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內閣總理撤消案(下)
撤消“內閣總理”的問題上,對於黃興和熊成基的立場,同為國會議員的楊度完全清楚,此時見黃興問起他對“內閣總理撤消案”的看法,便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
“對於‘內閣總理撤消案’,楊某非常讚同黎議長和湯議長的看法,我國行政效率太過低下,屍位素餐之輩布滿朝堂,如此局麵之下,政府如何才能順利展開工作?所以,依楊某之見,這內閣總理的撤消是好事,有利於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由總統直接監督內閣工作,這也符合總統製的精神,既然總統能夠將公務處理妥當,又何必疊床架屋的設置一個內閣總理呢?”
楊度的話讓黃興和熊成基連連搖頭,雖然他們知道楊度一向主張“君主立憲”適合中國,可是現既然已經確立了共和製度,那麽,所有人都有資格來保衛這一製度。
熊成基這一次沒有謙讓,楊度說完之後,他便接了幾句話。
“楊秘書長,你這話說得不對吧。設置內閣總理,不僅是為了方便協助總統處理公務,重要的意義於,內閣總理是內閣的首腦,負有監督內閣之責,同時也負有糾正總統錯誤決策之責,現就這麽如此隨意的撤消了內閣總理的設置,那麽以後萬一總統做出了錯誤決策,由誰來提醒糾正呢?各部總長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不能掌握全局,自然也不可能看出總統決策是否穩妥。”
楊度笑了笑,說道:“味根這話看似有些道理,然則仔細一想,卻又似是而非。別的話我就不說了,我隻問一句,自從革命之後、共和之後,趙振華可曾做過什麽錯誤的決策沒有?你們之中,又有誰曾經糾正過趙振華的決策?”
這話問得過於刁鑽了些,黃興和熊成基都無法回答,也確實無法回答,因為趙北確實沒有做出過什麽重大的錯誤決策,有些起初看似錯誤的決策,到了後卻被證明是深謀遠略的戰略布局,比如說九江通電策反袁世凱,比如說向德國靠攏以換取援助……趙北的種種決策,從來就沒有給己方陣營造成過什麽損失,或許有些小的政策存偏差,但是瑕不掩瑜,作為一名領袖,趙北是完全合格的,他的戰略眼光無人能及,這一點,黃興和熊成基都非常佩服。
但是佩服歸佩服,人畢竟是人,不是神,現正確,未必將來也能一直正確下去,何況,所謂的“憲政精神”講究的就是一個權力的製衡與控製,當初宋教仁也是這麽主張的,黃興出身於同盟會,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至於熊成基,根本就是宋教仁的關門弟子,如果不了解什麽是“憲政精神”的話,他也不會繼承起宋教仁未完成的憲政事業了。
所以,黃興和熊成基看來,此次黎元洪和湯化龍這兩個趙北的“哼哈二將”突然提出撤消內閣總理設置的議案,而且還提出修憲,這背後如果沒有趙北趙大總統撐腰的話,兩人也不會如此膽壯。
現的趙北深居總統府,見他一麵也不是非常容易,而且現北方軍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總統的心思全放軍事上,根本不可能跟人討論這個“內閣總理撤消案”的事情,何況,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總統與這個國會的決議案有什麽聯係,如果黃興和熊成基真的就這麽找到總統質問,無疑是挑戰政治鬥爭的潛規則,就算趙北當時不介意,但是這心裏的芥蒂恐怕就是解不開的了,現,聯合陣線還需要總統的支持,宋教仁當初策劃的那個以政黨取代總統的遠期戰略還遠遠沒有完成。
所以,黃興和熊成基決定先試探一下,至於試探什麽人麽,他們一致認為楊度合適,因為他離總統近,而作為侍從室秘書長,他知道的內幕也多,說不定,這個撤消內閣總理的歪點子就是楊度出的。
但是楊度這個人與黎元洪、湯化龍不同,黎元洪和湯化龍講究麵子,如果犯了眾怒,兩人也是不敢正麵應戰的,但是楊度卻很不一樣,隻要心裏認準了的事情,他就會堅持到底,而如果一旦他發現原本認為是真理的事情突然變得一錢不值了,那麽,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將之一腳踢開,當初,楊度之所以甘為袁世凱前驅,鞍前馬後的效勞,就是因為他認為袁世凱是中國的第一強者,隻有這個強者才能拯救這個國家,但是後來當他發現袁世凱外強中幹之後,他又毫不猶豫的投奔了趙北,這種做法就是緣於他的性格,這種性格往好了說,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往壞了說,就是“朝三暮四”了。
這種性格也決定了楊度的做事風格,他絕不會像黎元洪、湯化龍那樣選擇逃避,他一旦認準了趙北是可以拯救這個國家的強者,那麽,他就會想辦法為總統辯解。
這一辯解之下,熊成基頓時無話可說,論口才,他確實不如楊度這個學貫中西的人物。
黃興畢竟年長許多,楊度那一套唬得了熊成基,卻唬不了他黃克強,怎麽說,他黃先生也是當年同盟會的“三巨頭”之一,現“三巨頭”中那位孫先生因為“廣東事變”的事情而威望大減,宋教仁也遇刺身亡,所以,現的黃興實際上就是聯合陣線裏那些同盟會出身的成員的主心骨,國會裏也是相當有號召力的。
“皙子,你這話也不對,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趙振華雖然有勇有謀,黃某自問遠遠不如,但是現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都很複雜,如果稍微有些閃失,共和之後好不容易恢複的安定局麵恐怕就不能維持了,所以,依黃某之見,這個內閣總理的撤消確實過於倉促了,總統也過於心急了些,中樞的收權也是需要時間的。”
黃興這話說得有些直白,就差直接說是趙北指使黎元洪和湯化龍這兩個走狗策劃了內閣總理撤消案了。
“這麽說,黃先生也是讚成撤消內閣總理的,隻不過認為不應該這麽倉促。”
楊度立刻抓住了黃興這話裏的漏洞,並立即進行了反擊,他這麽一說,黃興的那幾句話立刻變了味,就連熊成基也頗覺奇怪,看了黃興幾眼。
黃興一時有些語塞,正琢磨著如何辯駁時,卻聽門外傳來仆人的聲音。
“老爺,剛才侍從室掛了個電話,叫老爺趕緊給侍從室回個電話,說有要事商議。”
“兩位,稍坐,我去去就回。”楊度急忙起身,跟著那仆人去了。
楊度走後,熊成基小聲問黃興:“黃兄,依你之見,這個‘內閣總理撤消案’是否真是出於振華的策劃?”
黃興歎了口氣,小聲反問:“味根,你的看法呢?”
熊成基沉吟片刻,說道:“依我之見,振華是個真正的革命者,雖然某些事情上過於獨斷專行了,可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道理的,即使現看不明白,將來也可以看明白的,他做的所有事情,對於咱們國家來講,都是有利的。我倒是不擔心振華自己的思想,我擔心的是他身邊的人,比如說這個楊皙子,這個人可是當年的‘君憲先鋒’,一向堅信強人政治,這樣一個人,振華卻將他調去身邊,未免有些鹵莽了,雖然此人對憲政也非常了解,可是他對於咱們國家的國民素質一向是沒有什麽信心的。”
黃興正色道:“味根,其實你心裏已經有答案了,隻不過你自己不願意承認罷了。仔細想一想,趙振華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將楊皙子調去侍從室做秘書長,那可是關鍵職位,為什麽他不將聯合陣線的人調去擔任侍從室秘書長?我曾向他推薦過許多有見識、有學問的同盟會員去輔佐他,這些人革命立場堅定,絕不是那種投機分子,可是趙振華卻將這些人放一邊,這本身已很說明問題了。至於國民素質麽,這一點楊皙子倒是沒有看錯,不要說那些目不識丁的國民了,便是國會裏的那些縉紳出身的議員們,又有幾個人知道什麽叫‘憲政’?這次‘內閣總理撤消案’一提出,那幫國會議員們就跟著起哄,不然,這個決議哪能那麽容易通過?其實啊,許多國會議員的心裏從來就沒有什麽憲政的概念,他們隻不過是想做從龍的功臣罷了,這種國民素質,你能指望他們捍衛憲法麽?”
“你是說,振華不相信革命同誌?不會,不會。振華絕不是那樣的人,不然,他為什麽叫我幫他整理黨務?黨務,這可是重中之重,是聯合陣線維護團結、控製國會的關鍵。”熊成基連連搖頭。
“人是會變的。味根,你還年輕,許多事情不到一定年紀,你是琢磨不明白的。”
黃興又歎了口氣,本想繼續說下去的,但這時卻聽到腳步聲,於是便捧著茶杯喝了口茶,這時才發現那杯子裏的茶早已冰涼。
“兩位,那電話是總統親自打過來的,他叫我去總統府幫著處理幾件公務。剛才與總統通電話的時候,我將二位過來的事情也告訴了總統,總統很高興,他也請你們二位一起跟我過去,那汽車已經派過來了,咱們稍坐片刻,聽見喇叭響,咱們就去總統府吧。”
楊度走回廂房,說了幾句,然後吩咐仆人換熱茶,與黃興和熊成基相坐無言,確實,他們確實已沒有什麽可以談論的了,道不同,不相為謀。
十多分鍾後,幾聲喇叭這座小院外頭響了起來,楊度起身,走前頭,仆人則領著黃興和熊成基走後頭,本來兩人是不想就這麽去見趙北的,可是既然總統已經邀請他們過去,這不去的話又實很沒有禮貌,何況兩人的心結也確實需要總統給解一解,於是,也跟著楊度上了汽車,徑往總統府行去。
撤消“內閣總理”的問題上,對於黃興和熊成基的立場,同為國會議員的楊度完全清楚,此時見黃興問起他對“內閣總理撤消案”的看法,便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
“對於‘內閣總理撤消案’,楊某非常讚同黎議長和湯議長的看法,我國行政效率太過低下,屍位素餐之輩布滿朝堂,如此局麵之下,政府如何才能順利展開工作?所以,依楊某之見,這內閣總理的撤消是好事,有利於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由總統直接監督內閣工作,這也符合總統製的精神,既然總統能夠將公務處理妥當,又何必疊床架屋的設置一個內閣總理呢?”
楊度的話讓黃興和熊成基連連搖頭,雖然他們知道楊度一向主張“君主立憲”適合中國,可是現既然已經確立了共和製度,那麽,所有人都有資格來保衛這一製度。
熊成基這一次沒有謙讓,楊度說完之後,他便接了幾句話。
“楊秘書長,你這話說得不對吧。設置內閣總理,不僅是為了方便協助總統處理公務,重要的意義於,內閣總理是內閣的首腦,負有監督內閣之責,同時也負有糾正總統錯誤決策之責,現就這麽如此隨意的撤消了內閣總理的設置,那麽以後萬一總統做出了錯誤決策,由誰來提醒糾正呢?各部總長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不能掌握全局,自然也不可能看出總統決策是否穩妥。”
楊度笑了笑,說道:“味根這話看似有些道理,然則仔細一想,卻又似是而非。別的話我就不說了,我隻問一句,自從革命之後、共和之後,趙振華可曾做過什麽錯誤的決策沒有?你們之中,又有誰曾經糾正過趙振華的決策?”
這話問得過於刁鑽了些,黃興和熊成基都無法回答,也確實無法回答,因為趙北確實沒有做出過什麽重大的錯誤決策,有些起初看似錯誤的決策,到了後卻被證明是深謀遠略的戰略布局,比如說九江通電策反袁世凱,比如說向德國靠攏以換取援助……趙北的種種決策,從來就沒有給己方陣營造成過什麽損失,或許有些小的政策存偏差,但是瑕不掩瑜,作為一名領袖,趙北是完全合格的,他的戰略眼光無人能及,這一點,黃興和熊成基都非常佩服。
但是佩服歸佩服,人畢竟是人,不是神,現正確,未必將來也能一直正確下去,何況,所謂的“憲政精神”講究的就是一個權力的製衡與控製,當初宋教仁也是這麽主張的,黃興出身於同盟會,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至於熊成基,根本就是宋教仁的關門弟子,如果不了解什麽是“憲政精神”的話,他也不會繼承起宋教仁未完成的憲政事業了。
所以,黃興和熊成基看來,此次黎元洪和湯化龍這兩個趙北的“哼哈二將”突然提出撤消內閣總理設置的議案,而且還提出修憲,這背後如果沒有趙北趙大總統撐腰的話,兩人也不會如此膽壯。
現的趙北深居總統府,見他一麵也不是非常容易,而且現北方軍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總統的心思全放軍事上,根本不可能跟人討論這個“內閣總理撤消案”的事情,何況,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總統與這個國會的決議案有什麽聯係,如果黃興和熊成基真的就這麽找到總統質問,無疑是挑戰政治鬥爭的潛規則,就算趙北當時不介意,但是這心裏的芥蒂恐怕就是解不開的了,現,聯合陣線還需要總統的支持,宋教仁當初策劃的那個以政黨取代總統的遠期戰略還遠遠沒有完成。
所以,黃興和熊成基決定先試探一下,至於試探什麽人麽,他們一致認為楊度合適,因為他離總統近,而作為侍從室秘書長,他知道的內幕也多,說不定,這個撤消內閣總理的歪點子就是楊度出的。
但是楊度這個人與黎元洪、湯化龍不同,黎元洪和湯化龍講究麵子,如果犯了眾怒,兩人也是不敢正麵應戰的,但是楊度卻很不一樣,隻要心裏認準了的事情,他就會堅持到底,而如果一旦他發現原本認為是真理的事情突然變得一錢不值了,那麽,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將之一腳踢開,當初,楊度之所以甘為袁世凱前驅,鞍前馬後的效勞,就是因為他認為袁世凱是中國的第一強者,隻有這個強者才能拯救這個國家,但是後來當他發現袁世凱外強中幹之後,他又毫不猶豫的投奔了趙北,這種做法就是緣於他的性格,這種性格往好了說,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往壞了說,就是“朝三暮四”了。
這種性格也決定了楊度的做事風格,他絕不會像黎元洪、湯化龍那樣選擇逃避,他一旦認準了趙北是可以拯救這個國家的強者,那麽,他就會想辦法為總統辯解。
這一辯解之下,熊成基頓時無話可說,論口才,他確實不如楊度這個學貫中西的人物。
黃興畢竟年長許多,楊度那一套唬得了熊成基,卻唬不了他黃克強,怎麽說,他黃先生也是當年同盟會的“三巨頭”之一,現“三巨頭”中那位孫先生因為“廣東事變”的事情而威望大減,宋教仁也遇刺身亡,所以,現的黃興實際上就是聯合陣線裏那些同盟會出身的成員的主心骨,國會裏也是相當有號召力的。
“皙子,你這話也不對,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趙振華雖然有勇有謀,黃某自問遠遠不如,但是現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都很複雜,如果稍微有些閃失,共和之後好不容易恢複的安定局麵恐怕就不能維持了,所以,依黃某之見,這個內閣總理的撤消確實過於倉促了,總統也過於心急了些,中樞的收權也是需要時間的。”
黃興這話說得有些直白,就差直接說是趙北指使黎元洪和湯化龍這兩個走狗策劃了內閣總理撤消案了。
“這麽說,黃先生也是讚成撤消內閣總理的,隻不過認為不應該這麽倉促。”
楊度立刻抓住了黃興這話裏的漏洞,並立即進行了反擊,他這麽一說,黃興的那幾句話立刻變了味,就連熊成基也頗覺奇怪,看了黃興幾眼。
黃興一時有些語塞,正琢磨著如何辯駁時,卻聽門外傳來仆人的聲音。
“老爺,剛才侍從室掛了個電話,叫老爺趕緊給侍從室回個電話,說有要事商議。”
“兩位,稍坐,我去去就回。”楊度急忙起身,跟著那仆人去了。
楊度走後,熊成基小聲問黃興:“黃兄,依你之見,這個‘內閣總理撤消案’是否真是出於振華的策劃?”
黃興歎了口氣,小聲反問:“味根,你的看法呢?”
熊成基沉吟片刻,說道:“依我之見,振華是個真正的革命者,雖然某些事情上過於獨斷專行了,可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道理的,即使現看不明白,將來也可以看明白的,他做的所有事情,對於咱們國家來講,都是有利的。我倒是不擔心振華自己的思想,我擔心的是他身邊的人,比如說這個楊皙子,這個人可是當年的‘君憲先鋒’,一向堅信強人政治,這樣一個人,振華卻將他調去身邊,未免有些鹵莽了,雖然此人對憲政也非常了解,可是他對於咱們國家的國民素質一向是沒有什麽信心的。”
黃興正色道:“味根,其實你心裏已經有答案了,隻不過你自己不願意承認罷了。仔細想一想,趙振華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將楊皙子調去侍從室做秘書長,那可是關鍵職位,為什麽他不將聯合陣線的人調去擔任侍從室秘書長?我曾向他推薦過許多有見識、有學問的同盟會員去輔佐他,這些人革命立場堅定,絕不是那種投機分子,可是趙振華卻將這些人放一邊,這本身已很說明問題了。至於國民素質麽,這一點楊皙子倒是沒有看錯,不要說那些目不識丁的國民了,便是國會裏的那些縉紳出身的議員們,又有幾個人知道什麽叫‘憲政’?這次‘內閣總理撤消案’一提出,那幫國會議員們就跟著起哄,不然,這個決議哪能那麽容易通過?其實啊,許多國會議員的心裏從來就沒有什麽憲政的概念,他們隻不過是想做從龍的功臣罷了,這種國民素質,你能指望他們捍衛憲法麽?”
“你是說,振華不相信革命同誌?不會,不會。振華絕不是那樣的人,不然,他為什麽叫我幫他整理黨務?黨務,這可是重中之重,是聯合陣線維護團結、控製國會的關鍵。”熊成基連連搖頭。
“人是會變的。味根,你還年輕,許多事情不到一定年紀,你是琢磨不明白的。”
黃興又歎了口氣,本想繼續說下去的,但這時卻聽到腳步聲,於是便捧著茶杯喝了口茶,這時才發現那杯子裏的茶早已冰涼。
“兩位,那電話是總統親自打過來的,他叫我去總統府幫著處理幾件公務。剛才與總統通電話的時候,我將二位過來的事情也告訴了總統,總統很高興,他也請你們二位一起跟我過去,那汽車已經派過來了,咱們稍坐片刻,聽見喇叭響,咱們就去總統府吧。”
楊度走回廂房,說了幾句,然後吩咐仆人換熱茶,與黃興和熊成基相坐無言,確實,他們確實已沒有什麽可以談論的了,道不同,不相為謀。
十多分鍾後,幾聲喇叭這座小院外頭響了起來,楊度起身,走前頭,仆人則領著黃興和熊成基走後頭,本來兩人是不想就這麽去見趙北的,可是既然總統已經邀請他們過去,這不去的話又實很沒有禮貌,何況兩人的心結也確實需要總統給解一解,於是,也跟著楊度上了汽車,徑往總統府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