關心這個問題,各國的外交官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莫理循先生,我有必要提醒你一下,聯合陣線並不是我的一言堂,我隻是這個政治聯盟的領袖而已,雖然有一定權威,可是這並不代表著我可以聯合陣線裏為所欲為,所以,如果聯合陣線真的掌握了中樞權力的話,內外政策的製訂上,我也必須接受庶務委員會的建議甚至是監督,雖然庶務委員會限製不了我的決定,但是他們是有資格決定是否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的,那才是聯合陣線真正的權威所。當然,這裏我可以先跟你亮亮底,作為一個對這個國家負責的軍人,我的內外政策都將以這個國家的全體國民的利益為唯一準則,損害國民利益的事情我不會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我會量去做,無論如何,將這個衰微的國家帶上繁榮強盛之路是我的唯一目標。”
趙北的話虛虛實實,這讓莫理循好奇了。
“冒昧的問一句,您現對英國怎麽看?”莫理循的這個問題非常的直接。
“英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僅擁有發達的工業,也擁有強大的軍隊,尤其是它的海軍,據我所知,目前來講,英國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似乎是不可動搖的,這個國家對世界的影響遍布每一個角落,就連目前中國的局勢也是由英國左右著的。”
總司令的話說得非常巧妙,刻意避開了敏感的話題,而將話題集中英國那強大的國力和軍力上,這讓莫理循有些不甘心,因為他實際上想問的是趙北對英國的外交立場,既然正麵強攻不行,那麽隻有迂回包抄。
“那麽,您對德國怎麽看呢?”莫理循又問。
“德國作為歐洲的後起強國,它的崛起模式讓我很感興趣,我認為,德國算是後進國家的楷模,雖然德國的崛起模式不能照搬,也不可模仿,但是我看來,德國的崛起過程中有許多經驗是值得中國學習的。”趙北說道。
“看起來,您對德國很有好感。那麽,我想問一問,如果您掌握了中樞權力,您會不會與德國結盟呢?”
莫理循看了眼趙北,發現對方的眉頭微微擰了一下。
“莫理循先生,關於結盟的事情,這涉及到外交,而作為一個職業軍人,我對外交幾乎是知之甚少,到底中國該不該與某個強國或某幾個強國結盟,這關係到太多方麵的利益,實不是現就可以決定的。我看來,目前的世界局勢比較平穩,似乎用不著過於強調國際軍事同盟的意義,而且對於中國人來講,隻要中國不麵臨危險的敵人,中國人也不會主動尋求軍事同盟的保護,因為‘中庸’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是很深的,中國人曆史上很少選擇走極端,除非被人逼上了絕路。我認為,對於落後國家來說,經濟和工業的發展才是第一位的,互利互惠的基礎上,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的強國發展正常的貿易。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具體的外交事務應該交由外務部和國會去討論,而且也與遠東地區的形勢密切相關,尤其是東三省現的局勢,還有蒙古草原的局勢。”
對於總司令的這個回答,莫理循並不滿意,雖然他也從這段話裏聽出了一點弦外之音,不過他急於弄明白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答,他正打算繼續追問下去,但是一名副官走進書房,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總司令,火車到站了,您看現是不是過去一下?”副官說道。
“也好,去看一看。”
趙北站了起來,向莫理循歉意的一笑,說道:“對不住,莫理循先生,現一列運送誌願者的火車到站了,我要去接他們,今天咱們的談話就到此為止,你可以旅館裏住幾天,我們可以另外換個時間做一次專訪。對了,你或許可以跟我一起去火車站看看,我相信,這些誌願者身上,你會看見這個國家的希望和這個民族的前途。”
“很樂意與您一同接見這些誌願者,如果您同意的話,我也想采訪一下他們。”
莫理循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與總司令一同公共場合露麵的機會,他來中國,固然是被這個國家的古代文化所吸引,但未必沒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能夠通過總司令接觸到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的話,他也會非常高興的。
到了鄭州火車站,那些隨火車趕到這裏的誌願者們已經下了車,並已火車站前列隊,一個臨時檢閱台也搭建起來,就那上頭,趙北以聯合陣線委員長的身份向這數百名青年誌願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趁著這個機會,莫理循走到誌願者們中間進行采訪,而且就這些人裏,他意外的看見了那位曾經總司令部小書房前邂逅的女學生。
“你好,外國人,我們又見麵了。”那位胖胖的女學生用蹩腳的法語向莫理循打著招呼。
“你可以跟我用中國話交談。”
莫理循用中國話對那女學生說道,他注意到對方的左臂上綁著一副臂章,上麵寫著“政宣委”的字樣。
“你是政宣委的工作人員麽?”莫理循問道。
“哈哈!不是。準確的講,我現隻是政宣委的編外人員,這個臂章其實就是剛才總司令交給我的,我去總司令部就是為了領這個臂章,一共五十個臂章,這裏所有正維持秩序的人都跟我一樣,都是政宣委的編外人員,我們專門負責火車站接待、安置誌願者。”
“會有很多誌願者過來麽?”莫理循又問。
“當然,據說有近萬人呢,他們將被分配到河南、陝西、山西、山東去。”
“他們去這些地方幹什麽?山東現還控製北洋的手裏啊。這些誌願者多數看上去很年輕,似乎應該是學生,他們為什麽不繼續自己的學業呢?”
“腐朽的北洋集團即將覆滅,山東也會被聯合陣線控製的,難道你認為北洋集團還能繼續他們的統治麽?”
女學生不屑的瞪了莫理循一眼,胳膊一抬,指著那黑壓壓的人群說道:“這些誌願者根據自己的特長將從事不同的工作,有的人會去鄉村,有的人會留城市,還有的人將成為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至於學業,他們完全可以工作中繼續學業,有的人還會成為小學和中學的教師、校長,這難道不比學校裏死讀書有意義麽?”
“可是,據我所知,你們的那位總司令正打算派遣多的學生去歐洲留學。”莫理循說道。
“留學的名額有限,又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留學。你這個人太羅嗦了,我不跟你說了,既然你跟總司令熟,那你去問他吧,不過呢,總司令現忙著,未必有空搭理你。”
女學生白了莫理循一眼,然後朝另一個方向望了望,莫理循也跟著望了過去,卻驚訝的發現,趙總司令已結束了演講,並已坐上了那輛福特小汽車,而與他並排坐一起的似乎還有一名紮著馬尾辮的女學生。
“那位女士是不是總司令的朋友?”莫理循問道。
“嘻嘻!你自己去問總司令吧。”
看到那輛小汽車始終沒有發動的跡象,莫理循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的走了過去,莫名其妙的當了回電燈泡,當然,若幹年後,他津津有味的回憶錄裏用了大段筆墨來描述這次充當電燈泡的寶貴經曆,畢竟,這是他與趙總司令夫人的第一次正式會麵,印象深刻。
對於趙北來講,這次與翠旖姑娘的鄭州重逢意義重大,因為就是鄭州火車站前,他正式雇傭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第一位女性秘書,而且對方還是以“誌願者”的身份進入他的生活的。
這良苦用心,卻也不是誰都能領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