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燈泡盒子
那部機器的擺放地點工業區一家電子工廠的一間實驗室裏,值得注意的是,這間實驗室配套安裝了一整套製冷設備,可以使室內溫度保持幾攝氏度,不過當顧維鈞趕到實驗室並看到那部式機器的時候,這套製冷設備尚未正式啟動,因為機器還進行後階段的調試,負責調試的是天津、北京等地區幾所大學的讀研究生、博士生、碩士生,他們的導師也站一邊指導,協助他們工作的還有一些電子工廠的技術人員。
“少川,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將親眼目睹一個時代的到來,人類的大腦或許將從煩瑣而且枯燥的數學計算中得到解放。”
見了顧維鈞,趙北一番感慨,這使這位一直忙於國際事務的外務總長一時有些迷茫。
“這是一部什麽機器?聽總統意思,莫非是用來計算數學公式的?看上去,倒是有些像那種穿孔卡片機,那種機器,我倒是工商部統計司見到過,是一種機電計算機,運算速度很快。”
雖然是外務總長,不怎麽擅長學術問題,不過顧維鈞既然要與世界各國外交官打交道,這學識也必須淵博,所以他多少知道一些關於計算機器的曆史。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古代起就開始尋找用機器代替人腦進行計算的方法,並且都發明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機器,中國的算盤就是典型的代表,而西方,則是計算尺、手搖計算機,這些機器結構上很簡單,也隻能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算,無法處理複雜的數學公式計算,無法代替人類進行數據統計,時代發展,人類迫切需要找到的能夠進行複雜計算以及數據統計的式計算機器,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等到電力得到廣泛運用之後才可以。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電力運用已經非常廣泛,計算機器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一個的階段,數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發明了一種穿孔卡片機,這種機器與古老的機械式計算機大的區別是它可以進行數據分類,進行簡單計算並打印出計算結果,這就是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原始雛形,這種機電式計算機不僅被用於數學研究,而且也商業上得到了一些應用,但是由於其計算速度有限,而且“編程”複雜,運用前景實黯淡。
由於這種穿孔卡片機是一種純粹的機電計算機,它不能儲存自身的指令程序,所需計算程序全部依賴那些完全由人工紙帶上打出來的孔,可以想象,使用這種計算機並不比使用古老的機械計算機省力,唯一的優點是它可以統計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類,這對於現代社會的複雜性計算很有幫助,比如說各國的人口統計,或者商業調查。
顧維鈞也見過這種穿孔卡片機,而且,現他也看到了實驗室裏那部機器的一些設備,其中就包括了兩台看上去很像穿孔卡片機使用的紙帶打印機的機器,這些機器就是負責紙帶上打孔的,而這些打孔的工作過去一度由工作人員純手工完成,就像刺繡一樣。
顧維鈞揣測,眼前的這部機器是否就是那種穿孔卡片機的升級版本?不過同時,他也注意到,眼前這部機器的體積很大,幾乎占滿了那間實驗室,而那間實驗室差不多有一間教室那麽大,他們這些參觀測試的人也隻能站隔壁控製室通過一麵玻璃窗向實驗室裏張望,而實驗室裏的那部機器引人注目的零件莫過於那數不清的電子管了,看到那些組合金屬櫃子裏的電子管,顧維鈞好象明白實驗室為什麽要配套安裝冷氣設備了,電子管耗電量驚人,發熱量也同樣驚人。
“這是一部電子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代號‘神算子1號’。它並不是原始的穿孔卡片機的簡單升級,相比穿孔卡片機,‘神算子1號’計算速度快得多,它利用的不是機械邏輯,而是電子邏輯,它的“大腦”不再是簡單的齒輪、棘輪,而是一根一根的電子管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邏輯電路係統,依靠這個耗電量驚人的電子邏輯係統,這種計算工具可以完成人腦無法迅速完成的複雜的數學計算,而其計算結果不僅可以為國防事業服務,而且也可以為國民經濟服務,甚至可以用來計算天氣變化情況,當然,目前的電子計算機還達不到計算天氣變化的要求。”
趙北為場的所有人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高科技畫卷,讓人憧憬不已,不過同時也讓顧維鈞聽得有些迷糊,數學原理本就非常複雜,再加上那些專業名詞,像什麽“邏輯電路”,這就不是顧維鈞這個外務總長可以輕鬆理解的了,不過有些東西顧維鈞還是可以聽明白的,“為國民經濟服務”,確實,他工商部看到的那些穿孔卡片機就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算盤已經很難勝任經濟活動的需要了,而製訂經濟政策是離不開準確的統計數據的。
實際上,“神算子1號”是目前世界電子科技的尖端產品之一,它標誌著人類的計算工具從機械式跨越到電子式,這相當於從人力時代跨越到蒸汽時代,這台電子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邏輯電路進行計算的計算工具,它的計算速度非常快,它一天的計算量基本上相當於多名專業人員使用計算速度快的機械式計算機計算一年的計算量。
這台電子計算機擁有一萬五千根電子管,由於電子管太多,發熱量太大,需要專門的空調係統為這台電子計算機散熱,它很笨重,但是不可否認,它代表著未來。
“神算子1號”的研製不僅是中國電子工業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必然結果,參與該項研製工程的基本上都是來自國內各個高校的頂尖專業人才,他們所參考的理論不僅有外國的,而且也有中國的,這些年以來,中國高校從來沒有放鬆過基礎科學研究,即使是為枯燥的數學和邏輯學。
由於計算機工程從研製之初起就采用了好的電子管設備,直接加速了這台電子計算機的研製進度,從1933年研製計劃啟動,到現,用了不過七年時間,這台電子計算機就從實驗室裏走了出來,出現了公眾眼前,實際上,這台全概念的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初衷並不是為人口統計、火車時刻表製訂服務,它的研製目的就是直接為軍事服務,這台電子計算機是用來計算火箭彈道的,並且可以為核能研究服務。
實際上,“神算子1號”的前身早1936年就投入了實驗室試用,那時候,“電子計算機”還是一個軍事機密,相關部門的文件中有特別的代號,叫做“燈泡盒子”,它就是為火箭基地與核能基地服務的,而且,相關內幕直到“神算子1號”公眾麵前露麵也一直被嚴格的保守著秘密,沒人知道“神算子1號”實際上就是“燈泡盒子”的升級版,也沒人知道“燈泡盒子”一直為中國的火箭事業與核能事業辛勤的工作。
當然,今天公開展示僅僅隻是一次小範圍的展示,公眾代表隻有天津當地的實業界人士和學術界翹楚,以及少數幾名記者,他們將成為第一批親眼目睹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商業化電子計算機整個運算過程的平民,而作為比對,現場還有一幫數學專業的大學研究生操作各種計算工具與“神算子1號”進行比賽,而題目則由場的幾位數學係教授現場出題。
很快,實驗室裏的技術人員完成了對計算機的全部調試工作,隨即撤出實驗室,而那兩台分別負責輸入計算數據和輸出計算結果的紙帶打孔機則被挪出了實驗室,擺了隔壁這間控製室裏,就公眾代表們的眼前展示。
“機器啟動。”
一名現場的項目負責人很快下達了啟動計算機的命令,經過幾分鍾預熱以及必要的計算測試,很快,“神算子1號”做好了比賽準備,而那些坐算盤、手搖計算機、機電計算機前的研究生們也摩拳擦掌,準備與這部“電子大腦”進行一番較量。
“這是題目,請總統過目。”
一名數學係教授將幾張信箋呈給總統,這就是比賽的題目,趙北隻看了一眼,就點了點頭,信箋上寫的到底是什麽題目,他這個總統是看得莫名其妙,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的好心情,一聲令下,比賽立刻開始了。
那幾名負責操作“神算子1號”的大學研究生接過題目,迅速開始麻利的為計算機編製程序,其實就是拿打孔機為紙帶打孔,眾人都接受過嚴格訓練,也參與了計算機的研製,速度也是相當快,不過就眾人忙著紙帶上打孔的時候,對照組的那些大學生們已經開始那些古老的計算機器上進行計算了,這使旁觀的那些公眾代表都有些提心吊膽,明明對手已經開始計算了,可是“神算子1號”卻仍不緊不慢的往機器裏輸入程序,而根據項目負責人的介紹,“神算子1號”現還沒開始計算。
很快,那些對照組的人相互配合,迅速完成了第一道簡單題目的解算,而“神算子1號”的操作人員還那裏打孔呢,看到這一情景,連顧維鈞也是滿頭的汗。
終於,當對照組進行第二道題的解算之後,“神算子1號”終於輸入了全部計算程序,隨即開始了計算。
眾人本以為這個計算過程或許需要那麽十多分鍾的時間,但是讓多數人感到驚訝的是,僅僅一分鍾後,“神算子1號”的操作員就報告,計算機已完成全部公式的解算,而且結果已經打印了紙帶上。
看著那長長的紙帶上密密麻麻的孔,公眾代表們是完全無法理解那到底是什麽,不過很快,操作員們將這些二進製的數據轉換成了數字和符號,於是,“神算子1號”的計算結果就呈現眾人眼前。
一共十五道題,“神算子1號”隻用了一分鍾就完成了計算過程,而那邊的對照組卻仍未完成第二道題的解算。
驚訝之後,就是一陣掌聲,雖然計算機的計算結果還需要驗證,但是眾人已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這畢竟是一個時代的開端,場的人士中多半都是實業界和學術界的精英,他們很清楚電子計算機意味著什麽,人類社會發展速度越快,對數據的要求就越高,從工業和商業的信息管理到國家經濟政策的製訂,從科學研究的計算到軍事技術的研究與發展,都需要處理大量而且複雜的數據,僅靠手工計算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實際上,計算機技術的飛躍式發展也正是適應了時代需要的結果,就像當年從水力紡織機到蒸汽紡織機的飛躍。
“總統先生,這種電子計算機是否會立即投入商業化銷售呢?”
一名大學教授好奇的詢問,這也是場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此事交由工商部討論,何時商業化,還要看成本能否降下來。不過我個人認為,商業化將極大的促進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隻有使計算機廣泛的滲透到社會生活乃至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計算機才會成為下一個技術發展的重點,就像是電視機一樣,它不僅能為國民帶來娛樂,而且也可以促進國家工業的升級換代。”
總統先生一番話,讓場的人頗覺合理。
“迅速商業化的話,是否會導致機密泄露呢?現世界局勢可是不太平,這種計算機既然有這麽大的用途,很難保證不被外國政府或者軍方利用來發展軍事武器。”
顧維鈞提醒了一聲,身為外務總長,對於國際形勢發展總是特別敏感的。
外務總長的這幾句話也引起了眾人的擔心,於是議論紛紛,有人甚至建議總統,立刻宣布該項技術為國家機密,從現起,實驗室處於高度保密狀態,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簽署一份保密文件,承諾對此守口如瓶。
趙北卻是淡淡一笑,說道:“也沒那麽誇張。即使商業化,我們也可以通過‘技術出口管製’的方式進行規範,國內的大學、企業購買計算機需要工商部批準,而外國企業或者政府購買計算機,則需要中樞政府批準,再加上專利法,還怕外國偷咱們的技術麽?”
這話說得托大,有人表示不讚同,必須考慮到國際間諜的活動,以及被外國仿製的可能性,中國製造的帶渦輪增壓係統的航空發動機現已經被美國、英國成功仿製,兩國的航空工業水平正迅速向中國看齊,所以,一些公眾代表仍舊堅持將“神算子1號”列為國家機密。
但是這些人並不清楚的一個事實是,其實“神算子1號”並不是中國現所擁有的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實際上,這台計算機的技術已經落伍,而現,就中國西部的某座軍事基地裏,幾台代號“神算子2號”的電子計算機已經投入了使用,這種電子計算機比“神算子1號”為先進,它不再使用落後的紙帶打孔機作為程序載體和顯示設備,它采用了一種全的結構,技術上完成了一個飛躍,它不再是打孔機,而是磁帶機,所有的數據和程序都記錄磁帶上,操作人員不用再費事的將一個個的孔轉換為數據,而是直接通過屏幕監視器直觀的看到數據,並利用電子鍵盤輸入數據,由於采用了全技術,“神算子2號”一天的計算量相當於“神算子1號”一個月的計算量,這種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才是真正的國家級秘密技術,這種技術,趙北無論如何也不會賣出去的。
那部機器的擺放地點工業區一家電子工廠的一間實驗室裏,值得注意的是,這間實驗室配套安裝了一整套製冷設備,可以使室內溫度保持幾攝氏度,不過當顧維鈞趕到實驗室並看到那部式機器的時候,這套製冷設備尚未正式啟動,因為機器還進行後階段的調試,負責調試的是天津、北京等地區幾所大學的讀研究生、博士生、碩士生,他們的導師也站一邊指導,協助他們工作的還有一些電子工廠的技術人員。
“少川,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將親眼目睹一個時代的到來,人類的大腦或許將從煩瑣而且枯燥的數學計算中得到解放。”
見了顧維鈞,趙北一番感慨,這使這位一直忙於國際事務的外務總長一時有些迷茫。
“這是一部什麽機器?聽總統意思,莫非是用來計算數學公式的?看上去,倒是有些像那種穿孔卡片機,那種機器,我倒是工商部統計司見到過,是一種機電計算機,運算速度很快。”
雖然是外務總長,不怎麽擅長學術問題,不過顧維鈞既然要與世界各國外交官打交道,這學識也必須淵博,所以他多少知道一些關於計算機器的曆史。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古代起就開始尋找用機器代替人腦進行計算的方法,並且都發明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機器,中國的算盤就是典型的代表,而西方,則是計算尺、手搖計算機,這些機器結構上很簡單,也隻能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算,無法處理複雜的數學公式計算,無法代替人類進行數據統計,時代發展,人類迫切需要找到的能夠進行複雜計算以及數據統計的式計算機器,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等到電力得到廣泛運用之後才可以。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電力運用已經非常廣泛,計算機器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一個的階段,數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發明了一種穿孔卡片機,這種機器與古老的機械式計算機大的區別是它可以進行數據分類,進行簡單計算並打印出計算結果,這就是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原始雛形,這種機電式計算機不僅被用於數學研究,而且也商業上得到了一些應用,但是由於其計算速度有限,而且“編程”複雜,運用前景實黯淡。
由於這種穿孔卡片機是一種純粹的機電計算機,它不能儲存自身的指令程序,所需計算程序全部依賴那些完全由人工紙帶上打出來的孔,可以想象,使用這種計算機並不比使用古老的機械計算機省力,唯一的優點是它可以統計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類,這對於現代社會的複雜性計算很有幫助,比如說各國的人口統計,或者商業調查。
顧維鈞也見過這種穿孔卡片機,而且,現他也看到了實驗室裏那部機器的一些設備,其中就包括了兩台看上去很像穿孔卡片機使用的紙帶打印機的機器,這些機器就是負責紙帶上打孔的,而這些打孔的工作過去一度由工作人員純手工完成,就像刺繡一樣。
顧維鈞揣測,眼前的這部機器是否就是那種穿孔卡片機的升級版本?不過同時,他也注意到,眼前這部機器的體積很大,幾乎占滿了那間實驗室,而那間實驗室差不多有一間教室那麽大,他們這些參觀測試的人也隻能站隔壁控製室通過一麵玻璃窗向實驗室裏張望,而實驗室裏的那部機器引人注目的零件莫過於那數不清的電子管了,看到那些組合金屬櫃子裏的電子管,顧維鈞好象明白實驗室為什麽要配套安裝冷氣設備了,電子管耗電量驚人,發熱量也同樣驚人。
“這是一部電子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代號‘神算子1號’。它並不是原始的穿孔卡片機的簡單升級,相比穿孔卡片機,‘神算子1號’計算速度快得多,它利用的不是機械邏輯,而是電子邏輯,它的“大腦”不再是簡單的齒輪、棘輪,而是一根一根的電子管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邏輯電路係統,依靠這個耗電量驚人的電子邏輯係統,這種計算工具可以完成人腦無法迅速完成的複雜的數學計算,而其計算結果不僅可以為國防事業服務,而且也可以為國民經濟服務,甚至可以用來計算天氣變化情況,當然,目前的電子計算機還達不到計算天氣變化的要求。”
趙北為場的所有人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高科技畫卷,讓人憧憬不已,不過同時也讓顧維鈞聽得有些迷糊,數學原理本就非常複雜,再加上那些專業名詞,像什麽“邏輯電路”,這就不是顧維鈞這個外務總長可以輕鬆理解的了,不過有些東西顧維鈞還是可以聽明白的,“為國民經濟服務”,確實,他工商部看到的那些穿孔卡片機就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算盤已經很難勝任經濟活動的需要了,而製訂經濟政策是離不開準確的統計數據的。
實際上,“神算子1號”是目前世界電子科技的尖端產品之一,它標誌著人類的計算工具從機械式跨越到電子式,這相當於從人力時代跨越到蒸汽時代,這台電子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邏輯電路進行計算的計算工具,它的計算速度非常快,它一天的計算量基本上相當於多名專業人員使用計算速度快的機械式計算機計算一年的計算量。
這台電子計算機擁有一萬五千根電子管,由於電子管太多,發熱量太大,需要專門的空調係統為這台電子計算機散熱,它很笨重,但是不可否認,它代表著未來。
“神算子1號”的研製不僅是中國電子工業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必然結果,參與該項研製工程的基本上都是來自國內各個高校的頂尖專業人才,他們所參考的理論不僅有外國的,而且也有中國的,這些年以來,中國高校從來沒有放鬆過基礎科學研究,即使是為枯燥的數學和邏輯學。
由於計算機工程從研製之初起就采用了好的電子管設備,直接加速了這台電子計算機的研製進度,從1933年研製計劃啟動,到現,用了不過七年時間,這台電子計算機就從實驗室裏走了出來,出現了公眾眼前,實際上,這台全概念的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初衷並不是為人口統計、火車時刻表製訂服務,它的研製目的就是直接為軍事服務,這台電子計算機是用來計算火箭彈道的,並且可以為核能研究服務。
實際上,“神算子1號”的前身早1936年就投入了實驗室試用,那時候,“電子計算機”還是一個軍事機密,相關部門的文件中有特別的代號,叫做“燈泡盒子”,它就是為火箭基地與核能基地服務的,而且,相關內幕直到“神算子1號”公眾麵前露麵也一直被嚴格的保守著秘密,沒人知道“神算子1號”實際上就是“燈泡盒子”的升級版,也沒人知道“燈泡盒子”一直為中國的火箭事業與核能事業辛勤的工作。
當然,今天公開展示僅僅隻是一次小範圍的展示,公眾代表隻有天津當地的實業界人士和學術界翹楚,以及少數幾名記者,他們將成為第一批親眼目睹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商業化電子計算機整個運算過程的平民,而作為比對,現場還有一幫數學專業的大學研究生操作各種計算工具與“神算子1號”進行比賽,而題目則由場的幾位數學係教授現場出題。
很快,實驗室裏的技術人員完成了對計算機的全部調試工作,隨即撤出實驗室,而那兩台分別負責輸入計算數據和輸出計算結果的紙帶打孔機則被挪出了實驗室,擺了隔壁這間控製室裏,就公眾代表們的眼前展示。
“機器啟動。”
一名現場的項目負責人很快下達了啟動計算機的命令,經過幾分鍾預熱以及必要的計算測試,很快,“神算子1號”做好了比賽準備,而那些坐算盤、手搖計算機、機電計算機前的研究生們也摩拳擦掌,準備與這部“電子大腦”進行一番較量。
“這是題目,請總統過目。”
一名數學係教授將幾張信箋呈給總統,這就是比賽的題目,趙北隻看了一眼,就點了點頭,信箋上寫的到底是什麽題目,他這個總統是看得莫名其妙,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的好心情,一聲令下,比賽立刻開始了。
那幾名負責操作“神算子1號”的大學研究生接過題目,迅速開始麻利的為計算機編製程序,其實就是拿打孔機為紙帶打孔,眾人都接受過嚴格訓練,也參與了計算機的研製,速度也是相當快,不過就眾人忙著紙帶上打孔的時候,對照組的那些大學生們已經開始那些古老的計算機器上進行計算了,這使旁觀的那些公眾代表都有些提心吊膽,明明對手已經開始計算了,可是“神算子1號”卻仍不緊不慢的往機器裏輸入程序,而根據項目負責人的介紹,“神算子1號”現還沒開始計算。
很快,那些對照組的人相互配合,迅速完成了第一道簡單題目的解算,而“神算子1號”的操作人員還那裏打孔呢,看到這一情景,連顧維鈞也是滿頭的汗。
終於,當對照組進行第二道題的解算之後,“神算子1號”終於輸入了全部計算程序,隨即開始了計算。
眾人本以為這個計算過程或許需要那麽十多分鍾的時間,但是讓多數人感到驚訝的是,僅僅一分鍾後,“神算子1號”的操作員就報告,計算機已完成全部公式的解算,而且結果已經打印了紙帶上。
看著那長長的紙帶上密密麻麻的孔,公眾代表們是完全無法理解那到底是什麽,不過很快,操作員們將這些二進製的數據轉換成了數字和符號,於是,“神算子1號”的計算結果就呈現眾人眼前。
一共十五道題,“神算子1號”隻用了一分鍾就完成了計算過程,而那邊的對照組卻仍未完成第二道題的解算。
驚訝之後,就是一陣掌聲,雖然計算機的計算結果還需要驗證,但是眾人已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這畢竟是一個時代的開端,場的人士中多半都是實業界和學術界的精英,他們很清楚電子計算機意味著什麽,人類社會發展速度越快,對數據的要求就越高,從工業和商業的信息管理到國家經濟政策的製訂,從科學研究的計算到軍事技術的研究與發展,都需要處理大量而且複雜的數據,僅靠手工計算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實際上,計算機技術的飛躍式發展也正是適應了時代需要的結果,就像當年從水力紡織機到蒸汽紡織機的飛躍。
“總統先生,這種電子計算機是否會立即投入商業化銷售呢?”
一名大學教授好奇的詢問,這也是場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此事交由工商部討論,何時商業化,還要看成本能否降下來。不過我個人認為,商業化將極大的促進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隻有使計算機廣泛的滲透到社會生活乃至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計算機才會成為下一個技術發展的重點,就像是電視機一樣,它不僅能為國民帶來娛樂,而且也可以促進國家工業的升級換代。”
總統先生一番話,讓場的人頗覺合理。
“迅速商業化的話,是否會導致機密泄露呢?現世界局勢可是不太平,這種計算機既然有這麽大的用途,很難保證不被外國政府或者軍方利用來發展軍事武器。”
顧維鈞提醒了一聲,身為外務總長,對於國際形勢發展總是特別敏感的。
外務總長的這幾句話也引起了眾人的擔心,於是議論紛紛,有人甚至建議總統,立刻宣布該項技術為國家機密,從現起,實驗室處於高度保密狀態,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簽署一份保密文件,承諾對此守口如瓶。
趙北卻是淡淡一笑,說道:“也沒那麽誇張。即使商業化,我們也可以通過‘技術出口管製’的方式進行規範,國內的大學、企業購買計算機需要工商部批準,而外國企業或者政府購買計算機,則需要中樞政府批準,再加上專利法,還怕外國偷咱們的技術麽?”
這話說得托大,有人表示不讚同,必須考慮到國際間諜的活動,以及被外國仿製的可能性,中國製造的帶渦輪增壓係統的航空發動機現已經被美國、英國成功仿製,兩國的航空工業水平正迅速向中國看齊,所以,一些公眾代表仍舊堅持將“神算子1號”列為國家機密。
但是這些人並不清楚的一個事實是,其實“神算子1號”並不是中國現所擁有的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實際上,這台計算機的技術已經落伍,而現,就中國西部的某座軍事基地裏,幾台代號“神算子2號”的電子計算機已經投入了使用,這種電子計算機比“神算子1號”為先進,它不再使用落後的紙帶打孔機作為程序載體和顯示設備,它采用了一種全的結構,技術上完成了一個飛躍,它不再是打孔機,而是磁帶機,所有的數據和程序都記錄磁帶上,操作人員不用再費事的將一個個的孔轉換為數據,而是直接通過屏幕監視器直觀的看到數據,並利用電子鍵盤輸入數據,由於采用了全技術,“神算子2號”一天的計算量相當於“神算子1號”一個月的計算量,這種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才是真正的國家級秘密技術,這種技術,趙北無論如何也不會賣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