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難忘1919
那燈火輝煌的凡爾賽宮,所有的與會者都全神貫注的盯著那高高上的主席台,而記者們則將照相機對準了主席台上的發言人,並不時的將照相機的鏡頭轉向主席台之下,將各國與會代表們的表情記錄照相機底片上,這不僅是曆史的記錄,是現代國際政治史上的決定性一幕,用英國首相的話講,這次會議將決定未來若幹年整個世界的格局,以及歐洲的政治版圖。
巴黎和會召開已有半年多的時間,現已是北半球的秋天,而今天這場全體大會結束之後,和會的巴黎部分就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剩下的不過是一些細微末節的修訂和調整,這場和會既是歐洲戰爭正式結束的宣言,同時也是一個世界時代的開端。
今天的會議,不僅將正式宣布對戰敗國的懲處細則,而且也將正式宣布國際聯盟的成立。
由於歐洲戰爭的戰敗國共有五個,德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以及由奧匈帝國肢解而成的奧地利和匈牙利,所以,關於對戰敗國的懲處細則就構成了五個單獨的條約,現大會主席正宣讀的就是對德條約,德國人將這份極為苛刻的和約稱之為《凡爾賽和約》,由於條約內容實太過苛刻,完全無法讓德國人接受,不過協約國的軍事威脅下,德國魏瑪政府還是後關頭批準了條約,而大會主席現所宣讀的也正是這份已被戰敗國接受的和平條約。
根據這份對德和約,德國失去了一大片領土,法國將從中奪取阿爾薩斯和洛林,而且法國還將開采薩爾區的煤礦十五年,比利時則得到了歐本、馬爾梅迪、毛萊斯納等地區,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茵地區歸丹麥占領,德國占領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正式宣布**,而且上西裏西亞南部的古爾琴地區由捷克斯洛伐克控製,波茲南、西普魯士的大部分地區、東普魯士一部、上西裏西亞的部分地區劃歸波蘭統治,格但斯克(但澤)成為國聯托管下的自由市,默麥爾地區由協約**隊占領,而立陶宛表示了對該地區的極大興趣,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承認奧地利的永久**,德奧永不合並,萊茵河西岸地區由協約國占領十五年,東岸地區五十公裏為不設防區域,就這樣,通過這份和平條約,德國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至於德國的殖民地,則分別由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參戰國以“托管”名義瓜分,不過這一問題上,由於日本與澳大利亞存巨大分歧,再加上中國堅定的站“亞洲利益”一邊,堅決反對澳大利亞政府的“白澳政策”,因此,巴黎和會暫時未就此問題達成完全一致意見,這一問題的“某些細節”留待以後國聯會議上進行解決。
考慮到德國賴以發動戰爭的軍事機器的過於強大,因此,和約對德國的軍事潛力進行了削弱,不僅禁止德**隊擁有和生產軍用飛機、坦克、重炮、潛艇、主力艦,而且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製,同時撤消德國參謀本部,限定德國陸軍總兵力不得超過十萬人,軍官人數不得超過四千人,海軍隻能擁有三十六艘輕型艦艇,同時拆除德國西部地區的所有軍事設施,但是考慮到蘇維埃俄國的赤色威脅,德國東部地區的防禦工事可以保留,而且軍火托拉斯也被保留下來,以為德**隊提供足夠抵擋蘇俄進攻的必要武力。
為關鍵的和約條款還是德國的戰爭賠款問題,這個問題上,各國之間發生激烈爭論,終勉強達成一致意見,國聯就此問題成立專門的賠款委員會,由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組成,具體的德國賠款總額和分配方法由該委員會磋商決定,而此之前,德國必須以輪船、黃金、工業品和有價證券向國聯支付二百億金馬克,約合五十億美元。
毫無疑問,即使是中立國代表看來,這份《凡爾賽對德和約》的條款也是非常苛刻的,許多人甚至懷疑德國有沒有能力支付這麽大一筆戰爭賠款,一些經濟學家甚至直接警告,這種不顧經濟規律而做出的賠款要求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歐洲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蕭條,這顯然是與維持世界長久和平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當然,控製國聯的英國、法國不這麽認為,兩國政府一致認為,德國這是咎由自取,一方麵是德國首先挑起了這場歐洲戰爭,德國理應付出代價,以警告那些試圖發動的戰爭的國家,另一方麵,德國與蘇俄簽訂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比這份對德和約為苛刻,而且為貪婪,所以,協約國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符合歐洲的文明與公正的形象。
不過英國和法國政府這時顯然刻意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簽訂的時候,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還遠東地區苟延殘喘,實際上,協約國是不承認那份條約的法律性的,而且現協約國的軍隊還與蘇俄紅軍作戰。
作為現凡爾賽宮的一名與會代表,顧維鈞就坐距離主席台不遠的地方,他的身邊坐著另外幾位來自亞洲國家的代表,之所以坐一起,就是為了顯示“亞洲的團結”。
國際聯盟雖然成立了,但是這個國際組織中的亞洲力量實微不足道,所有亞洲國家中,隻有一個日本成為國聯的常任理事國,這是因為日本對德宣戰了,而且參加了戰鬥,同時日本也具有足夠的國力。
至於中國,由於始終歐洲戰爭中保持絕對的中立,沒有派遣軍隊參加對德作戰,因此中國沒有成為國聯常任理事國,即使國聯內部也不能國際事務上發揮大的實際作用,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報紙,多少都表示出了一些惋惜之情,一些自稱對華友好的外國報紙甚至聲稱,如果當年中國緊隨協約國對德宣戰的話,那麽今天,或許亞洲國家國聯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可以多占一個名額,而國聯的常任理事國也會增加到六個,分別為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中國。
但是作為多次與巴黎和會“三巨頭”舉行秘密磋商的中國全權代表,顧維鈞卻知道,這些外國報紙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即使當年中國參加了對德作戰,今天的國聯常任理事國中也不會出現中國,這不是什麽“正義”與“非正義”的關係,而純粹是英國、法國那幫老牌列強對未來全球戰略的布局需要,英國和法國不希望看到中國能夠國際事務上發揮大作用,而且同時也希望繼續穩住日本,以遏製中國,所以,國聯常任理事國中有日本,但卻不可能出現中國。
不僅中國不能主導國聯事務,而且就連美國也因為遭到英國和法國的打壓而出現了孤立主義傾向,現美國總統雖然極力主張美國也加入國聯,但是從美國國內傳來的消息卻使美國總統非常失望,因為美國參議院中的多數議員都反對美國加入國聯,認為這會影響美國的自由行動,而且議員們也對英法主導國聯事務感到憂心忡忡,對借巴黎和會而建立起來的這個“凡爾賽體係”絲毫沒有好感。
同時,顧維鈞也明白,那些叫嚷中國錯過對德宣戰良機的外國報紙並沒安什麽好心,他們純粹是想離間中國與德國的友誼,實際上,中國代表巴黎和會上對德國的同情立場引起了英國、法國的普遍不滿,法國政府甚至差點因此而退出中英中亞問題衝突上的調停工作,但是與此同時,中國代表對德國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引起了德國人的強烈好感,現,中國工業技術發展協會正德國境內進行人才征集,也正是因為中國代表巴黎和會上的不偏不倚的立場,現這項工作進展順利,許多中國工業升級所急需的專業人才已經登上了前往中國的郵船。
雖然報名者多的目的是為了掙錢,但是不可否認,德國技術專家的愛國情緒告訴他們,如果將來德國需要複仇的話,中國或許是一個保存德國技術力量的好地方,既然協約國禁止德國製造軍用飛機、重炮、坦克、潛艇、主力艦,那麽,德國就將這些技術迅速轉移到中國去,德國人完全相信,這些軍事技術中國一定會繼續發展下去,直到德國需要這些技術的時候,它們會迅速回到德國人手中去,為德國的再次崛起貢獻力量。
一個真正具有戰略眼光的大國是絕對不會將目光局限什麽國際組織的代表席位上的,顧維鈞很清楚中國現需要什麽,中國不需要什麽投票權,中國需要的是技術,技術,還是技術!
也正因此,顧維鈞並不為沒有得到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而感到沮喪,而且,為重要的是,就昨天,就國際聯盟成立簽字儀式上,顧維鈞沒有條約上簽下他的名字,所以,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雖然全程參加了巴黎和會,並和會上發揮了一些作用,但是現,中國卻拒絕加入這個國際組織,中國不是國聯成員國。
這當然不是顧維鈞自做主張,這實際上是來自中國總統府統帥堂的高命令,是趙北命令顧維鈞不國聯成立條約上簽字的,趙北的意思很清楚,這個國聯,中國不稀罕,也不加入!
從那一刻起,中國的立場就立刻明朗起來,各國政府終於明白,今後的若幹年裏,中國將繼續奉行“絕對中立”原則,孤立於國際聯盟之外,以一個中立國的身份參與國際事務,沒有國聯的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中國的行動將加自由。
或許是顧維鈞的行動太過驚世駭俗,這引起了普遍的猜測,誰也不清楚那位“遠東狂人”到底打什麽主意,是他看不上國聯這個國際組織?還是認為國聯常任理事國的安排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雖然各國代表無法理解中國代表的行動,但是當中國代表拒絕加入國聯的條約上簽字之後,幾個亞洲小國也緊隨中國代表腳步,沒有出席簽字儀式,直到這時,一些國家的代表才領悟到了一點。
亞洲,確實是打算走自己的路了,而中國無疑將成為英國、法國東方有力的競爭對手。
至於亞洲的另一個大國,日本則表現出了優柔寡斷、首鼠兩端的性格,一方麵,日本代表對中國代表拒絕出席國聯成立簽字儀式表示理解,但是另一方麵,日本代表又迅速條約上簽了字,並英國、法國的支持下成為了國聯常任理事國,成為亞洲國家國聯中有力的代表,甚至可以代表亞洲說話。
但是日本政府真的能夠通過國聯達到目的麽?對此,不僅趙北不看好,就連顧維鈞也不看好,原因很簡單,既然連美國都覺得國聯無法施展拳腳,那麽以日本的國力,又怎麽可能與英國、法國平起平坐呢?日本國聯常任理事國的位子上不過就是一個陪襯的角色而已,想達到日本的戰略目的,未免有些一相情願了。
坐椅子上,思考著國聯問題,顧維鈞一時有些走神,直到周圍響起掌聲,他才收斂心神,這才發現,對德和約已經宣讀完畢了,一共四百零六條,條約將次年正式生效,屆時,德國將成為國聯砧板上的肉,怎麽割,由誰來割,都由這份冗長的和平條約來決定。
“這真是一份和平條約麽?不,這隻是二十年的休戰。”
顧維鈞突然想起他離開北京之前趙北跟他講過的那些話,當時,他還認為趙北對世界和平太過悲觀,但是現,通過這份對德和約,顧維鈞也看到了未來的歐洲戰火與硝煙。
世界上的任何強大民族都不會屈服於強權,中國不會,德國也不會,顧維鈞看來,這份對德和約是一份完全失敗的和約,如果真要瓦解德國人的複仇心的話,要麽幹脆按照法國的建議那樣完全肢解德國,使其不再成為一個主權國家,要麽就讓德國人民看到歐洲各國的和平誠意,而不是將德國逼上絕路。
狗急跳牆,人急上房,把人逼急了,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這不以戰勝者的意誌為轉移,也不會因為戰敗者的一時虛弱而改變,德國現還擁有足夠的人口和領土,隻要假以時日,德國未必不會恢複國力,而到了那時候,或許英國、法國就會為這份既不能製止戰爭、也不能消除憤怒的和平條約付出沉重代價了當然,這種情況對於中國的崛起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對德和約宣讀完畢,接下去的就是正式宣布國聯成立了,但是顧維鈞卻站了起來,帶著那幾名亞洲國家的代表準備離開會場。
“顧桑,顧桑。你要走麽?”
日本駐巴黎和會全權代表西園寺公望追了上去,絲毫也不顧他的身份,拉住了顧維鈞的袖子。
“西園寺閣下,國聯與我國並無關係,我認為這裏參加儀式毫無意義。”
“可是,日本是國聯的常任理事國啊。”
“沒有用的,英國、法國不會讓日本國際事務上發揮重要作用的,這一點,請閣下認真考慮。我先告辭了,希望今後能夠與閣下日本會麵,今後,麵對歐洲列強的咄咄逼人之勢,中日兩國還是有必要繼續加強交往的。”
顧維鈞留下一句話,然後很有禮貌的告辭,轉身去了,走出會議大廳,來到凡爾賽宮前的廣場上,天空陽光明媚,好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幾隻鳥掠過天空,那湛藍的天空讓人心神俱醉。
“我的1919!我不會忘記你的!”
望著天空,顧維鈞心裏喊道,此刻沒有誰能比他清楚“國家”這個詞的意義,也正是巴黎和會上,他真正體會到了“國家”的意義,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站身後,任何外交官都是虛弱的,身邊的這幾位亞洲小國的代表就是好的證明。
“祖國,我們會讓你加強大的。”
顧維鈞拿定主意,這一刻,他的眼簾已變得模糊起來,是心中的情感流露,還是那強烈的陽光刺激,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了。
那燈火輝煌的凡爾賽宮,所有的與會者都全神貫注的盯著那高高上的主席台,而記者們則將照相機對準了主席台上的發言人,並不時的將照相機的鏡頭轉向主席台之下,將各國與會代表們的表情記錄照相機底片上,這不僅是曆史的記錄,是現代國際政治史上的決定性一幕,用英國首相的話講,這次會議將決定未來若幹年整個世界的格局,以及歐洲的政治版圖。
巴黎和會召開已有半年多的時間,現已是北半球的秋天,而今天這場全體大會結束之後,和會的巴黎部分就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剩下的不過是一些細微末節的修訂和調整,這場和會既是歐洲戰爭正式結束的宣言,同時也是一個世界時代的開端。
今天的會議,不僅將正式宣布對戰敗國的懲處細則,而且也將正式宣布國際聯盟的成立。
由於歐洲戰爭的戰敗國共有五個,德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以及由奧匈帝國肢解而成的奧地利和匈牙利,所以,關於對戰敗國的懲處細則就構成了五個單獨的條約,現大會主席正宣讀的就是對德條約,德國人將這份極為苛刻的和約稱之為《凡爾賽和約》,由於條約內容實太過苛刻,完全無法讓德國人接受,不過協約國的軍事威脅下,德國魏瑪政府還是後關頭批準了條約,而大會主席現所宣讀的也正是這份已被戰敗國接受的和平條約。
根據這份對德和約,德國失去了一大片領土,法國將從中奪取阿爾薩斯和洛林,而且法國還將開采薩爾區的煤礦十五年,比利時則得到了歐本、馬爾梅迪、毛萊斯納等地區,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茵地區歸丹麥占領,德國占領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正式宣布**,而且上西裏西亞南部的古爾琴地區由捷克斯洛伐克控製,波茲南、西普魯士的大部分地區、東普魯士一部、上西裏西亞的部分地區劃歸波蘭統治,格但斯克(但澤)成為國聯托管下的自由市,默麥爾地區由協約**隊占領,而立陶宛表示了對該地區的極大興趣,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承認奧地利的永久**,德奧永不合並,萊茵河西岸地區由協約國占領十五年,東岸地區五十公裏為不設防區域,就這樣,通過這份和平條約,德國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至於德國的殖民地,則分別由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參戰國以“托管”名義瓜分,不過這一問題上,由於日本與澳大利亞存巨大分歧,再加上中國堅定的站“亞洲利益”一邊,堅決反對澳大利亞政府的“白澳政策”,因此,巴黎和會暫時未就此問題達成完全一致意見,這一問題的“某些細節”留待以後國聯會議上進行解決。
考慮到德國賴以發動戰爭的軍事機器的過於強大,因此,和約對德國的軍事潛力進行了削弱,不僅禁止德**隊擁有和生產軍用飛機、坦克、重炮、潛艇、主力艦,而且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製,同時撤消德國參謀本部,限定德國陸軍總兵力不得超過十萬人,軍官人數不得超過四千人,海軍隻能擁有三十六艘輕型艦艇,同時拆除德國西部地區的所有軍事設施,但是考慮到蘇維埃俄國的赤色威脅,德國東部地區的防禦工事可以保留,而且軍火托拉斯也被保留下來,以為德**隊提供足夠抵擋蘇俄進攻的必要武力。
為關鍵的和約條款還是德國的戰爭賠款問題,這個問題上,各國之間發生激烈爭論,終勉強達成一致意見,國聯就此問題成立專門的賠款委員會,由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組成,具體的德國賠款總額和分配方法由該委員會磋商決定,而此之前,德國必須以輪船、黃金、工業品和有價證券向國聯支付二百億金馬克,約合五十億美元。
毫無疑問,即使是中立國代表看來,這份《凡爾賽對德和約》的條款也是非常苛刻的,許多人甚至懷疑德國有沒有能力支付這麽大一筆戰爭賠款,一些經濟學家甚至直接警告,這種不顧經濟規律而做出的賠款要求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歐洲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蕭條,這顯然是與維持世界長久和平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當然,控製國聯的英國、法國不這麽認為,兩國政府一致認為,德國這是咎由自取,一方麵是德國首先挑起了這場歐洲戰爭,德國理應付出代價,以警告那些試圖發動的戰爭的國家,另一方麵,德國與蘇俄簽訂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比這份對德和約為苛刻,而且為貪婪,所以,協約國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符合歐洲的文明與公正的形象。
不過英國和法國政府這時顯然刻意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簽訂的時候,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還遠東地區苟延殘喘,實際上,協約國是不承認那份條約的法律性的,而且現協約國的軍隊還與蘇俄紅軍作戰。
作為現凡爾賽宮的一名與會代表,顧維鈞就坐距離主席台不遠的地方,他的身邊坐著另外幾位來自亞洲國家的代表,之所以坐一起,就是為了顯示“亞洲的團結”。
國際聯盟雖然成立了,但是這個國際組織中的亞洲力量實微不足道,所有亞洲國家中,隻有一個日本成為國聯的常任理事國,這是因為日本對德宣戰了,而且參加了戰鬥,同時日本也具有足夠的國力。
至於中國,由於始終歐洲戰爭中保持絕對的中立,沒有派遣軍隊參加對德作戰,因此中國沒有成為國聯常任理事國,即使國聯內部也不能國際事務上發揮大的實際作用,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報紙,多少都表示出了一些惋惜之情,一些自稱對華友好的外國報紙甚至聲稱,如果當年中國緊隨協約國對德宣戰的話,那麽今天,或許亞洲國家國聯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可以多占一個名額,而國聯的常任理事國也會增加到六個,分別為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中國。
但是作為多次與巴黎和會“三巨頭”舉行秘密磋商的中國全權代表,顧維鈞卻知道,這些外國報紙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即使當年中國參加了對德作戰,今天的國聯常任理事國中也不會出現中國,這不是什麽“正義”與“非正義”的關係,而純粹是英國、法國那幫老牌列強對未來全球戰略的布局需要,英國和法國不希望看到中國能夠國際事務上發揮大作用,而且同時也希望繼續穩住日本,以遏製中國,所以,國聯常任理事國中有日本,但卻不可能出現中國。
不僅中國不能主導國聯事務,而且就連美國也因為遭到英國和法國的打壓而出現了孤立主義傾向,現美國總統雖然極力主張美國也加入國聯,但是從美國國內傳來的消息卻使美國總統非常失望,因為美國參議院中的多數議員都反對美國加入國聯,認為這會影響美國的自由行動,而且議員們也對英法主導國聯事務感到憂心忡忡,對借巴黎和會而建立起來的這個“凡爾賽體係”絲毫沒有好感。
同時,顧維鈞也明白,那些叫嚷中國錯過對德宣戰良機的外國報紙並沒安什麽好心,他們純粹是想離間中國與德國的友誼,實際上,中國代表巴黎和會上對德國的同情立場引起了英國、法國的普遍不滿,法國政府甚至差點因此而退出中英中亞問題衝突上的調停工作,但是與此同時,中國代表對德國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引起了德國人的強烈好感,現,中國工業技術發展協會正德國境內進行人才征集,也正是因為中國代表巴黎和會上的不偏不倚的立場,現這項工作進展順利,許多中國工業升級所急需的專業人才已經登上了前往中國的郵船。
雖然報名者多的目的是為了掙錢,但是不可否認,德國技術專家的愛國情緒告訴他們,如果將來德國需要複仇的話,中國或許是一個保存德國技術力量的好地方,既然協約國禁止德國製造軍用飛機、重炮、坦克、潛艇、主力艦,那麽,德國就將這些技術迅速轉移到中國去,德國人完全相信,這些軍事技術中國一定會繼續發展下去,直到德國需要這些技術的時候,它們會迅速回到德國人手中去,為德國的再次崛起貢獻力量。
一個真正具有戰略眼光的大國是絕對不會將目光局限什麽國際組織的代表席位上的,顧維鈞很清楚中國現需要什麽,中國不需要什麽投票權,中國需要的是技術,技術,還是技術!
也正因此,顧維鈞並不為沒有得到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而感到沮喪,而且,為重要的是,就昨天,就國際聯盟成立簽字儀式上,顧維鈞沒有條約上簽下他的名字,所以,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雖然全程參加了巴黎和會,並和會上發揮了一些作用,但是現,中國卻拒絕加入這個國際組織,中國不是國聯成員國。
這當然不是顧維鈞自做主張,這實際上是來自中國總統府統帥堂的高命令,是趙北命令顧維鈞不國聯成立條約上簽字的,趙北的意思很清楚,這個國聯,中國不稀罕,也不加入!
從那一刻起,中國的立場就立刻明朗起來,各國政府終於明白,今後的若幹年裏,中國將繼續奉行“絕對中立”原則,孤立於國際聯盟之外,以一個中立國的身份參與國際事務,沒有國聯的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中國的行動將加自由。
或許是顧維鈞的行動太過驚世駭俗,這引起了普遍的猜測,誰也不清楚那位“遠東狂人”到底打什麽主意,是他看不上國聯這個國際組織?還是認為國聯常任理事國的安排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雖然各國代表無法理解中國代表的行動,但是當中國代表拒絕加入國聯的條約上簽字之後,幾個亞洲小國也緊隨中國代表腳步,沒有出席簽字儀式,直到這時,一些國家的代表才領悟到了一點。
亞洲,確實是打算走自己的路了,而中國無疑將成為英國、法國東方有力的競爭對手。
至於亞洲的另一個大國,日本則表現出了優柔寡斷、首鼠兩端的性格,一方麵,日本代表對中國代表拒絕出席國聯成立簽字儀式表示理解,但是另一方麵,日本代表又迅速條約上簽了字,並英國、法國的支持下成為了國聯常任理事國,成為亞洲國家國聯中有力的代表,甚至可以代表亞洲說話。
但是日本政府真的能夠通過國聯達到目的麽?對此,不僅趙北不看好,就連顧維鈞也不看好,原因很簡單,既然連美國都覺得國聯無法施展拳腳,那麽以日本的國力,又怎麽可能與英國、法國平起平坐呢?日本國聯常任理事國的位子上不過就是一個陪襯的角色而已,想達到日本的戰略目的,未免有些一相情願了。
坐椅子上,思考著國聯問題,顧維鈞一時有些走神,直到周圍響起掌聲,他才收斂心神,這才發現,對德和約已經宣讀完畢了,一共四百零六條,條約將次年正式生效,屆時,德國將成為國聯砧板上的肉,怎麽割,由誰來割,都由這份冗長的和平條約來決定。
“這真是一份和平條約麽?不,這隻是二十年的休戰。”
顧維鈞突然想起他離開北京之前趙北跟他講過的那些話,當時,他還認為趙北對世界和平太過悲觀,但是現,通過這份對德和約,顧維鈞也看到了未來的歐洲戰火與硝煙。
世界上的任何強大民族都不會屈服於強權,中國不會,德國也不會,顧維鈞看來,這份對德和約是一份完全失敗的和約,如果真要瓦解德國人的複仇心的話,要麽幹脆按照法國的建議那樣完全肢解德國,使其不再成為一個主權國家,要麽就讓德國人民看到歐洲各國的和平誠意,而不是將德國逼上絕路。
狗急跳牆,人急上房,把人逼急了,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這不以戰勝者的意誌為轉移,也不會因為戰敗者的一時虛弱而改變,德國現還擁有足夠的人口和領土,隻要假以時日,德國未必不會恢複國力,而到了那時候,或許英國、法國就會為這份既不能製止戰爭、也不能消除憤怒的和平條約付出沉重代價了當然,這種情況對於中國的崛起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對德和約宣讀完畢,接下去的就是正式宣布國聯成立了,但是顧維鈞卻站了起來,帶著那幾名亞洲國家的代表準備離開會場。
“顧桑,顧桑。你要走麽?”
日本駐巴黎和會全權代表西園寺公望追了上去,絲毫也不顧他的身份,拉住了顧維鈞的袖子。
“西園寺閣下,國聯與我國並無關係,我認為這裏參加儀式毫無意義。”
“可是,日本是國聯的常任理事國啊。”
“沒有用的,英國、法國不會讓日本國際事務上發揮重要作用的,這一點,請閣下認真考慮。我先告辭了,希望今後能夠與閣下日本會麵,今後,麵對歐洲列強的咄咄逼人之勢,中日兩國還是有必要繼續加強交往的。”
顧維鈞留下一句話,然後很有禮貌的告辭,轉身去了,走出會議大廳,來到凡爾賽宮前的廣場上,天空陽光明媚,好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幾隻鳥掠過天空,那湛藍的天空讓人心神俱醉。
“我的1919!我不會忘記你的!”
望著天空,顧維鈞心裏喊道,此刻沒有誰能比他清楚“國家”這個詞的意義,也正是巴黎和會上,他真正體會到了“國家”的意義,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站身後,任何外交官都是虛弱的,身邊的這幾位亞洲小國的代表就是好的證明。
“祖國,我們會讓你加強大的。”
顧維鈞拿定主意,這一刻,他的眼簾已變得模糊起來,是心中的情感流露,還是那強烈的陽光刺激,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