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挑戰與反擊
就“爪哇”號上的船員和水手以及乘客們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看著邦加島勿裏洋港外海那兩支敵意明顯的海軍艦隊的時候,距離他們五海裏不到的北方海麵上,一名中國海軍軍官也舉著望遠鏡眺望勿裏洋港,而且,他的望遠鏡鏡頭裏就是“爪哇”號那鏽跡斑斑的船體。
這名中國海軍軍官就是魯平,此刻,他正站遠洋大型襲擊艦“綠林”號的那根美國風格很濃的主桅了望台上,身邊站著一名了望兵,以及兩名海軍軍官,其中一人正手拿一封電報,向魯平報告著電報上的內容。
“……根據中國駐巴達維亞和巨港領事館的調查,‘爪哇’號是一艘鋼殼貨船,原名‘巴達維亞快速者’號,由法國裏昂船廠建造,完工於1897年,標準排水量五百噸,裝備兩台立式鍋爐,高航速九節,該船船齡已二十年,由於缺乏保養,實際上去年就已被荷蘭殖民當局運輸管理機構宣布為報廢船隻,根據荷蘭殖民當局提供的相關材料,‘爪哇’號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巴達維亞一家造船廠解體,但是不知是什麽緣故,這艘船現仍舊航行南洋航線上,並名為‘爪哇’號,船東是一名定居蘇門達臘的華僑,擁有中國國籍,這一點,中國駐巨港領事館已予以證實,目前領事館仍調查這艘報廢船隻是如何被人改頭換麵的。
不過,領事館也強調,無論這艘報廢船隻是否擁有合法的航行手續,隻要船上的乘客是中國公民,荷蘭殖民當局就沒有理由扣押船上的中國公民,他們不是罪犯,也沒有攜帶傳染性的病菌,而且他們本來就是定居荷蘭屬地的華僑,並非偷渡者,因此,荷蘭殖民當局禁止他們離開‘爪哇’號的舉動是違反國際法的,而且很不人道,考慮到荷蘭軍艦還曾向船上的中國公民開炮射擊,這實際上已經構成了挑釁,如果司令認為有必要采取軍事手段反擊的話,領事館方麵並沒有異議,但是請戰鬥開始之前拍發電報告之領事館。”
那名海軍少校將那封領事館拍發過來的電報內容複述完畢,並沒有將電報抄稿遞給魯平,而是站魯平身後,等待魯平下達命令。
魯平放下望遠鏡,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轉過身去,看了眼那名海軍少校手裏拿著的那封電報抄稿。
“下令,旗語兵向荷蘭艦隊再次打信號,告訴荷蘭艦隊指揮官,就說:如果荷蘭殖民當局繼續扣押中國公民於一艘即將沉沒的報廢輪船上的話,則我方將視之為謀殺行為,屆時,我方將采取一切必要之手段予以報複。”
一名海軍副官記下命令,隨即通過電話通知旗語台,那名海軍少校則問了一句。
“我們現衝進港裏去救人麽?這一海域的海圖我們手頭也有,而且很精確,隻要派一艘巡洋艦過去,就能將‘爪哇’號從荷蘭人手裏搶過來。”
聽到這一建議,魯平沉吟片刻,然後搖了搖頭。
“港內情況我們並不清楚,還是穩妥為上。現我們隻有五艘軍艦,其它軍艦都留巨港海域,兵力分散,一旦有失,會影響整個艦隊的實力。不過,可以派一架水上飛機過去,先偵察一下,順便向荷蘭人示威。”
這就是魯平的命令,並且迅速得到了執行。
此次從巨港過來,魯平走得急,就沒有攜帶那艘航行速度較慢的水上飛機母艦,不過這並不代表他的這支分艦隊就沒有水上飛機,實際上,作為遠洋大型襲擊艦,“綠林”號和“赤眉”號都裝備有水上飛機,每艘軍艦各裝兩架水上飛機,都是中國飛機廠製造的式水上飛機,平時就停放軍艦舯部的甲板上,依靠吊車起吊,水上飛機除了可以用來執行偵察任務之外,還可以掛載一顆五十公斤重的航行炸彈,對地麵或海麵目標進行轟炸。
五分鍾後,這支中國海軍分艦隊就減慢了航速,“綠林”號和“赤眉”號啟動吊車,將水上飛機放到了海麵上,考慮到局勢緊張,所有的四架水上飛機全部起飛,而且也全部掛上了航空炸彈,其中的三架水上飛機艦隊上空盤旋,另一架水上飛機則搖了搖機翼,盤旋一圈之後,便向邦加島的勿裏洋港方向飛去。
水上飛機全部起飛之後,中國海軍分艦隊又提高了航行速度,遠離港口炮台射程,並且將艦炮的炮口抬了起來,指向那兩艘一直從巨港跟蹤過來的荷蘭海軍“格爾德蘭”級殖民地巡洋艦,同時,軍艦上的小口徑炮也瞄準了那艘正從勿裏洋港駛出的荷蘭海軍炮艦。
水兵們摩拳擦掌,海軍軍官們鬥誌昂揚,都盼望著艦隊司令下達作戰命令,自從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海軍艦隊還沒有打過象樣的戰鬥,上次的東北亞戰爭中,海軍的潛艇部隊出風頭,這使水麵艦隊的官兵們很不服氣,他們堅持認為,大洋之上的艦隊對決,必須以大艦巨炮的轟鳴開始,然後同樣大艦巨炮的滾滾硝煙中落幕,而不是鬼鬼祟祟的藏洋麵之下,用魚雷偷襲對手,這種打法不過癮,而且也有失騎士風度,水麵艦隊的官兵們不屑一顧。
但是魯平卻官兵們的請戰情緒激昂中保持著一分難得的冷靜,他很清楚,“爪哇號事件”的性質到底是戰爭挑釁行為還是海上執法行為,就他的一句話,或者是一句命令之間,隻要魯平喊一聲“打”,那麽,世界海戰史上又將記錄下一次實力懸殊的海戰了。
現中國海軍分艦隊擁有五艘軍艦,不是裝甲艦就是巡洋艦,而反觀荷蘭海軍分艦隊,隻有三艘軍艦,其中兩艘是防護巡洋艦,一艘是炮艦,這實力對比懸殊,一旦開戰,後落敗的肯定不是中國海軍,隻能是荷蘭海軍,所以,如果中國海軍的軍官和水兵們想世界海戰史上青史留名的話,現就是好的開戰時機。
海戰,從來就不講究公平對決,從來都是船多打船少,炮大打炮小,隻要海戰雙方的技術水平差距不大,那麽,船多炮大的一方就能贏得海戰的勝利。
現,魯平的艦隊就屬於“船多炮大”的一方,隻要他下達開戰命令,他就會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第一位贏得水麵艦隊作戰勝利的將領,今後的史書上肯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是魯平還是壓抑了他內心的那絲衝動,他很清楚,決定是否開戰的戰場指揮權雖然他手裏握著,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軍事將領,他不僅要考慮到戰場局部,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戰略全局,現,中荷之間一旦開戰,那麽,整個南洋甚至是整個遠東地區的形勢都將發生劇烈變化,會不會牽動中樞政府的全局戰略,魯平完全沒有把握。
“傳令,沒有命令,不準開火!”
魯平又重複了一遍幾分鍾前他剛剛下達的命令,然後,舉起望遠鏡,向那兩艘荷蘭海軍的巡洋艦眺望。
就魯平猶豫著是否采取軍事報複行動的時候,他的對手那邊,其中一艘荷蘭海軍的巡洋艦上,一名荷蘭殖民當局的高級官員也拿著望遠鏡眺望那幾架正天空中盤旋的中國海軍水上飛機。
這名荷蘭殖民當局的高級官員就是荷蘭王國駐東印度殖民地總督範伊登伯格先生,此刻,他站荷蘭海軍防護巡洋艦“格爾德蘭”號的艦橋上,舉著望遠鏡,向天空眺望。
望遠鏡的鏡頭裏,那架中國海軍水上飛機的細節一覽無餘,甚至可以看見飛行員脖子上係著的那條圍巾,至於飛機下掛載的那顆黝黑的航空炸彈,荷蘭總督也是看得非常清楚,他也明白,中國艦隊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隻要戰鬥開始,那盤旋天空中的幾架水上飛機隨時都可以將航空炸彈扔到荷蘭艦隊的軍艦甲板上,甚至是伊登伯格先生的腦袋上。
伊登伯格現是非常恐懼的,他的恐懼可以理解,一方麵是荷蘭艦隊實力的弱小,另一方麵是中國海軍分艦隊戰鬥力的強悍,尤其是那兩艘美國製造的遠洋大型襲擊艦,不僅裝甲厚,而且主炮口徑也大,隻需一炮就能將任何一艘荷蘭海軍的巡洋艦送進海底,這種實力對比的懸殊是使伊登伯格感到恐懼的主要原因,至於次要原因,則是剛才那封來自荷蘭國內的電報,電報是荷蘭王國政府首相拍發過來的,電報裏,首相先生嚴厲斥責了伊登伯格挑釁中國的行動,並且勒令他務必采取補救措施,既避免激怒中國人,也必須避免使荷蘭王國政府國際上顏麵失。
首相的命令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至少伊登伯格認為,以他的手段和能力無法做到兩全齊美,而且荷蘭艦隊的實力也不足以威懾住中國艦隊,要麽,激怒中國人,荷蘭與中國宣戰,要麽,主動妥協退讓,然後荷蘭王國政府就成為歐洲各國政府眼裏的懦夫和笑料。
既然兩全齊美的辦法沒有,那麽,現擺伊登伯格麵前的隻有戰與不戰這兩個選擇了,戰則必敗,說不好還得搭上總督先生的性命,不戰則隻能使南洋地區的華人加放肆,而且不僅會使荷蘭王國政府顏麵失,還會使伊登伯格丟掉總督的帽子以及那可觀的年金,至於回國之後會不會遭到荷蘭王國政府的嚴懲,卻也沒人可以保證,連首相的電報裏似乎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所以,伊登伯格現也是兩難的處境。
“總督閣下,中國艦隊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再不下令開戰的話,我們的炮彈或許根本無法擊中中**艦,而中**艦的炮彈卻可以打到我們的軍艦,這種距離上,港口的那些舊式岸防炮根本無法協助艦隊作戰。”
艦長站伊登伯格身邊,小聲提醒了幾句,這使伊登伯格憤怒起來。
“那些該死的土王,居然給我出了這麽個餿點子,如果不是那些土王,我們怎麽會走到戰爭的邊緣呢?”
見總督先生憤怒情緒強烈,艦長沒有再說什麽,但是他卻非常清楚,當初如果不是這位輕率的總督先生輕率的接受了土王們的建議的話,那艘“爪哇”號根本就不會遭到荷蘭海軍炮艦的攔截,說到底,荷蘭現所麵對的局麵就是這位總督先生一手製造的,如果他不能解決“爪哇號事件”所引起的危機的話,中國與荷蘭之間肯定會爆發一場戰爭,而不是像那幫蘇門達臘土王所宣稱的那樣,一旦總督先生的“立場強硬起來”,那麽,“軟弱慣了的中國人”必將“臨陣退縮”。
顯然,現的中國人已經與以前很有些不同了,而這一切改變的根本原因則於中國中樞政府的南洋戰略,伊登伯格的悲哀之處就於,他試圖軍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挑戰中國的這個南洋戰略,那麽,遭到中國的反擊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就“爪哇”號上的船員和水手以及乘客們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看著邦加島勿裏洋港外海那兩支敵意明顯的海軍艦隊的時候,距離他們五海裏不到的北方海麵上,一名中國海軍軍官也舉著望遠鏡眺望勿裏洋港,而且,他的望遠鏡鏡頭裏就是“爪哇”號那鏽跡斑斑的船體。
這名中國海軍軍官就是魯平,此刻,他正站遠洋大型襲擊艦“綠林”號的那根美國風格很濃的主桅了望台上,身邊站著一名了望兵,以及兩名海軍軍官,其中一人正手拿一封電報,向魯平報告著電報上的內容。
“……根據中國駐巴達維亞和巨港領事館的調查,‘爪哇’號是一艘鋼殼貨船,原名‘巴達維亞快速者’號,由法國裏昂船廠建造,完工於1897年,標準排水量五百噸,裝備兩台立式鍋爐,高航速九節,該船船齡已二十年,由於缺乏保養,實際上去年就已被荷蘭殖民當局運輸管理機構宣布為報廢船隻,根據荷蘭殖民當局提供的相關材料,‘爪哇’號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巴達維亞一家造船廠解體,但是不知是什麽緣故,這艘船現仍舊航行南洋航線上,並名為‘爪哇’號,船東是一名定居蘇門達臘的華僑,擁有中國國籍,這一點,中國駐巨港領事館已予以證實,目前領事館仍調查這艘報廢船隻是如何被人改頭換麵的。
不過,領事館也強調,無論這艘報廢船隻是否擁有合法的航行手續,隻要船上的乘客是中國公民,荷蘭殖民當局就沒有理由扣押船上的中國公民,他們不是罪犯,也沒有攜帶傳染性的病菌,而且他們本來就是定居荷蘭屬地的華僑,並非偷渡者,因此,荷蘭殖民當局禁止他們離開‘爪哇’號的舉動是違反國際法的,而且很不人道,考慮到荷蘭軍艦還曾向船上的中國公民開炮射擊,這實際上已經構成了挑釁,如果司令認為有必要采取軍事手段反擊的話,領事館方麵並沒有異議,但是請戰鬥開始之前拍發電報告之領事館。”
那名海軍少校將那封領事館拍發過來的電報內容複述完畢,並沒有將電報抄稿遞給魯平,而是站魯平身後,等待魯平下達命令。
魯平放下望遠鏡,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轉過身去,看了眼那名海軍少校手裏拿著的那封電報抄稿。
“下令,旗語兵向荷蘭艦隊再次打信號,告訴荷蘭艦隊指揮官,就說:如果荷蘭殖民當局繼續扣押中國公民於一艘即將沉沒的報廢輪船上的話,則我方將視之為謀殺行為,屆時,我方將采取一切必要之手段予以報複。”
一名海軍副官記下命令,隨即通過電話通知旗語台,那名海軍少校則問了一句。
“我們現衝進港裏去救人麽?這一海域的海圖我們手頭也有,而且很精確,隻要派一艘巡洋艦過去,就能將‘爪哇’號從荷蘭人手裏搶過來。”
聽到這一建議,魯平沉吟片刻,然後搖了搖頭。
“港內情況我們並不清楚,還是穩妥為上。現我們隻有五艘軍艦,其它軍艦都留巨港海域,兵力分散,一旦有失,會影響整個艦隊的實力。不過,可以派一架水上飛機過去,先偵察一下,順便向荷蘭人示威。”
這就是魯平的命令,並且迅速得到了執行。
此次從巨港過來,魯平走得急,就沒有攜帶那艘航行速度較慢的水上飛機母艦,不過這並不代表他的這支分艦隊就沒有水上飛機,實際上,作為遠洋大型襲擊艦,“綠林”號和“赤眉”號都裝備有水上飛機,每艘軍艦各裝兩架水上飛機,都是中國飛機廠製造的式水上飛機,平時就停放軍艦舯部的甲板上,依靠吊車起吊,水上飛機除了可以用來執行偵察任務之外,還可以掛載一顆五十公斤重的航行炸彈,對地麵或海麵目標進行轟炸。
五分鍾後,這支中國海軍分艦隊就減慢了航速,“綠林”號和“赤眉”號啟動吊車,將水上飛機放到了海麵上,考慮到局勢緊張,所有的四架水上飛機全部起飛,而且也全部掛上了航空炸彈,其中的三架水上飛機艦隊上空盤旋,另一架水上飛機則搖了搖機翼,盤旋一圈之後,便向邦加島的勿裏洋港方向飛去。
水上飛機全部起飛之後,中國海軍分艦隊又提高了航行速度,遠離港口炮台射程,並且將艦炮的炮口抬了起來,指向那兩艘一直從巨港跟蹤過來的荷蘭海軍“格爾德蘭”級殖民地巡洋艦,同時,軍艦上的小口徑炮也瞄準了那艘正從勿裏洋港駛出的荷蘭海軍炮艦。
水兵們摩拳擦掌,海軍軍官們鬥誌昂揚,都盼望著艦隊司令下達作戰命令,自從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海軍艦隊還沒有打過象樣的戰鬥,上次的東北亞戰爭中,海軍的潛艇部隊出風頭,這使水麵艦隊的官兵們很不服氣,他們堅持認為,大洋之上的艦隊對決,必須以大艦巨炮的轟鳴開始,然後同樣大艦巨炮的滾滾硝煙中落幕,而不是鬼鬼祟祟的藏洋麵之下,用魚雷偷襲對手,這種打法不過癮,而且也有失騎士風度,水麵艦隊的官兵們不屑一顧。
但是魯平卻官兵們的請戰情緒激昂中保持著一分難得的冷靜,他很清楚,“爪哇號事件”的性質到底是戰爭挑釁行為還是海上執法行為,就他的一句話,或者是一句命令之間,隻要魯平喊一聲“打”,那麽,世界海戰史上又將記錄下一次實力懸殊的海戰了。
現中國海軍分艦隊擁有五艘軍艦,不是裝甲艦就是巡洋艦,而反觀荷蘭海軍分艦隊,隻有三艘軍艦,其中兩艘是防護巡洋艦,一艘是炮艦,這實力對比懸殊,一旦開戰,後落敗的肯定不是中國海軍,隻能是荷蘭海軍,所以,如果中國海軍的軍官和水兵們想世界海戰史上青史留名的話,現就是好的開戰時機。
海戰,從來就不講究公平對決,從來都是船多打船少,炮大打炮小,隻要海戰雙方的技術水平差距不大,那麽,船多炮大的一方就能贏得海戰的勝利。
現,魯平的艦隊就屬於“船多炮大”的一方,隻要他下達開戰命令,他就會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第一位贏得水麵艦隊作戰勝利的將領,今後的史書上肯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是魯平還是壓抑了他內心的那絲衝動,他很清楚,決定是否開戰的戰場指揮權雖然他手裏握著,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軍事將領,他不僅要考慮到戰場局部,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戰略全局,現,中荷之間一旦開戰,那麽,整個南洋甚至是整個遠東地區的形勢都將發生劇烈變化,會不會牽動中樞政府的全局戰略,魯平完全沒有把握。
“傳令,沒有命令,不準開火!”
魯平又重複了一遍幾分鍾前他剛剛下達的命令,然後,舉起望遠鏡,向那兩艘荷蘭海軍的巡洋艦眺望。
就魯平猶豫著是否采取軍事報複行動的時候,他的對手那邊,其中一艘荷蘭海軍的巡洋艦上,一名荷蘭殖民當局的高級官員也拿著望遠鏡眺望那幾架正天空中盤旋的中國海軍水上飛機。
這名荷蘭殖民當局的高級官員就是荷蘭王國駐東印度殖民地總督範伊登伯格先生,此刻,他站荷蘭海軍防護巡洋艦“格爾德蘭”號的艦橋上,舉著望遠鏡,向天空眺望。
望遠鏡的鏡頭裏,那架中國海軍水上飛機的細節一覽無餘,甚至可以看見飛行員脖子上係著的那條圍巾,至於飛機下掛載的那顆黝黑的航空炸彈,荷蘭總督也是看得非常清楚,他也明白,中國艦隊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隻要戰鬥開始,那盤旋天空中的幾架水上飛機隨時都可以將航空炸彈扔到荷蘭艦隊的軍艦甲板上,甚至是伊登伯格先生的腦袋上。
伊登伯格現是非常恐懼的,他的恐懼可以理解,一方麵是荷蘭艦隊實力的弱小,另一方麵是中國海軍分艦隊戰鬥力的強悍,尤其是那兩艘美國製造的遠洋大型襲擊艦,不僅裝甲厚,而且主炮口徑也大,隻需一炮就能將任何一艘荷蘭海軍的巡洋艦送進海底,這種實力對比的懸殊是使伊登伯格感到恐懼的主要原因,至於次要原因,則是剛才那封來自荷蘭國內的電報,電報是荷蘭王國政府首相拍發過來的,電報裏,首相先生嚴厲斥責了伊登伯格挑釁中國的行動,並且勒令他務必采取補救措施,既避免激怒中國人,也必須避免使荷蘭王國政府國際上顏麵失。
首相的命令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至少伊登伯格認為,以他的手段和能力無法做到兩全齊美,而且荷蘭艦隊的實力也不足以威懾住中國艦隊,要麽,激怒中國人,荷蘭與中國宣戰,要麽,主動妥協退讓,然後荷蘭王國政府就成為歐洲各國政府眼裏的懦夫和笑料。
既然兩全齊美的辦法沒有,那麽,現擺伊登伯格麵前的隻有戰與不戰這兩個選擇了,戰則必敗,說不好還得搭上總督先生的性命,不戰則隻能使南洋地區的華人加放肆,而且不僅會使荷蘭王國政府顏麵失,還會使伊登伯格丟掉總督的帽子以及那可觀的年金,至於回國之後會不會遭到荷蘭王國政府的嚴懲,卻也沒人可以保證,連首相的電報裏似乎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所以,伊登伯格現也是兩難的處境。
“總督閣下,中國艦隊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再不下令開戰的話,我們的炮彈或許根本無法擊中中**艦,而中**艦的炮彈卻可以打到我們的軍艦,這種距離上,港口的那些舊式岸防炮根本無法協助艦隊作戰。”
艦長站伊登伯格身邊,小聲提醒了幾句,這使伊登伯格憤怒起來。
“那些該死的土王,居然給我出了這麽個餿點子,如果不是那些土王,我們怎麽會走到戰爭的邊緣呢?”
見總督先生憤怒情緒強烈,艦長沒有再說什麽,但是他卻非常清楚,當初如果不是這位輕率的總督先生輕率的接受了土王們的建議的話,那艘“爪哇”號根本就不會遭到荷蘭海軍炮艦的攔截,說到底,荷蘭現所麵對的局麵就是這位總督先生一手製造的,如果他不能解決“爪哇號事件”所引起的危機的話,中國與荷蘭之間肯定會爆發一場戰爭,而不是像那幫蘇門達臘土王所宣稱的那樣,一旦總督先生的“立場強硬起來”,那麽,“軟弱慣了的中國人”必將“臨陣退縮”。
顯然,現的中國人已經與以前很有些不同了,而這一切改變的根本原因則於中國中樞政府的南洋戰略,伊登伯格的悲哀之處就於,他試圖軍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挑戰中國的這個南洋戰略,那麽,遭到中國的反擊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