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巴達維亞(上)


    作為王國政府任命的東印度殖民地總督,範伊登伯格先生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比較煩,一方麵是殖民地日益覺醒的土著民族的民族意識,另一方麵則是婆羅洲地區出現的武裝叛亂活動,前者屬於老問題,而後者則是問題,問題與老問題交織一起,讓伊登伯格先生非常的煩惱,以致於完全沒有心情去度假。


    關於殖民地日益覺醒的民族意識問題,這個問題可追溯至幾十年前,當時荷蘭的一位庫普博士就曾他的著作裏提到過東印度殖民地的土著民族的自我認同問題,他認為要想消除日益覺醒的土著民的**意識,就必須首先解決他們的“福利”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又集中的體現參政問題上,庫普博士主張給予土著民以少量的政治上的權力,以換取他們對王國政府的“忠誠”。


    就是這位庫普博士,後來做了荷蘭的內閣總理,他的這種用“福利”換“忠誠”的主張也就廣為人知,後來的荷蘭社會黨人也進一步將這個理論進行了發揮,主張“東印度政府應該為東印度人民服務”,而根據這一構想,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權力終將由海牙轉到巴達維亞,從歐洲殖民官員手裏轉到印度尼西亞的地方官員手裏,從總督手裏轉到地方政府手裏,並終達到“自治領化”的偉大目標。


    但是這種主張僅僅隻是一種障眼法,隻是用來安撫土著居民中的那些知識分子,作為已對東印度群島殖民了數個世紀的歐洲國家,荷蘭從來也不會主動放棄對東印度群島的統治,隻是因為形勢的變化,才迫使荷蘭政客不得不改變策略,以緩和土著民的反抗情緒,而這種反抗情緒自從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之後就一直處於膨脹之中,日本擊敗俄國,確實間接衝擊了歐洲人對亞洲的殖民統治。


    所以,關於近幾年東印度殖民地的民族意識覺醒問題,伊登伯格總督並不承擔主要責任,這個責任應該由他的前任承擔,至少伊登伯格本人是這麽認為的。


    但是婆羅洲地區的武裝叛亂問題就不是可以輕易推卸責任的了,而且這個問題才是伊登伯格總督頭疼、煩惱的問題,這位總督先生從來就沒有想過,一幫朝鮮僑民竟然會東印度群島發動武裝叛亂,而為讓人感到無奈的是,這些武裝叛亂分子的叛亂借口是“英國的敵視”。


    英國敵視你們,你們就去跟英國搗亂麽,到這荷蘭殖民地搗亂,是不是看錯地圖了?


    伊登伯格總督甚至一度認為那些婆羅洲地區發動武裝叛亂的朝鮮僑民可能是分不清英國殖民地與荷蘭殖民地的分界線哪裏,或許當那些武裝叛亂分子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後,他們就會返回英國殖民地,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使伊登伯格總督的美夢破滅了,那些武裝起來的朝鮮僑民不僅沒有再返回北婆羅洲英國殖民地,反而荷蘭殖民地安頓下來,不僅接收了那些被占領城鎮的一切政府機關,而且還成立了一個所謂的“高麗義勇軍聯絡委員會”,看樣子是打算當地長住了。


    這可不行,那裏是荷蘭王國的殖民地,隻要荷蘭人還統治著東印度群島,王國政府就不會放棄對那裏的統治,所以,伊登伯格總督前幾天一直忙著調兵遣將,籌集船隻,準備遠征婆羅洲,恢複王國政府對那裏的統治。


    就昨天,遠征船隊已經從巴達維亞出發,踏上了遠征之路,伊登伯格總督正眼巴巴的盼望著遠征隊傳回捷報,但是沒等船隊走多遠,巴達維亞港外突然過來了一支不懷好意的艦隊。


    這支艦隊是中國海軍遠洋襲擊艦隊,據說曾經對日本商船實施過攔截和炮擊,這次是從印度洋那邊繞過來的,開始的時候說是需要補充給養和煤炭,出於謹慎,港口方麵拒絕讓那兩艘大型軍艦進入港口,隻允許隨艦隊過來的那幾艘補給艦入港停泊。


    但是沒過多久,其中的一艘遠洋襲擊艦突然闖入巴達維亞領海線以內,這立刻使港內的氣氛緊張起來,而且港口方麵立刻將這一情況通知了總督府,伊登伯格總督的煩惱就因此增加了,而且這個煩惱比起婆羅洲的煩惱來讓總督先生感到棘手,因為那支正巴達維亞港外耀武揚威的艦隊是中國的海軍艦隊,而中國現由一位“狂人總統”統治,正是他的統治之下,中國剛剛戰爭中擊敗了日本。


    既然是“狂人”,那麽就意味著沒有人能夠預測他的下一步行動。


    這種局麵之下,誰能保證那位“狂人總統”不會對巴達維亞發起突然攻擊呢?要知道,現歐洲大戰已經爆發,歐洲列強已經無暇顧及遠東,這種時候,連荷蘭本土也不能保證不遭受戰爭的直接衝擊,何況是這東印度殖民地呢。


    因此,伊登伯格總督一直這總督府裏走來走去,並派人前往中國駐巴達維亞領事館,要求立即約見那位領事先生。


    中國艦隊司令顯然是對港口拒絕軍艦進入港內修理的做法感到不滿,現是示威呢。


    那麽,是否讓那兩艘軍艦駛入港口“修理”呢?對此,伊登伯格總督仍猶豫。


    “總督閣下,請您下達命令吧,我們雖然沒有同樣戰鬥力的軍艦,但是我們有海岸炮,足以威脅那兩艘中國海軍的襲擊艦。”


    就伊登伯格站會客室的落地窗前發愣的時候,一名荷蘭海軍中校走到跟前,他耳邊嘀咕了幾句。


    “不準開火!不準挑釁!”


    伊登伯格瞪了那名不識好歹的海軍中校一眼,然後背著手來回踱著步子,並神經質的反複念叨著幾句話。


    “中國人應該不會主動開炮的。這可能隻是一個誤會,中國的海軍指揮官可能使用了一份錯誤的海圖,也可能是他們沒有領悟我們的要求,一旦領事先生過來,我們就可以解決這個誤會。”


    “如果中國人主動開炮了呢?我們還擊麽?”海軍中校又問。


    伊登伯格愣住了,是啊,如果中國艦隊主動開炮挑釁,巴達維亞的海岸要塞還擊麽?


    不還擊的話,無疑等於是示弱,可是如果還擊的話,就靠那幾門老掉牙的架退炮,根本就無法與那兩艘式的戰艦對抗,反而會使中國人找到開戰的借口。


    自從與英國達成協議之後,荷蘭東印度殖民地還從來沒有遭遇過這麽嚴重的危機呢,雖然日俄戰爭結束之後,荷蘭政府中確實有人提出過防備來自日本的海上威脅問題,但是隨著日本勢力進入南滿地區,荷蘭政府意識到日本的擴張方向將是東亞大陸,因此而放鬆了對東印度殖民地的海軍建設,直到這支中國海軍襲擊艦隊出現巴達維亞的海麵上,荷蘭人才真正意識到了亞洲力量的崛起。


    沒人比伊登伯格清楚東印度殖民地防衛的虛弱,由於長期以來的主要敵人是當地的土著居民,荷蘭殖民軍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這從“婆羅洲危機”中荷蘭殖民軍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這支軍隊對付一下手持弓箭的土著部落綽綽有餘,但是如果當真麵對一幫用現代化武器武裝起來的武裝團夥的話,恐怕就不會輕鬆取勝了。


    當年日本軍隊擊敗了俄**隊,而現,中**隊又擊敗了日本軍隊,這麽分析下去的話,中**隊擊敗荷蘭軍隊恐怕不是總督先生的妄自菲薄,所以,伊登伯格總督之所以如此謹慎,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總督先生!電報!海牙的電報!”


    一名總督府的秘書匆匆跑了過來,遞給伊登伯格一封電報,這是一封回電,是從荷蘭政府拍過來的,剛才,伊登伯格已經向荷蘭政府通報了這支中國海軍襲擊艦隊巴達維亞港外挑釁的事情,請示如何處置,現,荷蘭政府的回答過來了。


    “伊登伯格先生,王國政府對於東印度殖民地的形勢非常關心,對於你目前所麵對的棘手局麵也非常理解,但是鑒於歐洲已經開戰,海上航線已經變得非常危險,這種局麵之下,王國政府不可能給予足夠的軍事援助與支持,現,隻能依靠殖民地自己的力量了,至於中國政府那邊,王國政府已經決定進行外交交涉,希望能夠和平的解決問題。


    實際上或許中國人並不是打算進攻東印度群島,因此,王國政府強烈建議您保持克製,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主動開炮,以避免給中國人戰爭借口,您可以同意軍艦入港維修,但是不能允許這些軍艦利用巴達維亞為補給基地進行海上襲擊。”


    電報的內容不多,但是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絕不能開第一炮。


    伊登伯格看著這封電報,陰鬱多時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隻要王國政府明確了立場,那麽,他這個總督自然可以按照王國政府的指示行動。


    “好吧,請轉告中國領事館,我同意讓那兩艘中**艦進入巴達維亞港內修理。”


    伊登伯格很快就下達了命令,有荷蘭政府的電報他手裏,將來萬一有人追究起來,他也可以完全的推卸責任,反正王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能給他實際的支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