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1940年(下)


    既然與美國的談判不現實,而同時中國政府又不願意與***締結同盟條約,那麽***政府隻能退而求其次,隻要中國即將爆發的日美戰爭中保持中立,那麽***軍部就有把握阻止美國向亞洲投送部隊,畢竟,自從放棄了“北進戰略”之後,***已將大部分的財力和精力投了海軍建設上,現的***海軍,雖然總體實力尚不及美國,但是必須考慮到美國不可能歐洲戰爭結束之前將大西洋艦隊調到太平洋方向,那麽,現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實力就不足以控製住太平洋的製海權,而如果無法掌握製海權,就不可能向太平洋島嶼和澳大利亞投送地麵部隊,那麽,美國政府對***宣戰之前就必須謹慎行事,如此一來,將很有可能避免日美戰爭,即使爆發戰爭,或許也可以逼迫美國簽訂一份對***有利的停戰協定。


    從心裏講,***政府是不希望與美國開戰的,美國的工業實力遠不是***可以相比的,除非能夠拉上中國,否則的話,***希望永遠也不要與美國開戰,但是問題於,這個主動權並不掌握***手裏,而是掌握美國手裏,並且部分的掌握中國手裏,隻要中國站出來對美國說“不準進攻亞洲國家”,那麽美國肯定不會輕易的挑起日美戰爭,那麽***也就不必製訂什麽先發製人的進攻方案了。


    可是問題於,“亞細亞解放陣線”的宗旨是不支持殖民戰爭的,這個國際組織反感軍事殖民,所以,***不大可能得到這個國際組織的軍事幫助,而宣布“解放澳大利亞”似乎也不現實,因為澳大利亞本來就是一個***主權國家,雖然它名義上是英聯邦的自治領,但是實際上,從二十世紀初開始,澳大利亞人就可以自行決定國防與外交政策了,這與緬甸、馬來亞等亞洲殖民地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也不能適用“反殖民集體自衛原則”。


    讓***政府稍稍寬心的是,中國政府一直堅持中立立場,對日政策是非常“友好”的,不僅繼續向***出口大量工業品和原料,而且日美爭端中始終扮演著一個“和事佬”的角色,勸說美國政府息怒,也勸說***政府不要過激,雖然那些中國雷達、戰鬥機引擎都是***政府用真金白銀從中國商人手裏換來的,而且價格也高,但是這並不妨礙***政府對中國政府感激涕淋,隻要中國不對***實施工業品和原料禁運,***就有把握美國主動挑起戰爭之前做好準備,一舉解決掉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畢竟,一時的安全不能保證長久的安全,***與美國之間的分歧是國家戰略和國家利益的分歧,對於***政府而言,換取***的有效手段就是消滅敵國發動戰爭的想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或許可以迫使美國簽訂一份和平條約。


    當然,關於***政府的“先發製人”的立場,多數中國人並不清楚,許多中國平民是通過報紙和電台的報道,了解到了美國與***之間的爭端正升級,而對此局麵,中國政府也有所行動,前段日子,外務部已經正式向中國國民發出旅遊警告,勸說國民暫時不要前往美國領土、***領土旅行,並且已召回了留學生和僑民。


    張宜武的小舅子就是收到中國駐檀香山領事館發布的旅遊警告之後才離開夏威夷並返回中國的,同一飛機的中國乘客中一多半都是同樣的回國原因,雖然戰爭期間,敢出國旅行的中國公民確實不多,不過現的夏威夷群島上確實也有幾百名中國人,他們不是遊客就是商務旅行客,相比坐輪船,還是飛機安全,畢竟那都是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海空軍的戰鬥機確實不敢攻擊,美國則尚未參戰,隻是派出軍艦太平洋上到處晃悠,這個時候出國旅遊,那玩的就是一個心跳,至於商人,即使戰爭爆發之後,該出國的還是必須出國,因為這關係到口袋裏頭的鈔票。


    中國與美國之間早已有定期航班往來,夏威夷就是中轉站,考慮到飛機必須飛躍太平洋,所以,直到現,執行中美航線任務的仍然是大型水上飛機,這種飛機也由中國飛機製造企業製造,可坐旅客五十人,是世界上先進的旅客機之一,美國本土航空公司也裝備了這種飛機。


    張宜武就坐航空港休息室裏,與這幾位闊佬出身的業餘飛行員談論目前***與美國的外交糾紛,眾人談得投機,直到下午兩點整,當機場廣播通知航班即將抵達機場降落的消息之後,張宜武才與這幫對他很是仰慕的業餘飛行員握手道別,趕去航空港接他的小舅子。


    雖然是水上飛機,但是擁有起落架,可以陸上跑道降落,張宜武現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空港的大廳裏等待,這裏雖然沒有空調,很熱,但是好也有電視機,可以看看電視。


    現,國內的電視廣播係統已經全麵鋪開了,就連偏遠的中亞地區也建立起了電視台,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電視廣播投入商業化運營的國家,而且電視機的銷售價格已可為中產階級接受,僅去年下半年,國內廠商的電視機總銷量就達二十萬台,而中英兩國的和平協議簽署儀式也正是通過電視台進行播放的。


    電視廣播事業的商業化推廣上,雖然中國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但是這並不代表著電視廣播就是電影院的簡單複製,實際上,由於總統先生的親自幹預和建議,中國的商業化電視台從開播之初起就開始利用商業廣告贏利了,而且,為了信息的共享,各地方電視台也組建了一個聞共享同盟,不僅國內的聞可以迅速得到轉播,而且國外的聞也可以幾天之內通過熒幕廣播到所有建有電視台的城市。


    相比收音機,人們願意收看電視,一些收入不高的人家甚至取消了購買收音機的計劃,以便攢錢購買電視機,這直接影響到了收音機的銷路,悄然之間,一場產業革命迅速進行,許多原本生產收音機的廠商開始轉產電視機,這進一步加劇了競爭,同時降低了電視機價格,但卻提高了電子技術人員的工資水平,所有的電視機工廠老板都希望將好的電子技術人員招入麾下創造驚人利潤,實際上,現已經有電子企業重金懸賞征求可以取代電影膠卷的發明了,這些企業的老板希望能夠出現一種像盒式錄音帶那樣的圖象和聲音存儲裝置,以便製造一種可以為家庭服務的“袖珍電視台”。


    作為一名海軍航空兵中校軍官,張宜武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買得起電視機,但是遺憾的是,駐地遠離大城市,收不到電視信號,所以他也很少看電視,平時收聽收音機,也多半是收聽聞廣播。


    現,機場電視裏播放的就是地方電視台播送的國際聞,關注的重點依舊是歐洲局勢,就前天,德***隊和蘇聯軍隊同時進攻波蘭,目前,華沙已經被包圍,而且正遭到德國空軍的轟炸,而就今天,根據電視台從國家電台收聽到的廣播消息,蘇聯政府已經正式宣布退出《倫敦共同防禦條約》,也就是說,蘇聯不再是英國的同盟國了,不再承擔對德國作戰的軍事義務。


    這條國際聞引起了張宜武的注意,他是軍人,一向重視軍事方麵的消息,蘇聯和德國分別由東西兩個方向夾攻波蘭的消息他昨天就已經空軍基地聽說了,但是蘇聯政府宣布退出《倫敦共同防禦條約》的消息他是剛剛才知道,說句實話,他非常驚訝,得知蘇聯進攻波蘭的時候,他還一度認為這是蘇聯政府擴展戰略邊疆的必要舉動,目的是為了國土之外迎擊德***隊,但是現,如果電台和電視台的消息是準確的話,那麽,恐怕蘇聯政府的用意不是迎擊德***隊那麽簡單。


    “難道蘇聯準備與德國和解了麽?”


    張宜武非常迅速的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國際局勢,然後得出了這個結論,這也可以理解,去年夏天之前法國就投降了,《倫敦共同防禦條約》強的三個成員國中隻剩下了英國和蘇聯,雖然波蘭、挪威等歐洲小國也是這個共同防禦條約的簽字國,但是這些國家要麽已經被德國控製,要麽被德國的軍事勝利嚇得不敢動彈,這種情況之下,《倫敦共同防禦條約》基本上就隻能依靠英國和蘇聯苦苦支撐,再加上一個站後頭的美國,但是即使如此,英國的戰略頹勢已無法扭轉,英國政府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將首都遷往加拿大的事情,這種情況之下,蘇聯政府或許是看到了德***事力量的強大,但是可能的原因是擔心遭到德國、中國的兩麵夾擊,於是,蘇聯政府或許認為可以改變敵視德國的政策,與德國和平相處,而共同進攻波蘭或許可以看作是雙方友好合作的一個典範,畢竟,幾年之前,蘇聯與德國的關係還是相當密切的,蘇聯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糧食和石油,而德國則協助蘇聯改進那些陳舊的空軍裝備。


    蘇聯政府未必是真心與德國和解,這或許隻是緩兵之計,蘇聯確實需要備戰的時間,伊朗軍事政變事件引起亞洲各國普遍敵視,這直接打亂了蘇聯的備戰計劃,讓蘇聯政府一時手忙腳亂起來,這種情況之下,蘇聯選擇與德國暫時和解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麵,納粹德國也向蘇聯展示其“和平誠意”,一方麵停止了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拉攏,另一方麵則加緊對英國實施空襲,並揚言派遣陸軍登陸英國本土,這也是告訴蘇聯,德國沒有入侵蘇聯的計劃,德國的目標就西歐,德國甚至沒有染指東歐的企圖。


    一個不願打無準備之仗,一個口蜜腹劍,蘇聯與德國或許就是這麽勾搭上的。


    張宜武認為他的這個分析相當靠譜,剩下的就要看蘇聯和德國近期之內是否會簽訂和平相處的條約了,不過同時,張宜武也覺得蘇聯政府背棄盟友的行為太不地道,而德國也未必值得信任,這兩個居心叵測的國家能否保持長久和平,確實值得懷疑。


    蘇聯是擔心遭到德國、中國兩麵夾擊,所以選擇與德國和解,但是納粹德國呢?納粹德國又是出於什麽原因而與蘇聯合作進攻波蘭呢?張宜武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德國正急著橫掃東南歐,目前東南歐地區的局勢確實非常值得德國冒險。


    就前段時間,南斯拉夫王國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親德國的攝政王被政變集團逮捕,這使南斯拉夫陷入混亂,德國政府擔心親英派掌握南斯拉夫政府,也擔心意大利從中漁利,這種背景之下,如果換了張宜武是德國政府首腦的話,他也會選擇立刻進攻南斯拉夫的,如果控製了南斯拉夫,不僅可以將意大利排擠出東南歐,而且還可以促使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集團。


    張宜武越想越覺得他的分析是正確的,接下來就看局勢是否按照他的推測發展了,不過他站電視機前分析的這片刻工夫,那架從檀香山過來的飛機已經機場跑道上降落了,想起小舅子夫婦或許正走下飛機,張宜武這才結束了他的國際形勢分析,匆匆趕去接他的那位小舅子。


    張宜武的小舅子就是季良才,他是陸軍中將季雨霖的小的兒子,與張宜武一樣,也參加過“亞洲解放之戰”,而且戰爭期間立下一件奇功,他指揮他的一個坦克偵察連擊沉了一艘英國驅逐艦,這個戰績是那樣的耀眼,一下子就使季良才成了中國陸軍裝甲部隊裏的明星,不僅這軍銜跳到了少校,而且還使季良才成了裝甲兵的形象代言人,實際上,季良才的那位婚夫人就是一位采訪過他的報社女記者。


    不過,身為季大英雄的姐夫,張宜武可是很清楚坦克大戰驅逐艦的真相,如果不是當時那艘英國驅逐艦被空軍轟炸機炸傷的話,季良才是不可能得到攻擊它的機會的,應該說,季良才的戰功中有空軍的一半功勞,隻不過是出於宣傳的需要,軍方宣傳部門才刻意省略了空軍的作用,結果這功勞就都成了季良才的了。


    既然是中國裝甲兵的形象代言人,那麽季良才就沒少上報紙和電視,這曝光率太高也有些麻煩,為了避免被過於熱情的青年包圍要簽名,季良才特意戴了頂很大的遮陽帽,並將帽簷壓得很低,這樣一來,張宜武好不容易才人群裏找到他。


    不過張宜武顯然對小舅子的奇特打扮不感興趣,見了麵之後,就將一封電報交給了季良才。


    “這是老泰山叫我轉交給你的電報,你仔細看看。”


    “什麽?立即回部隊?你不是開玩笑吧?姐夫。即使是部隊叫我回去,也不該老爺子直接向我下達命令啊。”


    季良才吃了一驚,然後抬起頭看了眼姐夫。


    “跟你開什麽玩笑?這就是老爺子叫我轉交給你的電報,而且叮囑過,務必將你立即送往火車站,回部隊報到,要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麽會這裏接你?”


    張宜武一本正經的對季良才說了幾句話,然後扭過頭去,向小舅子的那位婚夫人歉意的一笑,說道:“見諒,這是軍令,我不敢不來。”


    “沒什麽,嫁給良才之前,我已知道軍***子必須承擔什麽了。”


    女記者笑了笑,然後問了張宜武一個問題。


    “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張宜武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可不知道。”


    說雖這麽說,不過張宜武的心裏倒是很有些讚同這個猜測,根據目前的日美關係、蘇德關係的走勢來分析的話,很難說中樞政府是不是正為一場的戰爭做準備。


    說句實話,張宜武並不希望中國立即卷入一場的戰爭中去,國家的經濟需要一段時間的恢複,而且國民也需要休養生息,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的理想是以戰止戰,而不是以戰養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