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狂人請客(下)
座幾人對於政治上的局勢都很關心,章太炎這番話一講,人人心頭都是一緊,其中尤以熊成基的表現為激烈。
“章先生的分析不無道理,這種時候,趙振華大擺壽宴,其目的絕不單純。趙振華為人處事都很豁達,他與當年北洋集團的那幫政客大的不同之處,於他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和勢力,他不會因為過去曾經有過矛盾而將潛的政治盟友拒之千裏之外,他也不會因為以後可能會與對方發生政見上的分歧而刻意的疏遠此人,隻要能夠利用的人和勢力,趙振華都可以利用,這一點,諸位與他共事多年,想必也很清楚。
現,世界經濟大蕭條,國內的經濟也始終提振不起來,國民怨聲載道,無論是有錢人還是窮人,現都過得不怎麽樣,所謂‘人心思變’正此時,這個時候,趙振華突然廣發請柬,邀請各方人士赴宴,到底打得是什麽主意,我們確實需要探一探。”
說到這裏,熊成基看了眼章太炎,給了他一個建議。
“章先生,既然趙振華敢將請柬發到你手上,而且還特意派詹培翰上門送請柬,那麽,你倒不如將計就計,前去赴宴,我陪你同去,咱們去親眼瞧瞧西山那邊的西洋景,看看趙振華這葫蘆裏到底賣得是什麽藥,如果是對人有益的良藥,我們不妨給他捧捧場,但是如果他賣的是貽害千古的毒藥,那麽,我們就搖旗呐喊,阻止他將這顆毒藥灌給國民。章先生,你看這個辦法如何?”
章太炎想了想,不由讚道:“妙!實是妙!味根這些年想是吃了不少苦頭,對這政治上的事情看得是越發透徹了。沒錯,咱們就是要提防著趙振華利用國民目前這種‘人心思變’的焦躁心理為自己謀取不當之政治利益。好,我馬上準備,過兩天,等安頓好了這邊的事情,我就跟你一同去北京西山,看看趙振華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見熊成基和章太炎多少有些杯弓蛇影,詹大悲認為兩人有些神經過敏了,於是提醒了一番。
“兩位,你們這麽說豈不是真將趙振華看成陰謀小人了?他當年能夠主動退位讓賢,實現憲政,這本身已證明了他的光明磊落,當時,英國報紙說他是想學墨西哥的獨、裁者迪亞斯,退居幕後遙控任總統,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趙振華不僅沒有再幹預國事,而且也協助中樞政府改組了國防部,國防總長換成了文官,那些當年跟隨趙振華南征北戰的軍裝派基本上都被調到基層部隊裏擔任主官去了,現的中樞軍事部門,掌握軍事大權的基本上都是文官,現是文官治國,就憑這一點,趙振華豈是齷齪陰暗之輩?再說了,按照法律規定,趙振華當然有權力參加本次總統選舉,當年他退下去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說過以後不再參與政治。”
詹大悲話音一落,那邊的章太炎就連連搖頭,說道:“培翰,雖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可取,但是我們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這是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趙振華是個千古難得一現的奇才,這我承認,但是這樣的人連古人都能看明白,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說的不僅是曹操,也是趙振華這樣的千古奇才。
至於軍事方麵,我雖然是個外行,不怎麽懂,不過有個道理我卻是懂的,如果從徐世昌下野、趙振華以副總統身份接任總統的那時算起的話,那麽趙振華總統的寶座上坐了將近二十年,二十年的時間,足夠他軍隊中安插多的親信,有這些人,即使國防總長是文官,那又能改變什麽呢?難道黎大總統敢冒兵變的風險解除那些將軍、上校的職務麽?相反,為了坐穩江山,黎大總統隻能繼續給這些將軍、上校好處,好處給了,可是人家未必領情,為什麽?因為當初提拔他們的不是黎宋卿,而是趙振華,何況,當年改組國防部的時候,軍官們怨言不少,卻都是衝著中樞政府的,而不是衝著趙振華的。民選政府如果想徹底改造軍隊,沒有十幾年的工夫是不成的,這需要耐心,也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內和國際環境。
不可否認,按照法律,趙振華仍有繼續參加總統選舉的權力,但是作為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權勢者,他好為其他人做個好榜樣,而不是繼續政治舞台上表演,這個國家現已不需要英雄,這個國家現需要的是一個製度,而趙振華作為開創這個製度的人不能帶頭破壞這個製度,畢竟,這個製度現還沒有完全成熟,仍有被破壞之可能,而對這個脆弱製度有威脅的人就是開創這個製度的人自己,趙振華如果這個時候跳出來跟人爭搶權力,那他就是一個陰謀家,如果他這個時候能夠遠離政治旋渦,那麽,我必須承認,他是一個千古未有之第一偉人。”
章太炎說完,那邊熊成基也隨聲附和。
“以我之見,當年趙振華之所以提前結束訓政,將權力交給國會和民選總統,隻怕也是早有預謀。當年歐戰尚未結束,趙振華就已預見到歐洲和世界的經濟蕭條,雖經多年努力,世界經濟仍未見大的起色,趙振華或許就是看到了別人尚未看到的危機,所以才主動退位讓賢,將這顆尚未燙熱的山芋扔給別人接著,等別人受不了山芋的熱度之後,他才以救世主的麵目出來收拾殘局。現的這個局麵,未必就不是他當年預見到的。”
“不是吧。味根,你這說得也太懸乎了,莫非趙振華當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鄉間愚夫蒙婦的傳說,那隻是無知者對權勢者的膜拜,我卻是不信那一套的。”
不等詹大悲反駁,章太炎已是連連搖頭,對熊成基的話絲毫也不相信,確實,趙北1929年主動交出權力,而世界經濟大蕭條的真正爆發卻是1931年,中間相隔一年多的時間,如果說趙北1929年就預見到了這場席卷世界並給各國帶來劇烈衝擊的經濟危機的話,那也未免太聳人聽聞了些。
“這隻是我的猜測而已。”
熊成基歎了口氣,既然對方不相信他的猜測,那麽他也不打算繼續這個話題,不過他的心裏依舊對此疑慮重重,其實仔細想想就能理解熊成基的想法,自從“戊申革命”爆發以來,趙北幾乎每一件有影響的大事件發生之前都有一種讓人感到非常神秘的預言能力,而且他也善於利用這種能力走別人的前頭,但是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趙北這種驚人的預言能力,熊成基確實也是琢磨不透,後也隻能歸因於趙北那千古奇才的蓋世才能了。
“還是不要亂猜為好,免得讓那些無知者對趙振華膜拜深。我國國民素質還不高,容易被人蠱惑,這一點,我們都要謹慎對待。過去帝王將相利用迷信進行愚民,現,我們應該用科學與製度開啟民智,隻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國家長治久安,國民才能真正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向。”
章太炎歎了口氣,這幾年裏,他一邊研究國學,一邊研究西方近代政治史,對此頗有心得,這其實也是叫趙北給逼的,當年趙北以退為進,以縮短訓政期為手段一舉瓦解了章太炎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國民憲政運動,自那之後,章太炎終於意識到,要想跟趙北鬥爭,光靠國學那一套是不夠的,還必須向西方近代政治家學習,所謂“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既然憲政理念是從西方引進的,那麽,章太炎就打算從這裏著手,充實他的學識。
“那麽,太炎先生說好了去西山赴宴了?若是拿定主意,我這就給西山那邊拍封電報過去。”
或許是覺得這裏的談話陰謀味道太重,詹大悲有些不習慣,於是找了個話頭,問明白了章太炎的心思,便匆匆離開,去電報局拍電報去了。
詹大悲走後,章太炎的那兩個得意弟子紛紛責怪老師說話沒有分寸,當著詹大悲的麵訴說趙北的不是,鋒芒過於暴露。
麵對得意弟子的責怪,章太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不錯,不錯。不愧是我的弟子,連老師都被你們指著鼻子訴說不是。看起來,你們可以出師了,以後,如果別人問我,我得意的弟子是誰,我就說是你們二位。”
熊成基卻是與那兩人有著一樣的擔心,於是問道:“詹培翰畢竟是《先鋒日報》的總編,也是聯合陣線的高層幹部,與國民同盟是對手關係,他會不會將剛才的談話告之趙振華呢?畢竟,趙振華現仍是聯合陣線的黨務委員。”
“不會。詹培卿這個人我了解,他與我是忘年交,而且為人光明磊落,絕不會去打小報告的。再說了,就算是我們的談話泄露到了趙振華的耳朵裏,他多置之一笑,我們隻不過是幫文人、政客,手中無權也無軍隊,趙振華絕不會因為區區幾句不順耳的話為難我們,他這個人,一向是很會立牌坊的。”
說到這裏,章太炎站起身,吩咐弟子取來紙筆,並擺上方桌,錢玄同為他研墨,吳承仕為他鋪紙。
“章先生,您這是?”
熊成基有些不解,不明白章太炎為什麽突然想寫字了。
“千裏赴宴,總不能空著手去吧?連詹培卿那個忘年交過來看我都不忘給我捎些山貨,我去給趙振華的老泰山祝壽,怎麽能空著手去呢?我隻是一個兩袖清風的文人,不像馮國璋、徐世昌那些財主可以帶著價值連城的禮物去赴宴,我思來想去,也就隻有禿筆一杆,幹脆給他寫幅字送去好了。”
說完,章太炎運筆疾書,片刻之間就寫完一幅字。
熊成基一看,很是驚訝,說道:“你這幅字不是送給老壽星的?”
“當然不是。我們是衝著趙振華的麵子去赴宴,至於那個老壽星今年貴庚,與我們又有什麽關係呢?”章太炎收起筆,端詳著那幅字,頗為得意。
“你這字,倒是頗有深意,趙振華肯定能看明白,就怕他裝糊塗。”熊成基歎道。
“不怕他裝糊塗,隻要這幅字出現壽宴上,不怕國人不知道,國人一知道,他趙振華也得收斂一些才是,不然,他立的那座牌坊又怎麽能屹立不倒呢?”
章太炎話音剛落,屋裏頓時黑了下來,電燈滅了,而窗戶上又拉著窗簾,是以光線不好。
“又停電了。”章太炎歎了口氣,吩咐弟子拉開窗簾,屋裏才亮了起來。
“經常停電麽?”熊成基隨口一問。
“也就是近才開始經常停電的。自從中樞政府傳出話,要整頓全國電業之後,本地的幾家私人磨電所就開始消極怠工,他們是不想並入這個國營電網。”章太炎說道。
“前段日子,鐵路國營方案一拋出,也是這般情形,因為價錢沒談妥,不少私人鐵路也開始消極怠工,而且鐵路資方也指責中樞政府帶頭破壞《反托拉斯法》。”錢玄同插了句嘴。
“說到底,還是利字當頭啊,中樞政府看重這個利字,私人企業也看重這個利字,這就好比是掰手腕,就看誰的胳膊粗些了,至於托拉斯不托拉斯,卻也隻是一座牌坊罷了。”
章太炎歎了口氣,走出屋,站門口張望,發現幾名報館的記者正扛著照相機往外頭衝。
“發生什麽事情了?”章太炎叫住一名記者詢問。
“剛才市政府門前的警察行動了,驅散了示威人群,現,人群正向咱們這邊趕過來,我們是去采訪的。”記者說完,便扛著照相機匆匆奔出報館。
章太炎和熊成基也非常驚訝,於是沒有耽擱,急忙也跟了出去,向南邊的道路走了一段路,然後就看見了示威人群。
“打倒闊佬政治!爭取公民權力!”
“打倒男子霸權!爭取女性權力!”
人們喊的口號不同,標語上寫的口號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爭取公民普選權的,有的是爭取婦女選舉權的,還有一些是要求市政府降低地方稅率的,甚至還有一些乞丐要求取消歧視性法規,給予乞丐正當的乞討權力,總之是要求五花八門,很難相信這些示威者有統一的指揮。
至於人員,也是三教九流,既有青年學生,也有中產階級,至於工人、無業遊民就多了,這從他們的穿著就能分辨,顯然,社會各階層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團結起來了。
但是他們真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團結起來的麽?至少,熊成基和章太炎對此是持懷疑立場的,他們認為,此次示威行動恐怕不是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
座幾人對於政治上的局勢都很關心,章太炎這番話一講,人人心頭都是一緊,其中尤以熊成基的表現為激烈。
“章先生的分析不無道理,這種時候,趙振華大擺壽宴,其目的絕不單純。趙振華為人處事都很豁達,他與當年北洋集團的那幫政客大的不同之處,於他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和勢力,他不會因為過去曾經有過矛盾而將潛的政治盟友拒之千裏之外,他也不會因為以後可能會與對方發生政見上的分歧而刻意的疏遠此人,隻要能夠利用的人和勢力,趙振華都可以利用,這一點,諸位與他共事多年,想必也很清楚。
現,世界經濟大蕭條,國內的經濟也始終提振不起來,國民怨聲載道,無論是有錢人還是窮人,現都過得不怎麽樣,所謂‘人心思變’正此時,這個時候,趙振華突然廣發請柬,邀請各方人士赴宴,到底打得是什麽主意,我們確實需要探一探。”
說到這裏,熊成基看了眼章太炎,給了他一個建議。
“章先生,既然趙振華敢將請柬發到你手上,而且還特意派詹培翰上門送請柬,那麽,你倒不如將計就計,前去赴宴,我陪你同去,咱們去親眼瞧瞧西山那邊的西洋景,看看趙振華這葫蘆裏到底賣得是什麽藥,如果是對人有益的良藥,我們不妨給他捧捧場,但是如果他賣的是貽害千古的毒藥,那麽,我們就搖旗呐喊,阻止他將這顆毒藥灌給國民。章先生,你看這個辦法如何?”
章太炎想了想,不由讚道:“妙!實是妙!味根這些年想是吃了不少苦頭,對這政治上的事情看得是越發透徹了。沒錯,咱們就是要提防著趙振華利用國民目前這種‘人心思變’的焦躁心理為自己謀取不當之政治利益。好,我馬上準備,過兩天,等安頓好了這邊的事情,我就跟你一同去北京西山,看看趙振華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見熊成基和章太炎多少有些杯弓蛇影,詹大悲認為兩人有些神經過敏了,於是提醒了一番。
“兩位,你們這麽說豈不是真將趙振華看成陰謀小人了?他當年能夠主動退位讓賢,實現憲政,這本身已證明了他的光明磊落,當時,英國報紙說他是想學墨西哥的獨、裁者迪亞斯,退居幕後遙控任總統,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趙振華不僅沒有再幹預國事,而且也協助中樞政府改組了國防部,國防總長換成了文官,那些當年跟隨趙振華南征北戰的軍裝派基本上都被調到基層部隊裏擔任主官去了,現的中樞軍事部門,掌握軍事大權的基本上都是文官,現是文官治國,就憑這一點,趙振華豈是齷齪陰暗之輩?再說了,按照法律規定,趙振華當然有權力參加本次總統選舉,當年他退下去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說過以後不再參與政治。”
詹大悲話音一落,那邊的章太炎就連連搖頭,說道:“培翰,雖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可取,但是我們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這是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趙振華是個千古難得一現的奇才,這我承認,但是這樣的人連古人都能看明白,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說的不僅是曹操,也是趙振華這樣的千古奇才。
至於軍事方麵,我雖然是個外行,不怎麽懂,不過有個道理我卻是懂的,如果從徐世昌下野、趙振華以副總統身份接任總統的那時算起的話,那麽趙振華總統的寶座上坐了將近二十年,二十年的時間,足夠他軍隊中安插多的親信,有這些人,即使國防總長是文官,那又能改變什麽呢?難道黎大總統敢冒兵變的風險解除那些將軍、上校的職務麽?相反,為了坐穩江山,黎大總統隻能繼續給這些將軍、上校好處,好處給了,可是人家未必領情,為什麽?因為當初提拔他們的不是黎宋卿,而是趙振華,何況,當年改組國防部的時候,軍官們怨言不少,卻都是衝著中樞政府的,而不是衝著趙振華的。民選政府如果想徹底改造軍隊,沒有十幾年的工夫是不成的,這需要耐心,也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內和國際環境。
不可否認,按照法律,趙振華仍有繼續參加總統選舉的權力,但是作為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權勢者,他好為其他人做個好榜樣,而不是繼續政治舞台上表演,這個國家現已不需要英雄,這個國家現需要的是一個製度,而趙振華作為開創這個製度的人不能帶頭破壞這個製度,畢竟,這個製度現還沒有完全成熟,仍有被破壞之可能,而對這個脆弱製度有威脅的人就是開創這個製度的人自己,趙振華如果這個時候跳出來跟人爭搶權力,那他就是一個陰謀家,如果他這個時候能夠遠離政治旋渦,那麽,我必須承認,他是一個千古未有之第一偉人。”
章太炎說完,那邊熊成基也隨聲附和。
“以我之見,當年趙振華之所以提前結束訓政,將權力交給國會和民選總統,隻怕也是早有預謀。當年歐戰尚未結束,趙振華就已預見到歐洲和世界的經濟蕭條,雖經多年努力,世界經濟仍未見大的起色,趙振華或許就是看到了別人尚未看到的危機,所以才主動退位讓賢,將這顆尚未燙熱的山芋扔給別人接著,等別人受不了山芋的熱度之後,他才以救世主的麵目出來收拾殘局。現的這個局麵,未必就不是他當年預見到的。”
“不是吧。味根,你這說得也太懸乎了,莫非趙振華當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鄉間愚夫蒙婦的傳說,那隻是無知者對權勢者的膜拜,我卻是不信那一套的。”
不等詹大悲反駁,章太炎已是連連搖頭,對熊成基的話絲毫也不相信,確實,趙北1929年主動交出權力,而世界經濟大蕭條的真正爆發卻是1931年,中間相隔一年多的時間,如果說趙北1929年就預見到了這場席卷世界並給各國帶來劇烈衝擊的經濟危機的話,那也未免太聳人聽聞了些。
“這隻是我的猜測而已。”
熊成基歎了口氣,既然對方不相信他的猜測,那麽他也不打算繼續這個話題,不過他的心裏依舊對此疑慮重重,其實仔細想想就能理解熊成基的想法,自從“戊申革命”爆發以來,趙北幾乎每一件有影響的大事件發生之前都有一種讓人感到非常神秘的預言能力,而且他也善於利用這種能力走別人的前頭,但是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趙北這種驚人的預言能力,熊成基確實也是琢磨不透,後也隻能歸因於趙北那千古奇才的蓋世才能了。
“還是不要亂猜為好,免得讓那些無知者對趙振華膜拜深。我國國民素質還不高,容易被人蠱惑,這一點,我們都要謹慎對待。過去帝王將相利用迷信進行愚民,現,我們應該用科學與製度開啟民智,隻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國家長治久安,國民才能真正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向。”
章太炎歎了口氣,這幾年裏,他一邊研究國學,一邊研究西方近代政治史,對此頗有心得,這其實也是叫趙北給逼的,當年趙北以退為進,以縮短訓政期為手段一舉瓦解了章太炎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國民憲政運動,自那之後,章太炎終於意識到,要想跟趙北鬥爭,光靠國學那一套是不夠的,還必須向西方近代政治家學習,所謂“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既然憲政理念是從西方引進的,那麽,章太炎就打算從這裏著手,充實他的學識。
“那麽,太炎先生說好了去西山赴宴了?若是拿定主意,我這就給西山那邊拍封電報過去。”
或許是覺得這裏的談話陰謀味道太重,詹大悲有些不習慣,於是找了個話頭,問明白了章太炎的心思,便匆匆離開,去電報局拍電報去了。
詹大悲走後,章太炎的那兩個得意弟子紛紛責怪老師說話沒有分寸,當著詹大悲的麵訴說趙北的不是,鋒芒過於暴露。
麵對得意弟子的責怪,章太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不錯,不錯。不愧是我的弟子,連老師都被你們指著鼻子訴說不是。看起來,你們可以出師了,以後,如果別人問我,我得意的弟子是誰,我就說是你們二位。”
熊成基卻是與那兩人有著一樣的擔心,於是問道:“詹培翰畢竟是《先鋒日報》的總編,也是聯合陣線的高層幹部,與國民同盟是對手關係,他會不會將剛才的談話告之趙振華呢?畢竟,趙振華現仍是聯合陣線的黨務委員。”
“不會。詹培卿這個人我了解,他與我是忘年交,而且為人光明磊落,絕不會去打小報告的。再說了,就算是我們的談話泄露到了趙振華的耳朵裏,他多置之一笑,我們隻不過是幫文人、政客,手中無權也無軍隊,趙振華絕不會因為區區幾句不順耳的話為難我們,他這個人,一向是很會立牌坊的。”
說到這裏,章太炎站起身,吩咐弟子取來紙筆,並擺上方桌,錢玄同為他研墨,吳承仕為他鋪紙。
“章先生,您這是?”
熊成基有些不解,不明白章太炎為什麽突然想寫字了。
“千裏赴宴,總不能空著手去吧?連詹培卿那個忘年交過來看我都不忘給我捎些山貨,我去給趙振華的老泰山祝壽,怎麽能空著手去呢?我隻是一個兩袖清風的文人,不像馮國璋、徐世昌那些財主可以帶著價值連城的禮物去赴宴,我思來想去,也就隻有禿筆一杆,幹脆給他寫幅字送去好了。”
說完,章太炎運筆疾書,片刻之間就寫完一幅字。
熊成基一看,很是驚訝,說道:“你這幅字不是送給老壽星的?”
“當然不是。我們是衝著趙振華的麵子去赴宴,至於那個老壽星今年貴庚,與我們又有什麽關係呢?”章太炎收起筆,端詳著那幅字,頗為得意。
“你這字,倒是頗有深意,趙振華肯定能看明白,就怕他裝糊塗。”熊成基歎道。
“不怕他裝糊塗,隻要這幅字出現壽宴上,不怕國人不知道,國人一知道,他趙振華也得收斂一些才是,不然,他立的那座牌坊又怎麽能屹立不倒呢?”
章太炎話音剛落,屋裏頓時黑了下來,電燈滅了,而窗戶上又拉著窗簾,是以光線不好。
“又停電了。”章太炎歎了口氣,吩咐弟子拉開窗簾,屋裏才亮了起來。
“經常停電麽?”熊成基隨口一問。
“也就是近才開始經常停電的。自從中樞政府傳出話,要整頓全國電業之後,本地的幾家私人磨電所就開始消極怠工,他們是不想並入這個國營電網。”章太炎說道。
“前段日子,鐵路國營方案一拋出,也是這般情形,因為價錢沒談妥,不少私人鐵路也開始消極怠工,而且鐵路資方也指責中樞政府帶頭破壞《反托拉斯法》。”錢玄同插了句嘴。
“說到底,還是利字當頭啊,中樞政府看重這個利字,私人企業也看重這個利字,這就好比是掰手腕,就看誰的胳膊粗些了,至於托拉斯不托拉斯,卻也隻是一座牌坊罷了。”
章太炎歎了口氣,走出屋,站門口張望,發現幾名報館的記者正扛著照相機往外頭衝。
“發生什麽事情了?”章太炎叫住一名記者詢問。
“剛才市政府門前的警察行動了,驅散了示威人群,現,人群正向咱們這邊趕過來,我們是去采訪的。”記者說完,便扛著照相機匆匆奔出報館。
章太炎和熊成基也非常驚訝,於是沒有耽擱,急忙也跟了出去,向南邊的道路走了一段路,然後就看見了示威人群。
“打倒闊佬政治!爭取公民權力!”
“打倒男子霸權!爭取女性權力!”
人們喊的口號不同,標語上寫的口號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爭取公民普選權的,有的是爭取婦女選舉權的,還有一些是要求市政府降低地方稅率的,甚至還有一些乞丐要求取消歧視性法規,給予乞丐正當的乞討權力,總之是要求五花八門,很難相信這些示威者有統一的指揮。
至於人員,也是三教九流,既有青年學生,也有中產階級,至於工人、無業遊民就多了,這從他們的穿著就能分辨,顯然,社會各階層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團結起來了。
但是他們真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團結起來的麽?至少,熊成基和章太炎對此是持懷疑立場的,他們認為,此次示威行動恐怕不是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