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雪山基地


    張立誠的129師雖然隻是乙種師,火力配備不強,但是對付一下西康的土司武裝還是綽綽有餘的,便是藏區的地方武裝也不是該師的對手,上次傅華封調兵入藏,加強對當地的控製,主要依靠的就是129師的力量,張立誠現的師部就設日喀則,此次他回西康,事先倒是跟傅華封打了招呼,所以對於張立誠的到來,傅華封並不覺得奇怪。


    見了麵之後,兩人少不了一番客氣寒暄,然後言歸正傳。


    “張師長,此次中樞調你去成都,說沒說是什麽事情?是否方便相告?若是中樞打算調129師回四川,也要讓我有個準備,現英國人邊界一帶扯皮,咱們不能不防。”傅華封說道。


    張立誠點了點頭,說道:“電報裏不方便講,現告訴你也無妨。其實此次中樞調我去成都,是召開軍事會議,一方麵是關於川南移防的事情,現田振邦主動辭去川南鎮守使之職,他的部隊要接受改編,之後還要出川,去東三省駐防,所以這個川南的防區要重劃分,另一方麵,看中樞的意思,是打算將129師換裝為甲種師,我去成都,就是與兵工廠商議此事,現各地軍隊都換裝,外地的兵工廠指望不上,也就隻能依靠成都和重慶了,可是現重慶方麵還不能製造大炮,所以,成都兵工廠的大炮是129師能不能快換裝的關鍵,本來中樞也沒指定一定要我親自過去,不過現我也閑得無聊,還是親自去一趟。”


    傅華封眉頭一擰,說道:“張師長,現英國人正糾纏這個邊界的問題,你這一走,沒半個月回不了日喀則,這萬一邊界起了衝突,129師豈非群龍無首?”


    “群龍無首?老傅啊,你的思想還是有些跟不上趟啊。現的國防軍不是過去的清軍綠營、八旗,舊式軍隊講究一個統帥至上,可是式軍隊講究的卻是製度至上,即使我不師部,底下的參謀、軍官都能按照製度按部就班的處理突發情況,再說了,不是還有副師長麽,所以啊,關於英國人那邊,你也不必操心,現歐洲局勢緊張,巴爾幹已經開戰,列強顧不過來,英國人擔心歐洲爆發全麵戰爭,所以,中樞看來,英國人現之所以中印邊界問題上上躥下跳,這隻是虛張聲勢,與其說我們害怕英**隊打過來,倒不如說是英國政府擔心咱們軍隊想趁著歐洲的混亂渾水摸魚的去印度撈一把。”


    “這是你自己琢磨的,還是中樞電報裏跟你講的?”


    傅華封還是有些不放心,作為西康省長,兼管青藏事務,他確實需要操心這方麵的事情,但是中樞又不可能把所有的軍事機密都告訴他這個文人,因此,有些事情他也是有些糊塗。


    張立誠笑了笑,說道:“這就是中樞電報裏跟我講的,不然的話,我一個號兵出身的人,哪裏懂的這麽多的國際局勢?”


    傅華封也是一笑,如此,他便放心了,既然是中樞的決策和分析,那麽,即使英**隊真的打過來了,他也沒有多少幹係,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他隻需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就行了。


    “聽說那個水電考察隊已經到西康了?他們還帶了電影機?”


    既然傅華封不再糾纏青藏的事情,張立誠就把話題轉到了別的事情上,說句實話,日喀則呆得久了,他確實也有些無聊,當地連報紙都沒有,也難怪他一有機會就拉住別人說話。


    傅華封一聽張立誠這話,就知道他想幹什麽,於是搖了搖頭。


    “那個水電考察隊昨天就到西康了,確實也帶了一部電影機,不過是用來拍電影,可不是用來放電影的,那是給重工業部拍什麽電影資料的,你就別打歪腦筋了,那東西可不會給你用。”


    “老傅啊,你沒日喀則那地方呆過,那裏沒有報紙,沒有川劇,那地方呆得久了,人都快變傻了,如果不給官兵們找些事情做,那軍紀也是有些不好辦。我此次去成都,打算向政宣委要些放電影的機器,帶回部隊,順便再要些拍電影的機器,咱們把青藏地區的民俗風情都拍一拍,拿去內地叫國民看一看,看看咱們中國到底有多大,看看咱們中國的山川有多麽雄壯,那地方太高,高得連飛機都飛不起來。說起來這應該是政宣委的工作,但是他們現卻不上心,卻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幹什麽。”


    張立誠發著牢騷,傅華封卻是笑而不語,一邊陪坐的那個王鬆廷卻“吧嗒吧嗒”的抽旱煙,似乎也沒將心思放張立誠的牢騷上。


    沒等張立誠的牢騷發完,那門口人影又是一閃,蔣翊武走了進來,一身軍裝嶄,腳上穿得也是布鞋,綁腿也綁得很正式,隻是頭上沒戴軍帽,那光溜溜的腦袋看上去有些惹眼。


    以前特戰團的時候,張立誠見過蔣翊武一麵,兩人說不上熟,但也絕對不是陌生人,這見了麵,也少不了一番客氣。


    聽說蔣翊武要去那個“西康工程部隊”報到,張立誠頓時來了精神,於是也顧不上發牢騷了,立刻拍拍屁股走人,堅持要親自帶蔣翊武去“西康工程部隊”。


    西康工程部隊的大本營康定城西北方五十裏的地方,被大雪山和雅礱江夾中間,這裏人跡罕至,除了有幾個處於蒙昧狀態的原始部落之外,這裏基本上與世隔絕,就保密性而言,這裏確實是個訓練秘密部隊的好地方,這裏甚至地圖上都找不到,也正因此,這裏被大本營命名為“雪山基地”。


    兩萬餘人的朝鮮部隊就這一帶駐紮、訓練,當然不可能都集中大本營附近,實際上,“雪山基地”共有五十餘處,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順序編製,張立誠和蔣翊武要去的就是“雪山一號基地”,基地司令是朝鮮“義兵”運動的元老趙孟善,不過為了保密起見,他現改了名,叫趙六,很中國的名字,至於基地的副司令,則是孫嶽,一個三十五歲的中**官,基地的參謀長叫何燧,也是中國人,現年二十五歲,總體而言,基地的高級軍官基本上都是少壯派,雖然高指揮官是朝鮮人,可是真正起靈魂作用的還是這些畢業於正規軍事院校的中**人。


    蔣翊武和張立誠先見到的人就是基地副司令孫嶽,至於基地司令趙六和基地參謀長何燧,他們今天正北邊視察,不基地裏,蔣翊武也就沒見到他們。


    孫嶽,字禹行,河北高陽人氏,秀才出身,後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之後擔任北洋第三鎮炮兵排長,後來升任三等參謀官,1907年再入保定軍官學堂第二期速成科深造,但是尚未畢業就趕上了“戊申革命”,於是南下投奔革命軍,先跟著閻錫山混了段日子,南北大戰的時候跟著李烈鈞去了江蘇,此後又去了浙江,“西康工程部隊”組建之後,陸海軍聯合參謀部就將他從浙江調到了這與世隔絕的地方,為國出力。


    剛開始的時候,孫嶽還真以為中樞調他到這窮山溝裏是來挖山洞的,那怨言也是免不了的,可是過來之後他才明白根本不是那麽回事,於是,這怨言也就消失了,因為他明白,這是中樞看重他的能力,不然的話,何必將他調過來訓練一幫連中國話都講不利的外國人呢?


    說起來,以前都是外**官訓練中**隊,現,他孫某人可算是開了洋葷了,指揮一幫外**人,這怎麽說也算是個挑戰,如果幹不好的話,那影響的就是中樞的整個戰略,由此可見,中樞對他孫嶽的重視了。


    不過就靠孫嶽一個人也是撐不起這個西康工程部隊的架子的,於是,蔣翊武這幫人就過來了,孫嶽不敢輕視這些朝鮮半島打過遊擊戰的“老油條”,蔣翊武一過來,他當即拍板,給了蔣翊武一個“基地參謀官”的位子,讓他去五號基地,巧的是,蔣翊武的好友劉複基也那個基地做參謀官,如此一來,也算是老友重逢了,蔣翊武當然高興。


    不過高興歸高興,蔣翊武也不敢大意,畢竟,這幫朝鮮反日**軍中不少人都是跟他一樣的“老油條”,打過仗,殺過人,這可不比那些兵蛋子,這些人可不好忽悠,其中不乏桀驁不遜之徒,再加上語言不通的問題,訓練這支部隊,確實是個挑戰。


    其實張立誠也很好奇,他很想知道孫嶽如何訓練這幫外**人,作為高級將領,他當然知道“西康工程部隊”是支什麽樣的部隊,不過其中的細節他就不清楚了,於是,他向孫嶽試探著提出了參觀基地的要求,孫嶽考慮了一下,終同意了,不過沒等他領著張立誠去營地轉悠,康定城裏的那位傅華封省長已通過有線電報網拍過來一封電報,這封電報是轉發陸海軍聯合參謀部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催促張立誠快趕去成都。


    與張立誠日喀則收到的那封電報不同,這封電報指名道姓要張立誠親自過去,而且限定了時間。


    張立誠看著電報,頗有些得意,要不是這次他決定親自去一趟成都看大炮的話,恐怕他現就必須青藏高原上玩兒命的趕路了,那可不是開玩笑,戰馬受得了,人卻未必受得了。


    現,張立誠還有充裕的時間,不過考慮到軍情緊急,他確實也顧不上參觀雪山基地了,當下便帶著幾名隨從離開了基地,趕往康定,無論如何,先去成都看看中樞到底想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