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清川江畔(下)


    青山幽穀,森林茂密,如果沒有爆發戰爭的話,這裏或許風景好。


    這如畫的風景中,幾名身穿日本陸軍軍裝的軍人正從那山頂上往山腳趕去,雖然他們確實穿著日本陸軍的軍裝,甚至提著武士刀,但是實際上他們都不是日本軍人,他們的真實身份是“高麗**軍”軍官。


    這幾名化裝成日本陸軍軍官的軍人中,朝鮮人占了多數,其中隻有一名中國人,他叫蔣翊武,是中國國防軍的一名現役軍官,軍銜上校,目前他是“大田部隊”的主要指揮官,至於“大田部隊”,正是隸屬於“高麗**軍”的一支部隊。


    “高麗**軍”其實就是以前的那支“西康工程部隊”,這支部隊一直中國的西康省進行訓練,此次中日開戰,這支主要由朝鮮人構成的國際部隊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秘密進抵中朝邊境,而當中國的空軍特遣部隊做好出擊旅順的準備之後,這支身穿日本陸軍軍裝的朝鮮人部隊立刻渡過鴨綠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占領了鴨綠江對岸的義州,然後取道鐵路一路向南挺進,解除鐵路沿線日本駐軍的武裝,並切斷有線電報,經過一天一夜長途行軍,終抵達了清川江畔的安州,也正是安州,這支部隊正式名為“高麗**軍”。


    說句實話,蔣翊武很不樂意穿著這身日本陸軍的軍裝,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寧可穿著草鞋和粗布衣服與日本軍隊作戰,而不是化裝成日本軍官偷襲安州。


    不過不化裝是不行的,為了快抵達安州,必須出其不意控製鐵路,而這身日軍軍裝就是好的掩護,為了實施此次奇襲,隨軍行動的還有不少精通日語的朝鮮翻譯。


    “大田部隊”是今天上午進抵安州城的,一下火車,他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力占領了安州城,並經過短促的戰鬥之後消滅了安州城裏的日本駐軍,由於身穿日軍軍裝,安州城裏的朝鮮平民甚至以為是日軍發生了嘩變,所以,從上午開始,一直到現,安州城裏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如果不是指揮官下令第一時間封鎖城市交通的話,恐怕多數百姓都逃走了。


    安州位於清川江口,是朝鮮西海岸地區重要的戰略據點,那條連接朝鮮南部港口與鴨綠江邊境城市的國際鐵路就由安州城通過,隻要控製了安州,就等於控製了鐵路交通,那麽也就切斷了日本陸軍由陸路增援旅順、大連的陸上通道,日本援軍不能及時渡過鴨綠江,那麽遼東半島中國陸軍的攻擊部隊就無後顧之憂,所以,從戰略意義上講,“高麗**軍”也是這次中日戰爭中的一顆重要棋子,而作為中**方派駐這支部隊的軍事代表和軍事顧問,蔣翊武肩上的擔子也不輕。


    這一路從義州過來,蔣翊武可沒少操心,一邊是如何順利控製安州,一邊是集日軍情報,並上報給總參謀部和陸軍參謀部,為了快進抵安州並占領火車站,蔣翊武和他的參謀部成員已是一天一夜沒有合眼,這不,剛剛安州城裏建立起了司令部,又要忙著率領參謀們郊區查勘地形,為防禦作戰做準備。


    作為控製安州的主要力量,蔣翊武必須指揮部隊這裏迎擊北上增援旅順、大連的日軍部隊,從一開始,總參謀部就將安州作為阻擊戰的支撐點,“大田部隊”也正是承擔正麵阻擊任務的主力部隊之一,雖然開戰之前空軍就已經將安州的戰略偵察納入整個偵察任務中,但是從天空看得畢竟沒有地麵清楚,所以,蔣翊武不得不親自查勘地形,以決定哪裏布置炮兵陣地,哪裏布置反衝擊陣地。


    根據上午空軍的偵察報告,日本陸軍的增援部隊已經由漢城出發,目前正乘火車向平壤挺進,其前鋒部隊已經進抵平壤南郊,留給蔣翊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必須日本朝鮮駐屯軍趕到之前部署好安州的防禦。


    但是這個防禦計劃不好製訂,因為安州北部地區仍有日本駐軍,為了快控製安州,“大田部隊”根本沒有理會鐵路線以外地區的日本駐軍,所以,如果等日軍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事情,安州有遭到南北夾擊的可能,而且後勤線也可能被由北方南下的日軍部隊截斷。


    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蔣翊武對此非常清楚,為了應付南北夾擊,他隨軍攜帶了大量的輜重和後勤物資,即使後勤線被日軍截斷,他也有信心堅守幾天,而且為了保護鐵路,他專門拍發電報,請陸軍參謀部派了一輛裝甲列車過來,另一方麵,為了萬一守不住安州時拖延南部日軍進軍腳步,蔣翊武也準備了大量烈性炸藥,準備將安州附近的那幾座鐵路橋完全摧毀。


    現,蔣翊武已經完成了對後一處防禦陣地的部署,戰士們已經開始山上挖掘戰壕和掩體,炮兵也正建立陣地,剩下的事情就是趕回城裏的司令部,將防禦陣地的位置畫地圖上,並派人後方建立起一座野戰機場,一旦陸軍航空兵部隊的支援飛機趕到,這安州防禦戰的信心就進一步穩固了。


    回到司令部,蔣翊武驚訝的發現司令部裏多了兩位“客人”,這兩位“客人”都是真正的日本軍人,據押解他們過來的那名朝鮮軍官的報告,這兩個日本軍人是從飛機上下來的,他們的那架“瓦讚”式飛機清川江口降落,也正是那裏,另一支**軍部隊俘虜了他們,經過簡單的審訊之後,軍官便決定將他們押送到安州,交給“大田部隊”,然後通過鐵路將他們押解到中國境內,移交中**方處置。


    這兩個日本軍人都很頑固,他們不肯合作,拒絕透露他們的身份、姓名以及任務,不過從那架日本海軍飛機來看,他們應該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軍官,至於那架已經沒有汽油的飛機,現也跟著俘虜被送到了安州城裏。


    蔣翊武當即決定,將飛機留下,俘虜立刻後送義州,但是沒等他的命令得到執行,“大田部隊”的高指揮官趙七回來了。


    趙七是朝鮮人,“趙七”這個姓名也是化名,與“高麗**軍”高統帥趙六一樣,趙七也是當年朝鮮“義兵運動”的一位首領,中國呆了兩年,中國話已說得非常地道,與蔣翊武對話已用不著翻譯。


    得知蔣翊武的決定,趙七並沒有反對,不過對於蔣翊武疏散城裏平民的建議,趙七卻不能完全接受,他隻同意疏散那些老弱、婦女,不同意疏散青壯年,因為“大田部隊”實力不足,必須組建後備部隊,對於他的這個想法,蔣翊武隻是部分讚同,他看來,這些從來就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的朝鮮百姓不可能擁有堅強的戰鬥意誌,留著這些人城裏,隻會加重守城部隊的負擔,不過考慮到趙七的地位,蔣翊武並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


    趙七沒司令部裏呆多長時間,他命令司令部所有軍官換上“高麗**軍”的軍裝之後,就帶著幾名軍官到陣地視察去了。


    “高麗**軍”的軍裝也是由中國陸軍部後勤部門提供的,這種軍裝的顏色也是灰色,式樣與中國國防軍的軍裝差不多,隻是沒有軍銜標誌,而且軍帽是那種不討軍官喜歡的船形帽。


    這種船形軍帽蔣翊武以前戴過,雖然目前國防軍部隊中的精銳部隊仍然裝備著這種基本上隻充當禮帽的軍帽,但是多數軍官確實很不喜歡這種樣子的軍帽。


    “正戴像和尚,歪戴像流氓。這帽子,該不會是後勤部門拿出來的壓倉底的東西吧?”


    蔣翊武穿戴整齊,看了眼那些神情同樣古怪的朝鮮軍官,開了一下玩笑,引起眾人一陣哄笑,不過這話又說回來,怎麽說這種軍裝也比日本軍裝瞧著順眼,尤其對於那些朝鮮軍人而言,這種軍裝的下發象征著他們已經成為一支**的武裝力量,從現起,朝鮮的反殖民**事業正式擁有自己的正規武裝力量了。


    “好了,都別議論這軍帽了,現咱們趕緊部署防禦。另外,叫人把那兩個日本戰俘押去火車站,等火車去義州,就帶他們一起去,路上不許虐待,也不許毆打,如果打死了他們,就弄不到情報了。”


    命人將那兩個日本戰俘押走之後,蔣翊武就司令部裏與參謀們忙著部署各個陣地之間的通訊聯絡,此次深入朝鮮境內,**軍攜帶了大量野戰器械和裝備,野戰電話可以保證每個連擁有一部,無線電台總共五部,可以隨時與義州城裏的電報轉發站取得聯係,可以說,高麗**軍的裝備水平不比中國國防軍精銳部隊差,而且由於是故土作戰,朝鮮官兵鬥誌很高,士氣很旺,再加上有空軍助戰,蔣翊武有七成把握守住安州至少半個月。


    單純的防禦並不保險,考慮到日本已朝鮮經營多年,而且安州北部地區的日軍也沒有完全肅清,中國總參謀部一開始就認為應該采取多種戰術牽製日軍陸上援軍,因此,遊擊戰也是少不了的,實際上,就蔣翊武安州城裏布置防禦的時候,劉複基率領的遊擊支隊正由清川江上遊進行側翼深遠迂回,一旦日軍增援部隊從南部地區趕到安州,這支遊擊部隊就會對日軍後勤線進行打擊,並伺機進行戰略欺騙。


    作為一名遊擊戰專家,蔣翊武也很想率領部隊深入敵後進行遊擊作戰,但是既然軍令如山,他也隻能留安州打陣地戰,這可不是他的長項,所以,他現對於參謀非常信任,這些參謀雖然都是朝鮮人,但是武漢的那所陸軍大學深造過,專攻陣地戰,對於指揮官幫助很大。


    至於那位“大田部隊”的高指揮官趙七,他的軍事素質不高,但是威望很高,由他控製部隊比較合適,但是這個人性格有些剛愎,蔣翊武沒有十足的把握讓他對自己言聽計從,所以隻能寄希望於上級,他布置完防禦工作之後,立即拍了一封密碼電報,請副司令孫嶽與“高麗**軍”司令趙六進行交涉,務必給蔣翊武一把“尚方寶劍”。


    沒等孫嶽的回電過來,西北方的天空中就傳來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中國空軍的一個輕轟炸機中隊終於轉場到安州了,這讓蔣翊武鬆了口氣,不過航空炸彈和油料還遠義州,要到下午才能運到,所以,空軍不能立即投入作戰。


    日本軍隊沒有給蔣翊武等待航空炸彈的時間,就當天下午五點鍾,日本朝鮮駐屯軍的先頭部隊進抵安州以南二十公裏,直到這時,日本軍隊的指揮官才完全弄清楚了狀況,日本人並沒有猶豫,整頓了部隊之後,日軍立刻發起了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安州阻擊戰就此打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