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黨同伐異
吳振漢前腳剛走,黎元洪和湯化龍後腳就過來了,他們是來拜會總統的,目的就是磋商明天召開的那場聯合陣線黨務會議的一些細節問題,他們並不是以國會議長的身份過來的,而是以聯合陣線黨員的身份過來的,這見的也不僅僅隻是民國的大總統,是聯合陣線的委員長,黨魁。
作為聯合陣線的黨魁、委員長,趙北也沒東花廳見這兩名部屬,而是選了一座僻靜的花園,廂房裏商議黨務會議的細節問題。
聯合陣線成立已有段日子了,至今尚未舉行過黨員代表大會,當初一手締造聯合陣線的宋教仁早就主張召開一次全體黨員代表大會,隻是由於諸多原因,才一直拖到現。此次會議,主要的議題有兩個:其一,改組庶務委員會,並進一步完善這個泛政治同盟的組織結構,使其有戰鬥力,而不再僅僅作為一個“選舉工具”使用;其二,製訂一個《行動與政策綱領》,指導以後的工作,明確聯合陣線國會中的主導作用,並利用國會指導這個國家的政策。
如果會議進行順利,那麽以後,不僅趙北的權力將得到加強,而且聯合陣線也將進一步確立國會中的領導地位,這對於中樞製訂的政策的順利推行非常有利。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此次會議,那就是:黨同伐異,惟我獨尊。
所以,對於聯合陣線如此“明目張膽”的挑釁行動,國會裏的那些“中立派”、“自由派”政治團體非常不滿,他們利用控製的報紙、雜誌展開了一場輿論戰,但是“保護國民權力”的正當口號下,這些“反擊”顯得軟弱無力,如此一來,那些非聯合陣線的國會議員們就出現了分化,一部分人選擇了投靠聯合陣線,大樹底下好乘涼,而另一部分人則逐漸相互靠攏,準備也組建一個泛政治同盟,以與聯合陣線分庭抗禮,這些人裏,以立憲會領袖張謇、實業俱樂部首腦人物盛宣懷為代表,他們這些人或出於對趙北政治主張的不讚同,或出於對聯合陣線的不信任,同一個敵人的威脅下,他們決定聯合起來,采取統一行動,國會裏展開反擊作戰,維護本團體的利益。
這個背景之下,那些自共和以來出現政壇上的千奇百怪的政治組織分化組合,逐漸形成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團體,這種局麵讓憲政派們歡欣鼓舞,因為他們看來,這就是那傳說中的“兩、黨製”,如此,那麽離真正的憲政似乎不遠了。
但是趙北並不這麽看,他也不打算現實行這種輪流坐莊的製度,他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恢複這個國家的正常秩序,並利用熟悉曆史的優勢幫助這個國家擺脫危亡局麵,所以,這加強中樞權力是目前的首要目標。
此次聯合陣線黨務會議也正是為了實現這個加強中樞權力的目標,至於國會裏的反對派麽,趙北也沒打算現就對付他們,畢竟,這些反對派的存是一顆很好的煙幕彈,能夠有效掩護他的真實目的,製造憲政氣氛。
但是黎元洪和湯化龍卻不似總統這般“豁達”,對於國會裏的那些反對派,兩人是恨得有些咬牙切齒,所以,兩人現趕到總統府,與總統商議黨務會議事宜的時候,也少不了要發些牢騷,這也可以證明,這兩人心裏到底有多少“憲政理念”,這是要打個問號的。
結果這麽談了片刻,這話題就跑了題,由聯合陣線黨務會議轉到了張謇和盛宣懷近的一係列小動作上去了。
“張季直也就罷了,好歹是白手起家,那掙的銀子多半是白的,可是那個盛宣懷就不一樣了,那個人,從前清時候起就是官商,那掙的銀子裏頭,到底有多少是白的,這可讓人費思量,別的不說,就是那個輪船招商局,那裏頭的貓膩可是不少,現,輪船招商局的股東裏頭基本上都是盛宣懷的人,要麽幹脆就是盛宣懷本人持股。總統鈞鑒,現共和了,不比前清時候了,這貪墨國民血汗錢的官商必須嚴懲!依職部之見,幹脆,就拿那個盛宣懷殺雞儆猴。”
黎元洪這落井下石的本事也是高明,一旁的湯化龍也是連連點頭附和,兩人都明白,趙北討厭手下講話拐彎抹角,所以,這一落井下石,就是你死我活的口吻。
但是趙北卻隻是淡淡一笑,盛宣懷是個什麽玩意,他心裏很清楚,這要是擱穿越之前,他肯定也會咬牙切齒的痛恨,但是現,既然他已是國家的總統,那麽,這做事就要分清楚輕重緩急,國家的蠹蟲當然必須清除,但是現不是時候。
“黃陂所言甚是,盛氏為北洋集團打理財政多年,這手不可能幹淨,當年清廷的言官就曾彈劾過他,後卻因涉及北洋高層而不了了之,現共和了,確實應該收拾一下這些國蠹,但是目前來講,盛宣懷還不能動,這會給人以口實,而且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動蕩局麵。現,我們必須先穩住大局,然後再談別的,‘廣東事變’雖然平息了,但是地方上的局勢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為政者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這一點,我們都必須牢記心,不能鹵莽。”
“總統看得深遠,我等佩服之至。”
既然趙北表了態,那麽黎元洪和湯化龍也立即改了口,不再提什麽國會反對派的事情了,話題又轉回了聯合陣線黨務會議上,這一談就是兩個多鍾頭。
對於此次會議,趙北也不敢掉以輕心,事無巨細都要一一問過,就連各省的黨員代表都是哪些人,他也要打聽清楚。
“黃克強是原同盟會的元老,對於聯合陣線也很忠誠,‘廣東事變’的時候,不少同盟會幹部都受了委屈,現由黃克強出麵草擬這個《會議紀律》好不過,以免到時候有人會議上搗亂,現不是秋後算帳的時候,再說了,發動‘廣東事變’的隻是少數同盟會激進分子,不能因為少數人的胡鬧而否定了多數人的功勞,當初,消滅滿清王朝的起義中,同盟會也是有過貢獻的,這一點,我沒忘記,所以,對於同盟會員出身的黨員,我是一視同仁的,現,我的侍從室和督政處裏頗有幾位文筆很好的原同盟會幹部,他們就是黃克強推薦過來的,我信任他們,他們也信任我,現雙方合作愉快,過去的陳年舊事就不必提了。”
趙北拿出意見,算是為多數同盟會員主持了公道,也為黃興協助主持會議開了綠燈,“廣東事變”結束之後,同盟會員出身的黨員聯合陣線裏很受歧視,所以,現黃興和趙北都努力的消除這種偏見,維持聯合陣線的團結。
見總統突然提起“廣東事變”,黎元洪問了幾句。
“現廣東都督張人駿已通電下野,廣東也宣布‘軍民分治’,省長已由省議院選出,就等中樞批準,現就差任命一位督軍負責軍事了,不知總統心中有無合適的人選?”
趙北沉吟片刻,說道:“我打算讓閩軍總司令許崇智出任廣東督軍,不過陸軍部覺得他太過年輕,不是非常合適。黎議長,不知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劉淵亭現就廣東,職部以為,由他出任廣東督軍較為合適。”黎元洪說道。
“劉淵亭?”
趙北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一時想不起哪位曆史名人叫這個名字,黎元洪的幕僚中似乎也沒有這個人。
“就是劉永福,前清倒台之前,他是廣東碣石鎮總兵,革命之後,被推為廣東民團團總,負責地方治安工作。”湯化龍補充道。
“劉永福?是不是那個‘黑旗軍’的首領劉永福?當年越南跟法**隊打過仗的那位劉老將軍?”趙北愕然,又是一位曆史名人。
“正是此人,總統既然知道此人是‘黑旗軍’首領,那麽卑職也就不再羅嗦了。”湯化龍也有些驚訝,他確實不清楚趙北竟然也知道劉永福的出身。
“他現還世?他多大年紀了?”趙北追問道。
“雖已是古稀之年,但是劉將軍身體硬朗,而且威望、資曆都足夠,由他出任廣東督軍,合適不過,況且他隻是一個過渡人物,等廣東局勢完全平靜下來,這個‘督軍’也是要廢除的,總統不必擔心劉將軍不能任事。”黎元洪說道。
趙北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說道:“廣東局勢確實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維持,如果劉將軍願意為中樞分憂的話,那麽廣東督軍的位置就是他的了。當然了,黎議長說得不錯,這個‘督軍’隻是臨時設置的官職,等全國局勢平靜下來,是要撤消的,實際上,就剛才,安徽都督薑桂題已向我提出辭呈,他不僅辭去了安徽都督的職務,也不想做安徽督軍,所以啊,這安徽恐怕是第一個結束‘軍政’狀態的省份,以後,各省都要依次結束‘軍政’狀態,然後,這就是‘訓政’時代了。”
見總統打算快結束軍政局麵,黎元洪和湯化龍心裏都有些高興,畢竟,現這種“軍政”狀態之下,政客的地位遠遠比不上軍人,所以,他們與國會裏的多數議員一樣,都盼望著“訓政”時代的到來,當然,如果“憲政”時代也快些到來的話,他們就滿意了。
但是總統心裏真是這麽想的麽?沒人能夠回答,就連趙北自己也答不上來。
吳振漢前腳剛走,黎元洪和湯化龍後腳就過來了,他們是來拜會總統的,目的就是磋商明天召開的那場聯合陣線黨務會議的一些細節問題,他們並不是以國會議長的身份過來的,而是以聯合陣線黨員的身份過來的,這見的也不僅僅隻是民國的大總統,是聯合陣線的委員長,黨魁。
作為聯合陣線的黨魁、委員長,趙北也沒東花廳見這兩名部屬,而是選了一座僻靜的花園,廂房裏商議黨務會議的細節問題。
聯合陣線成立已有段日子了,至今尚未舉行過黨員代表大會,當初一手締造聯合陣線的宋教仁早就主張召開一次全體黨員代表大會,隻是由於諸多原因,才一直拖到現。此次會議,主要的議題有兩個:其一,改組庶務委員會,並進一步完善這個泛政治同盟的組織結構,使其有戰鬥力,而不再僅僅作為一個“選舉工具”使用;其二,製訂一個《行動與政策綱領》,指導以後的工作,明確聯合陣線國會中的主導作用,並利用國會指導這個國家的政策。
如果會議進行順利,那麽以後,不僅趙北的權力將得到加強,而且聯合陣線也將進一步確立國會中的領導地位,這對於中樞製訂的政策的順利推行非常有利。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此次會議,那就是:黨同伐異,惟我獨尊。
所以,對於聯合陣線如此“明目張膽”的挑釁行動,國會裏的那些“中立派”、“自由派”政治團體非常不滿,他們利用控製的報紙、雜誌展開了一場輿論戰,但是“保護國民權力”的正當口號下,這些“反擊”顯得軟弱無力,如此一來,那些非聯合陣線的國會議員們就出現了分化,一部分人選擇了投靠聯合陣線,大樹底下好乘涼,而另一部分人則逐漸相互靠攏,準備也組建一個泛政治同盟,以與聯合陣線分庭抗禮,這些人裏,以立憲會領袖張謇、實業俱樂部首腦人物盛宣懷為代表,他們這些人或出於對趙北政治主張的不讚同,或出於對聯合陣線的不信任,同一個敵人的威脅下,他們決定聯合起來,采取統一行動,國會裏展開反擊作戰,維護本團體的利益。
這個背景之下,那些自共和以來出現政壇上的千奇百怪的政治組織分化組合,逐漸形成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團體,這種局麵讓憲政派們歡欣鼓舞,因為他們看來,這就是那傳說中的“兩、黨製”,如此,那麽離真正的憲政似乎不遠了。
但是趙北並不這麽看,他也不打算現實行這種輪流坐莊的製度,他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恢複這個國家的正常秩序,並利用熟悉曆史的優勢幫助這個國家擺脫危亡局麵,所以,這加強中樞權力是目前的首要目標。
此次聯合陣線黨務會議也正是為了實現這個加強中樞權力的目標,至於國會裏的反對派麽,趙北也沒打算現就對付他們,畢竟,這些反對派的存是一顆很好的煙幕彈,能夠有效掩護他的真實目的,製造憲政氣氛。
但是黎元洪和湯化龍卻不似總統這般“豁達”,對於國會裏的那些反對派,兩人是恨得有些咬牙切齒,所以,兩人現趕到總統府,與總統商議黨務會議事宜的時候,也少不了要發些牢騷,這也可以證明,這兩人心裏到底有多少“憲政理念”,這是要打個問號的。
結果這麽談了片刻,這話題就跑了題,由聯合陣線黨務會議轉到了張謇和盛宣懷近的一係列小動作上去了。
“張季直也就罷了,好歹是白手起家,那掙的銀子多半是白的,可是那個盛宣懷就不一樣了,那個人,從前清時候起就是官商,那掙的銀子裏頭,到底有多少是白的,這可讓人費思量,別的不說,就是那個輪船招商局,那裏頭的貓膩可是不少,現,輪船招商局的股東裏頭基本上都是盛宣懷的人,要麽幹脆就是盛宣懷本人持股。總統鈞鑒,現共和了,不比前清時候了,這貪墨國民血汗錢的官商必須嚴懲!依職部之見,幹脆,就拿那個盛宣懷殺雞儆猴。”
黎元洪這落井下石的本事也是高明,一旁的湯化龍也是連連點頭附和,兩人都明白,趙北討厭手下講話拐彎抹角,所以,這一落井下石,就是你死我活的口吻。
但是趙北卻隻是淡淡一笑,盛宣懷是個什麽玩意,他心裏很清楚,這要是擱穿越之前,他肯定也會咬牙切齒的痛恨,但是現,既然他已是國家的總統,那麽,這做事就要分清楚輕重緩急,國家的蠹蟲當然必須清除,但是現不是時候。
“黃陂所言甚是,盛氏為北洋集團打理財政多年,這手不可能幹淨,當年清廷的言官就曾彈劾過他,後卻因涉及北洋高層而不了了之,現共和了,確實應該收拾一下這些國蠹,但是目前來講,盛宣懷還不能動,這會給人以口實,而且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動蕩局麵。現,我們必須先穩住大局,然後再談別的,‘廣東事變’雖然平息了,但是地方上的局勢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為政者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這一點,我們都必須牢記心,不能鹵莽。”
“總統看得深遠,我等佩服之至。”
既然趙北表了態,那麽黎元洪和湯化龍也立即改了口,不再提什麽國會反對派的事情了,話題又轉回了聯合陣線黨務會議上,這一談就是兩個多鍾頭。
對於此次會議,趙北也不敢掉以輕心,事無巨細都要一一問過,就連各省的黨員代表都是哪些人,他也要打聽清楚。
“黃克強是原同盟會的元老,對於聯合陣線也很忠誠,‘廣東事變’的時候,不少同盟會幹部都受了委屈,現由黃克強出麵草擬這個《會議紀律》好不過,以免到時候有人會議上搗亂,現不是秋後算帳的時候,再說了,發動‘廣東事變’的隻是少數同盟會激進分子,不能因為少數人的胡鬧而否定了多數人的功勞,當初,消滅滿清王朝的起義中,同盟會也是有過貢獻的,這一點,我沒忘記,所以,對於同盟會員出身的黨員,我是一視同仁的,現,我的侍從室和督政處裏頗有幾位文筆很好的原同盟會幹部,他們就是黃克強推薦過來的,我信任他們,他們也信任我,現雙方合作愉快,過去的陳年舊事就不必提了。”
趙北拿出意見,算是為多數同盟會員主持了公道,也為黃興協助主持會議開了綠燈,“廣東事變”結束之後,同盟會員出身的黨員聯合陣線裏很受歧視,所以,現黃興和趙北都努力的消除這種偏見,維持聯合陣線的團結。
見總統突然提起“廣東事變”,黎元洪問了幾句。
“現廣東都督張人駿已通電下野,廣東也宣布‘軍民分治’,省長已由省議院選出,就等中樞批準,現就差任命一位督軍負責軍事了,不知總統心中有無合適的人選?”
趙北沉吟片刻,說道:“我打算讓閩軍總司令許崇智出任廣東督軍,不過陸軍部覺得他太過年輕,不是非常合適。黎議長,不知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劉淵亭現就廣東,職部以為,由他出任廣東督軍較為合適。”黎元洪說道。
“劉淵亭?”
趙北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一時想不起哪位曆史名人叫這個名字,黎元洪的幕僚中似乎也沒有這個人。
“就是劉永福,前清倒台之前,他是廣東碣石鎮總兵,革命之後,被推為廣東民團團總,負責地方治安工作。”湯化龍補充道。
“劉永福?是不是那個‘黑旗軍’的首領劉永福?當年越南跟法**隊打過仗的那位劉老將軍?”趙北愕然,又是一位曆史名人。
“正是此人,總統既然知道此人是‘黑旗軍’首領,那麽卑職也就不再羅嗦了。”湯化龍也有些驚訝,他確實不清楚趙北竟然也知道劉永福的出身。
“他現還世?他多大年紀了?”趙北追問道。
“雖已是古稀之年,但是劉將軍身體硬朗,而且威望、資曆都足夠,由他出任廣東督軍,合適不過,況且他隻是一個過渡人物,等廣東局勢完全平靜下來,這個‘督軍’也是要廢除的,總統不必擔心劉將軍不能任事。”黎元洪說道。
趙北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說道:“廣東局勢確實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維持,如果劉將軍願意為中樞分憂的話,那麽廣東督軍的位置就是他的了。當然了,黎議長說得不錯,這個‘督軍’隻是臨時設置的官職,等全國局勢平靜下來,是要撤消的,實際上,就剛才,安徽都督薑桂題已向我提出辭呈,他不僅辭去了安徽都督的職務,也不想做安徽督軍,所以啊,這安徽恐怕是第一個結束‘軍政’狀態的省份,以後,各省都要依次結束‘軍政’狀態,然後,這就是‘訓政’時代了。”
見總統打算快結束軍政局麵,黎元洪和湯化龍心裏都有些高興,畢竟,現這種“軍政”狀態之下,政客的地位遠遠比不上軍人,所以,他們與國會裏的多數議員一樣,都盼望著“訓政”時代的到來,當然,如果“憲政”時代也快些到來的話,他們就滿意了。
但是總統心裏真是這麽想的麽?沒人能夠回答,就連趙北自己也答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