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逆勢而行(上)
斜陽西下,迎著落日,一輛有軌電車緩緩駛進車站,並停了下來,車門打開,乘客陸續下了車。
混乘客中,熊成基也走下電車,抬頭望了眼落日,然後將拿手裏的那頂涼帽戴回了頭上,頭也不回的去了。
沒走幾步,身後傳來“叮叮當當”的電車鈴聲,等那輛有軌電車越過熊成基,拐上街道,熊成基又扭頭望了一眼,電車車廂上的那些花花綠綠的商品廣告讓他一時有些眩目。
說句實話,熊成基從來沒有想到過,短短幾年時間,國內的變化這麽大,以前隻能上海外灘上見到的景象現已是隨處可見了,這當然與中國人的勤奮很有關係,但是也必須承認,沒有趙北一手開創的這個全**令、政令基本統一的局麵的話,這個國家也是發展不起來的。
這是事實,熊成基看得很清楚,也正因此,他現才會如此的矛盾,一方麵,趙北確實是個合格的領袖,由他治理國家,熊成基放心,但是另一方麵,趙北野心太強,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領袖長久的占據著中樞權力,於國於民都不是什麽好事,偏偏趙北能力太強,現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趙北聲望都是如日中天,無人可及,也無人敢及,這一點,熊成基卻是很不放心了。
一邊是放心,一邊是不放心,熊成基現的心思就是這樣的矛盾,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個人身上竟會出現如此矛盾的性格,讓人無所是從,也有些茫然。
現的熊成基,就好比是一個劃著小船航行茫茫大海上的人,四周都是海天一色,又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他指引前進的方向,那麽剩下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恐怕就是認準一個方向,一條道走到黑了。
應該說,趙北確實為熊成基指引了一個方向,但是熊成基看來,這個由總統指引的方向不正確,至少從長遠來看是歧途,熊成基不願意走,那麽,他也隻能自己尋找一條道路了,而這條道路卻是當年宋教仁先生試圖走的道路。
望著那輛遠去的電車,熊成基歎了口氣,跨過路麵的軌道,走到了街道的對麵,然後叫了一輛等客的黃包車,吩咐車夫拉著他趕去東城二條胡同。
車夫是個山東漢子,京隻怕已有多年,京片子說得很溜,而且也很健談,熊成基上車之後,車夫就一邊拉車,一邊扭頭,大聲的跟車後坐著的熊成基吆喝。
“先生,看你打扮,是個教書先生?”
熊成基淡淡一笑,既沒否認,也沒承認,他現的心思並不聊天上。
“先生,今天南城那邊有飛行表演,好多人都去瞧去了,學生、老師多,你咋就沒去呢?”車夫顯然沒有意識到熊成基沒有心情聊天。
“哦?你咋也沒去呢?你們洋車夫隻怕也不差這片刻工夫的生意吧?”熊成基隨口一問。
“洋車行裏不少人也去瞧飛行表演了,不過我沒去,我還想多攢幾個錢呢,等錢攢夠了,我就買輛三輪車蹬著,那樣一來,拉客就容易了。”車夫笑著說道。
“有買三輪車的錢,你回鄉下買些田地不是好麽?買不了熟田,荒地也可以買些啊,種上幾年,不就是熟田了?”熊成基問道。
“我家媳婦也是這麽說的,不過我算了算,還是留城裏好些,一來掙錢容易,二來城裏的樂子也多,不像鄉下,一到晚上就死氣沉沉。現京城裏每到晚上就有電影看,有錢人看電影院,窮人就看露天電影,看那電影裏仗是咋打的,過去都說東洋人厲害,連俄羅斯大鼻子都打不過東洋人,可是現,嘿嘿,感情也是銀樣蠟槍頭。先生,你是不知道啊,我是山東人,威海的,當年前清跟東洋人開仗,就威海拉開架勢打,那時候我還小,可是也還記得事,跟著大人到處逃,一聽炮響,大人叫,小孩哭,連個安生日子都過不上,可是現不一樣了,聽人說,咱們中國兵這次打得不錯,打得東洋人抱頭鼠竄,等把東洋人打怕了,以後就能過安生日子了,這過去的賠款咱們也不用給了,田賦、國稅也就可以再降一降了。
要我說啊,咱們現如今這位大總統那就是咱老百姓的救星啊,跟他一比,前清時候的那些官、北洋時候的那些官,那就都是草包,隻會撈銀子,不會治國平天下,別說跟洋人打仗了。現跟過去不一樣了,咱們這窮拉車的也像個人樣了,過去洋人坐車,總是斜著眼瞧咱們,可是現,也用正眼瞧了,這都是總統領著咱們中國兵打出來的威風啊,所以啊,現咱們京城洋車行定了規矩,看到傷殘大兵,隻要是城裏,就不收人家的腳錢,怎麽說,咱也是中國人啊,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先生?要我說,趙大總統好永遠做大總統,他做總統,咱們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他做總統,咱們百姓就能吃飽飯,穿暖衣。……”
車夫越說越起勁,腳步卻是沒有放慢,他的話讓熊成基有些無奈。
百姓終究蒙昧啊,吃口飽飯穿件暖衣就滿足了,或許這就是趙北一直強調的“民智未開”吧,這也是他打算訓政的好借口,而且趙大總統也說了,這是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的必經階段,是國家目前好的道路。
熊成基想到這裏,一時竟是有些走神。
“好了,就這裏停車吧,我就這裏下車。”熊成基急忙喊了幾句。
車夫停下車,左右望了望,扭頭說道:“先生,你不是要去東城二條胡同麽?這裏還沒到地方啊。”
“相距也不太遠,我就下車走過去吧。”
熊成基下了車,給了車錢,然後順著街邊向前走去,他隻能下車,再不下車的話,他擔心他的情緒會被車夫的話所幹擾,確實,對於百姓而言,趙北現幹得確實不錯,如果熊成基隻是一名拉車的車夫,或者隻是一名天橋上賣藝的藝人,他或許會滿足於做一個順民。
但是他畢竟不是車夫,也不是藝人,他是一名革命者,以革命為己任,以開啟民智為己任,趙大總統的所作所為或許可以欺騙普通百姓,但是卻欺騙不了他熊成基。
趙北現想搞訓政,想搞獨、裁,這就是對革命的反動,熊成基和他的同誌們自然不會答應,他們必須起來反抗,縱然這條反抗的道路滿是荊棘,他們也勇往直前。
等熊成基走到東城二條胡同的時候,天空中突然飛過來了兩架戰鬥機,由南向北低空通場,機翼下繪著的國旗和軍旗清晰可見,就連機身側麵的中隊標誌也可以分辨清楚,這是駐紮南苑機場的陸軍航空兵部隊的飛機,今天下午南城舉行飛行表演的就是這支部隊。
熊成基站住了,仰起頭望了過去,不得不對趙北籠絡民心、提升士氣的手段佩服一番,這些日子以來,首都到處都可以看到那些專程進京的青年人,其中許多都是學生,白天,他們政宣委的帶領下參觀兵營,晚上,他們就到城外的空地上,組織放映露天電影,觀看遼東戰場的記錄片,這些天裏,整個首都都洋溢著愛國主義情緒,這從剛才那名黃包車夫的話裏就可以聽出幾分,這種情緒是趙北一手挑起來的,但是目的並不單純。
“這是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啊。”
熊成基歎了口氣,放下心思,走進東城二條胡同,中間的一座院子外頭停住腳步,左右張望片刻,便走上去敲開了門。
開門的是一名中年漢子,見了熊成基,二話不說,將他讓進了院子,然後迅速關上了院門。
“人都到齊了?”熊成基問那漢子。
漢子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然後領著熊成基走進東廂,屋子裏已坐了滿滿一屋子的人,其中多半都是青年,與那些遊蕩城裏、喊著“總統萬歲”口號的青年們的年紀差不多。
見熊成基過來,眾人將他簇擁中間,沒有人說話,隻是看著熊成基的臉,等他說話。
“諸位同誌,時不我待,現遼東戰事進行順利,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見出勝負,一旦中日和談停戰,大局定下之後,我們就可以動手了。”熊成基說道。
“熊都督,為什麽我們現不動手?難道一定要等趙北宣布訓政之後才動手麽?如果擊敗日本,趙北威望就高了,那時候動手,我們就被動了。”一名青年問道。
“現不能動手,中日之戰進行到關鍵時候,現動手的話,用不著趙北出手,全國百姓都會用吐沫把我們淹死。”另一名青年算是替熊成基做出了回答。
熊成基默然,這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並非唯一原因,實際上,黃興離京之前就特意派人給他打過招呼,告訴他,如果他敢中日戰爭結束之前動手反趙的話,黃興將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趙北。
現黃興仍未回京,熊成基也不知道他改變主意沒有,但是無論黃興是否改變了主意,熊成基都將堅持他的行動方案,他要用實際行動來喚醒國民,哪怕付出他的生命。
“我們什麽地方動手?”
或許是看到現場氣氛有些古怪,一名青年便將話題轉了方向。
熊成基說道:“就安徽動手,當年‘戊申革命’就發端於安徽,現,我們就革命的聖地發動的起義。”
“安徽?趙北手下第一親信吳振漢當年就曾督軍安徽,那裏,我們根基很淺啊。”有人說道。
“安徽,我們有內應,而且那個人也囤積了大量武器彈藥,有他協助,我們可以逆勢而動,不求一次革命成功,但求喚醒麻木的國民,喚醒多革命者尚未冷卻的革命熱情。”
熊成基點到即止,人多嘴雜,如果走漏風聲,對於起義計劃是很不利的,目前為止,知道那名安徽內應的人隻有寥寥數人,熊成基不想讓多的人知道那人的背景。
“關於這個內應,是否可靠?”有人問道。
熊成基正欲回答,但不等他說話,突然聽到屋子外頭傳來一聲哨響。
這不是一般的哨子,這是警笛。
聽到警笛聲,屋子裏的所有人都是一愣,兩名青年從桌子下摸出了手槍,但不等他們裝上子彈,就聽見有人站院子裏頭吆喝。
“屋子裏頭的人聽著!這裏已被四麵包圍,跑是跑不了了,乖乖出來受綁,免得吃苦頭!”
熊成基使了個眼色,青年們迅速將手槍藏回了桌子下。
外頭那名放哨的中年漢子沒有發出任何信號,這就說明對方行動很快,正麵對抗不是明智的選擇。
眾人雖然革命熱情高漲,但是還沒被衝昏頭腦,力量對比他們還是清楚的。
斜陽西下,迎著落日,一輛有軌電車緩緩駛進車站,並停了下來,車門打開,乘客陸續下了車。
混乘客中,熊成基也走下電車,抬頭望了眼落日,然後將拿手裏的那頂涼帽戴回了頭上,頭也不回的去了。
沒走幾步,身後傳來“叮叮當當”的電車鈴聲,等那輛有軌電車越過熊成基,拐上街道,熊成基又扭頭望了一眼,電車車廂上的那些花花綠綠的商品廣告讓他一時有些眩目。
說句實話,熊成基從來沒有想到過,短短幾年時間,國內的變化這麽大,以前隻能上海外灘上見到的景象現已是隨處可見了,這當然與中國人的勤奮很有關係,但是也必須承認,沒有趙北一手開創的這個全**令、政令基本統一的局麵的話,這個國家也是發展不起來的。
這是事實,熊成基看得很清楚,也正因此,他現才會如此的矛盾,一方麵,趙北確實是個合格的領袖,由他治理國家,熊成基放心,但是另一方麵,趙北野心太強,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領袖長久的占據著中樞權力,於國於民都不是什麽好事,偏偏趙北能力太強,現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趙北聲望都是如日中天,無人可及,也無人敢及,這一點,熊成基卻是很不放心了。
一邊是放心,一邊是不放心,熊成基現的心思就是這樣的矛盾,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個人身上竟會出現如此矛盾的性格,讓人無所是從,也有些茫然。
現的熊成基,就好比是一個劃著小船航行茫茫大海上的人,四周都是海天一色,又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他指引前進的方向,那麽剩下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恐怕就是認準一個方向,一條道走到黑了。
應該說,趙北確實為熊成基指引了一個方向,但是熊成基看來,這個由總統指引的方向不正確,至少從長遠來看是歧途,熊成基不願意走,那麽,他也隻能自己尋找一條道路了,而這條道路卻是當年宋教仁先生試圖走的道路。
望著那輛遠去的電車,熊成基歎了口氣,跨過路麵的軌道,走到了街道的對麵,然後叫了一輛等客的黃包車,吩咐車夫拉著他趕去東城二條胡同。
車夫是個山東漢子,京隻怕已有多年,京片子說得很溜,而且也很健談,熊成基上車之後,車夫就一邊拉車,一邊扭頭,大聲的跟車後坐著的熊成基吆喝。
“先生,看你打扮,是個教書先生?”
熊成基淡淡一笑,既沒否認,也沒承認,他現的心思並不聊天上。
“先生,今天南城那邊有飛行表演,好多人都去瞧去了,學生、老師多,你咋就沒去呢?”車夫顯然沒有意識到熊成基沒有心情聊天。
“哦?你咋也沒去呢?你們洋車夫隻怕也不差這片刻工夫的生意吧?”熊成基隨口一問。
“洋車行裏不少人也去瞧飛行表演了,不過我沒去,我還想多攢幾個錢呢,等錢攢夠了,我就買輛三輪車蹬著,那樣一來,拉客就容易了。”車夫笑著說道。
“有買三輪車的錢,你回鄉下買些田地不是好麽?買不了熟田,荒地也可以買些啊,種上幾年,不就是熟田了?”熊成基問道。
“我家媳婦也是這麽說的,不過我算了算,還是留城裏好些,一來掙錢容易,二來城裏的樂子也多,不像鄉下,一到晚上就死氣沉沉。現京城裏每到晚上就有電影看,有錢人看電影院,窮人就看露天電影,看那電影裏仗是咋打的,過去都說東洋人厲害,連俄羅斯大鼻子都打不過東洋人,可是現,嘿嘿,感情也是銀樣蠟槍頭。先生,你是不知道啊,我是山東人,威海的,當年前清跟東洋人開仗,就威海拉開架勢打,那時候我還小,可是也還記得事,跟著大人到處逃,一聽炮響,大人叫,小孩哭,連個安生日子都過不上,可是現不一樣了,聽人說,咱們中國兵這次打得不錯,打得東洋人抱頭鼠竄,等把東洋人打怕了,以後就能過安生日子了,這過去的賠款咱們也不用給了,田賦、國稅也就可以再降一降了。
要我說啊,咱們現如今這位大總統那就是咱老百姓的救星啊,跟他一比,前清時候的那些官、北洋時候的那些官,那就都是草包,隻會撈銀子,不會治國平天下,別說跟洋人打仗了。現跟過去不一樣了,咱們這窮拉車的也像個人樣了,過去洋人坐車,總是斜著眼瞧咱們,可是現,也用正眼瞧了,這都是總統領著咱們中國兵打出來的威風啊,所以啊,現咱們京城洋車行定了規矩,看到傷殘大兵,隻要是城裏,就不收人家的腳錢,怎麽說,咱也是中國人啊,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先生?要我說,趙大總統好永遠做大總統,他做總統,咱們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他做總統,咱們百姓就能吃飽飯,穿暖衣。……”
車夫越說越起勁,腳步卻是沒有放慢,他的話讓熊成基有些無奈。
百姓終究蒙昧啊,吃口飽飯穿件暖衣就滿足了,或許這就是趙北一直強調的“民智未開”吧,這也是他打算訓政的好借口,而且趙大總統也說了,這是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的必經階段,是國家目前好的道路。
熊成基想到這裏,一時竟是有些走神。
“好了,就這裏停車吧,我就這裏下車。”熊成基急忙喊了幾句。
車夫停下車,左右望了望,扭頭說道:“先生,你不是要去東城二條胡同麽?這裏還沒到地方啊。”
“相距也不太遠,我就下車走過去吧。”
熊成基下了車,給了車錢,然後順著街邊向前走去,他隻能下車,再不下車的話,他擔心他的情緒會被車夫的話所幹擾,確實,對於百姓而言,趙北現幹得確實不錯,如果熊成基隻是一名拉車的車夫,或者隻是一名天橋上賣藝的藝人,他或許會滿足於做一個順民。
但是他畢竟不是車夫,也不是藝人,他是一名革命者,以革命為己任,以開啟民智為己任,趙大總統的所作所為或許可以欺騙普通百姓,但是卻欺騙不了他熊成基。
趙北現想搞訓政,想搞獨、裁,這就是對革命的反動,熊成基和他的同誌們自然不會答應,他們必須起來反抗,縱然這條反抗的道路滿是荊棘,他們也勇往直前。
等熊成基走到東城二條胡同的時候,天空中突然飛過來了兩架戰鬥機,由南向北低空通場,機翼下繪著的國旗和軍旗清晰可見,就連機身側麵的中隊標誌也可以分辨清楚,這是駐紮南苑機場的陸軍航空兵部隊的飛機,今天下午南城舉行飛行表演的就是這支部隊。
熊成基站住了,仰起頭望了過去,不得不對趙北籠絡民心、提升士氣的手段佩服一番,這些日子以來,首都到處都可以看到那些專程進京的青年人,其中許多都是學生,白天,他們政宣委的帶領下參觀兵營,晚上,他們就到城外的空地上,組織放映露天電影,觀看遼東戰場的記錄片,這些天裏,整個首都都洋溢著愛國主義情緒,這從剛才那名黃包車夫的話裏就可以聽出幾分,這種情緒是趙北一手挑起來的,但是目的並不單純。
“這是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啊。”
熊成基歎了口氣,放下心思,走進東城二條胡同,中間的一座院子外頭停住腳步,左右張望片刻,便走上去敲開了門。
開門的是一名中年漢子,見了熊成基,二話不說,將他讓進了院子,然後迅速關上了院門。
“人都到齊了?”熊成基問那漢子。
漢子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然後領著熊成基走進東廂,屋子裏已坐了滿滿一屋子的人,其中多半都是青年,與那些遊蕩城裏、喊著“總統萬歲”口號的青年們的年紀差不多。
見熊成基過來,眾人將他簇擁中間,沒有人說話,隻是看著熊成基的臉,等他說話。
“諸位同誌,時不我待,現遼東戰事進行順利,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見出勝負,一旦中日和談停戰,大局定下之後,我們就可以動手了。”熊成基說道。
“熊都督,為什麽我們現不動手?難道一定要等趙北宣布訓政之後才動手麽?如果擊敗日本,趙北威望就高了,那時候動手,我們就被動了。”一名青年問道。
“現不能動手,中日之戰進行到關鍵時候,現動手的話,用不著趙北出手,全國百姓都會用吐沫把我們淹死。”另一名青年算是替熊成基做出了回答。
熊成基默然,這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並非唯一原因,實際上,黃興離京之前就特意派人給他打過招呼,告訴他,如果他敢中日戰爭結束之前動手反趙的話,黃興將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趙北。
現黃興仍未回京,熊成基也不知道他改變主意沒有,但是無論黃興是否改變了主意,熊成基都將堅持他的行動方案,他要用實際行動來喚醒國民,哪怕付出他的生命。
“我們什麽地方動手?”
或許是看到現場氣氛有些古怪,一名青年便將話題轉了方向。
熊成基說道:“就安徽動手,當年‘戊申革命’就發端於安徽,現,我們就革命的聖地發動的起義。”
“安徽?趙北手下第一親信吳振漢當年就曾督軍安徽,那裏,我們根基很淺啊。”有人說道。
“安徽,我們有內應,而且那個人也囤積了大量武器彈藥,有他協助,我們可以逆勢而動,不求一次革命成功,但求喚醒麻木的國民,喚醒多革命者尚未冷卻的革命熱情。”
熊成基點到即止,人多嘴雜,如果走漏風聲,對於起義計劃是很不利的,目前為止,知道那名安徽內應的人隻有寥寥數人,熊成基不想讓多的人知道那人的背景。
“關於這個內應,是否可靠?”有人問道。
熊成基正欲回答,但不等他說話,突然聽到屋子外頭傳來一聲哨響。
這不是一般的哨子,這是警笛。
聽到警笛聲,屋子裏的所有人都是一愣,兩名青年從桌子下摸出了手槍,但不等他們裝上子彈,就聽見有人站院子裏頭吆喝。
“屋子裏頭的人聽著!這裏已被四麵包圍,跑是跑不了了,乖乖出來受綁,免得吃苦頭!”
熊成基使了個眼色,青年們迅速將手槍藏回了桌子下。
外頭那名放哨的中年漢子沒有發出任何信號,這就說明對方行動很快,正麵對抗不是明智的選擇。
眾人雖然革命熱情高漲,但是還沒被衝昏頭腦,力量對比他們還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