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四兩搏千斤(下)


    外務部的這間辦公室裏,唐紹儀與伍廷芳一聊就是一個多鍾頭,伍朝樞下午就要乘火車趕去天津,然後由天津登船去智利,於是伍廷芳適時結束了談話,帶著伍朝樞離開了外務部。


    伍廷芳和伍朝樞離開外務部之後,唐紹儀又向總統府掛了個電話,詢問總統行蹤,但是得到的回答仍是“總統還南苑”。


    既然總統沒回城裏,那麽,唐紹儀還是決定先召開會議,與幕僚們討論一下與英國公使舉行正式外交會談的細節問題。


    自從得知中國中樞政府已經與俄國駐華公使就合作修建內外蒙古鐵路問題達成協議之後,那東交民巷就差不多鬧翻了天,尤以英國、日本這兩國駐華公使為激動。


    與其說是“激動”,倒不如說是“憤怒”,因為一旦這條由外蒙庫倫直達內蒙歸化的鐵路建成通車的話,那麽,無疑將大大加強沙皇俄國華力量,為讓人憂慮的是,如果因為這條鐵路帶來的利益而使沙皇俄國政府將戰略重心由歐洲轉回亞洲的話,那麽,不僅將對日本的華利益構成嚴重威脅,而且也將對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區區一份鐵路建設協議就可能引起世界局勢劇烈變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四兩搏千斤”。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英國公使的擔心所,而且也就能夠理解德國這件事上的立場了。


    沒錯,對於中國與俄國合作修建內外蒙古鐵路這件國際事件,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甚至拍發賀電去俄國,向俄國沙皇“祝賀”這條鐵路建設方案的達成,因為德國皇帝也希望利用這條鐵路告訴俄國沙皇這樣一個淺顯而簡單的道理:歐洲都是硬骨頭,會啃壞牙齒的,還是回遠東吧,那裏有一塊肥肉,而且日本那條看門狗也已經被那位“遠東狂人”給折騰的筋疲力了。


    德國一旁幸災樂禍,美國也後頭打趣,緊跟著德國皇帝的賀電,美國總統塔夫脫也給中俄兩國中樞政府拍發了賀電,祝賀兩國商業與貿易上取得的“長足進展”,當然,電報的末尾,美國總統也沒忘了提醒一下,根據“利益均沾”原則,美國商人和財團也應該中國的商業與貿易中分享好處,那麽,那個宏偉的“大十字鐵路計劃”確實應該立即啟動了。


    眼看著英國利益差不多快被許多國家給忘記了,英國政府急紅了眼,英國外交大臣親自給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先生拍發電報,下達了措辭嚴厲的訓令,用朱爾典自己的話來形容,那電報上的內容是用“瘋狗一樣的語氣”“狂吠”,雖然對上司的失態舉動表示“遺憾”,但是朱爾典還是很快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連夜帶著助手草擬了一份外交備忘錄,並次日邀請中國外務總長唐紹儀前往英國駐華公使館,鄭重其事的將這份外交備忘錄交給了唐總長,用這種有違外交禮節的行動向民國政府表示了不滿。


    現,那份外交備忘錄就擱唐紹儀麵前的辦公桌上,封麵上的那麵米字旗格外醒目,仿佛提醒唐總長,英國的尊嚴是不容忽視的,英國的軍事力量和外交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


    其實外交備忘錄上也沒提什麽苛刻的條件,不過就是參照俄國的那個“庫歸鐵路計劃”草擬了一個的鐵路計劃,這條鐵路由杭州出發,橫穿浙江、福建,直達廣東境內,並終與那條廣九鐵路接軌,這條鐵路也是中外合資修建,建成之後,應該也參照中俄庫歸鐵路組織一個中外聯合鐵路公司,共同管理一切事務。


    如果這條鐵路建成的話,那麽,從南京出發,通過滬寧甬鐵路,就可以直達廣州城,從這個路線就可以看出來,這實際上就是美國財團當年的那個“粵漢鐵路”的東部平行線,一旦鐵路建成,這兩條鐵路就存競爭情況。


    現,美國財團的“粵漢鐵路計劃”已經擴充為“大十字鐵路計劃”,麵對野心勃勃的美國財團,英國政府的這個“浙粵鐵路計劃”與其說是為了爭奪鐵路利益,倒不如說是維護英國政府的麵子,因為這條鐵路離海岸線太近了,這樣一個輪船航線日益發達的時代,這種鐵路規劃顯得有些傻氣,就連唐紹儀這個外行也能看出這條鐵路至少目前來講是無利可圖的。


    不過大英帝國的麵子問題很重要,這一點,剛才朱爾典先生已經數次暗示過了,對於這條鐵路,英國政府是誌必得,無論中國中樞政府怎麽想,英國政府都不會放棄這個鐵路計劃,除非俄國放棄庫歸鐵路計劃,否則,英國必須年底之前拿到“浙粵鐵路”規劃建設方案。


    必須承認,英國公使給的期限還是比較寬裕的,現是秋天,離年底還遠著呢,中樞政府有充足的時間考慮和討論這個由英國公司提出的合作修建鐵路的“建議”,這或許可以看作是英國政府做出的一個姿態,畢竟,現掌握這個國家權力的人是一位“遠東狂人”,對於英國政府的麵子問題,這位軍事強人一向不怎麽意,英國政府不想再被人打臉,至少從歐洲事務中抽出身來之前,英國政府是不可能把力量投入遠東地區的。


    這一點,唐紹儀也看明白了,所以,他才不是那麽急著將英國公使遞交的這份外交備忘錄轉交給民國總統。


    唐總長命令下達之後,幕僚和顧問們很快就趕到了會議室參加會議,讓他們驚訝的是,一同趕來的還有詹天佑這名鐵路專家,他這幾天就北京城裏,挑選一些從武漢調來的青年學生,據說是打算為鐵路建設培養後備人才,所以,唐紹儀一個電話,詹天佑就趕了過來。


    不過詹天佑現的精神狀態可不怎麽樣,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旁人好心去問,他也隻是搖頭歎息,不肯說原因,倒是唐紹儀趕過來之後的一番話才使眾人明白詹天佑為什麽如此沮喪。


    “眷誠,你也不必如此沮喪,庫歸鐵路雖然采用俄製鐵軌尺寸,與京漢路、京張路不能同軌並車,可是好歹也能走火車麽,大不了張家口建座調車場,儲備一些合用的車廂、車頭,如此一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再說了,如果俄**隊乘車過來,到了張家口他們就必須換車,這也有利於國防麽。”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詹天佑還為那條庫歸鐵路的鐵軌製式憂慮,確實,對於一位正全力以赴統一中國鐵路製式的工程專家來講,這條庫歸鐵路無疑是迎頭一擊,這情緒低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到底,還是咱們國家太虛弱了。”


    詹天佑歎了口氣,坐了會議桌邊,倒也沒埋怨誰,隻是情緒還是不怎麽高,望著唐紹儀,想知道對方為什麽急著叫自己過來。


    “今天請諸位過來,是商議一件重要外交事務的,這件事關係到鐵路建設,因此,也請眷誠趕了過來。”


    唐紹儀說了幾句,拿出那份英國公使遞交的外交備忘錄,簡單的將內容介紹一遍,然後請眾人自由發言。


    “這條鐵路離海岸線太近,沒什麽商業價值,不過對於開發福建、浙江內陸地區還是有些好處的。”


    詹天佑第一個發言,雖然不看好這條鐵路的經濟利益,但是並沒有反對,因為這個鐵路建設計劃中沒有涉及沿線的礦產資源開采問題,所以嚴格來講,這不能算是喪失了主權,畢竟,控製和建設鐵路的是一家中英合資公司,表麵上看,這是商業投資,或許也隻有座眾人才知道這裏頭涉及到外交問題。


    “鐵路不光能賺錢,還能運輸軍隊、輜重。上次‘廣東事變’,如果這條鐵路修建完畢的話,那麽中樞也可以迅速調兵平叛,就不會對廣東造成這麽大的影響了。”


    唐紹儀從另一個角度提醒了一下眾人,這也是告訴眾人,他是支持建設這條鐵路的,因為根本就沒辦法拒絕英國的“建議”,至少他看來是沒辦法得罪英國,中國太虛弱,能少得罪一個列強就少得罪一個吧,現日本政府已經被那位趙大總統當成猴耍了一回,正氣頭上呢,這種時候,好還是要拉攏一下英國政府,免得這兩個列強聯起手來給民國政府顏色看。


    根據唐紹儀從美國公使那裏得到的消息,因為“蘄州事變”道歉問題以及隨後的中俄庫歸鐵路合作問題,現的日本政府內部正進行激烈的辯論,商量是不是該給中國一點顏色看看,畢竟,趙北這兩件事上的“吃相”太難看,把日本政府的道歉當成轉移國民視線的手段,從而巧妙的與俄國站到了一起,而且還使民眾有意無意之間忽略了趙大總統的“賣國”行為。


    對於日本政府的行動,趙北或許不怕,但是唐紹儀怕,所以,他看來,現英國政府的立場非常關鍵,隻要英國政府不點頭,日本政府絕對不敢明目張膽的采取軍事行動,即使他們策劃旗人搗亂,但是也掀不起什麽大浪,畢竟,現的中俄“友誼”正進一步加深。


    既然唐總長都不反對這個鐵路計劃,那麽,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反對,於是,這外務部迅速給出了意見,“強烈建議”總統批準這條中英鐵路計劃,以此緩和中英兩國緊張的關係。


    會議結束之後,唐紹儀又打了個電話去總統府詢問總統行蹤,但仍被告之,總統先生還南苑陸海軍聯合參謀處,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回來,侍從室的那名副官建議唐總長直接去南苑見總統。


    唐紹儀當然不會去,因為他從副官那裏得知,今天跟著總統一起去南苑視察的基本上都是聯合陣線出身的軍官,北洋軍官隻有幾個,所以,唐紹儀確實不想去南苑,他看來,聯合陣線的軍官過於狂熱了一些,有的時候比北洋的那幫老將還不講理,他不想去自討沒趣。


    唐紹儀不想去南苑,可是詹天佑卻想去拜見總統,於是向外務部借了輛公務馬車,帶著幾名助手,一臉鐵青的趕去南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