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掉包計(下)
對於鄒廷弼的慷慨出手,熊成基和章太炎的那些學生都非常感激。
熊成基歎了口氣,對鄒廷弼說道:“其實,警局方麵倒也沒什麽,關鍵就是楊皙子不肯善罷甘休,楊皙子是國會參議員,我擔心的就是警局迫於參議員這個身份的壓力而拒絕交保放人。”
“楊度?他那個人一向如此,這一次隻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鄒廷弼點了點頭。
“唉。早知道事情會弄到這個地步的話,我當初就應該勸阻章先生送那份禮了,現說什麽也沒用了,這個官司,隻怕章先生是吃定了。”熊成基又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鄒廷弼眉頭一挑,問道:“說了半天,我也不知道章先生到底想送給趙振華一幅什麽字?這內容又是什麽?”
熊成基愣了愣,然後搖了搖頭,說道:“這事還是等章先生自己說吧,現由我來講,未免有些不太合適,畢竟,這事發展到現,到底真相如何,確實值得認真琢磨琢磨一番的,若是現再胡亂講話的話,誰也不能保證不會給章先生難上加難,現啊,還是少說為妙。鄒先生不知道底細好,不然的話,說不定將你也給牽扯進去。”
熊成基這話倒也是持重之言,不能不持重,今天西山宅廬壽宴上發生的事情足以讓熊成基謹慎行事。
本來,章太炎是打算將他親筆書寫的一幅字送給趙北的,而且是壽宴開始之後當著眾人的麵當眾獻上,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這幅字上寫的是什麽內容,為了以示鄭重,這幅字專門找手藝精湛的裝裱匠裝裱起來,然後裝進畫筒,章太炎親自帶著,從上海一直帶到北京,這期間,那隻畫筒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章太炎的視線。
可是,誰能想到,當壽宴開始之後,章太炎鄭重其事的宣布要送給趙總司令一件非常特別的禮物以表明他對總司令的景仰之情的時候,他親手從那隻畫筒裏拿出的卻已不是他上海寓所親筆書寫的那幅字,而變成了一卷殘破的古卷,也是經過裝裱,手藝也很精湛,但是無論如何,那古卷上的字絕對不是章太炎寫上去的。
章太炎正納悶時,偏偏坐他身邊的楊度一眼就認出了那古卷是什麽,原來,那古卷竟是甘肅某地藏經洞中發掘出來的唐代手抄經文,那處藏經洞本是盜賊所盜,後來案件偵破,古卷被追回了一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古卷已流入古玩市場,雖經警方多方追查,終究是大部散失,有的甚至流失到了海外,成為私人藏品。
楊度現正主持一些考古遺址的文化研究工作,他當然很清楚那幅古卷的史學價值,也很清楚其背後的盜掘案的經過,所以,當章太炎拿著那幅從畫筒裏抽出的殘破古卷發呆時,楊度立即揭發了章太炎“收贓”的罪行,並當場將其拿下,章太炎當然極力否認楊度對他指控,兩人險些大打出手,場麵頗為混亂,後還是被警衛製止的。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大出熊成基預料了,現場的混亂就不說了,雖然章太炎極力否認楊度的指控,但是毫無疑問,他的辯解是蒼白的,而且許多人也認為,他是打算將這古卷送給趙北做禮物,此舉不僅違法,而且頗有些讓人不屑,於是這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一聲令下,總統衛隊就將章太炎塞進一輛轎車,一溜煙的拉回了首都,交給警局處理,熊成基也就是那時候離開西山宅廬的,甚至沒怎麽跟趙北喝酒敘舊,他是擔心章太炎大鬧警局,不好轉圜。
熊成基當時是親眼看見章太炎將他親筆所書寫的那幅字裝進畫筒的,而且到西山宅廬赴宴之前,他們還仔細檢查過,以免出現紕漏,可是到了西山,這畫筒裏的字居然叫人給掉包了,而且掉包之後的東西居然還是一件國寶,這實是讓人匪夷所思,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想構陷章太炎。
想構陷章太炎的人是誰呢?大的嫌疑人似乎就是趙北,不過熊成基沒有證據,章太炎也沒有證據,畢竟,旁人看來,這不合常理,因為章太炎是去向趙北送禮的,而不是去搗蛋的,這是章太炎打開畫筒之前對場所有人講明白的,那麽,也就別怪旁人不相信章太炎和熊成基對嫌疑人的揣測了。
隻有章太炎和熊成基等極少數人知道那幅字的內容,他們當然清楚,那幅字實際上的作用是明褒暗貶,表麵看是誇獎趙北為國為民,可是如果結合現的時局來分析的話,那幅字其實就是指責趙北破壞憲政局麵,而且頗有勸諫之意。
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那麽這件構陷案大的嫌疑人就是趙北,但是章太炎和熊成基偏偏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趙北才是構陷章太炎的人。
要怪,隻能怪章太炎聰明反被聰明誤,他本來是想通過此舉將趙北一軍的,但是不料趙北卻走了他前頭,幹脆給章夫子來了個將計就計,硬是將髒水潑了章太炎一身,使章夫子百口莫辯。
熊成基懷疑,趙北章太炎身邊安插了奸細,而奸細很可能就身邊這幾個章太炎的學生中,也正因此,他才決定不將章太炎那幅字的內容告訴鄒廷弼,以免將他也牽連進來,現章太炎能不能保釋,全鄒廷弼能不能幫忙,鄒廷弼不僅是國會議員,而且也是財閥人物,社會關係很廣,依靠這個人,多少可以對付一下楊度,雖然熊成基也懷疑,楊度之所以對章太炎進行指控,其背後或許正是趙北的指使,跟趙北鬥,所有人都不是對手,但是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現,章太炎需要像鄒廷弼這樣的朋友。
見熊成基不肯說出章太炎那幅字的內容,鄒廷弼也就沒有再追問,畢竟熊成基說得也有些道理,這事透著詭異,趙北對付章太炎到底是為了什麽,還是需要仔細琢磨的。
確實,鄒廷弼也認為構陷章太炎的就是趙北,但是到底是為什麽這麽做,他現還是一頭霧水,隻能靜觀其變了,同時他也決定拉章太炎一把。
“味根,我這就去給我的私人律師搖電話,你等著,他很快就會趕來的。”
鄒廷弼說幫忙就幫忙,立刻跟著警官去搖電話,半個小時之後,鄒廷弼的私人律師就趕到了西城警局,一番忙碌,各種關係都疏通之後,終於午夜之前將章太炎從偵訊室裏給弄了出來,交了保釋金,然後才叫了輛出租汽車,將章太炎和熊成基等人送回了報館,至於鄒廷弼,隨後也告辭而去。
回到報館之後,章太炎神情沮喪,也不睡覺,就坐書房裏跟熊成基和那幾個學生發牢騷。
“這事,肯定是趙北幹的!不會是別人幹的!他肯定是栽贓陷害!他就是個小人!陰謀家!”
“章先生息怒。你不如先仔細想想,到了西山之後,你去過哪些地方?見過哪些人?那隻公文包是否一直提你的手裏?是否注意到一些陌生麵孔盯著你的畫筒看?或者問東問西?”
熊成基理解章太炎的憤怒,文人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譽,現人人都將章太炎視作收贓嫌疑犯,這口氣換了誰都咽不下去,何況是這位一向自視甚高的國學大師了,所以一邊安撫憤怒的章太炎,一邊提了一連串的問題,其實熊成基也很奇怪,宴會開始之前,除了與趙北談話的那二十幾分鍾之外,他幾乎一直與章太炎一起,幾乎是寸步不離,如果真有什麽人靠近他們,並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那幅字掉包的話,他不可能回想不起來,但是現他想來想去,卻是一點頭緒也沒有,真不知道那位梁上君子是何方神聖。
“不用想了,我想不起來。朗朗乾坤,西山宅廬,竟然是梁上君子之所,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此仇不報,我實咽不下這口氣!不行!我再寫幅字,明天天一亮,就給趙北送去!這一次,我要雇一輛車,再請一幫保鏢,敲鑼打鼓的將這幅字送給趙北,他要是不收,我再敲鑼打鼓的將這幅字送去各大報館,我就不信,記者們也不好奇我丟的那幅字上到底寫的是什麽!”
章太炎越說越氣,後拍案而起,做出一個讓所有人心驚肉跳的決定。
“章先生,慎重!千萬慎重!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熊成基急忙勸阻,正欲說出番道理,卻聽書房的房門響了起來,門房門外敲門。
“章先生,熊先生,剛才那位鄒廷弼先生搖來了電話,要找兩位,這電話兩位接不接啊?”
“接!當然接!以前我還看不起財閥,認為他們貪婪、無恥,可是現,我看明白了,這世界上有權有勢的人都貪婪,都無恥,可是終究要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咱們要想跟趙北那個陰謀家鬥,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章太炎站起身,喊了幾句,然後衝了出去,熊成基和章太炎的學生緊隨其後,趕到門房,見章太炎已經接聽電話,而且神情非常震驚。
放下電話,壓好話筒,章太炎扭過頭去,看了眼有些莫名其妙的熊成基,隻說了幾句話。
“張季直歿了,靈堂已經搭起來了,明天,徐東海抵京吊唁。”
張謇居然去世了,這讓熊成基也非常震驚,而徐世昌居然要從天津趕到北京吊唁,這也讓人非常奇怪,畢竟,張謇屬於東南財團,而徐世昌是北洋財團的精神偶像,這兩個財團之間的關係因為近幾年並購各地電廠的爭端而迅速疏遠,現,徐世昌這個北洋財團的首腦居然要來參加東南財團首腦的葬禮,此事確實值得認真琢磨。
這局勢確實是愈發複雜了啊。
對於鄒廷弼的慷慨出手,熊成基和章太炎的那些學生都非常感激。
熊成基歎了口氣,對鄒廷弼說道:“其實,警局方麵倒也沒什麽,關鍵就是楊皙子不肯善罷甘休,楊皙子是國會參議員,我擔心的就是警局迫於參議員這個身份的壓力而拒絕交保放人。”
“楊度?他那個人一向如此,這一次隻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鄒廷弼點了點頭。
“唉。早知道事情會弄到這個地步的話,我當初就應該勸阻章先生送那份禮了,現說什麽也沒用了,這個官司,隻怕章先生是吃定了。”熊成基又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鄒廷弼眉頭一挑,問道:“說了半天,我也不知道章先生到底想送給趙振華一幅什麽字?這內容又是什麽?”
熊成基愣了愣,然後搖了搖頭,說道:“這事還是等章先生自己說吧,現由我來講,未免有些不太合適,畢竟,這事發展到現,到底真相如何,確實值得認真琢磨琢磨一番的,若是現再胡亂講話的話,誰也不能保證不會給章先生難上加難,現啊,還是少說為妙。鄒先生不知道底細好,不然的話,說不定將你也給牽扯進去。”
熊成基這話倒也是持重之言,不能不持重,今天西山宅廬壽宴上發生的事情足以讓熊成基謹慎行事。
本來,章太炎是打算將他親筆書寫的一幅字送給趙北的,而且是壽宴開始之後當著眾人的麵當眾獻上,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這幅字上寫的是什麽內容,為了以示鄭重,這幅字專門找手藝精湛的裝裱匠裝裱起來,然後裝進畫筒,章太炎親自帶著,從上海一直帶到北京,這期間,那隻畫筒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章太炎的視線。
可是,誰能想到,當壽宴開始之後,章太炎鄭重其事的宣布要送給趙總司令一件非常特別的禮物以表明他對總司令的景仰之情的時候,他親手從那隻畫筒裏拿出的卻已不是他上海寓所親筆書寫的那幅字,而變成了一卷殘破的古卷,也是經過裝裱,手藝也很精湛,但是無論如何,那古卷上的字絕對不是章太炎寫上去的。
章太炎正納悶時,偏偏坐他身邊的楊度一眼就認出了那古卷是什麽,原來,那古卷竟是甘肅某地藏經洞中發掘出來的唐代手抄經文,那處藏經洞本是盜賊所盜,後來案件偵破,古卷被追回了一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古卷已流入古玩市場,雖經警方多方追查,終究是大部散失,有的甚至流失到了海外,成為私人藏品。
楊度現正主持一些考古遺址的文化研究工作,他當然很清楚那幅古卷的史學價值,也很清楚其背後的盜掘案的經過,所以,當章太炎拿著那幅從畫筒裏抽出的殘破古卷發呆時,楊度立即揭發了章太炎“收贓”的罪行,並當場將其拿下,章太炎當然極力否認楊度對他指控,兩人險些大打出手,場麵頗為混亂,後還是被警衛製止的。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大出熊成基預料了,現場的混亂就不說了,雖然章太炎極力否認楊度的指控,但是毫無疑問,他的辯解是蒼白的,而且許多人也認為,他是打算將這古卷送給趙北做禮物,此舉不僅違法,而且頗有些讓人不屑,於是這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一聲令下,總統衛隊就將章太炎塞進一輛轎車,一溜煙的拉回了首都,交給警局處理,熊成基也就是那時候離開西山宅廬的,甚至沒怎麽跟趙北喝酒敘舊,他是擔心章太炎大鬧警局,不好轉圜。
熊成基當時是親眼看見章太炎將他親筆所書寫的那幅字裝進畫筒的,而且到西山宅廬赴宴之前,他們還仔細檢查過,以免出現紕漏,可是到了西山,這畫筒裏的字居然叫人給掉包了,而且掉包之後的東西居然還是一件國寶,這實是讓人匪夷所思,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想構陷章太炎。
想構陷章太炎的人是誰呢?大的嫌疑人似乎就是趙北,不過熊成基沒有證據,章太炎也沒有證據,畢竟,旁人看來,這不合常理,因為章太炎是去向趙北送禮的,而不是去搗蛋的,這是章太炎打開畫筒之前對場所有人講明白的,那麽,也就別怪旁人不相信章太炎和熊成基對嫌疑人的揣測了。
隻有章太炎和熊成基等極少數人知道那幅字的內容,他們當然清楚,那幅字實際上的作用是明褒暗貶,表麵看是誇獎趙北為國為民,可是如果結合現的時局來分析的話,那幅字其實就是指責趙北破壞憲政局麵,而且頗有勸諫之意。
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那麽這件構陷案大的嫌疑人就是趙北,但是章太炎和熊成基偏偏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趙北才是構陷章太炎的人。
要怪,隻能怪章太炎聰明反被聰明誤,他本來是想通過此舉將趙北一軍的,但是不料趙北卻走了他前頭,幹脆給章夫子來了個將計就計,硬是將髒水潑了章太炎一身,使章夫子百口莫辯。
熊成基懷疑,趙北章太炎身邊安插了奸細,而奸細很可能就身邊這幾個章太炎的學生中,也正因此,他才決定不將章太炎那幅字的內容告訴鄒廷弼,以免將他也牽連進來,現章太炎能不能保釋,全鄒廷弼能不能幫忙,鄒廷弼不僅是國會議員,而且也是財閥人物,社會關係很廣,依靠這個人,多少可以對付一下楊度,雖然熊成基也懷疑,楊度之所以對章太炎進行指控,其背後或許正是趙北的指使,跟趙北鬥,所有人都不是對手,但是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現,章太炎需要像鄒廷弼這樣的朋友。
見熊成基不肯說出章太炎那幅字的內容,鄒廷弼也就沒有再追問,畢竟熊成基說得也有些道理,這事透著詭異,趙北對付章太炎到底是為了什麽,還是需要仔細琢磨的。
確實,鄒廷弼也認為構陷章太炎的就是趙北,但是到底是為什麽這麽做,他現還是一頭霧水,隻能靜觀其變了,同時他也決定拉章太炎一把。
“味根,我這就去給我的私人律師搖電話,你等著,他很快就會趕來的。”
鄒廷弼說幫忙就幫忙,立刻跟著警官去搖電話,半個小時之後,鄒廷弼的私人律師就趕到了西城警局,一番忙碌,各種關係都疏通之後,終於午夜之前將章太炎從偵訊室裏給弄了出來,交了保釋金,然後才叫了輛出租汽車,將章太炎和熊成基等人送回了報館,至於鄒廷弼,隨後也告辭而去。
回到報館之後,章太炎神情沮喪,也不睡覺,就坐書房裏跟熊成基和那幾個學生發牢騷。
“這事,肯定是趙北幹的!不會是別人幹的!他肯定是栽贓陷害!他就是個小人!陰謀家!”
“章先生息怒。你不如先仔細想想,到了西山之後,你去過哪些地方?見過哪些人?那隻公文包是否一直提你的手裏?是否注意到一些陌生麵孔盯著你的畫筒看?或者問東問西?”
熊成基理解章太炎的憤怒,文人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譽,現人人都將章太炎視作收贓嫌疑犯,這口氣換了誰都咽不下去,何況是這位一向自視甚高的國學大師了,所以一邊安撫憤怒的章太炎,一邊提了一連串的問題,其實熊成基也很奇怪,宴會開始之前,除了與趙北談話的那二十幾分鍾之外,他幾乎一直與章太炎一起,幾乎是寸步不離,如果真有什麽人靠近他們,並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那幅字掉包的話,他不可能回想不起來,但是現他想來想去,卻是一點頭緒也沒有,真不知道那位梁上君子是何方神聖。
“不用想了,我想不起來。朗朗乾坤,西山宅廬,竟然是梁上君子之所,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此仇不報,我實咽不下這口氣!不行!我再寫幅字,明天天一亮,就給趙北送去!這一次,我要雇一輛車,再請一幫保鏢,敲鑼打鼓的將這幅字送給趙北,他要是不收,我再敲鑼打鼓的將這幅字送去各大報館,我就不信,記者們也不好奇我丟的那幅字上到底寫的是什麽!”
章太炎越說越氣,後拍案而起,做出一個讓所有人心驚肉跳的決定。
“章先生,慎重!千萬慎重!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熊成基急忙勸阻,正欲說出番道理,卻聽書房的房門響了起來,門房門外敲門。
“章先生,熊先生,剛才那位鄒廷弼先生搖來了電話,要找兩位,這電話兩位接不接啊?”
“接!當然接!以前我還看不起財閥,認為他們貪婪、無恥,可是現,我看明白了,這世界上有權有勢的人都貪婪,都無恥,可是終究要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咱們要想跟趙北那個陰謀家鬥,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章太炎站起身,喊了幾句,然後衝了出去,熊成基和章太炎的學生緊隨其後,趕到門房,見章太炎已經接聽電話,而且神情非常震驚。
放下電話,壓好話筒,章太炎扭過頭去,看了眼有些莫名其妙的熊成基,隻說了幾句話。
“張季直歿了,靈堂已經搭起來了,明天,徐東海抵京吊唁。”
張謇居然去世了,這讓熊成基也非常震驚,而徐世昌居然要從天津趕到北京吊唁,這也讓人非常奇怪,畢竟,張謇屬於東南財團,而徐世昌是北洋財團的精神偶像,這兩個財團之間的關係因為近幾年並購各地電廠的爭端而迅速疏遠,現,徐世昌這個北洋財團的首腦居然要來參加東南財團首腦的葬禮,此事確實值得認真琢磨。
這局勢確實是愈發複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