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四海”“四山”


    浩瀚大洋,廣納百川是它的氣概,驚濤駭浪是它的力量,沒人比得上它的氣概,沒人敢藐視它的力量。


    眼前的大洋似乎是沉睡,波瀾不驚,濤聲不響,海天一色,碧波蕩漾。


    這平靜的洋麵上,一支艦隊正鼓浪北行,蒸汽滾滾,鐵甲鏗鏘,這是一支以航空母艦為戰鬥核心的特混艦隊,戰鬥力的中堅是一艘滿載排水量三萬五千噸的攻擊型航空母艦,和這艘航空母艦一比,其它的軍艦簡直就是雄偉山峰跟前的小土坡,湊巧的是,這艘航空母艦的艦名就是一座山脈的名字:伏牛山。


    “四海”、“四山”,這就是中國海軍遠洋攻擊力量近期發展的目標,而目前,“東海”、“南海”、“渤海”、“黃海”已經進入現役,並且參加了實戰,而計劃目標中的“雪峰山”、“羅霄山”、“武夷山”現仍船台施工中,隻有“伏牛山”號完成了後的舾裝,並接受後階段的海試,實際上,現的“伏牛山”航空母艦戰鬥群隻是一個演習性質的艦隊,特混艦隊裏的那些軍艦其實隻是從各個艦隊裏臨時抽調來的。


    由於尚未正式入役,“伏牛山”號航空母艦的艦長也並不是正式艦長,而隻是代理艦長,隻是這位代理艦長的軍銜卻非常高,海軍中將,不是別人,正是沈鴻烈。


    沈鴻烈是特意從中東地區趕回國參加“伏牛山”號的海試的,以他的資曆和身份,代理“伏牛山”號艦長倒也合適,實際上,為了爭取這個位置,他甚至提前向中樞打了報告,所以,當“高加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沈鴻烈卻能回到國內,參加對“伏牛山”號的全麵測試。


    “四山”是同一級航空母艦,相比“四海”,“四山”的滿載排水量大,戰鬥力也強,相應的,造價也高,而為了保障這四艘式航空母艦的建造,中樞政府甚至推遲了一些公路發展計劃。


    現國際局勢非常緊張,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已經爆發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不可能絕對的置身事外,“高加戰爭”就是明證,也正因此,軍事裝備發展計劃就是目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實,初的海軍軍備發展計劃中,“四山”方案隻是備用方案,原先的方案實際上是“四嶽”方案,也就是“東嶽”、“西嶽”、“北嶽”、“南嶽”,這四艘超級航空母艦的設計滿載排水量是五萬噸,如果建成服役,它們將是這個時代有攻擊力的海上武器,但是也正是由於建造資金的問題,終“四嶽”方案被無限期推遲,取而代之的是“四山”方案,相比“四嶽”,“四山”的造價相對低廉,而且建造質量有保證,畢竟,冒進是不可取的。


    雖然中樞“摳門”,不過沈鴻烈已經對此非常滿意了,經過了這麽多年的“後娘養的”待遇,海軍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不久的將來,海軍將擁有八艘攻擊型航空母艦,這個實力雖不能排世界前列,但是至少,排進二流海軍強國的位置是足夠了。


    不過同時,海軍也堅持認為,八艘航空母艦還是不夠,畢竟,自從“亞洲解放之戰”結束之後,中國海軍需要保護的海域實是太遼闊了,就靠八艘航空母艦,確實有點捉襟見肘的味道。


    沈鴻烈也是這麽認為的,他保守估計,如果想長期占據印度洋優勢並太平洋取得與國力相稱的地位的話,中國海軍至少應該擁有現役航空母艦十六艘,而現,即使根據公開的資料來看的話,美國海軍也正加緊建造它的第十八艘航空母艦,而日本海軍也奮起直追,這是一場競賽,而這場海上力量的軍備競賽從“海軍假日”時期結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了,而當中英哈德角海戰結束之後,這一競賽就立刻變得白熱化了。


    “伏牛山”號航空母艦是青島船塢建造完工的,正式服役之前,這艘航空母艦也以青島為母港,而現,沈鴻烈正指揮這艘航空母艦返回青島港錨地,今天的海試任務完成得非常好,航空母艦的所有設備工作良好,如果說一定要找出什麽缺點的話,或許軍官艙稍稍狹窄了一些,不過考慮到“伏牛山”號那寬敞的機庫和彈藥庫,這點缺點也立刻被彌補了。


    現,航空母艦編隊已經航行到距離青島不遠的海域了,而就這時,正軍官會議室召集會議的代理艦長沈鴻烈中將接到了來自雷達室的報告,艦隊的正前方出現了一艘大型戰列艦,雖然還有幾艘小艦跟隨,但是相比之下,那艘戰列艦確實太過刺眼,因為它太大了,雷達屏上的發射信號讓雷達兵目瞪口呆。


    隻有一艘大型戰列艦,這不大可能是抱著敵意的敵**艦,不過出於謹慎,沈鴻烈還是決定親自登上艦橋看一看對方是什麽來頭,同時,前導艦隊中的驅逐艦也已前行一步查看。


    十五分鍾之後,那艘戰列艦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艦旗了,不出意料,那是一艘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同行的是幾艘巡洋艦、驅逐艦。


    “那艘軍艦還真是大。應該就是訪問青島的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


    沈鴻烈非常感慨,他已經認出了那艘日本戰列艦,正是“大和”級中的首艦,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海軍中排水量大、戰鬥力強的戰列艦。


    自從東北亞戰爭中戰敗之後,日本就改變了它的國家戰略,不再以東亞大陸為擴張方向,轉而向南,進軍東南亞和太平洋方向,並為此調整了軍費開支比例,大幅削減陸軍軍費,同時大幅增加海軍軍費,也正是這種情況之下,日本海軍的發展得到了充足的經費保障,雖然經濟危機導致日本國家財政困難,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日本海軍的發展計劃,實際上,“大和”號戰列艦正是經濟危機期間開始鋪設第一根龍骨的,那是1935年。


    從一開始,日本海軍就將“大和”號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列為重要的造艦計劃,甚至超過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這與日本海軍的作戰思路有些關係,日本海軍的作戰條令中,戰列艦並不是用來伴隨航空母艦作戰的,而是用於突擊敵方艦隊,搶戰t字陣橫列陣位,充分發揚火力與速度優勢,艦炮對決中擊敗對手。


    雖然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出現之後立刻就開始建造和研究航空母艦,但是由於傳統大艦巨炮主義日本海軍中影響太深遠,因此,日本海軍終決定平行發展海軍軍備,發展式航空母艦的同時,繼續追求戰列艦的強火力與快速度,而當海戰開始之後,就以航空母艦為海軍航空兵突擊基地,同時以戰列艦分隊突擊敵方艦隊,用雙管齊下的方式打得敵人措手不及。


    必須承認,這個戰術很理想化,它完全忽略了海軍航空兵技術上的飛躍式發展,當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實戰中顯示出巨大威力之後,日本海軍這才幡然醒悟,於是放棄了大艦巨炮主義,開始全力發展航空母艦戰鬥力量,不過那時“大和”號以及同級姊妹艦“武藏”號已經建造了一大半了,這種情況之下,日本海軍已經沒有信心將這兩艘超級戰列艦解體,隻能硬著頭皮建造下去,不過同時,考慮到“武藏”號進度比“大和”號慢一些,改造的難度低一些,因此,終,日本海軍決定繼續完工“大和”號戰列艦,同時將“武藏”號改建為一艘航空母艦,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七萬噸的超級航空母艦,這個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當“大和”號於1940年年初正式舾裝完畢並完成全部海試之後,“武藏”號卻還沒有完成艦體的建造。


    建造完工的“大和”號戰列艦是一艘真正的超級戰艦,艦體全長超過兩百六十公尺,艦寬超過三十八公尺,滿載排水量超過七萬噸,航速超過二十七節,是一個真正的龐然大物,而且其軍艦設施之豪華不遜於高級旅館,這艘戰列艦甚至擁有冰淇淋製造機,實際上,“大和”號經常充當日本海軍的高級招待所使用,也正因此,得了一個“大和飯店”的綽號。


    作為一名中國海軍將領,沈鴻烈時刻關注著鄰國日本海軍的一舉一動,當“大和”號開始建造的情報證實之後,他就開始集關於這艘超級戰列艦的所有情報,並且利用中日海軍互訪的機會近距離的仔細觀察過當時這艘仍建造中的超級戰列艦,終沈鴻烈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作為一艘戰列艦,“大和”號確實是讓人耳目一的,但是作為一艘戰鬥1940年代的軍艦,“大和”號就是一個海麵上移動的活動靶子,如果叫沈鴻烈指揮航空母艦編隊對其實施攻擊的話,他有信心幾個小時之內讓這艘超級戰列艦沉入海底。


    擊沉了那麽多艘英國海軍的戰列艦,沈鴻烈還真是沒有把“大和”號放眼裏,他隻是感慨,感慨陳舊戰術思想對日本海軍發展的拖累,如果日本海軍把建造“大和”號和“武藏”號的全部資金都拿去建造航空母艦的話,那麽今天的日本海軍將會是另一個樣子,而短期之內太平洋之上恐怕也沒有日本海軍的對手。


    要知道,僅僅一艘“大和”號的建造經費就相當於日本國家總預算的百分之三,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證明了日本海軍保守派強大實力的同時,也證明了戰列艦真不是普通的海軍裝備,也隻有島國才肯下這番心血傾注全力的建造,並以一種病態的心理去追求戰列艦的完美。


    相比之下,還是中國海軍明智,壓根就不將戰列艦作為海上作戰的中堅力量,目前所裝備的戰列艦多數是從日本廉價購買的舊艦,那些戰列艦數量很少,而且基本不參加一線作戰,隻是航空母艦編隊出擊時看家護院,伴隨航空母艦作戰的水麵艦艇的中堅力量實際上是重巡洋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