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局勢與應對
或許是趙北的這個強硬態度給了詹天佑信心,也或許是總統先生的激將法起了作用,這位工程專家沒再退縮,並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四年時間修完隴海線和粵漢線,這個我力。但是我有幾個要求,望總統務必答應。第一個要求,快將修路資金劃撥到專用帳戶,並組織一個專門的委員會管理這個資金,由我領導;第二,雖然美國公司會派來技術人員協助工作,但是他們隻是協助,他們是我的下屬,他們絕對不能淩駕於中國技術人員之上;第三,修路時所征用的民間土地,應由中樞出麵購買,並督促地方官協助此事;第四,那個美國駐華代理公使司戴德不能以任何理由幹涉我的工作,如果美國政府出麵幹涉,應由總統應付,我是不會直接與美國政府打交道的;第五,如果隴海鐵路修建進度較快的話,我希望能夠順便對疆鐵路進行勘探,以便將該段鐵路進一步延伸至疆,以加強對邊疆之控製;第六,這條鐵路無論如何也必須采用與京漢線、津浦線一樣的路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這個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我寧可辭職也不會主持這條鐵路的修建工作。”
“好了,好了。你可以將這些要求寫公文之中,我仔細審閱。”
見詹天佑一口氣提了這麽多條件,趙北也是無可奈何,但是人家是專家,他這個外行當然得聽專家的,不過現他可沒工夫扯鐵路的事情,相比鐵路建設,還是軍事問題重要,如果不是看詹天佑一片強國的赤誠之心的份上的話,趙北也不會這武器實驗場召見這位鐵路專家。
“好,我這就寫。”
詹天佑說寫就寫,就校場邊找了張凳子,將公文包當做桌子放腿上,拿出紙筆,開始將他的要求逐條列明。
見詹天佑如此做派,田勁夫心裏也是感慨,不待趙北吩咐,他就叫衛兵搬來張桌子,請詹天佑桌邊露天辦公,然後走到趙北身邊,耳語幾句。
趙北點了點頭,拿出筆記本,寫了張條子,交給田勁夫,然後田勁夫就匆匆離去,駕車離開了南苑兵營。
田勁夫走後,趙北與場軍官繼續對那幾挺漢陽兵工廠送來的輕機槍進行射擊實驗,雖然兵工廠已經進行過實驗,但是軍官們還是覺得親自測試一下比較穩妥,畢竟,這機槍是兵工廠製造,可是使用機槍的人卻是軍人,沒有什麽人能比軍人熟悉戰場環境。
“噠噠噠……噠噠噠……”
幾名士兵的操縱下,槍機槍的點射聲不絕於耳,軍官們也輪番上陣,親手操作機槍,眾人一共打完了五箱子彈,這才意猶未的結束了測試。
“這輕機槍不錯,可以裝備到部隊裏。依我之見,裝備到排較為合適,隻是不知道漢陽兵工廠的產量是否能夠滿足需要?各省兵工廠是否也能開工製造這種輕機槍?”藍天蔚做了總結,同時也提出了問題。
趙北說道:“根據漢陽兵工廠的說法,現每日可出輕機槍二十挺,但是這是不影響步槍生產的情況下的機槍產量,如果降低一些步槍產量的話,輕機槍的產量是可以進一步提高的,咱們這次進口的德國機器不僅數量多,而是質量好,再加上那些德國技術顧問的協助,以後機槍的產量還會繼續提高,各省兵工廠經過整頓之後,也必須換式的德國機器,並聘請德國技術顧問,以後,咱們全國的兵工廠都要統一製造軍械,淘汰舊式槍彈。
不過,現的主要問題不於輕機槍產量能否滿足部隊需要,現的問題是大炮,前天劉國臣給我拍電報,說他德國青島要塞看見一種式榴彈炮,他想仿造,但是這肯定會影響迫擊炮的生產,而且,無縫鋼管仍需大量進口,所以,我否決了劉督辦的建議,現咱們軍隊需要的是野戰炮和迫擊炮,至於榴彈炮和山炮,依我看,還是少量進口比較穩妥。另外,國防軍的整編必須加緊進行,現北方軍隊已整編的差不多了,南方的軍隊動作有些慢,還是要催一催,蔣百裏那邊,我放心,但是湖南、江西那邊,無人主持,基本上是各行其事,這一點,你們聯合參謀處要多多操心。”
“要不,我去一趟南方?”藍天蔚說道。
“不,你要留南苑坐鎮,派個可靠的人去就行了。”
“要不,我去南方吧。近北方太平無事,我都快悶出病了。”蔡鍔毛遂自薦。
“北方太平?鬆坡兄未免樂觀了些,這北方現看似太平無事,可是實際上卻是暗流洶湧,稍一不留神,那就是一場變亂。”
趙北苦笑著搖了搖頭,向北方望去,說道:“剛才田義仁來告訴我說,他的東北情報站剛剛傳來消息,昨天又有一艘日本輪船抵達旅順,船上下來的都是日本兵,差不多是兩千人,裝備齊全,拖著野戰炮,如果算上前天抵達旅順的那幾艘日本船的話,那麽,現日本軍部至少已向旅順增派了八千人的部隊,日本人想幹什麽,咱們可得多留個心眼。”
藍天蔚和蔡鍔也是眉頭緊鎖,對此很是憂慮。
“咱們上次策劃的那個‘高麗烈火’計劃是不是應該提前發動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孝準發話了。
“不!現時機尚不成熟,而且準備得也不充分。咱們可不能學同盟會,他們發動的曆次反清起義基本上都是趕鴨子上架,計劃不周詳,準備不充分,所以才會屢戰屢敗。”
趙北搖了搖頭,不同意張孝準的建議,畢竟,前車之覆,後車之鑒,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穿越者,趙北很有優勢,而且也很謹慎。
“另外,伊藤博文被朝鮮刺客刺殺,此事給了日本軍部和政府極好的借口,諸位,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吞並朝鮮了,以前,朝鮮還隻是日本的‘保護國’,但是很快,日本就會將朝鮮當做正式殖民地了,‘朝鮮總督’的任命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趙北的話讓場的所有軍官都有些驚訝,雖然朝鮮早就成為日本的獨占殖民地,但是將其正式變為“法律意義”上的殖民地還缺少一個手續,難道,日本真的會借伊藤博文遇刺案將朝鮮僅剩的一點“主權痕跡”徹底抹去麽?
就眾人思考著日本政府將采取何種手段完全吞並朝鮮的時候,詹天佑已完成了他的那份公文,走到趙北跟前,將公文呈了過去。
趙北翻看了一下,發現這公文上頭除了詹天佑提出的那些條件之外,還有一些關於吳淞機車廠搬遷事宜的建議,看起來,這位技術專家責任心非常強,不過他似乎完全沒有明白趙北為什麽要搬遷吳淞機車廠。
表麵上看,趙北搬遷吳淞機車廠是為了修建那個“大十字鐵路計劃”中的粵漢鐵路,但是真正的用意是為了以防萬一,畢竟,現中日之間的外交關係非常冷淡,而且趙北又打算朝鮮半島策劃一場大規模的反日運動,如果日本政府因此而遷怒於中國的話,那麽,誰也不敢保證中日之間不會爆發一場戰爭,一旦戰爭爆發,中國沿海地區就可能遭到全麵占據優勢的日本海軍的攻擊,而中國現的那點可憐的工業基礎基本上大部分集中東南沿海地區。
局勢微妙,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糟糕局麵,趙北就必須提前做準備,將一些關鍵工業企業搬遷到相對安全的內陸地區,吳淞機車廠的搬遷初衷就這裏,隻不過找了一個很好的掩護借口而已,這一點,連內行詹天佑也沒看明白。
考慮到日本軍隊的動員需要一些時間,而現,日本國內又沒有進行軍事動員的跡象,那麽,趙北是有充足的時間將吳淞機車廠搬遷到武漢的,但是,如果按照詹天佑這個“拆舊廠建廠”的建議的話,那麽,一旦日本軍隊開始動員,就不能保證按時完成搬遷任務了。
所以,趙北看來,詹天佑的這些關於吳淞機車廠的建議是不能采納的。
不過趙北也不會這裏告訴詹天佑不會采納他的建議,沒錯,對於鐵路建設問題,趙北基本上算是個外行,可是現必須是外行領導內行,隻有這樣,才能為這個國家爭取大利益。
“不錯,不錯。這些建議都很不錯,我會認真考慮的。詹先生,你的一片赤誠為國之心,足為國人楷模,現工商部正著手製訂‘國家人才獎勵計劃’,到時候,我會親自提名詹先生為‘國家人才’的,而且,將來等咱們國家的‘科學與工程院’組建了,我也會推薦詹先生出任院士的。”
總統先生心裏是一個想法,可是這嘴裏說出來的話卻是鼓舞人心的,詹天佑嘴上雖然也是謙讓,可是這心裏是美滋滋的,走出校場的時候,那腳步也是輕飄飄的。
做不做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這個國家留下點什麽,詹天佑完全相信,即使他百年之後,中國人仍將看到他的功績,史書上也會留下他的名字,相比那些勾心鬥角的政治人物,他為這個國家留下的東西才是有意義的。
曆史,也終將證明這一點。
或許是趙北的這個強硬態度給了詹天佑信心,也或許是總統先生的激將法起了作用,這位工程專家沒再退縮,並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四年時間修完隴海線和粵漢線,這個我力。但是我有幾個要求,望總統務必答應。第一個要求,快將修路資金劃撥到專用帳戶,並組織一個專門的委員會管理這個資金,由我領導;第二,雖然美國公司會派來技術人員協助工作,但是他們隻是協助,他們是我的下屬,他們絕對不能淩駕於中國技術人員之上;第三,修路時所征用的民間土地,應由中樞出麵購買,並督促地方官協助此事;第四,那個美國駐華代理公使司戴德不能以任何理由幹涉我的工作,如果美國政府出麵幹涉,應由總統應付,我是不會直接與美國政府打交道的;第五,如果隴海鐵路修建進度較快的話,我希望能夠順便對疆鐵路進行勘探,以便將該段鐵路進一步延伸至疆,以加強對邊疆之控製;第六,這條鐵路無論如何也必須采用與京漢線、津浦線一樣的路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這個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我寧可辭職也不會主持這條鐵路的修建工作。”
“好了,好了。你可以將這些要求寫公文之中,我仔細審閱。”
見詹天佑一口氣提了這麽多條件,趙北也是無可奈何,但是人家是專家,他這個外行當然得聽專家的,不過現他可沒工夫扯鐵路的事情,相比鐵路建設,還是軍事問題重要,如果不是看詹天佑一片強國的赤誠之心的份上的話,趙北也不會這武器實驗場召見這位鐵路專家。
“好,我這就寫。”
詹天佑說寫就寫,就校場邊找了張凳子,將公文包當做桌子放腿上,拿出紙筆,開始將他的要求逐條列明。
見詹天佑如此做派,田勁夫心裏也是感慨,不待趙北吩咐,他就叫衛兵搬來張桌子,請詹天佑桌邊露天辦公,然後走到趙北身邊,耳語幾句。
趙北點了點頭,拿出筆記本,寫了張條子,交給田勁夫,然後田勁夫就匆匆離去,駕車離開了南苑兵營。
田勁夫走後,趙北與場軍官繼續對那幾挺漢陽兵工廠送來的輕機槍進行射擊實驗,雖然兵工廠已經進行過實驗,但是軍官們還是覺得親自測試一下比較穩妥,畢竟,這機槍是兵工廠製造,可是使用機槍的人卻是軍人,沒有什麽人能比軍人熟悉戰場環境。
“噠噠噠……噠噠噠……”
幾名士兵的操縱下,槍機槍的點射聲不絕於耳,軍官們也輪番上陣,親手操作機槍,眾人一共打完了五箱子彈,這才意猶未的結束了測試。
“這輕機槍不錯,可以裝備到部隊裏。依我之見,裝備到排較為合適,隻是不知道漢陽兵工廠的產量是否能夠滿足需要?各省兵工廠是否也能開工製造這種輕機槍?”藍天蔚做了總結,同時也提出了問題。
趙北說道:“根據漢陽兵工廠的說法,現每日可出輕機槍二十挺,但是這是不影響步槍生產的情況下的機槍產量,如果降低一些步槍產量的話,輕機槍的產量是可以進一步提高的,咱們這次進口的德國機器不僅數量多,而是質量好,再加上那些德國技術顧問的協助,以後機槍的產量還會繼續提高,各省兵工廠經過整頓之後,也必須換式的德國機器,並聘請德國技術顧問,以後,咱們全國的兵工廠都要統一製造軍械,淘汰舊式槍彈。
不過,現的主要問題不於輕機槍產量能否滿足部隊需要,現的問題是大炮,前天劉國臣給我拍電報,說他德國青島要塞看見一種式榴彈炮,他想仿造,但是這肯定會影響迫擊炮的生產,而且,無縫鋼管仍需大量進口,所以,我否決了劉督辦的建議,現咱們軍隊需要的是野戰炮和迫擊炮,至於榴彈炮和山炮,依我看,還是少量進口比較穩妥。另外,國防軍的整編必須加緊進行,現北方軍隊已整編的差不多了,南方的軍隊動作有些慢,還是要催一催,蔣百裏那邊,我放心,但是湖南、江西那邊,無人主持,基本上是各行其事,這一點,你們聯合參謀處要多多操心。”
“要不,我去一趟南方?”藍天蔚說道。
“不,你要留南苑坐鎮,派個可靠的人去就行了。”
“要不,我去南方吧。近北方太平無事,我都快悶出病了。”蔡鍔毛遂自薦。
“北方太平?鬆坡兄未免樂觀了些,這北方現看似太平無事,可是實際上卻是暗流洶湧,稍一不留神,那就是一場變亂。”
趙北苦笑著搖了搖頭,向北方望去,說道:“剛才田義仁來告訴我說,他的東北情報站剛剛傳來消息,昨天又有一艘日本輪船抵達旅順,船上下來的都是日本兵,差不多是兩千人,裝備齊全,拖著野戰炮,如果算上前天抵達旅順的那幾艘日本船的話,那麽,現日本軍部至少已向旅順增派了八千人的部隊,日本人想幹什麽,咱們可得多留個心眼。”
藍天蔚和蔡鍔也是眉頭緊鎖,對此很是憂慮。
“咱們上次策劃的那個‘高麗烈火’計劃是不是應該提前發動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孝準發話了。
“不!現時機尚不成熟,而且準備得也不充分。咱們可不能學同盟會,他們發動的曆次反清起義基本上都是趕鴨子上架,計劃不周詳,準備不充分,所以才會屢戰屢敗。”
趙北搖了搖頭,不同意張孝準的建議,畢竟,前車之覆,後車之鑒,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穿越者,趙北很有優勢,而且也很謹慎。
“另外,伊藤博文被朝鮮刺客刺殺,此事給了日本軍部和政府極好的借口,諸位,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吞並朝鮮了,以前,朝鮮還隻是日本的‘保護國’,但是很快,日本就會將朝鮮當做正式殖民地了,‘朝鮮總督’的任命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趙北的話讓場的所有軍官都有些驚訝,雖然朝鮮早就成為日本的獨占殖民地,但是將其正式變為“法律意義”上的殖民地還缺少一個手續,難道,日本真的會借伊藤博文遇刺案將朝鮮僅剩的一點“主權痕跡”徹底抹去麽?
就眾人思考著日本政府將采取何種手段完全吞並朝鮮的時候,詹天佑已完成了他的那份公文,走到趙北跟前,將公文呈了過去。
趙北翻看了一下,發現這公文上頭除了詹天佑提出的那些條件之外,還有一些關於吳淞機車廠搬遷事宜的建議,看起來,這位技術專家責任心非常強,不過他似乎完全沒有明白趙北為什麽要搬遷吳淞機車廠。
表麵上看,趙北搬遷吳淞機車廠是為了修建那個“大十字鐵路計劃”中的粵漢鐵路,但是真正的用意是為了以防萬一,畢竟,現中日之間的外交關係非常冷淡,而且趙北又打算朝鮮半島策劃一場大規模的反日運動,如果日本政府因此而遷怒於中國的話,那麽,誰也不敢保證中日之間不會爆發一場戰爭,一旦戰爭爆發,中國沿海地區就可能遭到全麵占據優勢的日本海軍的攻擊,而中國現的那點可憐的工業基礎基本上大部分集中東南沿海地區。
局勢微妙,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糟糕局麵,趙北就必須提前做準備,將一些關鍵工業企業搬遷到相對安全的內陸地區,吳淞機車廠的搬遷初衷就這裏,隻不過找了一個很好的掩護借口而已,這一點,連內行詹天佑也沒看明白。
考慮到日本軍隊的動員需要一些時間,而現,日本國內又沒有進行軍事動員的跡象,那麽,趙北是有充足的時間將吳淞機車廠搬遷到武漢的,但是,如果按照詹天佑這個“拆舊廠建廠”的建議的話,那麽,一旦日本軍隊開始動員,就不能保證按時完成搬遷任務了。
所以,趙北看來,詹天佑的這些關於吳淞機車廠的建議是不能采納的。
不過趙北也不會這裏告訴詹天佑不會采納他的建議,沒錯,對於鐵路建設問題,趙北基本上算是個外行,可是現必須是外行領導內行,隻有這樣,才能為這個國家爭取大利益。
“不錯,不錯。這些建議都很不錯,我會認真考慮的。詹先生,你的一片赤誠為國之心,足為國人楷模,現工商部正著手製訂‘國家人才獎勵計劃’,到時候,我會親自提名詹先生為‘國家人才’的,而且,將來等咱們國家的‘科學與工程院’組建了,我也會推薦詹先生出任院士的。”
總統先生心裏是一個想法,可是這嘴裏說出來的話卻是鼓舞人心的,詹天佑嘴上雖然也是謙讓,可是這心裏是美滋滋的,走出校場的時候,那腳步也是輕飄飄的。
做不做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這個國家留下點什麽,詹天佑完全相信,即使他百年之後,中國人仍將看到他的功績,史書上也會留下他的名字,相比那些勾心鬥角的政治人物,他為這個國家留下的東西才是有意義的。
曆史,也終將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