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拿破侖的崇拜者
正太鐵路是京漢鐵路的一條支線,連接河北正定與山西太原,並正定與京漢鐵路會合,由正定可南下武漢,也可北上北京。
正太鐵路於1902年開始規劃,原本這條鐵路的修築權被俄國攫取,但是由於俄國政府財政困難,民間融資也不現實,因此,取得這條鐵路的修築權之後,俄國很快就將這條鐵路的修築權賣給了法國財團,並終於1907年建成通車。
中樞政府的支持下,京漢鐵路公司於1911年與法國財團達成協議,利用換股的方式並購了正太鐵路,從那之後,這條鐵路就歸京漢路局管理了,由於統一了事權,鐵路的運能得到充分發揮,由於山西是重要煤炭基地,京漢路局和鐵道部利用兩年時間,山西境內修築了若幹條正太鐵路支線,將大半個山西用鋼鐵紐帶連接起來,正是通過這些鐵路網,山西的煤炭才能源源不斷的輸往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和工業基地,其中的部分煤炭則直接由正定轉往北京、天津。
由於中國中樞政府鼎力支持工業發展,山西的煤礦業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從中獲得驚人利潤的不止是中國商人,還有外國商人,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德國商人漢納根。
漢納根中國定居、經商已有二十多年時間,對於這個東方國家,他已非常了解,可以說他已是一名典型的“中國通”,也正因此,他中國經營商業才能一帆風順。
漢納根之所以能夠中國的商場上大顯身手,這有一半以上的功勞要歸功於他的那些政客朋友,而且由於是總統府的座上客,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將他看作是總統先生的朋友,也正因此,無論他走到哪裏,都能碰見“朋友”,因為這些人也都想通過漢納根與總統搭上線。
當然,總統不是誰都可以隨便見麵的,通過漢納根與總統搭上線的隻是極少數的幸運者,而且其中的多數也並沒有因為認識中國的總統先生而成為漢納根那樣的大富豪,不過這並不影響官場、商場人物對漢納根先生的“好感”,他們都知道,這個洋人可以通天。
漢納根自己也對此非常清楚,所以,他始終保持著與總統先生的友誼,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或者去拜見總統,他都要親自為總統先生挑選一份禮物,他也知道,那位總統先生並不太意金錢,不過他知道,那位總統先生有個特殊的嗜好,那就是收藏各國槍械,從手槍到步槍,從獵槍到古董槍,那位總統先生都是來者不拒,甚至為此總統府裏布置了一個陳列室,用來保管收藏品,雖然並不是經常看到總統先生把玩收藏的槍械,但是漢納根還是以此為契機,不斷增強他與總統的友誼,為了這個友誼,漢納根每年都要專門跑幾趟歐洲,為總統集各種希奇古怪的外國槍械,甚至連古老的火門槍也不放過。
漢納根的虔誠是有回報的,他能夠聯合幾位中國商人組建一個大型煤炭聯合企業,這與總統先生的鼎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雖然漢納根心裏也很清楚,總統並不是單純的為了“私人友誼”支持他發展機械化采煤工業,但是至少目前來講,漢納根煤炭上所取得的利潤足以令那些歐洲的暴發戶眼熱,實際上,即使按照德國的標準來看,漢納根現已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闊佬了,連德國皇帝陛下也對他“遠東的商業奇跡”讚不絕口,甚至數次召見過他,對於一名退役軍官而言,這是何等的榮耀啊,漢納根甚至經常將那枚德皇親手授予的勳章掛胸前賣弄。
不過相比這些虛幻的榮耀,漢納根意實際的利益,而現,他正為一件事情而發愁,這件事情直接關係到他的利益。
前段日子,漢納根帶著幾名德國探礦專家一直山西的山溝裏轉悠,尋找儲量大、開采方便的煤礦,所以,當他得知歐洲已經爆發戰爭的時候,已經是德**隊進入盧森堡的第二天了,看著報紙上的消息,漢納根突然恐懼的發現,他遠東的“商業奇跡”恐怕將遭遇一次滑鐵盧,因為根據報紙上的報道,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希望中國斷絕與德國的外交關係,並驅逐華德國公民。
這當然是一個危言聳聽的報道,那份報紙是一份英國華出版的日報,而漢納根先生則是一座太原郊區的法國教堂裏看到那份報紙的,雖然他當時就認為,這很可能是英國報紙的陰謀,但是出於謹慎,他還是決定立即去一趟北京,拿著總統先生的那張特殊名片,去拜見一下那位總統,湊巧的是,總統先生也拍來電報,邀請漢納根去一趟總統府,“敘敘舊”。
當然不能空著手去,漢納根帶上了一杆民間集到的古董槍,這是一杆燧發槍,根據槍身上的銘文,漢納根可以斷定,這杆古董槍是由法國兵工廠製造的,製造年代正好是拿破侖戰爭時期,而且從銘文來看,這杆老式步槍很可能由拿破侖皇帝陛下的衛隊裝備過,至於這杆法國老式步槍為什麽會流落到這個東方國家,漢納根也可以大膽的推測,或許,當年拿破侖皇帝的大軍入侵俄國,某次與俄軍的會戰中,這杆法軍的步槍就遺落了戰場上,然後被某個不知名的家夥撿了去,接著又流落到了中亞地區,然後再通過那些行走中亞與河西走廊地區的駱駝商隊進入了中國,後由於某個不知名的原因就留了山西。
山西的晉商中就有不少駱駝商隊的東家,漢納根推測,這杆法國製造的老式步槍很可能就是晉商中的某家商號用來保護商隊的武器,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式步槍取代了老式步槍,於是,這杆法蘭西帝國近衛部隊曾經使用過的老式步槍就流落到了普通獵戶手裏,難得的是,獵戶顯然非常愛惜這杆燧發槍,雖然這杆老式步槍已差不多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可是保養的仍然非常好,仍能正常射擊,為了換到這杆很有曆史意義的古董槍,漢納根不得不將他自己的那杆德國獵槍留了獵戶手裏。
之所以這麽看重這杆老式步槍,漢納根是有充足的理由的,因為那位總統先生經常以“世界第二拿破侖”自居,雖然他從來沒有這麽明說過,不過漢納根可以看出來,這位總統先生確實非常的推崇那位法國的獨、裁者,而且,總統先生顯然也正向那位軍事強人學習。
湊巧的是,漢納根本人也是一名拿破侖的崇拜者。
如果將這杆拿破侖皇帝的近衛部隊曾經使用過的步槍送給總統先生的話,那麽肯定會有象征意義,對於維持總統先生與漢納根之間的友誼顯然是非常有幫助的。
也正因此,漢納根專門找木匠定做了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用來裝這杆古董槍,並由他親自攜帶,除了他之外,誰也別想隨意碰這盒子,漢納根是打定主意,要親手將這件禮物送給總統先生。
現,漢納根的身邊就放著這隻盒子,而他本人則正坐一列火車上,正向北京前進。
這不是一列普通的客車,而是一列運送煤炭進京的貨車,是從太原發車的,目的地就是北京,按說乘坐客車舒適,但是漢納根現不缺舒適,他缺的是時間,現中國與日本正進行戰爭,客車的運行無法得到保證,隻有貨車才可靠,尤其是運送煤炭的貨車,工業、軍艦都離不開煤炭,越是戰爭時期,煤炭的供應就越是重要,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漢納根才決定利用他京漢路局的關係,這列拉煤的貨車後頭加掛一節客車車廂,直接拉著他去北京。
這一路走得非常順利,現火車已經駛過了長辛店,很快就可以看見北京了,漢納根心情很不錯,雖然對於前途仍然有些擔憂,不過從沿途集的消息來分析,中國中樞政府顯然沒有與德國斷交的打算,德國公民似乎不必擔心被驅逐出境。
反倒是日本人,現已完全看不見了,過去,中國的火車站裏經常可以看到日本浪人,聽到他們那肆無忌憚的日語謾罵,但是現,似乎整個中國已經看不到日本人了。
當然,租界裏還是有日本人的,不過他們顯然已經不可能與德國商人進行競爭了,至於英國、法國商人,目前也擔心歐洲局勢,倒是不比德國商人塌實多少,畢竟,他們也清楚,中國與德國政府的關係不一般。
終於,聽見了火車即將進站的汽笛聲,漢納根迫不及待的抱住了那隻裝著法國古董步槍的木頭盒子,生怕刹車時將盒子摔下去,同車的那幾位德國探礦專家看到這個大富豪如此緊張,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露出任何表情,德國人,永遠都是刻板的,認真的。
好火車司機非常老練,進站停車的整個過程中非常沉穩,當火車終停下之後,漢納根才長噓口氣,抱著木頭盒子,急急忙忙往車門那邊走去,而他的助手們也已經提著行李,跟著他走了過去。
這裏不是大前門火車站,而是一座煤場,距離市區還有一段路,不過漢納根倒是不必擔心交通問題,因為當他下車之後,就已看見了兩名站站台上恭候他的中國人。
“您好,漢納根先生。我是鄒先生的管家,他派我來接您,我為您和您的同伴準備了幾輛轎車,你們可以跟我直接去西山別墅,也可以回六國飯店。”
一名中國人走上去,向漢納根鞠躬,然後直起腰,抬起手,指了指站台下邊。
漢納根也沒客氣,跟著這名鄒廷弼派來的管家上了一輛轎車,然後一行人就離開了火車站,並按照漢納根的吩咐,直接趕去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六國飯店。
不過當車隊剛剛駛近北京大前門的時候,就碰上了一群青年學生,他們高舉標語,高喊口號,神情非常興奮。
“發生了什麽事情?”
由於距離太遠,漢納根看不清標語上寫的是什麽字,隻好詢問那名管家。
“先生,您沒看今天的報紙?中國國防軍前線浴血奮戰,已於昨夜全殲日本‘征支第一軍先遣隊’,打死了日軍司令。現,青年們正舉行勝利遊行呢。”
“啊。原來是這樣,我並不覺得意外,中**隊這次戰爭中表現得確實非常不錯。”
漢納根點了點頭,說雖這樣說,可是他的心裏還是很有些感慨的,不過短短幾年時間,中國已經變得這樣陌生,漢納根甚至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做夢。
看上去很陌生,但是卻又似曾相識,這就是漢納根現對中國的認識。
正太鐵路是京漢鐵路的一條支線,連接河北正定與山西太原,並正定與京漢鐵路會合,由正定可南下武漢,也可北上北京。
正太鐵路於1902年開始規劃,原本這條鐵路的修築權被俄國攫取,但是由於俄國政府財政困難,民間融資也不現實,因此,取得這條鐵路的修築權之後,俄國很快就將這條鐵路的修築權賣給了法國財團,並終於1907年建成通車。
中樞政府的支持下,京漢鐵路公司於1911年與法國財團達成協議,利用換股的方式並購了正太鐵路,從那之後,這條鐵路就歸京漢路局管理了,由於統一了事權,鐵路的運能得到充分發揮,由於山西是重要煤炭基地,京漢路局和鐵道部利用兩年時間,山西境內修築了若幹條正太鐵路支線,將大半個山西用鋼鐵紐帶連接起來,正是通過這些鐵路網,山西的煤炭才能源源不斷的輸往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和工業基地,其中的部分煤炭則直接由正定轉往北京、天津。
由於中國中樞政府鼎力支持工業發展,山西的煤礦業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從中獲得驚人利潤的不止是中國商人,還有外國商人,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德國商人漢納根。
漢納根中國定居、經商已有二十多年時間,對於這個東方國家,他已非常了解,可以說他已是一名典型的“中國通”,也正因此,他中國經營商業才能一帆風順。
漢納根之所以能夠中國的商場上大顯身手,這有一半以上的功勞要歸功於他的那些政客朋友,而且由於是總統府的座上客,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將他看作是總統先生的朋友,也正因此,無論他走到哪裏,都能碰見“朋友”,因為這些人也都想通過漢納根與總統搭上線。
當然,總統不是誰都可以隨便見麵的,通過漢納根與總統搭上線的隻是極少數的幸運者,而且其中的多數也並沒有因為認識中國的總統先生而成為漢納根那樣的大富豪,不過這並不影響官場、商場人物對漢納根先生的“好感”,他們都知道,這個洋人可以通天。
漢納根自己也對此非常清楚,所以,他始終保持著與總統先生的友誼,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或者去拜見總統,他都要親自為總統先生挑選一份禮物,他也知道,那位總統先生並不太意金錢,不過他知道,那位總統先生有個特殊的嗜好,那就是收藏各國槍械,從手槍到步槍,從獵槍到古董槍,那位總統先生都是來者不拒,甚至為此總統府裏布置了一個陳列室,用來保管收藏品,雖然並不是經常看到總統先生把玩收藏的槍械,但是漢納根還是以此為契機,不斷增強他與總統的友誼,為了這個友誼,漢納根每年都要專門跑幾趟歐洲,為總統集各種希奇古怪的外國槍械,甚至連古老的火門槍也不放過。
漢納根的虔誠是有回報的,他能夠聯合幾位中國商人組建一個大型煤炭聯合企業,這與總統先生的鼎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雖然漢納根心裏也很清楚,總統並不是單純的為了“私人友誼”支持他發展機械化采煤工業,但是至少目前來講,漢納根煤炭上所取得的利潤足以令那些歐洲的暴發戶眼熱,實際上,即使按照德國的標準來看,漢納根現已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闊佬了,連德國皇帝陛下也對他“遠東的商業奇跡”讚不絕口,甚至數次召見過他,對於一名退役軍官而言,這是何等的榮耀啊,漢納根甚至經常將那枚德皇親手授予的勳章掛胸前賣弄。
不過相比這些虛幻的榮耀,漢納根意實際的利益,而現,他正為一件事情而發愁,這件事情直接關係到他的利益。
前段日子,漢納根帶著幾名德國探礦專家一直山西的山溝裏轉悠,尋找儲量大、開采方便的煤礦,所以,當他得知歐洲已經爆發戰爭的時候,已經是德**隊進入盧森堡的第二天了,看著報紙上的消息,漢納根突然恐懼的發現,他遠東的“商業奇跡”恐怕將遭遇一次滑鐵盧,因為根據報紙上的報道,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希望中國斷絕與德國的外交關係,並驅逐華德國公民。
這當然是一個危言聳聽的報道,那份報紙是一份英國華出版的日報,而漢納根先生則是一座太原郊區的法國教堂裏看到那份報紙的,雖然他當時就認為,這很可能是英國報紙的陰謀,但是出於謹慎,他還是決定立即去一趟北京,拿著總統先生的那張特殊名片,去拜見一下那位總統,湊巧的是,總統先生也拍來電報,邀請漢納根去一趟總統府,“敘敘舊”。
當然不能空著手去,漢納根帶上了一杆民間集到的古董槍,這是一杆燧發槍,根據槍身上的銘文,漢納根可以斷定,這杆古董槍是由法國兵工廠製造的,製造年代正好是拿破侖戰爭時期,而且從銘文來看,這杆老式步槍很可能由拿破侖皇帝陛下的衛隊裝備過,至於這杆法國老式步槍為什麽會流落到這個東方國家,漢納根也可以大膽的推測,或許,當年拿破侖皇帝的大軍入侵俄國,某次與俄軍的會戰中,這杆法軍的步槍就遺落了戰場上,然後被某個不知名的家夥撿了去,接著又流落到了中亞地區,然後再通過那些行走中亞與河西走廊地區的駱駝商隊進入了中國,後由於某個不知名的原因就留了山西。
山西的晉商中就有不少駱駝商隊的東家,漢納根推測,這杆法國製造的老式步槍很可能就是晉商中的某家商號用來保護商隊的武器,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式步槍取代了老式步槍,於是,這杆法蘭西帝國近衛部隊曾經使用過的老式步槍就流落到了普通獵戶手裏,難得的是,獵戶顯然非常愛惜這杆燧發槍,雖然這杆老式步槍已差不多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可是保養的仍然非常好,仍能正常射擊,為了換到這杆很有曆史意義的古董槍,漢納根不得不將他自己的那杆德國獵槍留了獵戶手裏。
之所以這麽看重這杆老式步槍,漢納根是有充足的理由的,因為那位總統先生經常以“世界第二拿破侖”自居,雖然他從來沒有這麽明說過,不過漢納根可以看出來,這位總統先生確實非常的推崇那位法國的獨、裁者,而且,總統先生顯然也正向那位軍事強人學習。
湊巧的是,漢納根本人也是一名拿破侖的崇拜者。
如果將這杆拿破侖皇帝的近衛部隊曾經使用過的步槍送給總統先生的話,那麽肯定會有象征意義,對於維持總統先生與漢納根之間的友誼顯然是非常有幫助的。
也正因此,漢納根專門找木匠定做了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用來裝這杆古董槍,並由他親自攜帶,除了他之外,誰也別想隨意碰這盒子,漢納根是打定主意,要親手將這件禮物送給總統先生。
現,漢納根的身邊就放著這隻盒子,而他本人則正坐一列火車上,正向北京前進。
這不是一列普通的客車,而是一列運送煤炭進京的貨車,是從太原發車的,目的地就是北京,按說乘坐客車舒適,但是漢納根現不缺舒適,他缺的是時間,現中國與日本正進行戰爭,客車的運行無法得到保證,隻有貨車才可靠,尤其是運送煤炭的貨車,工業、軍艦都離不開煤炭,越是戰爭時期,煤炭的供應就越是重要,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漢納根才決定利用他京漢路局的關係,這列拉煤的貨車後頭加掛一節客車車廂,直接拉著他去北京。
這一路走得非常順利,現火車已經駛過了長辛店,很快就可以看見北京了,漢納根心情很不錯,雖然對於前途仍然有些擔憂,不過從沿途集的消息來分析,中國中樞政府顯然沒有與德國斷交的打算,德國公民似乎不必擔心被驅逐出境。
反倒是日本人,現已完全看不見了,過去,中國的火車站裏經常可以看到日本浪人,聽到他們那肆無忌憚的日語謾罵,但是現,似乎整個中國已經看不到日本人了。
當然,租界裏還是有日本人的,不過他們顯然已經不可能與德國商人進行競爭了,至於英國、法國商人,目前也擔心歐洲局勢,倒是不比德國商人塌實多少,畢竟,他們也清楚,中國與德國政府的關係不一般。
終於,聽見了火車即將進站的汽笛聲,漢納根迫不及待的抱住了那隻裝著法國古董步槍的木頭盒子,生怕刹車時將盒子摔下去,同車的那幾位德國探礦專家看到這個大富豪如此緊張,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露出任何表情,德國人,永遠都是刻板的,認真的。
好火車司機非常老練,進站停車的整個過程中非常沉穩,當火車終停下之後,漢納根才長噓口氣,抱著木頭盒子,急急忙忙往車門那邊走去,而他的助手們也已經提著行李,跟著他走了過去。
這裏不是大前門火車站,而是一座煤場,距離市區還有一段路,不過漢納根倒是不必擔心交通問題,因為當他下車之後,就已看見了兩名站站台上恭候他的中國人。
“您好,漢納根先生。我是鄒先生的管家,他派我來接您,我為您和您的同伴準備了幾輛轎車,你們可以跟我直接去西山別墅,也可以回六國飯店。”
一名中國人走上去,向漢納根鞠躬,然後直起腰,抬起手,指了指站台下邊。
漢納根也沒客氣,跟著這名鄒廷弼派來的管家上了一輛轎車,然後一行人就離開了火車站,並按照漢納根的吩咐,直接趕去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六國飯店。
不過當車隊剛剛駛近北京大前門的時候,就碰上了一群青年學生,他們高舉標語,高喊口號,神情非常興奮。
“發生了什麽事情?”
由於距離太遠,漢納根看不清標語上寫的是什麽字,隻好詢問那名管家。
“先生,您沒看今天的報紙?中國國防軍前線浴血奮戰,已於昨夜全殲日本‘征支第一軍先遣隊’,打死了日軍司令。現,青年們正舉行勝利遊行呢。”
“啊。原來是這樣,我並不覺得意外,中**隊這次戰爭中表現得確實非常不錯。”
漢納根點了點頭,說雖這樣說,可是他的心裏還是很有些感慨的,不過短短幾年時間,中國已經變得這樣陌生,漢納根甚至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做夢。
看上去很陌生,但是卻又似曾相識,這就是漢納根現對中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