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走向戰爭(下)


    1938年2月9日,“東婆羅洲戰爭”正式爆發,由於缺少空軍支援,東婆羅洲的華人民團無力抵擋荷蘭殖民軍的猛烈攻勢,戰爭一開始,華人民團就全麵潰敗,荷蘭軍隊陸續“收複”一些本已掌握華人政治領袖手裏的城鎮。


    麵對荷蘭陸軍的猛烈攻擊,以及荷蘭空軍轟炸機對華人城鎮肆無忌憚的狂轟濫炸,南洋華人群情激憤,紛紛上書蘭芳政府和中國政府,要求兩國出兵幹預。


    中國中樞政府首先作出反應,1938年2月15日,中國中樞政府正式通過外交渠道向“婆羅洲利益主體”相關當事國遞交書麵文件,宣布從當天起,東婆羅洲地區為交戰區,為了“防止人道主義危機”,並保證當地華人、華僑以及各國人士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駐南洋空軍從即日起開始東婆羅洲空域執行戰備巡邏任務,從當日起,整個東婆羅洲空域被宣布為“禁飛區”,未得中國駐南洋空軍許可,任何國家的軍用及民用飛機均不得進入禁飛區,違反禁令者將遭到沒有事先警告的“致命攻擊”。


    1938年2月16日,中國駐南洋空軍的兩架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獵鷹”式戰鬥機東婆羅洲南部空域首次與荷蘭空軍遭遇,並空戰中擊落沒有護航機掩護的六架荷蘭空軍輕轟炸機,雖然荷蘭政府隨後表示了強烈抗議,但是戰爭尚未升級為中荷兩國的進一步對抗。


    看到中國的強硬姿態,麵對國民的強烈呼籲,蘭芳政府終於下定決心,2月19日,蘭芳政府宣布與荷蘭斷絕一切外交關係,並決定向荷蘭宣戰,次日,蘭芳驅逐艦隊爪哇海成功攔截了一支荷蘭運輸船隊,並與護航荷蘭海軍艦艇發生交火,同日,荷蘭向蘭芳宣戰,至此,“第二次南洋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爆發之後,世界各強國立即表明各自立場。


    英國堅決支持荷蘭,法國緊隨英國,主張“國際現行秩序不容破壞”,兩國同時宣布對蘭芳進行製裁,並將“東婆羅洲危機”提交國聯審議,而且英法兩國駐亞洲艦隊也開始實施戰備計劃。


    德國、意大利兩國政府宣布“中立”,但是背後卻極力慫恿中國對英法開戰,而且通過秘密渠道向蘭芳政府提供了一筆金額驚人的國際貸款。


    中國政府宣布支持蘭芳,同時決定加強中國駐邦加島海軍與空軍力量,並警告荷蘭,不得將戰火延伸到蘭芳領土,否則中國將“采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日本政府也宣布加強日本海軍駐幾內亞的軍事力量,同時派遣一支海軍艦隊進駐東婆羅洲近海,以保護本國僑民,作為應對措施,澳大利亞政府也宣布增強澳大利亞北部海域的海軍實力,並派遣空軍幾內亞東部地區執行巡邏任務。


    美國政府雖然也宣布“中立”,但是同時也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將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中的若幹主力軍艦調往太平洋方向,同時加強馬尼拉和珍珠港的海軍實力,而且也向這兩處軍事基地增加了一些空軍力量,以“應付糟糕的局麵”。


    1938年3月初,以保護本國僑民為借口,蘭芳政府軍登陸東婆羅洲,並與荷蘭軍隊發生第一次地麵戰鬥,隨後,為了爭奪登陸場製空權,荷蘭空軍與執行禁飛區警戒任務的中國空軍爆發了若幹場激烈空戰,戰鬥中,中國造“獵鷹”式戰鬥機全麵壓製住了荷蘭空軍戰鬥機,由於失去了製空權,荷蘭海軍的運輸船隊遭到蘭芳空軍重點轟炸,損失慘重,兩艘荷蘭潛艇也被擊沉,至此,“第二次南洋戰爭”全麵升級。


    戰爭全麵升級之後,歐美各國態度有所改變,英國、法國倡議舉行一次關於“東婆羅洲危機”的國際會議,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這一爭端,與此同時,一直立場曖昧的蘇聯也支持英法兩國倡議,美國隨後也加入了搖旗呐喊的行列,主張各國“共管婆羅洲”,但是這一主張遭到荷蘭政府堅決拒絕,荷蘭政府要求通過國聯解決問題。


    就各國全力斡旋“東婆羅洲危機”的緊要關頭,日本空軍與澳大利亞空軍幾內亞島上空發生戰鬥,各自損失戰鬥機若幹,這進一步使局勢複雜起來,不過就這個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隻要荷蘭政府同意東婆羅洲地區首先實現停火,那麽中國政府將勸說“有關方麵”走到談判桌前,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這一建議得到了歐美各國的一致讚同。


    1938年3月19日,荷蘭宣布單方麵停火,同一日,蘭芳也宣布東婆羅洲地區實現停火,並宣布將派特使參加北京舉行的停戰談判,由於當時德**隊悍然開進奧地利,德奧合並成為歐洲各國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英國、法國均對北京舉行東婆羅洲危機調解談判沒有異議,3月26日,談判正式開始,直接衝突雙方荷蘭與蘭芳是談判的主角,中國、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等國作為觀察員列席會議。


    停戰談判進行了一個多月,直到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爆發了“五月危機”,荷蘭政府才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的“勸說”下接受了中國、日本聯合提出的解決方案,根據這個解決方案,東婆羅洲地區將被劃分為四塊“主權區”,荷蘭政府保留一塊繼續作為東印度殖民地,當地華人取得一塊作為未來建國的領土,日本僑民也取得一塊作為“自治地區”,而當地的土著居民也得到一塊領地,至於是自治還是**建國,則要看隨後舉行的全民公決的結果而定。


    毫無疑問,如果這個解決方案被荷蘭政府完全接受的話,那麽荷蘭將再次輸得一塌糊塗,不僅將丟失大片殖民地,而且也將歐洲一蹶不振,這個解決方案立即荷蘭國內引起了一場政治危機,荷蘭國內的右翼激進勢力民族主義的狂熱反彈情緒中實力大增,荷蘭的納粹運動已變得不可遏製,麵對危機,荷蘭女王拒絕終和議上簽字,荷蘭議會也宣布將“精神上”抵抗到底。


    於是,北京會議所取得的和談成果就此付諸東流,東婆羅洲的戰爭再次開始,毫無懸念的,兵力、兵器上全麵不占優勢的荷蘭軍隊根本無法奪取戰場主動權,而隨著中日兩國海軍聯合艦隊的海上封鎖行動的開始,荷蘭海軍對蘭芳海軍的微弱優勢也立刻喪失了,隨後的為時一個半月的戰爭中,荷蘭東印度殖民軍幾乎全軍覆沒,除了少量軍隊成功撤往英屬殖民地之外,其它的荷蘭軍隊要麽被消滅,要麽被俘虜,到了1938年6月底,荷蘭軍隊有組織的抵抗實際上已經被瓦解了,東婆羅洲終於“擺脫了殖民統治”。


    “擺脫了殖民統治”,這句話是中國總統對日本記者講的,而且就像總統先生承諾的那樣,中國並沒有取代荷蘭成為東婆羅洲的“主人”,而且也勸說日本政府打消了這個念頭,戰爭結束之後,中國邀請美國、蘇聯、日本參加了一場天津舉行的高級別會議,並利用這個會議通過了“天津方案”,根據這個方案,東婆羅洲的戰後地位問題得到了解決,這一地區將成立若幹個**的主權國家,按照當年巴黎和會的“民族自決”原則建國,由當地的居民自行決定歸屬。


    隨後的半個月時間裏,“天津方案”迅速得到了執行,東婆羅洲地區出現了兩個“**主權國家”,一個歸日本“指導”,一個歸蘭芳“指導”,而且這兩個國家宣布建國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同時宣布參加由中國主導的那個旨建立“亞洲統一市場”的經濟體係的談判,這個“亞洲統一市場”是排他性的,就連美國也被排斥市場之外,直到這時,美國政府才意識到被人利用了,於是,珍珠港的美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數量變得多了。


    “毫無疑問,‘天津方案’的出現,宣告了一個舊時代的終結,這個方案無疑是鼓勵亞洲乃至非洲的民族主義分子采取‘果斷行動’,以擺脫舊殖民體係的桎梏,這個問題上,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無能為力,美國巴黎和會上試圖達到的目的現由中國達到了,歐洲殖民體係行將崩潰,一個由中國主導的亞洲經濟殖民體係即將建立,即使是美國,也遭到了羞辱和愚弄。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我們都將看到歐洲舊殖民體係的徹底終結,不僅如此,歐洲本身也正處於危機之中,或許,一場戰爭正逼近,帝國是否能夠這場戰爭中幸存下來呢?我個人持謹慎立場。”


    以上,是人稱“英國好人”的英國首相張伯倫英國下議院的一段演講,或許,可以從這段演講裏看出英國政府東婆羅洲危機之後的一種強烈的危機感,也正是這種危機感迫使英國政府開始認真反思亞洲的殖民政策,現的事實已非常清楚,要麽英國主動給予亞洲殖民地“自治權”,要麽就等著亞洲出現一位“解放者”,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主動權並不完全掌握英國政府手裏,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都有虎視耽耽的目光盯著英國盤子裏的這些殖民利益。


    “解放者”的號角已經吹響,亞洲的“解放”還遠麽?戰爭的腳步還遠麽?這些問題,連張伯倫首相自己也答不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