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龍行南洋(上)


    陽光強烈,也沒有風,氣溫越來越高,艙室裏變得悶了。


    這裏畢竟是靠近赤道的地方,當中國北方的天氣還是乍暖還寒的時候,這裏已經是熱氣騰騰了,熱帶地區不分四季,隻有旱季和雨季的區別,一年到頭都是這麽熱,不過比起又濕又熱的雨季來,旱季多少舒適一些。


    魯平從艦長室的那張椅子上站起身,走到舷窗邊,伸手拉開窗簾,刺眼的陽光投射到他的麵部,讓他的眼睛一時有些難以適應,閉了片刻,才虛眯著睜開眼睛,向那傳來發動機轟鳴聲的天空望去。


    天空中有一架飛機正下降高度,雖然距離比較遠,站艦長室裏看不太清楚那架飛機的細節,不過魯平還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金屬旅客機“進步”號,按照報紙上的聞所說,因天氣情況推遲了幾天之後,就今天下午,中國廣州至菲律賓馬尼拉的空中航線將正式開通,而那架天空中的“進步”號顯然就是進行這條航線處女航的那架客機。


    這裏就是馬尼拉灣,魯平指揮的中國特遣艦隊現就停泊馬尼拉灣,而此刻,魯平本人就站旗艦“綠林”號的艦長室裏。


    此次率領特遣艦隊趕到馬尼拉灣,魯平的主要任務是指揮艦隊與駐菲律賓的美國太平洋分艦隊舉行一次中美兩國聯合海軍演習,按照原來的計劃,這場兩國海軍聯合軍事演習將於兩天後正式舉行,演習將持續兩天時間,演習內容是海上警戒與反潛,演習結束之後,魯平將率領特遣艦隊離開馬尼拉灣,南下蘇門達臘,進行一次遠洋訓練。


    此次遠航訓練,代號“龍行南洋”。


    現的南中國海並不太平,雖然英國和日本聯合絞殺了德國海軍遠東分艦隊的主力,但是由於德國斯佩艦隊的殘餘軍艦仍舊下落不明,所以現的南中國海整個海域仍被協約國視為戰區,考慮到美國已經正式與德國斷交,那麽,不久的將來,或許美國政府也會宣布將這片海區劃定為戰區。


    雖然中國與德國關係非常平穩,而且中國也沒有參加這場協約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之間的全麵戰爭,不過考慮到德國海軍已經恢複了無限製潛艇戰,此次中國特遣艦隊的遠洋訓練也必須保持戰備狀態。


    實際上,現的“綠林”號就處於戰備狀態,雖然停泊淺水區,可是船舷兩側依舊掛起了防魚雷網,而且甲板上值班的士官也配發了武器彈藥,所有未經允許試圖靠近軍艦的人,無論其國籍如何,都有可能遭到射擊,至於那些試圖靠近軍艦的不明船隻,也將遭到機關炮的警告性射擊,如果對方無視警告的話,炮彈將直飛目標船隻,將其擊沉。


    這種戰備狀態是取得了美國方麵的諒解的,其實美**艦此時的戒備程度高,尤其是當馬尼拉灣中停泊著兩艘戰列艦的情況下,整個馬尼拉灣都處於軍事戒備狀態,畢竟,德國海軍遠東地區活動的軍艦可不僅僅隻有那幾艘水麵襲擊艦,德國海軍的潛艇也早就悄悄摸到了遠東海域,時不時的對協約國的船隻發動一下突襲,然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誰也不知道那些德國潛艇到底潛伏什麽地方,英國和日本的軍艦幾乎了每一個它們能夠想到的海域,可是畢竟南洋地區島嶼眾多,不可能都得過來。


    現的馬尼拉灣裏,美國艦隊的實力並不是強的,自從南洋的馬來亞危機平息之後,美國政府就將多數戰列艦調回了大西洋基地,隻馬尼拉灣留下兩艘舊式戰列艦,以顯示美國力量南洋地區的存,平衡南洋的軍事力量對比。


    論排水量和主炮口徑,“綠林”號比不上那兩艘美國戰列艦,但是若論綜合戰鬥力,“綠林”號卻也未必就一定落下風,畢竟,相比那兩艘建造於上個世紀的老式戰列艦,“綠林”號艦體結構、觀瞄設備、動力係統、損管係統、指揮係統上都現代化。


    當然,相比歐洲交戰國式的戰艦,“綠林”號確實稍顯落後,不過就中國海軍目前的戰略和性質而言,像“綠林”號、“赤眉”號這樣的遠洋大型襲擊艦已經夠用了,畢竟,中國海軍目前還隻是一支近海作戰為主的海上軍事力量,中樞政府財力有限,不可能建設一支龐大陸軍的同時保證海軍經費的充裕。


    作為一名職業軍官,魯平隨時都關注歐洲的海上戰爭,“多格爾沙洲之戰”、“日德蘭大海戰”都曾被魯平海圖和沙盤上認真的推演過,雖然他並不認為德國海軍這兩場關鍵海戰中有戰略翻盤的機會,可是他也相信,如果采取靈活的戰術的話,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隊也不會被英國海軍給封鎖軍港裏,德國人將他們的主力艦隊稱之為“存艦隊”,但是魯平卻堅持認為,“存艦隊”這個概念本身是一個偽概念,因為根據製海權理論,隻有能夠控製海洋的艦隊才有存價值,而現,大西洋和北海控製海洋的是英國皇家艦隊,如果站事後諸葛亮的角度分析一下的話,那麽德國或許根本就不必建設一支這麽龐大的遠洋海軍力量,與其用這支外強中幹的艦隊嚇唬英國人,還不如將軍費交給陸軍使用,至少,德國陸軍將變得加強大,那麽,德國或許會這場戰爭中取得好的戰績,而不是像現這樣被困西線動彈不得。


    也正是日德蘭海戰的結局使魯平成了一名堅定的“近海艦隊”理論的支持者,他堅持認為,以目前中國的財政狀況,絕對不可能同時建設強大陸軍和強大海軍,而中國作為一個陸上大國,邊境線漫長,鄰國太多,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將陸軍建設放軍事力量建設的首位,隻有控製了陸地,中國才有可能將目光投向海洋。


    德國就是沒有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出現戰略上的失誤,而這個戰略上的失誤導致了一係列連鎖反應,並終使德國被這場同時發生於陸地和海洋的全麵戰爭耗了元氣,現的德國雖然仍堅持與協約國作戰,但是頹勢已顯,除非得到多盟友的軍事支持,否則的話,德國的戰敗恐怕不可避免了。


    與海軍中那些親德派軍官一樣,魯平也不止一次的研究過如果中國加入德國一方,會對這場戰爭造成什麽影響,他的結論是悲觀的,他認為,即使中國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開戰,也不能挽救同盟國必敗的命運,原因很簡單,因為同盟國無法控製海洋,而這顯然與同盟國海軍力量的虛弱有直接關係。


    不能控製海洋,就不能相互支援,也就無法掌握戰略主動權。


    也正因此,魯平也反對中國這個時候參戰,加入德國一方,則戰略上必敗,加入協約國一方,則魯平感情上無法接受,畢竟,德國對中國幫助甚大,如果沒有德國的援助,中國也不可能建立起一個基礎的工業體係,甚至連潛艇都無法自行製造,那麽,又何談國家的複興呢?


    海軍和空軍中,像魯平這樣思想的軍官不少,而陸軍中,也有大把崇拜德國陸軍的軍官,這些軍官或許並不清楚德國援助中國的背後隱藏著什麽樣的國際競賽,但是至少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種樸素的俠義情結或許未必符合國家利益和社會演進規則,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思想對於社會成員的影響是客觀存的。


    幸好中樞政府誰也不幫,不管是協約國也好,同盟國也罷,隻要你肯掏銀子,這生意照做,誰敢阻撓中國商人賺錢,誰就是咱們中國的敵人。


    從這一點來看,現的中樞政府倒是很有些像美國政府,隻是實力還是不足,所以目前似乎也不打算學美國政府到歐洲去下山摘桃子。


    不打仗好,雖然軍人總是渴望戰爭中贏得榮光,可是軍人與戰爭販子是兩個概念,魯平堅持認為,軍人的責任不是發動戰爭,而是保衛和平,從這一思想來看,他多少有些和平主義傾向。


    可是現總統卻對這個“和平主義”嗤之以鼻,並多次軍事會議上強調,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不是和平,而是戰爭,至於和平時代什麽時候降臨,總統比較悲觀,他堅持認為,除非出現一種威力強悍得足以摧毀城市的武器,將和平建立確保相互毀滅之上,否則,戰爭終將決定一切,至於他說的那種“威力足夠強悍”的武器到底是什麽武器,卻是誰也不清楚了,至於他所推想的“冷戰”,那也是一種全的概念,沒人能夠完全理解。


    望著天空中的那架“進步”號客機消失視野之外,魯平終於收斂心神,伸手拉上窗簾,然後離開艦長室,走上艦橋,準備指揮水兵訓練。


    到了艦橋,還沒來得及下達訓練命令,一名值班軍官就趕到魯平跟前。


    “司令,領事館來電,說領事先生即將趕過來,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他們想與司令麵對麵的說幾句。”


    “你帶人乘舢板去碼頭接他們。”


    魯平點了點頭,然後就將注意力放指揮水兵訓練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