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火箭
作為一名曆史的穿越者,趙北當然很清楚引起若幹年後那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某些原因,而且,這個時代的一些經濟學家也意識到了世界經濟體係存的巨大危機。
實際上,去年,就有許多國際經濟學家站出來呼籲各國進行談判,以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貨幣體係,但是他們的呼籲根本沒人理睬,各國都忙著建立關稅壁壘或者其它形勢的貿易保護政策,這種局麵下,根本不會有人去嚐試建議國際貨幣體係。
考慮到中國還需要一場世界性的戰爭來改寫國際舊秩序,所以,趙北對於建立國際貨幣體係的倡議也不感興趣,他也與各國政客一樣,忙著為本國商品建立貿易保護壁壘,同時嚐試對國內的工業體係進行調整,以適應時期的需要,並為將來的全球戰爭做準備。
不過與此同時,對世界經濟前景持樂觀看法的人占了絕對多數,他們認為蕭條隻是暫時的,當歐洲經濟恢複之後,世界經濟也會立刻複蘇,唐紹儀就持這種看法,所以,他對趙北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唐總理,我不是悲觀,我說的都是事實。現的各國都實行以鄰為壑的經濟政策,就看誰先倒下,以我之見,這場遊戲中先倒下的恐怕還是德國。”趙北說道。
“德國?不會吧。美國現不是正向德國進行大筆投資麽?”唐紹儀還是想不明白。
“那都是遊資,去德國不是去投資,而是去賭博,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算了,這個話題現說不清楚,還是冷眼旁觀吧,中國必須未雨綢繆,到時候才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國際局勢劇烈變化。”
說到這裏,趙北就停止了這個話題的討論,反正事實會證明他的看法的,唐紹儀看不清楚曆史大勢,這無關緊要,隻要他能清醒的認識到經濟蕭條所帶來的後果就足夠了,畢竟,這個國家是他說了算。
接下去趙北繼續與唐紹儀研究內政問題,由於需要拿一些文件,唐紹儀將文件擱到辦公桌上的時候,發現桌上鋪著一張圖紙,上頭畫了一個很奇怪的物體的結構圖。
雖然唐紹儀不打算刨根問底,不過趙北還是注意到了這位內閣總理的古怪神色。
“這是剛才航空署送過來的圖紙,是個美國人畫的,這東西叫做火箭。”趙北解釋了一下,然後收起了圖紙。
“火箭?這種火箭以什麽為動力呢?”
唐紹儀想起了鞭炮廠製造的那些玩具火箭,那些火箭以火藥為動力,但是眼前的這張圖紙上的火箭似乎並不以火藥為動力,因為唐紹儀剛才看見圖紙上有英文標識,意思是“液氧”,還有“汽油”,這顯然不是鞭炮廠可以做得出來的那種玩具火箭。
“沒錯,這種火箭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那種火箭,這實際上是一種使用液體燃料的大型火箭,據說可以將人送上太空。”
“將人送上太空?這是畫圖紙的那個美國人說的?還是要提醒一下航空署,別叫美國騙子給騙了。”
唐紹儀猛然醒悟,急忙提醒了一句。近幾年,引進外國人才的過程中,工業部門可沒少碰見騙子,好篩選製度嚴格,濫竽充數之輩倒是多被擋了門外,其中不乏一些聲稱掌握著未來科技的高級騙子,唐紹儀就曾碰見過一位,那人聲稱他可以製造一種機器,扭轉時空,使人回到過去,那種機器也就稱之為“時間機器”,唐紹儀自然不會對這種人客氣,當場就趕走了。
趙北笑了笑,說道:“別的人或許可能是騙子,但是這個人絕對不是騙子,這個美國人叫戈達德,他是研究火箭的專家,發表過許多論文,論述液體燃料火箭的性能,那些論文航空署都認真研究過,認為可行,所以,唐總理可以放心,航空署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趙北並沒有將話說全,實際上,不是航空署主動找到這個戈達德的,而是這個戈達德主動找到航空署的,因為他看來,目前對航空業還有很大興趣的國家隻有中國,而隻有中國才有可能給他足夠的支持讓他完成他的液體火箭計劃,所以,當美國政府忽視了戈達德的火箭研究計劃之後,他就轉向中國方麵尋求支持,尤其是資金上的支持,因為目前願意給他投資的美國私人基金會所撥給他的撥款隻是杯水車薪,多造幾枚小型實驗火箭,根本無法保證大型火箭製造所需的資金。
現,全世界,也就是中國的航空業發展快,戈達德當然認為中國人或許會對他的這個火箭發展計劃感興趣,畢竟,火箭飛得可比飛機快得多,這對於追求“中國速度”的中國人而言,顯然是一筆劃算的投資。
但是戈達德還是太樂觀了一些,他的火箭發展計劃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有些像天方夜談,即使是中國航空專家也並不看好這種使用液體燃料的火箭,因為這種飛行器的起飛和降落都很困難,不如飛機實用。
本來,中國航空署也對這個液體火箭計劃沒有多少興趣,戈達德的建議書一度被扔進了廢紙堆裏,直到趙北偶然視察航空署,才從角落裏撿起這份建議書,然後他就看到了那種非常眼熟的火箭結構圖,當時趙北的那種感覺,就像是又穿越回了二十一世紀。
沒人比趙北熟悉這種液體火箭了,戈達德的設想後世已經實現,人類不僅飛上了太空,而且也嚐試著飛出太陽係,所利用的動力就是這種液體火箭。
用現的眼光來看,戈達德的火箭確實很虛幻,但是趙北看來,這個火箭發展計劃很實,從火箭箭體材料的選擇到火箭燃料的配製,從發射場的建立到航天測控站的建立,基本上都戈達德提交的這份厚厚的火箭航天發展計劃中提到了,雖然很簡略,而且也有計算偏差和理論誤區,但是毫無疑問,趙北看來,即使放二十一世紀,戈達德現的想法也不算過時,他缺少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資金,以及技術上的摸。
戈達德並不是第一個論述液體火箭原理的人,實際上,早提出利用液體火箭飛向太空的是一名俄國人,名叫齊奧爾科夫斯基,他的這個想法是1903年正式公開發表的,隻是當時沒有人相信用火箭可以將人送進太空,這種想法實際上是科幻小說的專利。
當然,據說齊奧爾科夫斯基也是受到科幻小說的啟發而將注意力轉向火箭的,早十九世紀末,科幻小說中就已出現了火箭載人飛行的記錄,而試圖將這一切轉化為現實的正是像齊奧爾科夫斯基這樣的理論科學家。
趙北原來並不打算這麽快就介入航天事業競賽的,但是既然戈達德主動投奔過來,那麽,趙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火箭專家,實際上,根據他的記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火箭專家就是這個美國火箭專家研究的基礎上製造出著名的2導彈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個戈達德的“戰略價值”。
於是,趙北命令一下,叫航空署再去聯係戈達德,請他來中國工作,並負責組建一個火箭工程小組,並由戈達德本人擔任組長,今天航空署署長謝纘泰之所以帶人趕來總統府,就是為了此事,至於趙北辦公桌上的這幅火箭結構圖,正是戈達德剛剛完成的第一張正式的火箭設計圖,交給趙北過目,並提出改進意見,現,戈達德就北京,隻要趙北同意撥款研製火箭,這位美國的火箭愛好者就將正式成為華外國技術專家,享受政府津貼,並中國至少工作五年時間,為中國培養一批火箭人才。
趙北不僅打算叫戈達德研究液體火箭發動機,而且也打算讓他研究一下固體火箭發動機,這種固體火箭發動機軍事上的應用前景為廣闊,而且趙北也記得,這個戈達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也確實參與過美**方的火箭筒研製工程。
當然,對於火箭的軍事用途,趙北現不會告訴唐紹儀,軍用火箭研製工程是絕密中的絕密,知道這項計劃的人非常少,一旦戈達德簽署保密協議之後,他就會被送到荒涼的西北地區,那裏曾是趙北為未來的原子彈工程設想的秘密基地,現,改為火箭研製基地,戈達德將那片與世隔絕的戈壁地區研究他的火箭,而一幫專門挑選出來的大學生和航空署技術專家也將那裏協助戈達德的工作。
唐紹儀得到提醒,對此嚴格保密,雖然不明白趙北到底打算拿這種火箭做什麽用途,不過唐紹儀也沒有再去關注此事,畢竟,他現的工作是協助統帥堂將經濟整頓計劃完成,其它的事情他也沒有工夫去操心,這事是航空署的事情,也輪不到內閣去插手。
趙北與唐紹儀就經濟工作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討論,等天黑下來之後,唐紹儀才告辭離去,然後,趙北吩咐副官將那位已休息室等候多時的王揖唐叫到了辦公室。
王揖唐走進總統辦公室,先吹捧了一陣總統的英明睿智,然後拿出一封密封起來的信箋,雙手托住呈與趙北。
“請大總統禦覽。這信是日本國內一些親華人士聯名進呈的,他們希望能夠使大總統閣下看到他們對中國的誠摯感情,以及對中日友好的強烈感情。”
“哦?日本親華人士的聯名信?不是用日文寫的吧?”
趙北頗有些詫異,他原以為王揖唐趕來隻是來向他匯報訪日事務的,卻沒想到對方居然還給他帶了封信件。
現中日兩國的關係日漸升溫,兩國朝野人士中不乏極力促成兩國結盟的人,不過,信封上沒有任何字,隻有火漆,這封信到底是什麽人寫的,談的又是什麽事情,也隻能等拆了信看過之後才知道了。
作為一名曆史的穿越者,趙北當然很清楚引起若幹年後那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某些原因,而且,這個時代的一些經濟學家也意識到了世界經濟體係存的巨大危機。
實際上,去年,就有許多國際經濟學家站出來呼籲各國進行談判,以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貨幣體係,但是他們的呼籲根本沒人理睬,各國都忙著建立關稅壁壘或者其它形勢的貿易保護政策,這種局麵下,根本不會有人去嚐試建議國際貨幣體係。
考慮到中國還需要一場世界性的戰爭來改寫國際舊秩序,所以,趙北對於建立國際貨幣體係的倡議也不感興趣,他也與各國政客一樣,忙著為本國商品建立貿易保護壁壘,同時嚐試對國內的工業體係進行調整,以適應時期的需要,並為將來的全球戰爭做準備。
不過與此同時,對世界經濟前景持樂觀看法的人占了絕對多數,他們認為蕭條隻是暫時的,當歐洲經濟恢複之後,世界經濟也會立刻複蘇,唐紹儀就持這種看法,所以,他對趙北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唐總理,我不是悲觀,我說的都是事實。現的各國都實行以鄰為壑的經濟政策,就看誰先倒下,以我之見,這場遊戲中先倒下的恐怕還是德國。”趙北說道。
“德國?不會吧。美國現不是正向德國進行大筆投資麽?”唐紹儀還是想不明白。
“那都是遊資,去德國不是去投資,而是去賭博,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算了,這個話題現說不清楚,還是冷眼旁觀吧,中國必須未雨綢繆,到時候才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國際局勢劇烈變化。”
說到這裏,趙北就停止了這個話題的討論,反正事實會證明他的看法的,唐紹儀看不清楚曆史大勢,這無關緊要,隻要他能清醒的認識到經濟蕭條所帶來的後果就足夠了,畢竟,這個國家是他說了算。
接下去趙北繼續與唐紹儀研究內政問題,由於需要拿一些文件,唐紹儀將文件擱到辦公桌上的時候,發現桌上鋪著一張圖紙,上頭畫了一個很奇怪的物體的結構圖。
雖然唐紹儀不打算刨根問底,不過趙北還是注意到了這位內閣總理的古怪神色。
“這是剛才航空署送過來的圖紙,是個美國人畫的,這東西叫做火箭。”趙北解釋了一下,然後收起了圖紙。
“火箭?這種火箭以什麽為動力呢?”
唐紹儀想起了鞭炮廠製造的那些玩具火箭,那些火箭以火藥為動力,但是眼前的這張圖紙上的火箭似乎並不以火藥為動力,因為唐紹儀剛才看見圖紙上有英文標識,意思是“液氧”,還有“汽油”,這顯然不是鞭炮廠可以做得出來的那種玩具火箭。
“沒錯,這種火箭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那種火箭,這實際上是一種使用液體燃料的大型火箭,據說可以將人送上太空。”
“將人送上太空?這是畫圖紙的那個美國人說的?還是要提醒一下航空署,別叫美國騙子給騙了。”
唐紹儀猛然醒悟,急忙提醒了一句。近幾年,引進外國人才的過程中,工業部門可沒少碰見騙子,好篩選製度嚴格,濫竽充數之輩倒是多被擋了門外,其中不乏一些聲稱掌握著未來科技的高級騙子,唐紹儀就曾碰見過一位,那人聲稱他可以製造一種機器,扭轉時空,使人回到過去,那種機器也就稱之為“時間機器”,唐紹儀自然不會對這種人客氣,當場就趕走了。
趙北笑了笑,說道:“別的人或許可能是騙子,但是這個人絕對不是騙子,這個美國人叫戈達德,他是研究火箭的專家,發表過許多論文,論述液體燃料火箭的性能,那些論文航空署都認真研究過,認為可行,所以,唐總理可以放心,航空署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趙北並沒有將話說全,實際上,不是航空署主動找到這個戈達德的,而是這個戈達德主動找到航空署的,因為他看來,目前對航空業還有很大興趣的國家隻有中國,而隻有中國才有可能給他足夠的支持讓他完成他的液體火箭計劃,所以,當美國政府忽視了戈達德的火箭研究計劃之後,他就轉向中國方麵尋求支持,尤其是資金上的支持,因為目前願意給他投資的美國私人基金會所撥給他的撥款隻是杯水車薪,多造幾枚小型實驗火箭,根本無法保證大型火箭製造所需的資金。
現,全世界,也就是中國的航空業發展快,戈達德當然認為中國人或許會對他的這個火箭發展計劃感興趣,畢竟,火箭飛得可比飛機快得多,這對於追求“中國速度”的中國人而言,顯然是一筆劃算的投資。
但是戈達德還是太樂觀了一些,他的火箭發展計劃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有些像天方夜談,即使是中國航空專家也並不看好這種使用液體燃料的火箭,因為這種飛行器的起飛和降落都很困難,不如飛機實用。
本來,中國航空署也對這個液體火箭計劃沒有多少興趣,戈達德的建議書一度被扔進了廢紙堆裏,直到趙北偶然視察航空署,才從角落裏撿起這份建議書,然後他就看到了那種非常眼熟的火箭結構圖,當時趙北的那種感覺,就像是又穿越回了二十一世紀。
沒人比趙北熟悉這種液體火箭了,戈達德的設想後世已經實現,人類不僅飛上了太空,而且也嚐試著飛出太陽係,所利用的動力就是這種液體火箭。
用現的眼光來看,戈達德的火箭確實很虛幻,但是趙北看來,這個火箭發展計劃很實,從火箭箭體材料的選擇到火箭燃料的配製,從發射場的建立到航天測控站的建立,基本上都戈達德提交的這份厚厚的火箭航天發展計劃中提到了,雖然很簡略,而且也有計算偏差和理論誤區,但是毫無疑問,趙北看來,即使放二十一世紀,戈達德現的想法也不算過時,他缺少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資金,以及技術上的摸。
戈達德並不是第一個論述液體火箭原理的人,實際上,早提出利用液體火箭飛向太空的是一名俄國人,名叫齊奧爾科夫斯基,他的這個想法是1903年正式公開發表的,隻是當時沒有人相信用火箭可以將人送進太空,這種想法實際上是科幻小說的專利。
當然,據說齊奧爾科夫斯基也是受到科幻小說的啟發而將注意力轉向火箭的,早十九世紀末,科幻小說中就已出現了火箭載人飛行的記錄,而試圖將這一切轉化為現實的正是像齊奧爾科夫斯基這樣的理論科學家。
趙北原來並不打算這麽快就介入航天事業競賽的,但是既然戈達德主動投奔過來,那麽,趙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火箭專家,實際上,根據他的記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火箭專家就是這個美國火箭專家研究的基礎上製造出著名的2導彈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個戈達德的“戰略價值”。
於是,趙北命令一下,叫航空署再去聯係戈達德,請他來中國工作,並負責組建一個火箭工程小組,並由戈達德本人擔任組長,今天航空署署長謝纘泰之所以帶人趕來總統府,就是為了此事,至於趙北辦公桌上的這幅火箭結構圖,正是戈達德剛剛完成的第一張正式的火箭設計圖,交給趙北過目,並提出改進意見,現,戈達德就北京,隻要趙北同意撥款研製火箭,這位美國的火箭愛好者就將正式成為華外國技術專家,享受政府津貼,並中國至少工作五年時間,為中國培養一批火箭人才。
趙北不僅打算叫戈達德研究液體火箭發動機,而且也打算讓他研究一下固體火箭發動機,這種固體火箭發動機軍事上的應用前景為廣闊,而且趙北也記得,這個戈達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也確實參與過美**方的火箭筒研製工程。
當然,對於火箭的軍事用途,趙北現不會告訴唐紹儀,軍用火箭研製工程是絕密中的絕密,知道這項計劃的人非常少,一旦戈達德簽署保密協議之後,他就會被送到荒涼的西北地區,那裏曾是趙北為未來的原子彈工程設想的秘密基地,現,改為火箭研製基地,戈達德將那片與世隔絕的戈壁地區研究他的火箭,而一幫專門挑選出來的大學生和航空署技術專家也將那裏協助戈達德的工作。
唐紹儀得到提醒,對此嚴格保密,雖然不明白趙北到底打算拿這種火箭做什麽用途,不過唐紹儀也沒有再去關注此事,畢竟,他現的工作是協助統帥堂將經濟整頓計劃完成,其它的事情他也沒有工夫去操心,這事是航空署的事情,也輪不到內閣去插手。
趙北與唐紹儀就經濟工作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討論,等天黑下來之後,唐紹儀才告辭離去,然後,趙北吩咐副官將那位已休息室等候多時的王揖唐叫到了辦公室。
王揖唐走進總統辦公室,先吹捧了一陣總統的英明睿智,然後拿出一封密封起來的信箋,雙手托住呈與趙北。
“請大總統禦覽。這信是日本國內一些親華人士聯名進呈的,他們希望能夠使大總統閣下看到他們對中國的誠摯感情,以及對中日友好的強烈感情。”
“哦?日本親華人士的聯名信?不是用日文寫的吧?”
趙北頗有些詫異,他原以為王揖唐趕來隻是來向他匯報訪日事務的,卻沒想到對方居然還給他帶了封信件。
現中日兩國的關係日漸升溫,兩國朝野人士中不乏極力促成兩國結盟的人,不過,信封上沒有任何字,隻有火漆,這封信到底是什麽人寫的,談的又是什麽事情,也隻能等拆了信看過之後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