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風波


    北京,大前門火車站。


    火車站裏已是戒備森嚴,與此同時,火車站裏也是軍樂鏗鏘,禮炮轟鳴。


    今天,這民國的大總統趙北就要返回北京,火車站裏頭都是政府各部的頭麵人物,畢竟,文明社會,禮節就是禮節,雖然總統電報裏說歡迎儀式“一切從簡”,但是這再怎麽從簡,總統就是總統,一國元首,國民領袖,各部的主官總要是到火車站迎接的。


    不過考慮到總統的命令,這歡迎儀式就沒必要讓士民代表參與了,而且,多數記者都被擋火車站外頭,以免他們亂哄哄提問,問出一些讓人不好回答的問題。


    現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對中樞政府不利的傳聞,據說中樞政府正與沙皇俄國政府進行秘密外交談判,雖然談判的細節無人知道,但是據說中樞打算向俄國人讓出一些蒙古地區的利益,用國會裏某些反對派議員的話講,這就有“賣國”之嫌。


    這種局麵之下,國會裏現就出現了一些別有用心的議員,開始對總統的北巡東三省說三道四,指桑罵槐,頗有些“為民請命”的意思。


    按照這些議員的說法,總統先生此次離開首都北巡東三省,據說就是去與俄國政府的外交特使進行秘密會談的,而現掌握中樞權力的是聯合陣線,總統先生同時又兼任著聯合陣線黨魁的職務,所以,國會裏的那些反對派議員們看來,中樞有必要對國會做出一個交代,總統也必須去國會,接受國會議員們的質詢,如果總統的回答不能讓議員們滿意的話,那或許就又是一場國會彈劾案了,上一次的國會彈劾案發生兩年前,當時的總統徐世昌因為彈劾案而被迫下野,現,民國的又一次國會彈劾案眼看著有些爆發的苗頭,這全國的記者、報紙都非常關注此事,所以,當得知總統今日回京,於是記者們就蜂擁而至,但是多數人卻被士兵們擋了火車站外頭,無法當麵采訪總統先生。


    其實,輿論界和聞界早就對蒙古局勢非常擔憂,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沙皇俄國一直外蒙古地區上躥下跳,通過哲布尊丹巴、杭達多爾濟等人組建了一個所謂的“自治政府”,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將外蒙古地區吞並,但是其所作所為無一不是為吞並外蒙古做鋪墊,這些事實,雖然中樞政府一直采取敷衍態度,但是輿論界和聞界卻沒有忘記祖國的北部邊疆,蒙古尤其是外蒙古問題,經常被人拿出來做文章,攻擊中樞政府,攻擊國會多數派聯合陣線,但是每一次的攻擊,都被中樞和國會給不軟不硬的頂了回去,再加上過去兩年時間裏,國人關注的重點是經濟與工業建設問題,所以對外蒙古的關注並不是非常熱情。


    但是現,這一次的外蒙古風波卻與以前那幾次風波很不同,這一次帶頭鬧事的不是“野人士”,也不是“中立人士”,而是國會議員,準確的講,是國會中的那個少數派“國民同盟”,而他們的黨魁正是現的民國副總統張謇。


    國會議員帶頭鬧事,自然是非同小可,表麵看,這似乎隻是前幾次外蒙古風波的延續,但是如果認真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關係的話,就會發現,這深層次的原因卻不是單純的國家利益,而是財團利益。


    “國民同盟”實際上就是由以前的那個“實業俱樂部”演變而來,而“實業俱樂部”當初就是北洋集團裏的那幫遺老遺少組織起來的,他們通過這個政治團體尋求改頭換麵,以一個嶄的麵貌重登上政治舞台,而事實也證明,他們確實達到了目的,為了快穩定全國局勢,聯合陣線接納了北洋集團的殘餘分子,其中的一些人很快被聯合陣線同化,但另一些人卻繼續頑固的堅持保守立場,於是,“國民同盟”就粉末登場,與張謇等人掌握的立憲會合並,並也因此成為了國會裏的唯一反對黨。


    “國民同盟”與聯合陣線大的不同於經濟背景,“國民同盟”不像聯合陣線是個大雜燴,“國民同盟”的主要成員幾乎都來自於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江蘇籍、廣東籍的“國民同盟”成員幾乎掌握了這個政治團體的領導權,所以,這個政治團體代表的基本上也就是東南工業與金融財團的利益。


    東南地區一向是中國的重要經濟區,尤其是清末以來,隨著國門的洞開,以及洋務運動的發展,東南沿海地區逐漸成為支撐中樞財政的主要金融區,隨著“四年工業發展計劃”的執行,東南沿海地區的金融業因為融資的緣故而大大加強,再加上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的快速發展,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東南金融財團的實力進一步增強,他們渴望利用手裏的巨大資本攫取多長遠的利益。


    但是東南金融財團的這個利益訴求遭到了來自中樞政府的遏製,因為中樞的“四年工業發展計劃”中,多數重要的重工業計劃都被放到了華中和西南地區,而東南沿海地區除了少量采礦業和機器製造業之外,根本沒有象樣的、成係統的重工業,讓東南金融財團感到不滿的是,中樞政府不僅沒有向東南地區的重工業建設投入過一分錢,而且當東南財團打算自行籌措資金建設本地重工業項目的時候,中樞政府對此也是冷漠以對,不僅不願提供國家擔保和貸款,而且還千方百計的想將東南財團的資本“騙走”,然後投入華中和西南地區。


    東南財團的商人看來,沿海地區相比內陸地區有優勢,無論是人力資源、財力資源還是國際資源,所以,中樞政府的做法是“偏心”,商人們不可能沒有微詞。


    前不久,財政部牽頭,主持了一次全國工業普查,雖然目前這項工作尚未完成,但是從已經公布的調查情況來看,現的重工業利潤已經遠遠超過了輕工業利潤,這種消息多少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於是,某些“有心人”的挑唆下,代表東南金融財團利益的“國民同盟”終於出手了,而且利用的依舊是那個外蒙古問題。


    由於這一次是通過國會發出聲音,遠比前幾次的外蒙古風波讓人擔心,畢竟,國會議員中雖然聯合陣線成員居多,但是考慮到聯合陣線的人員構成依舊非常複雜,這一次“國民同盟”來勢洶洶,聯合陣線能不能做到上下一心,齊心協力,聯合陣線的高層也沒有多少把握。


    作為聯合陣線的黨務幹事,熊成基心裏就沒有多少底,雖然他知道趙北與俄國政府外交特使進行秘密會談的事情,但是與黎元洪、湯化龍一樣,對於其中的會談細節他也是一無所知,可是偏偏總統和中樞都需要他們幫著說話,這使熊成基非常為難。


    熊成基當然明白,以現的中國國力,對抗日本的同時也對抗俄國是不現實的,必須拉一個打一個,所以,趙北選擇拉攏俄國的策略未必不可行,但是另一方麵,拉攏俄國就必須給俄國好處,而外蒙古的利益顯然是俄國政府現重視的,如此分析下來,“國民同盟”的說法未必就是空穴來風,趙北很有可能外蒙古的利益上向俄國做出了重大讓步。


    這個差事可不好幹,弄不好就是一個千古罵名,此次總統北行,外務總長唐紹儀之所以打算提前請假,去香港“修養”,恐怕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怕擔上幹係,所以幹脆撂了挑子,讓總統好自為之。


    總統到底是總統,肩負國家前途,他還真就一個人去了哈爾濱,壓根就不叫外務部插手,往好了說,這叫愛護部下,往壞了說,這就是獨斷專行了。


    雖然熊成基是信任趙北的,相信他的承諾,將來,失去的利益必然會再奪回來,但是,作為聯合陣線的高層人物,熊成基還是很擔心國會會發起彈劾案,畢竟,聯合陣線裏有不少議員也是東南金融集團的一分子,他們利益上與“國民同盟”是一致的,很難說他們不會轉變立場去支持“國民同盟”,聯合陣線是一個利益集合體,但是另一方麵,大利益裏頭還藏著小集團的小利益,這是事實,不是依靠幾次和風細雨的“整黨”就可以改變的,對此,總統也有過一句相當地道的評價: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說到底,還是一個利益問題,利益一致,就團結起來,利益不一致,就互相鬥爭,甚至分道揚鑣,聯合陣線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但是卻並不能保證所有人的利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完全一致。


    以前,熊成基不是沒有試圖改變過這種“千奇百怪”的現狀,他趙北的支持下進行過幾次黨務整理,開除了一批立場不夠堅定的黨員,修改了聯合陣線的政治綱領,但是這種小打小鬧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過去的兩年時間裏,聯合陣線之所以表現的比較團結,完全是因為工業建設的熱情,但是現,因為工業建設的政策發生分歧,聯合陣線內部已經出現了某些反對中樞的聲音,而這,正是熊成基所擔心的。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能夠理解熊成基現的心情了,自從趕到火車站之後,他與黎元洪、湯化龍一樣,都是一直板著臉,與段祺瑞、張謇等人的談笑風聲形成鮮明對比。


    “沒辦法,就看振華如何國會裏回答議員們的質詢了。”


    熊成基躊躇無措,後隻好放棄為總統想辦法,他確實也應付不了這種局麵,雖然他一直羨慕趙北處理重大事務時的從容,但是這種從容卻是學不來的,這需要閱曆的積澱,熊成基也不清楚趙北為什麽“閱曆”上要遠超於同齡人。


    這種“閱曆”其實並不是閱曆,而是對曆史的熟稔,這一點,確實沒人比得上一位曆史的穿越者。


    正當熊成基彷徨無計之時,火車站東邊傳來幾聲長長的汽笛。


    總統的專列到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