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嫡係與雜牌
薑桂題這一路走一路琢磨,不知不覺趕到西長安街,再往東走就是總統府前的管製區,不過薑桂題沒有繼續往東走,而是領著隊伍先去了陸軍部,因為就這東長安街,這支毅軍部隊被聞訊趕到的總統府侍從室警衛處的幾名軍官給攔住了,畢竟,一幫外地軍隊全副武裝的這京城裏到處晃悠,這確實值得警惕。
這些警衛處軍官帶來了總統的話,讓毅軍先去陸軍部報到,然後調到城外兵營休整,至於薑桂題的人身安全,則由侍從室警衛處負責,如果薑桂題堅持要用毅軍做衛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人數必須控製,不得超過二十名衛兵。
“光景,光景。我還是用毅軍,不用你們警衛處。”
薑桂題不敢頂撞,畢竟,這規矩就是規矩,他現帶著兵到處亂走,這要是放前清時候,說不好就被當場拿下了,總統能夠高抬貴手,這已是非常不易了。
當下,警衛處的這幾名軍官領著薑桂題帶著毅軍騎兵趕去陸軍部,但是剛一進門,薑桂題就聽見有人冷嘲熱諷。
“這不是薑都督麽?怎麽現才來啊?還帶了這麽多騎兵過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薑都督要清君側呢。”
扭頭一瞧,那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陸軍部總長段祺瑞,身邊還站著幾人,也都穿著軍裝。
當年薑桂題率領毅軍駐紮京津一帶,與段祺瑞等北洋元老相識,實際上,就連“北洋三傑”之一的“北洋之龍”王士珍也是毅軍出身,當年還跟著毅軍朝鮮與日本軍隊打過仗,所以,薑桂題與北洋集團的關係也是比較近的,毅軍和北洋軍也都可以看作是“淮軍餘孽”,隻不過相比北洋軍,毅軍保留了多的淮軍氣息。
“光景,光景。什麽清君側?現是共和,哪裏來的皇帝?哪裏來的君?”
薑桂題急忙反駁幾句,倒也不落下風,以前他與段祺瑞雖然說不上是什麽知交好友,但是也說不上是什麽仇敵,他薑某人還是王士珍那個北洋元老的把兄弟,但是現,段祺瑞見了薑桂題的麵,二話不說就是一通嘲諷,這就有些蹊蹺了。
“芝泉,你怎麽這麽說話?薑某人可沒怎麽得罪你。”
薑桂題戎馬半生,這大字不認識幾個,文化是談不上的,所以一時也沒聽明白段祺瑞為什麽要這麽說話。
“薑都督貴人多忘事啊。”
段祺瑞麵色一沉,向身邊指了指,說道:“當初若不是你,現我的身邊應該還站著位高級參謀,他的名字叫徐樹錚。”
段祺瑞這麽一說,薑桂題這才明白過來,段祺瑞之所以看他不順眼,居然是因為那個徐樹錚的緣故,當初南北實力派醞釀大戰,雙方主力部隊河南對峙,薑桂題這幫騎牆派一旁觀望,為了拉攏這些人,北洋曾派遣說客,而去安徽充當說客的人正是段祺瑞的智囊徐樹錚,本來薑桂題也是打算借此機會投靠北洋的,但是誰知北洋軍河南戰役中慘敗,如此一來,騎牆派本性暴露,於是薑桂題一聲令下,拿了徐樹錚,並派人將他送到武漢,作為投名狀送給了聯合陣線,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薑桂題就是聯合陣線的一員了。
如此,段祺瑞焉能不惱?
“小徐?他現不是西北坐鎮一方麽?我又沒殺他,總統也看重他,留你身邊做參謀,是不是大才小用了?”
薑桂題鼻子裏冷哼一聲,反唇相譏,渾然不顧身邊就站著其他軍官,這幾句得罪人的話說過去,那段祺瑞頓時臉上掛不住了,也是冷哼一聲,拂袖就走。
段祺瑞走後,原本站他身邊的那幾名軍官走到薑桂題跟前,其中一人說道:“原來閣下就是安徽都督,失敬,失敬。鄙人吳振漢,剛從湖南那邊過來。”
“吳振漢?就是那個共和軍的副總司令?”
薑桂題這才下馬,衝著對方拱了拱手,算是回禮。
“現共和軍已經改編為國防軍了,副總司令我也不做了,現我是西南巡閱使,此次來京,與薑都督一樣,也是來參加聯合陣線黨務會議的。”
吳振漢笑了笑,向那些毅軍騎兵一指,又道:“不過是來開會而已,薑都督帶這麽多人過來,確實有些惹眼。不過既然總統已經點了頭,那麽,這支毅軍就暫駐城外南苑兵營吧。薑都督現去總統府麽?若是現就去,不如咱倆一塊,搭個伴,也免得你陸軍部裏跟段總長扯皮。”
見對方如此豪爽,薑桂題也就沒有推辭,點上二十名騎兵,跟著吳振漢離開了陸軍部,兩人騎馬走前頭,往總統府行去。
到了侍從室接待處,值班軍官見是兩位大人物,自然是不敢怠慢,不久之後,吳振漢與薑桂題就乘坐汽車進了總統府,至於兩人的衛隊,自然也是留了總統府外頭。
總統是東花廳接見吳振漢和薑桂題的,這一見麵,先給了薑桂題一份印著“絕密”字樣的公文,但是考慮到薑桂題一介武夫,未必能看懂公文裏頭的意思,所以總統同時也將這公文裏的內容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薑都督,你是安徽亳縣人吧?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公文,這其實是你薑氏一族的黑材料,上頭列舉了你薑氏子弟橫行鄉裏、魚肉百姓的種種不法情事。這黑材料上說,為了保護你薑家族產,你薑都督亳縣常駐三營毅軍,這支部隊軍紀極其敗壞,官兵平時不思練兵報國,一心欺淩百姓,買東西不給錢也就罷了,若是看誰不順眼,就抓回兵營,吊起來用烙鐵烙,這是軍隊麽?不!這是土匪!
另外,再比如說你薑都督的的大公子,那個綽號‘薑老扁’的家夥,此人不僅好色,而且貪財,以前就經常強買強賣別人家的田產,共和之後,社會局勢動蕩,那個薑老扁是借著這個機會亳縣瘋狂兼並土地,偏偏他又不肯多給錢,如果哪戶小農不肯出售田產,薑老扁就晚上派人過去,人家的土地裏埋幾杆破槍,次日天亮之後便去告官,說這小農私藏軍械,是土匪,用這種方式逼小農打官司賣地,薑老扁手段之無恥,人格之卑劣,簡直讓人發指!亳縣百姓甚至還給薑老扁編了一首民謠,是這麽唱的:薑老扁,真賴皮,掂著竿子量人地,這兒一尺,那兒一丈,早晚亳縣要姓薑。
薑都督,你身為聯合陣線一員,革命陣營的一分子,我相信,對於這些事情,你本人是不知情的,但是,不知情不代表你沒有責任,安徽軍隊由你統領,這軍紀自然也歸你約束,軍隊的軍紀敗壞,你的責任是不能推卸的,至於你家人橫行鄉裏的問題,你就不能推卸責任了,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你是薑氏族長,理應監督族人,不能放縱他們倚勢欺人,不能讓他們將小民逼上絕路!
我們革命黨人之所以能夠取代北洋集團領導這個國家,就是因為我們代表的是國民中大多數人的利益,離開了這一點,我們的江山是坐不穩的!這個道理,希望薑都督能夠明白。”
總統的聲音抑揚頓挫,不高不低,這份從容讓吳振漢很是佩服,再扭頭去望薑桂題,卻見對方已是麵色慘白,顯然已被這總統的氣勢和質問給震懾住了。
房間裏頓時靜了下去,總統拿起茶杯品茶,薑桂題則拿著那份絕密公文發抖。
沒錯,這絕對是薑氏一族的黑材料,這憑這上頭的這些內容,就算是總統現就下令把薑桂題拖出去斃了,薑桂題也絕不可能為自己辯解,因為這些指控都是事實。
毅軍橫行鄉裏、魚肉百姓,這是事實,薑氏子弟欺壓亳縣百姓、兼並土地,這也是事實,這些事實薑桂題早就知道,但是他卻沒有製止,因為當年他先做撚軍後當毅軍,這刀裏去槍裏來,目的隻有一個:出人頭地、發家致富。
而現,這個目的已經達到,薑氏一族從過去的不名一文到現的亳縣第一大族,光靠那些俸祿是不夠的,這得動腦筋想辦法,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
所以,縱容手下、子弟欺淩百姓,這沒有什麽可指責的,因為別人都是這麽幹的,不然的話,誰還當這個官啊?
但是現,總統先生卻指著薑老鍋的鼻子說:你這樣幹不對,我很不滿!
薑桂題愣住了,他想起了師爺、幕僚們常掛嘴上的那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從古至今,這都是官場上的做人準則。
這話講的就是這麽一個道理:你撈了好處,也得讓手下撈些好處,不然,誰還跟你混?
古代的草莽英雄之所以能夠橫行一方,甚至是坐天下、當皇帝,依靠的就是一幫上下同欲的手下,沒有好處,誰給你賣命?
所以,薑桂題愣住了,他沒想到,趙北竟然真的打算卸磨殺驢了。
看起來,這次黨務會議至少對他薑某人來講,就是一場鴻門宴,能不能全身而退,就看薑老帥如何應對了。
但是薑桂題卻是一個粗人,平時就靠幕僚、師爺指點,現,他的身邊除了一個吳振漢之外,就沒有別人可以給他出謀劃策了。
可是,吳振漢以前是共和軍副總司令,現是西南巡閱使,他是民國大總統趙北的第一副手,他能為薑桂題出謀劃策麽?
薑桂題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是落進了一個陷阱,他根本就不應該急著到總統府裏的,而當初勸他一起到總統府的人卻正是這個吳振漢。
薑桂題與吳振漢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趙北的嫡係將領,他是雜牌。
薑桂題這一路走一路琢磨,不知不覺趕到西長安街,再往東走就是總統府前的管製區,不過薑桂題沒有繼續往東走,而是領著隊伍先去了陸軍部,因為就這東長安街,這支毅軍部隊被聞訊趕到的總統府侍從室警衛處的幾名軍官給攔住了,畢竟,一幫外地軍隊全副武裝的這京城裏到處晃悠,這確實值得警惕。
這些警衛處軍官帶來了總統的話,讓毅軍先去陸軍部報到,然後調到城外兵營休整,至於薑桂題的人身安全,則由侍從室警衛處負責,如果薑桂題堅持要用毅軍做衛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人數必須控製,不得超過二十名衛兵。
“光景,光景。我還是用毅軍,不用你們警衛處。”
薑桂題不敢頂撞,畢竟,這規矩就是規矩,他現帶著兵到處亂走,這要是放前清時候,說不好就被當場拿下了,總統能夠高抬貴手,這已是非常不易了。
當下,警衛處的這幾名軍官領著薑桂題帶著毅軍騎兵趕去陸軍部,但是剛一進門,薑桂題就聽見有人冷嘲熱諷。
“這不是薑都督麽?怎麽現才來啊?還帶了這麽多騎兵過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薑都督要清君側呢。”
扭頭一瞧,那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陸軍部總長段祺瑞,身邊還站著幾人,也都穿著軍裝。
當年薑桂題率領毅軍駐紮京津一帶,與段祺瑞等北洋元老相識,實際上,就連“北洋三傑”之一的“北洋之龍”王士珍也是毅軍出身,當年還跟著毅軍朝鮮與日本軍隊打過仗,所以,薑桂題與北洋集團的關係也是比較近的,毅軍和北洋軍也都可以看作是“淮軍餘孽”,隻不過相比北洋軍,毅軍保留了多的淮軍氣息。
“光景,光景。什麽清君側?現是共和,哪裏來的皇帝?哪裏來的君?”
薑桂題急忙反駁幾句,倒也不落下風,以前他與段祺瑞雖然說不上是什麽知交好友,但是也說不上是什麽仇敵,他薑某人還是王士珍那個北洋元老的把兄弟,但是現,段祺瑞見了薑桂題的麵,二話不說就是一通嘲諷,這就有些蹊蹺了。
“芝泉,你怎麽這麽說話?薑某人可沒怎麽得罪你。”
薑桂題戎馬半生,這大字不認識幾個,文化是談不上的,所以一時也沒聽明白段祺瑞為什麽要這麽說話。
“薑都督貴人多忘事啊。”
段祺瑞麵色一沉,向身邊指了指,說道:“當初若不是你,現我的身邊應該還站著位高級參謀,他的名字叫徐樹錚。”
段祺瑞這麽一說,薑桂題這才明白過來,段祺瑞之所以看他不順眼,居然是因為那個徐樹錚的緣故,當初南北實力派醞釀大戰,雙方主力部隊河南對峙,薑桂題這幫騎牆派一旁觀望,為了拉攏這些人,北洋曾派遣說客,而去安徽充當說客的人正是段祺瑞的智囊徐樹錚,本來薑桂題也是打算借此機會投靠北洋的,但是誰知北洋軍河南戰役中慘敗,如此一來,騎牆派本性暴露,於是薑桂題一聲令下,拿了徐樹錚,並派人將他送到武漢,作為投名狀送給了聯合陣線,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薑桂題就是聯合陣線的一員了。
如此,段祺瑞焉能不惱?
“小徐?他現不是西北坐鎮一方麽?我又沒殺他,總統也看重他,留你身邊做參謀,是不是大才小用了?”
薑桂題鼻子裏冷哼一聲,反唇相譏,渾然不顧身邊就站著其他軍官,這幾句得罪人的話說過去,那段祺瑞頓時臉上掛不住了,也是冷哼一聲,拂袖就走。
段祺瑞走後,原本站他身邊的那幾名軍官走到薑桂題跟前,其中一人說道:“原來閣下就是安徽都督,失敬,失敬。鄙人吳振漢,剛從湖南那邊過來。”
“吳振漢?就是那個共和軍的副總司令?”
薑桂題這才下馬,衝著對方拱了拱手,算是回禮。
“現共和軍已經改編為國防軍了,副總司令我也不做了,現我是西南巡閱使,此次來京,與薑都督一樣,也是來參加聯合陣線黨務會議的。”
吳振漢笑了笑,向那些毅軍騎兵一指,又道:“不過是來開會而已,薑都督帶這麽多人過來,確實有些惹眼。不過既然總統已經點了頭,那麽,這支毅軍就暫駐城外南苑兵營吧。薑都督現去總統府麽?若是現就去,不如咱倆一塊,搭個伴,也免得你陸軍部裏跟段總長扯皮。”
見對方如此豪爽,薑桂題也就沒有推辭,點上二十名騎兵,跟著吳振漢離開了陸軍部,兩人騎馬走前頭,往總統府行去。
到了侍從室接待處,值班軍官見是兩位大人物,自然是不敢怠慢,不久之後,吳振漢與薑桂題就乘坐汽車進了總統府,至於兩人的衛隊,自然也是留了總統府外頭。
總統是東花廳接見吳振漢和薑桂題的,這一見麵,先給了薑桂題一份印著“絕密”字樣的公文,但是考慮到薑桂題一介武夫,未必能看懂公文裏頭的意思,所以總統同時也將這公文裏的內容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薑都督,你是安徽亳縣人吧?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公文,這其實是你薑氏一族的黑材料,上頭列舉了你薑氏子弟橫行鄉裏、魚肉百姓的種種不法情事。這黑材料上說,為了保護你薑家族產,你薑都督亳縣常駐三營毅軍,這支部隊軍紀極其敗壞,官兵平時不思練兵報國,一心欺淩百姓,買東西不給錢也就罷了,若是看誰不順眼,就抓回兵營,吊起來用烙鐵烙,這是軍隊麽?不!這是土匪!
另外,再比如說你薑都督的的大公子,那個綽號‘薑老扁’的家夥,此人不僅好色,而且貪財,以前就經常強買強賣別人家的田產,共和之後,社會局勢動蕩,那個薑老扁是借著這個機會亳縣瘋狂兼並土地,偏偏他又不肯多給錢,如果哪戶小農不肯出售田產,薑老扁就晚上派人過去,人家的土地裏埋幾杆破槍,次日天亮之後便去告官,說這小農私藏軍械,是土匪,用這種方式逼小農打官司賣地,薑老扁手段之無恥,人格之卑劣,簡直讓人發指!亳縣百姓甚至還給薑老扁編了一首民謠,是這麽唱的:薑老扁,真賴皮,掂著竿子量人地,這兒一尺,那兒一丈,早晚亳縣要姓薑。
薑都督,你身為聯合陣線一員,革命陣營的一分子,我相信,對於這些事情,你本人是不知情的,但是,不知情不代表你沒有責任,安徽軍隊由你統領,這軍紀自然也歸你約束,軍隊的軍紀敗壞,你的責任是不能推卸的,至於你家人橫行鄉裏的問題,你就不能推卸責任了,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你是薑氏族長,理應監督族人,不能放縱他們倚勢欺人,不能讓他們將小民逼上絕路!
我們革命黨人之所以能夠取代北洋集團領導這個國家,就是因為我們代表的是國民中大多數人的利益,離開了這一點,我們的江山是坐不穩的!這個道理,希望薑都督能夠明白。”
總統的聲音抑揚頓挫,不高不低,這份從容讓吳振漢很是佩服,再扭頭去望薑桂題,卻見對方已是麵色慘白,顯然已被這總統的氣勢和質問給震懾住了。
房間裏頓時靜了下去,總統拿起茶杯品茶,薑桂題則拿著那份絕密公文發抖。
沒錯,這絕對是薑氏一族的黑材料,這憑這上頭的這些內容,就算是總統現就下令把薑桂題拖出去斃了,薑桂題也絕不可能為自己辯解,因為這些指控都是事實。
毅軍橫行鄉裏、魚肉百姓,這是事實,薑氏子弟欺壓亳縣百姓、兼並土地,這也是事實,這些事實薑桂題早就知道,但是他卻沒有製止,因為當年他先做撚軍後當毅軍,這刀裏去槍裏來,目的隻有一個:出人頭地、發家致富。
而現,這個目的已經達到,薑氏一族從過去的不名一文到現的亳縣第一大族,光靠那些俸祿是不夠的,這得動腦筋想辦法,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
所以,縱容手下、子弟欺淩百姓,這沒有什麽可指責的,因為別人都是這麽幹的,不然的話,誰還當這個官啊?
但是現,總統先生卻指著薑老鍋的鼻子說:你這樣幹不對,我很不滿!
薑桂題愣住了,他想起了師爺、幕僚們常掛嘴上的那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從古至今,這都是官場上的做人準則。
這話講的就是這麽一個道理:你撈了好處,也得讓手下撈些好處,不然,誰還跟你混?
古代的草莽英雄之所以能夠橫行一方,甚至是坐天下、當皇帝,依靠的就是一幫上下同欲的手下,沒有好處,誰給你賣命?
所以,薑桂題愣住了,他沒想到,趙北竟然真的打算卸磨殺驢了。
看起來,這次黨務會議至少對他薑某人來講,就是一場鴻門宴,能不能全身而退,就看薑老帥如何應對了。
但是薑桂題卻是一個粗人,平時就靠幕僚、師爺指點,現,他的身邊除了一個吳振漢之外,就沒有別人可以給他出謀劃策了。
可是,吳振漢以前是共和軍副總司令,現是西南巡閱使,他是民國大總統趙北的第一副手,他能為薑桂題出謀劃策麽?
薑桂題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是落進了一個陷阱,他根本就不應該急著到總統府裏的,而當初勸他一起到總統府的人卻正是這個吳振漢。
薑桂題與吳振漢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趙北的嫡係將領,他是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