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局勢混亂


    夜已深,城裏的多數居民都已進入了夢鄉。


    作為一名資深外交官,朱爾典還沒有休息,他仍辦公室裏處理公務,現遠東打仗,歐洲也即將開始打仗,這種時候,正是各國外交官忙碌的時候,朱爾典必須為了英國的利益而殫精竭慮。


    朱爾典現正起草一份給英國政府外交部門的報告,內容是關於英國華租借地威海衛的,再過幾天,就是德國正式向中國交還膠州灣租借地的約定時間,目前看來一切順利,如果不出現什麽意外情況的話,中國很快就會恢複對膠州灣的主權,完全主權,毫無疑問,通過這一舉動,德國贏得了中國社會全方位的好評,中國的輿論界不乏鼓吹中德結盟的聲音,麵對德國政府這個問題上的主動,英國政府就顯得多少有些遲鈍了,這不利於中英兩國的關係。


    德國透露出準備向中國交還膠州灣租借地的意向之後,朱爾典實際上就已向英國政府外交部門提出過類似的建議,他建議英國也跟隨德國行動,將威海衛租借地交還中國直轄,但是他的這個建議提出之後,卻如泥牛入海,杳無消息了,也不知道是英國政府官僚主義發作,還是這份文件根本就沒有送到外交大臣的辦公桌上。


    朱爾典看來,英國海軍當初之所以選擇威海衛作為租借地和海軍基地,並沒有任何長遠打算,完全是跟風行動,跟其它列強後頭分一杯羹罷了,所謂“監視俄國艦隊”的借口實是非常勉強,而且這個借口日俄戰爭結束之後立刻就顯得非常可笑了,雖然目前看來,威海衛似乎可以用來牽製中國、日本、德國,但是實際上,威海衛租借地的戰略意義已經大大下降了,它遠不及香港對英國的重要性,而且隨著德國交還膠州灣租借地,威海衛對於英國的戰略意義進一步下降,朱爾典堅持認為,目前英國大舉實施戰略收縮的背景之下,完全可以將威海衛租借地交還中國,這不僅能夠節約海軍經費,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這一惠而不費的舉動修複中國與英國的關係。


    畢竟,德國人已經做出了表率,如果英國政府還想維持住它遠東的影響力的話,就應該主動向中國示好,修複兩國之間的國家關係,而交還威海衛顯然是兩國修複關係的一個突破口,隻要英國政府能夠這一問題上采取主動,英國的遠東政策就可以掌握主動。


    為重要的是,這場中國與日本的局部戰爭中,中國已經顯示出了讓人驚訝的軍事潛力,隻要假以時日,中國很可能取代日本成為東亞地區的關鍵角色,無論英國政府是否願意看到這種局麵,事實就是,東亞地區的戰略格局即將發生重大變化,英國必須提前做出準備,調整遠東戰略,維持英國的全球霸權。


    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朱爾典決定再起草一份正式的報告,通過政府渠道直接遞呈英國外交部門,無論如何,也必須快行動,以阻止中德之間的繼續接近,現歐洲全麵戰爭實際上已經法律意義上爆發了,越是這種時候,英國政府就越是有必要采取主動,這與英國的麵子無關,隻與英國的利益有關。


    終於,朱爾典完成了那份關於交還威海衛租借地的報告,他抬頭看了眼辦公桌上的鬧鍾,已是深夜十一點半了,不過他還是一點睡意也沒有,於是性將那份報告擱案頭,然後從文件筐裏拿起那摞剛才由秘書送過來的電報抄稿,打算看看這些來自外地的電報,這些電報通常都是駐各地的領事拍發過來的,其中有軍事情報,也有社會情報,以及一些工作上的請示。


    其它的電報也就罷了,倒是其中的一份電報引起了朱爾典的興趣,這份電報卻不是英國領事拍發過來的,而是由英國駐香港的外交部門轉發過來的,拍報人是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府,電報的內容讓人有些驚訝,因為根據電報上的描述來看,加坡港似乎發生了朝鮮勞工的騷亂,局勢似乎有些失控,英國總督不得不拍一封電報給英國駐華公使,向他詢問那個“遠東和平委員會”解散了沒有,如果沒有解散,那麽,這位總督先生打算請這個委員會協助解決朝鮮勞工所造成的麻煩。


    那個所謂的“遠東和平委員會”早就解散了,那本來就是一個臨時性的國際組織,是美國政府的強烈建議下組建的,美國人一向熱衷於組建一個國際組織以調解各國衝突,幾年前的那場“東北亞危機”中,美國人倒是很好的實踐了一次,而且他們顯然也自認為幹得不錯,雖然之後,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都試圖保留這個“遠東和平委員會”,但是由於英國、法國的冷淡態度,以及日本、俄國的不合作態度,這個國際組織終於無形中解散了,隻是沒有像成立時那樣大張旗鼓的宣傳而已,那位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當然就不清楚這個委員會實際上已經解散了。


    朱爾典將那張電報抄稿翻過去,用鋼筆背麵寫上了給那位英國總督的回電:


    “很遺憾,總督先生,遠東和平委員會一年多以前已經正式解散了,您不可能得到它的幫助。我建議,您好立即向國內報告,加坡是大英帝國遠東重要的戰略支撐點,我相信您一定能夠管理好那裏,並且保證那裏的正常秩序。”


    寫回電的時候,朱爾典其實並沒有意識到那位殖民地總督所遇到的麻煩遠比他電報上講得為棘手,朱爾典隻是憑著他的直覺認為戰爭時期加坡港對於英國而言的重要性,回電內容隻不過是再次強調了這一點而已。


    很快,朱爾典瀏覽完了所有的電報抄稿,而這時,他也有些困倦了,於是站起身,走出了辦公室,叫來秘書,讓他替他收拾辦公桌上的文件,然後就趕去公寓休息,喝了杯酒,一覺就睡到了天亮。


    次日醒來,朱爾典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非常不錯,過去他失眠,是因為政策不確定,但是現,英國的政策已經確定下來,那就是一切努力擊敗德國和同盟國集團,確保英國利益,為了這個利益,英國可以考慮與中國修複兩國之間僵化的關係,所以,朱爾典近的睡眠一直不錯,精神狀態也很不錯。


    朱爾典本來是打算練練板球的,但是剛吃過早餐,秘書就匆匆走過來。


    “先生,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先生剛才打來電話,他想與您馬上見麵,討論一下英屬海峽殖民地的問題。”


    朱爾典非常驚訝,他立刻想起了昨天晚上的那封電報,難道英國海峽殖民地又發生了什麽事件,以致於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


    想到這裏,朱爾典也不打板球了,吩咐秘書請那位美國公使過來說話。


    半個小時後,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帶著秘書趕到了英國駐華公使館,朱爾典特意辦公室會見了這位美國公使。


    “公使先生,請原諒我的冒昧,我想向您打聽一下,關於英屬海峽殖民地昨天下午發生的騷亂情況,根據美國駐加坡領事的報告,情況似乎很糟糕,可是由於目前加坡有線電報網基本癱瘓,無法知道後續情況,美國政府非常擔心那裏的美國公民的安全,不僅向英國政府詢問,而且也通知我就此問題向公使先生打聽一下,如果您有什麽確切的消息的話,請告之。”


    見到英國公使的麵,美國公使就開門見山,基本上沒有多少外交辭令,這或許可以多少說明一些問題。


    朱爾典很是詫異,他這時才明白海峽殖民地那邊的情況很可能比他預想的糟糕,不過他現確實不可能給司戴德多少有用的消息,他所知道的情況隻限於昨天晚上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給他拍來的那封電報。


    “如果我知道詳細情況的話,我一定會轉告公使先生的,可是目前我基本上也是知之甚少,隻知道,昨天下午,因為兩艘加坡港停泊的日本商船被不明身份的破壞分子用重型炸彈炸沉,英國駐海峽殖民地總督不得不下達了捕可疑危險分子的命令,根據這道命令,英**隊逮捕了數百名嫌疑分子,其中以朝鮮勞工居多,這顯然引起了朝鮮勞工團體的不滿和抗議,抗議似乎是下午開始的,到了晚上就發展為騷亂,根據我得到的情報,昨天深夜,局勢似乎已得到了控製。”


    朱爾典的回答基本上算是誠實的,他隻是隱瞞了英**隊開槍打死數十名參加抗議的朝鮮勞工的情報,他本以為敷衍一下司戴德,這個美國人就會滿意的離去的,但是他卻沒有想到,美國人顯然比他知道的內幕多。


    “公使先生,看來您不比我知道的多,根據美國領事電報通訊中斷之前的報告,英**隊朝鮮勞工團體組織抗議和示威活動的時候,悍然開槍,打死了數十名朝鮮勞工和僑民,這顯然激怒了旅居當地的朝鮮僑民,抗議終發展為騷亂,似乎也正是由此引發的,騷亂人群甚至試圖焚燒英國兵營和殖民地官署,隻是因為一場暴風雨的到來而沒有得逞。”


    說到這裏,司戴德不無擔憂的引申到了另一個話題上。


    “根據美國駐加坡領事估計,目前旅居加坡附近的朝鮮僑民大約有兩萬多人,一旦這些朝鮮人因為同胞遭到英**隊槍殺而發動暴動的話,恐怕當地的局勢會進一步惡化,不要忘了,這些朝鮮僑民中,許多都曾是朝鮮半島的反日**戰爭中參加過抵抗軍的戰士,他們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尤其擅長遊擊戰,我認為,熱帶雨林地區進行反遊擊戰,其難度要遠高於朝鮮山區或者南非草原進行反遊擊戰。”


    司戴德說得很委婉,這實際上是提醒英國人提防朝鮮僑民發起遊擊戰。


    “兩萬人?怎麽會有那麽多朝鮮僑民居住加坡?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遠東和平委員會’隻向當地輸出了數千朝鮮勞工而已。”朱爾典眉頭擰了起來。


    “一方麵是因為當地的經濟狀況比其它地區好,吸引了多的朝鮮僑民往加坡移居,甚至連當時被安置菲律賓的朝鮮勞工也想辦法遷移到加坡去,另一方麵,似乎是因為非法的移民,據美國領事的報告,每年借道東南亞各地通過非法途徑移民到海峽殖民地的朝鮮僑民都有上萬人的規模,而其中的多數人都選擇加坡定居,這還僅僅隻是保守的估計,實際上,由於中國僑民、朝鮮僑民都參與到這個人口走私買賣中去,真實的非法移民人數恐怕永遠都是一個迷。”


    司戴德的話讓朱爾典加憂慮,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情況竟是如此的棘手,當年的“遠東和平委員會”東南亞地區的移民行動似乎是將一隻燙手的山芋扔到了英國手裏,而現,英國海峽殖民地的那位總督先生顯然被這隻山芋給燙著了手。


    就朱爾典與司戴德說話的時候,一名英國公使的秘書拿著一封電報走到了朱爾典身邊,耳語幾句,將電報遞了過去。


    朱爾典看了眼電報,眉頭擰得緊,站起身,然後又立刻坐了回去,沉默良久。


    “發生了什麽事情?公使先生。”


    司戴德忍不住詢問,他看來,英國政府近顯然有些手忙腳亂,一邊是歐洲的戰爭,一邊是海峽殖民地的亂子,對於一個正走向衰落的強國而言,眼前的這些麻煩顯然不是什麽好的兆頭,相比之下,美國就幸運得多了,可以隔著兩大洋看熱鬧,而且也可以趁機撈上一筆。


    所以,美國政府現的立場是,無論歐洲發生什麽事情,美國將戰爭初期保持中立,不過考慮到英屬海峽殖民地距離美屬殖民地菲律賓不遠,為了防止當地的騷亂擴散到菲律賓,美國政府決定這件事情上拉英國政府一把,好歹先把局勢穩定下來,畢竟,菲律賓也有不少朝鮮勞工。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那個“遠東和平委員會計劃”就是出自司戴德的突發奇想,不過如果沒有那位中國總統先生的鼎力支持的話,這個將朝鮮反日分子安置到南洋的計劃也不可能實施,隻是司戴德一開始建議的安置流亡分子的地點是蒙古地區,但是那位總統先生不同意,於是後就將安置地點改了南洋地區,這也是出於那位總統先生的提議。


    不過說句實話,美國政府對於菲律賓地區安置朝鮮反日武裝分子是很勉強的,美國政府看來,雖然他們放下了武器,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放棄了朝鮮**的理想,而事實證明,美國政府的擔心是很有道理的,現,那些朝鮮反日武裝分子確實重拿起了武器,不過這一次,他們反抗的是英國人。


    也正因此,司戴德堅持認為,如果南洋局勢因為這些朝鮮人而變得動蕩起來的話,那位總統先生理應與他一起為此承擔責任,並力從中斡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