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戰與不戰(上)


    總統府,統帥堂,地下一層,西會議室。


    一場軍事會議就這裏舉行,主持會議的是民國大總統趙北,列席會議的高級軍官中以陸軍軍官居多,海軍軍官隻有一個魯平。


    現,正會議上發言的是藍天蔚,這位陸海軍聯合參謀部參謀總長此刻就站一幅掛牆壁上的軍用地圖前,手裏拿著一根教鞭,頭頂正上方懸掛著一盞明亮的白熾燈,將那地圖上的幾出紅藍色標記映照得非常醒目。


    “到目前為止,國防軍第105、100師均已抵達集結地域,國防軍第106師正陸續出關,預計將兩天之內抵達集結地域,一旦106師抵達錦州,國防軍第一軍就算是正式組建了,鑒於川南**師和山地師短時間內不可能趕到東北,第一軍作戰序列進行調整,將**騎兵師從內蒙全部調往東北,也暫時編入第一軍序列。


    第一軍的部隊將分駐牛莊與海城,作為戰略前哨,警戒旅大租借地之日軍行動,掩護沈陽,並負責戰爭爆發之後截斷南滿鐵路之交通,遲滯日軍之行動,考慮到第一軍力量較為單薄,而沈陽方向之我軍部隊實力亦弱,因此,第二軍之組建也必須加快。


    昨天陸軍部已將第二軍作戰序列編製出來,參謀部審議之後,對其進行了一些小改動,現將第二軍序列予以公布:國防軍第107師、第109師,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國防軍特戰旅,西北邊防騎兵第一團、第二團,這些部隊為第二軍基幹部隊。


    目前中樞可以立即動用的部隊基本上就是這些,其它的各省駐軍也已接到陸軍部命令,已於昨日進入戰備動員,根據參謀部計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麽五天之內,陸軍部可以動員起三十五個正規師,其中十個甲種師,二十五個乙種師,另外,尚未完成正規化改編的革命衛隊也是可以立即進行動員的,但是由於交通問題,這些部隊要想全部開到東北地區,樂觀的估計也需要大約十五至二十天,所謂‘兵貴神速’,如果日本政府真想冒險,我們必須立即做好戰爭準備。


    但是考慮到日本海軍的行動,東南沿海地區的國防軍部隊基本上不可能調動,為了防備日本軍隊東南沿海地區實施登陸,參謀部已正式建議陸軍部東南方向組建第三軍和第四軍,以應付突發事件,並敦促海軍部製訂相應方案,策應陸軍行動,考慮到我國海軍現狀,海軍部的主要工作應以掩護陸軍機動為主,其次,一旦中日之戰爆發,則視戰爭規模決定海軍之進一步行動,必要時,利用潛艇對日本近海、港口實施海上破交戰,以海上伏擊和港口布雷等措施騷擾日本近海航線,對日本國民實施心理威懾。


    為了保障軍事運輸的暢通,昨天中樞已通過外務部向各國發出外交照會,宣布對全國鐵路實施軍事管製,列車時刻表由鐵道部統一製訂,到目前為止,除了日本、俄國之外,英、法、美、德、比等國已經同意將由其控製的鐵路交由我方管理,至於江海運輸方麵,目前工商部已著手征用民間輪船和木船,相應的船夫、船員征召也已進行,從現集的情報來看,國民對於中樞的決策是支持的,各地踴躍報名參軍的知識青年總數已超過五萬人。


    一旦日本軍隊對我駐軍發起攻擊,總統將按照憲法賦予之權力,宣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並發布全**事總動員令,屆時,根據《兵役法》之規定,陸軍部將立即著手進行擴軍,所有現役軍官全部結束休假,已退役但仍預備役期內的退伍軍人也將重入伍,家鄉服役,按照保守估計,如果武器彈藥充足的話,兩個月的時間內,陸軍部可以再組建五十個步兵師,而革命衛隊至少可以擴充至一百萬人。”


    藍天蔚上頭慷慨陳辭,段祺瑞卻底下生悶氣,不為別的,就為自己頭上壓著的這個“陸海軍聯合參謀部”。


    陸海軍聯合參謀部,這是由南苑陸海軍聯合參謀處演變而來的一個高軍事指揮機構,如果從“參謀”這個詞來看,這個機構似乎隻是為高級軍官們出謀劃策的,比如說策劃後勤,比如說製訂作戰計劃,當初段祺瑞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實際情況卻與段總長的想象有很大出入,這個陸海軍聯合參謀部根本就不把陸軍部和海軍部裏頭的那些總長、次長放眼裏,這個機構隻聽命於民國的大總統,隻聽命於趙北,所以,自從陸海軍聯合參謀處組建以來,段祺瑞就沒有順氣的時候。


    但是不順氣也不行啊,現統帥堂才是這個國家高權力所,統帥堂淩駕於總統府,陸海軍聯合參謀部又淩駕於陸軍部和海軍部,這種反常的現象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一切以總統意誌為轉移。


    一切以總統意誌為轉移,這對於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很有幫助,但是卻對段祺瑞這樣的高級軍官“不公平”,現的段祺瑞,感覺自己就像是國會裏的那幫參議員、眾議員一樣,都是吃閑飯的,都是總統養的門客,可是人家議員好歹還占領著國會,可以製訂法律,但是陸軍部總長呢?段祺瑞發出來的命令,如果不經陸海軍聯合參謀部參謀總長、參謀次長兩位附署的話,根本就不具有效力,也沒人會去理睬,這就是段祺瑞現的尷尬處境。


    段祺瑞性格剛烈,這要是放以前,他肯定立即甩手不幹,可是現不行,他肩上還擔著北洋的那副擔子呢,這種時候,他要是甩手不幹,隻能是便宜了趙大總統,因為這位總統先生現正打算借助中日關係緊張的機會剪除那些雜牌勢力,如果段祺瑞這種時候退出,那麽,北洋孑遺105、106步兵師就算是砧板上的魚肉了,隻能任人宰割。


    雖然段祺瑞不想撂挑子,可是對方欺人太甚,竟然將105、106師全都調出了關,中樞此舉到底意欲何為,確實值得深思,要知道,106步兵師的駐地是徐州,那裏距離東北很遠,可是中樞硬是放著駐山東的101師不調,偏偏舍近求遠的將106師調去東北,說不好,如果到時候真的跟日本軍隊打起來,那麽,這就是“借刀殺人”。


    這兩年裏,趙北一直忙著軍隊裏削山頭,利用各種手段逐步確立了聯合陣線和政宣委對軍隊的領導,但是惟獨沒有對105、106師動手,因為他與段祺瑞有一個“君子協定”。


    按照當初段祺瑞與趙北的君子協定,如果中樞想調動105、106師的話,必須取得段祺瑞的同意,如果段祺瑞不同意,那麽,中樞也不會調動這兩個師。但是這一次,趙北打得還是那張“愛國牌”,誰敢反對中樞調兵去東北,那就是漢奸,人人得而誅之,所以,這一次將105、106師調出山海關,段祺瑞雖然心裏十分不情願,可是這國家大義麵前,他選擇了沉默,畢竟,他是一個中國人。


    作為一個北洋出身的高級軍官,段祺瑞對趙北不斷招惹日本的舉動非常不滿,他看來,這位總統先生雖然不是瘋子,但他肯定是一個冒險性極強的政治投機客,為了某些目的,這位總統先生竟然一點也不擔心他的冒險舉動會引發戰爭,就拿這次的“東北亞危機”來講吧,本來日本政府隻是廢除了“關東都督府”而已,還談不上把旅大租借地變成殖民地,至少日本政府嘴上沒說,可就是這位總統先生,卻硬是命令喉舌大造輿論,煽動民眾的反日情緒,以達到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總統的刻意煽動下,中國的愛國青年們很容易就激動起來,這幾天裏,從南到北,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到青年們的反日集會與示威,情形與當年“蘄州事變”時幾乎一模一樣,而且聲勢為浩大,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作為反擊,日本國內也大造輿論,兩國的激進派都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隨時都有可能擦槍走火,這種局勢很讓人擔憂。


    雖然日本政府的做法確實很過分,但是相比俄國政府外蒙古的行動,日本這次遭到“遠東狂人”的瘋狂進攻確實是有些“吃虧”,一個日本,一個俄國,都蠶食中國的領土主權,可是對待這兩個國家的立場上,趙北完全做到了“雙重標準”,對俄國外蒙古地區的蠶食行動假裝看不見,也禁止部下對此進行深入關注,並利用喉舌混淆視聽,而另一方麵,對於日本政府東北地區的蠶食行動,趙北卻是看見一次打一次,絲毫也不給日本人留麵子。


    所以,段祺瑞等“穩健派”看來,此次日本旅大租借地問題上做文章,報複中國支持朝鮮反日運動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借此發泄一下心中積累了兩年多的憤怒情緒也未必不是次要原因。


    “這個家夥,到底要折騰到什麽時候?日本人是那麽好對付的?”


    段祺瑞收斂心神,向坐上首的趙北望去,見對方麵無表情的看著牆上的那幅軍用地圖,實猜不透這位民國的大總統到底打算做什麽,如果真想跟日本開戰,為什麽遲遲不下達全國總動員令?如果不想跟日本打仗,為什麽又要調那麽多部隊去東北?光一個“削藩削山頭”的解釋似乎蒼白了點。


    這時,藍天蔚已講完了,回到會議桌邊落座,接下去就是自由發言時間了。


    段祺瑞第一個站了起來,一字一句的說出了他的看法。


    “藍參謀長剛才說得很好,我沒有可以補充的,但是有一點我必須提醒諸位,這打仗要錢,現中樞忙著完成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中樞財政很是吃緊,如果不打仗,中樞財政可以支撐,如果打仗,請問,諸位可有什麽錦囊妙計籌措軍費?支撐軍費之後,中樞又拿什麽來支撐工業建設?另外,國會那邊也不能不有所交代,畢竟,我國是共和國家,總統固然有權力調遣軍隊,但是宣戰權卻國會,這個是憲法上寫著的。”


    段祺瑞這話裏頭的潛台詞再也明白不過,作為陸軍部總長,他反對現對日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