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宅廬陰謀(下)


    向各國武官、大使以及意大利密使介紹印度洋海戰詳細經過的是一名來自總參謀部的海軍上校,他手裏的戰況報告直接總結自那支仍舊遊弋孟加拉灣一帶的中國海軍特混艦隊拍發回來的加密電報,這份報告裏,戰鬥的經過被文字忠實的記錄下來,英國海軍的哪艘軍艦是什麽時間遭到攻擊的、什麽時間沉沒的,這些細節都很清楚。


    根據這份戰報的內容來看,那場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皇家橡樹”號、“羅德尼”號先沉沒,接著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那艘剛剛建成服役不到半年的式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而隨後的補充攻擊中,英國皇家海軍的重巡洋艦“埃克塞特”號、“坎伯蘭”號,輕巡洋艦“阿賈克”號、“艾基利斯”號也都遭到致命攻擊,並向印度撤退的途中相繼沉沒或者擱淺,而中國海軍特混艦隊卻沒有一艘作戰艦艇沉沒,但是損失了一些作戰飛機和飛行員。


    毫無疑問,根據這份戰報,英國的印度洋分艦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經過這場海戰之後,印度洋的海軍力量對比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而整個世界局勢也會隨之發生劇烈變化,為重要的是,各國武官看來,這場海戰的結果表明,未來的海上衝突中,航空母艦和海軍航空兵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或許戰列艦真的應該退出曆史舞台了。


    日本、德國、意大利,這三國政府都強烈的期盼著世界局勢的劇烈變化,而這些聆聽戰報的武官、大使們看來,或許現,就是各國“爭取主動”的佳時機了,必須趁著這個機會重確定世界利益的分配方式和遊戲規則,誰敢阻止各國的行動,誰就是各國的共同敵人。


    “共同敵人”,這句話是意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先生戰報通報結束之後所說的原話,據他說,這是轉述意大利領袖墨裏尼的原話,而且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場的德國、日本大使和武官的一致讚同,他們向中國的總統先生望了過去,卻發現總統先生隻是靜靜的聽著,並沒有就這個“共同敵人”的說法發表意見。


    “總統先生,您看來,如果中國、日本、德國、意大利能夠團結起來的話,能不能一舉結束目前國際利益分配的不合理現狀呢?”


    或許是見總統先生有些高深莫測,齊亞諾先生開始拐彎抹角的談起了四國結盟問題,他的這幾句話非常露骨,也非常動聽,這使座的各國大使和武官都豎起了耳朵,急切的想聽聽總統先生是什麽立場。


    “如果這四國團結起來的話,接下去的恐怕就是一場世界範圍的戰爭了。諸位,你們做好迎接這場全球衝突的準備了麽?”


    趙北並沒有直接回答齊亞諾的問題,而是單刀直入,將話題引申到全球戰爭的問題上,根據他的“曆史經驗”,日本、德國、意大利這三國元首和政府都不排斥通過一場戰爭解決政治上的和經濟上的全麵危機,但是趙北同時也很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這三個國家政府真正想要的東西,實際上開戰之前,各國政府都曾樂觀的認為一旦向某一強國開戰,其它的“既得利益國家”尤其是美國不會冒著全麵戰爭的危險而與它們對抗,但是事實證明它們想錯了,於是,納粹德國不得不再次麵對兩線作戰的困境,而日本帝國也被陷入一個所謂的“abd包圍圈”中難以掙脫,就連自信滿滿的意大利“領袖”也被國王和人民拋棄,終懸屍街頭,成了曆史嘲弄的跳梁小醜。


    值得一提的是,墨裏尼後來被政變掀翻,這其中就有他的女婿、意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伯爵先生的一份力量,而且後來他也為他的這個“背叛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意大利上演了一幕翁婿反目的曆史劇,根據這個史實來看,趙北倒是不相信齊亞諾是堅定的主戰派。


    齊亞諾是不是堅定的主戰派,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趙北現確實需要一場世界大戰,但是這場世界大戰必須按照他的意誌爆發,而不能再按照曆史上的軌跡運行。


    曆史已經雄辯的證明,保衛自己的利益麵前,沒有誰、沒有哪個國家會保持冷靜,此次趙北之所以急著挑起中英戰爭,目的就是為了趕世界大戰全麵爆發之前搶先動手,而且特意扛上一麵“解放亞洲”的旗幟,就是為了道義上占據製高點,然後,他就急切的等待著世界局勢的急轉直下,現,他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


    這就是趙北現的戰略,一方麵與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軍國主義日本保持距離,但是另一方麵,他需要這些好戰國家為他分擔戰爭壓力,讓它們為中國充當某種意義上的炮灰。


    中國與英國的戰爭是一場“亞洲解放之戰”,至少亞洲,這場中國挑起的戰爭道義上占據著製高點,而此時,如果德國、意大利、日本也發起戰爭的話,無論它們的口號和借口是什麽,中國已經提前亮明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解放亞洲”、“砸碎殖民枷鎖”,那麽,如果德意日三國也以“砸碎殖民枷鎖”、“解放殖民地”為借口發動戰爭,它們就是鸚鵡學舌,中國的風頭不會被它們蓋住,如果德意日三國不以此為借口的話,那麽即使以後它們戰敗,中國也與這些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撇清了關係,以後也沒有誰敢對此指手畫腳,有利於國家戰略的進一步展開和實施。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能夠理解趙北的戰略:先挑戰英國,如果法國不動,則不理會法國,如果法國政府終決定站英國政府一邊向中國宣戰,那麽再吞掉法國東南亞地區的勢力範圍,如果手頭力量不足的話,攻擊法國的時候或許可以拉上日本,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日本不能對原法屬殖民地實施直接的軍事殖民統治,而隻能通過經濟手段獲取利益。


    如果日本也加入了戰爭,那麽歐洲也應該快陷入戰爭之中,這就需要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協助,隻要歐洲戰爭爆發,英國和法國亞洲的抵抗將被迅速瓦解,屆時,中國將適時恢複“中立”局麵,同時開始接收英國和法國留下的亞洲遺產,並認真將之經營下去,如果可能的話,中國還將利用歐洲的戰爭獲取戰爭紅利,甚至分享戰後的勝利果實。


    這就是趙北的“亞洲戰略”,此次對英戰爭也正是為了服務於這一戰略,這個戰略也直接關係到中國的全球戰略,是決定未來若幹年中國世界角色的關鍵一步。


    但是戰略構想與戰略實施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國際形勢隨時都變化之中,美國會不會提前參戰?法國政府如何接下來的中英戰爭中選擇立場?日本政府會不會聽從中國政府的勸告不中英戰爭期間去碰澳大利亞?……這一切都是未知數,需要趙北謹慎的部署戰略和小心翼翼的行動。


    昨天下午,就趙北為特混艦隊擊敗英國印度洋分艦隊而高興時,美國駐華大使向外務部遞交了一份外交備忘錄,而根據這份措辭“不怎麽委婉”的外交備忘錄的內容來看,美國政府對於英國海軍印度洋北部海域的戰鬥失利感到非常震驚,麵對一場很可能是“又一場黃禍”式的中英戰爭,美國政府決心拉英國一把,於是提醒中國政府,東南亞問題上,美國政府“也擁有相當的發言權”,並且再次提出斡旋建議。


    美國政府的這份外交備忘錄到底意味著什麽呢?趙北有些擔心,他倒不是擔心美國實施什麽貿易製裁或者原料禁運,這方麵中國不是“曆史上”的日本,這一招對中國不起作用,趙北真正擔心的其實還是美國部署太平洋上的艦隊。


    現的太平洋海軍力量對比非常微妙,日本海軍實力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實力,但是由於日本已經擁有南洋的大片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有來自南洋的石油、錫礦、橡膠、鐵礦的充足供應,而且也不必苦心經營東亞大陸,日本的工業和農業已不像“曆史上”那樣嚴重依賴美國、歐洲的供應,這樣一來,日本海軍還會不會冒險偷襲珍珠港呢?這也是一個未知數,而且是一個變量,趙北的戰略必須把這一點也考慮進去。


    為重要的是,現的歐洲尚未開戰,歐洲各國雖然對德國的擴張勢頭非常擔心,但是隻要德國的裝甲部隊一天沒有越過德波、德法邊境線,那麽歐洲強國就還有餘力支持英國、法國、美國的立場,為重要的是,因為趙北對曆史的幹預,這個時空位麵,蘇聯已經與英國、法國簽訂了一份共同防禦條約,而且現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兩國政府也謀求加入這一共同防禦條約,這樣一來,德國是否還有勇氣首先發動進攻呢?如果德國不動手,意大利又會等到什麽時候才會向歐洲戰火裏添加燃料呢?


    這就是趙北現必須麵對的國際形勢,這個形勢遠比“曆史上”的形勢要複雜得多,趙北必須謹慎中大膽的邁出腳步,策動一場全球衝突,爭取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提前點燃,為他的戰略服務。


    如果這個陰謀策劃成功,那麽前不久歐洲發生的“慕尼黑陰謀”就算不上什麽了,或許,可以將這個陰謀稱之為“宅廬陰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