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開羅會議(上)


    公元1945年,這是一個戰火熾熱的時間點,自從1944年亞洲各國加入這場戰爭以來,經過了大半年的全麵戰爭,軸心國集團的擴張勢頭遭到了有力遏製,戰爭的天平迅速朝著盟國一方傾斜,雖然似乎距離戰爭真正結束還遠,但是至少軸心國的頹勢已經顯露無疑了。


    隨著小亞細亞半島的丟失,軸心國集團已經完全喪失了進攻亞洲的橋頭堡,並且不得不直接麵對來自亞洲武力的威脅,這還不是要命的,對於軸心國集團而言,要命的戰略失敗是高加地區的丟失,小亞細亞戰役結束之後,亞盟聯軍就迅速發起了兩場至關重要的大規模戰役,一個是高加戰役,另一個是埃及戰役,而且這兩場戰役均達成了戰略企圖,尤其是高加戰役的勝利結束,亞盟聯軍不僅奪取了伏爾加河與頓河地區的控製權,而且也將整個北高加地區的德國、意大利軍隊全部清除,並且乘勝追擊,將戰線推進到了克裏米亞半島一線,克裏米亞戰役也隨即發起。


    軸心國失去了高加地區,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一處很重要的能源基地,沒有了來自裏海地區的石油,僅靠來自歐洲本土的石油,軸心國集團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出現熄火的跡象了,沒有了石油,德國的坦克和飛機就無法進行作戰,而由於戰爭前期階段的進展順利,德國的工業政策又出現了失誤,一度規劃中的大規模人造石油工廠一直停留圖紙階段,隻有少量化工企業可以將煤炭加工成人造汽油,這樣一來,當失去了高加地區裏海沿岸的油田之後,德國的石油儲備和石油供應立刻陷入了全麵混亂狀態,雖然納粹德國政府高加會戰結束之前就開始采取一係列緊急措施解決石油供應困難問題,但是即使樂觀的看法,也隻能等到1945年年底才能基本完成那些煤變油的工廠建設,而且這還是不考慮盟國空軍的戰略空襲的前提之下的理想狀態。


    毫無疑問,失去了高加地區,德國、意大利的戰爭機器就失去了強大的動力,進攻已經不可能了,隻能龜縮防守。


    高加戰役的失敗對於德國、意大利而言還僅僅隻是戰略失敗的一部分而已,非洲,隨著埃及戰役的結束,德國非洲軍團、意大利非洲軍團也是一敗塗地,被亞盟聯軍、英美盟軍一鼓作氣的從埃及驅趕到了利比亞,尚未利比亞站穩腳跟,盟軍攻勢再次發動,德意軍隊隻能一路西撤,終撤退到了阿爾及利亞才站穩腳跟,依靠西班牙軍隊的幫助,德意軍隊阿爾及利亞沿海地區構築起了一道堅固防線,與追蹤而至的盟**隊當地對峙,戰局表麵上看似乎是暫時穩定下來了,但是實際上,隻要稍稍分析一下,就能發現,德意軍隊的防線是脆弱的,隻要盟軍推進到了北非地區,那麽很快,以北非地區為根據地的盟軍戰略空軍就將粉墨登場,到時候,航行地中海航線的軸心國船隻將遭到為猛烈的空襲,那麽北非戰場的德意軍隊也就不要指望後勤保障可以像以前那麽充分,從歐洲運往北非前線的坦克、油料將大量的沉入海底。


    除了正麵戰場的失敗之外,讓軸心國集團感到頭疼的還有那無處不的地下抵抗力量,南斯拉夫、希臘、波蘭、挪威、英格蘭、蘇格蘭……這些被占領國的遊擊隊正呈現出一種越來越活躍的態勢,來自中國、美國的輕重武器和特種武器正將這些被占領國家的抵抗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遊擊隊員們也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而奉命圍剿遊擊隊和抵抗力量的德軍、意軍部隊的指揮官突然發現,他們的敵人越來越多,而且戰術越來越多樣,從簡單的盜竊軍火庫、破壞道路發展到較為複雜的刺殺、爆破,南斯拉夫和希臘,幾乎每一名到戰區的德軍軍官都被上級特意告之,沒有必要的話,絕對不要單獨上街,也絕對不要信任任何當地的傀儡政權官員,因為他們很可能就是為遊擊隊服務的人,他們或許並不讚同那些左翼或者右翼抵抗組織的政治主張,但是他們卻害怕遭到威脅,他們的家人實際上已成為遊擊隊好的人質,他們要麽選擇與遊擊隊合作,要麽就必須承擔全家被遊擊隊炸死的後果。


    被占領國的局勢不平靜,軸心國的後院也同樣不平靜,從1945年初夏開始,西班牙國內的局勢就開始發生了讓德國政府非常擔憂的變化,西班牙內戰中被沉重打擊的西班牙左翼力量開始複興,根據西班牙秘密警察的調查報告,正有越來越多的左翼力量戰鬥人員從西非地區滲透到西班牙本土,並進行反對佛朗哥統治的暴力活動,而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是托洛茨基分子,種種跡象表明,托洛茨基分子即將西班牙掀起一場革命。


    雖然西班牙佛朗哥政府以強力手段壓製著托洛茨基派的活動,但是這種高壓態勢到底能夠持續多久,誰也不敢保證,畢竟,德國非洲軍團和意大利非洲軍團正非洲戰場節節敗退,而作為軸心國集團中的重要成員,西班牙也正非洲戰場遭到盟軍的迎頭痛擊,目前,西班牙非洲軍團已經被英美盟軍趕過了尼日爾河,正向北非撤退,而盟軍的潛艇也正將多的西班牙商船擊沉,西班牙的國民經濟比德國、意大利脆弱得多,如果要問軸心國所有重要成員國中薄弱的環節是什麽的話,那麽土耳其排第一位置,西班牙就當仁不讓的排第二位置,如果西班牙國民經濟陷入混亂的話,那麽也就不要指望西班牙人民會繼續支持保守派政府統治這個南歐國家。


    以上,就是1945年秋天到來之後的歐洲局勢和北非局勢。


    至於世界的其它角落,也與歐洲和北非一樣,正處於如火如荼的戰爭之中。


    太平洋方向,日本繼續與美國爭奪著製海權,由於美國海軍已放棄了南太平洋戰略,轉而實施北太平洋戰略,因此,從1945年初開始,太平洋戰爭的主戰場已經從南太平洋群島轉移到了北太平洋群島,具體而言,就是轉移到了阿留申群島海域,圍繞著這個群島的控製權,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仍進行殊死搏殺,數次大規模海戰的結果足以表明交戰雙方控製阿留申群島的決心,美國希望以該群島為基地,用遠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而日本則極力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雙方都北太平洋海戰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戰爭是極為慘烈的。


    美國政府曾希望從遠東共和國或者中國獲取一處空軍基地,但是問題於,這兩個國家都是亞盟成員國,受到亞盟相關條約約束,根本不可能向美國提供用來攻擊另一個亞洲國家的軍事基地,那麽這種情況之下,美國也隻能將希望放奪取阿留申群島上,而且,美國也希望占領阿留申群島之後,能夠進一步奪取日本控製下的千島群島。


    這是太平洋方向,而大西洋方向,戰爭同樣激烈,南美洲的幾個國家各自選擇了陣營,捉對廝殺,阿根廷、烏拉圭不僅用它們的陸軍與巴西、智利作戰,而且也用它們的海軍與美國、英國作戰,戰局是複雜的,再加上美國正集中力量於非洲戰場,南美洲的戰場仍舊處於僵持局麵。


    就像國際評論家們說的那樣,到1945年秋天,整個世界仍然處於一種“荒謬”的氣氛中,一方麵,許多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並且取得了讓人欣慰的勝利,但是另一方麵,日本的問題上,這些共同對抗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國家又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亞洲各國普遍對太平洋戰爭表現冷淡,而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各國政府和流亡政府則急切的盼望著亞洲各國也加入到對抗軍國主義日本的這場戰爭中去,而不是隻關心如何向日本占領下的西蘭和澳大利亞轉移多的過剩人口。


    但是亞洲各國到底會不會順應歐美國家的呼籲呢?多數政治評論家都對此表示出了強烈的懷疑立場,他們一致認為,自從亞洲聯盟成立之後,雖然還不能說亞洲已經是一個整體,但是亞洲至少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唯歐美馬首是瞻的殖民地了,隻要中國不點頭,亞洲聯盟是不可能去攻擊一個亞洲國家的,哪怕這個國家由軍國主義集團控製。


    也正是這種國際形勢之下,一場重要的盟國會議舉行了,這場會議的舉行地點一度曾安排南非的開普敦,但是中國和亞盟的強烈建議下,終,會議的召開地點改了埃及首都開羅,僅從這個會場的變化似乎就可以看出亞洲的勃勃雄心。


    此次國際會議,是為“開羅會議”,盟國政府首腦全部列席會議,會議由埃及政府主持,而該政府已經正式簽署條約,加入了亞洲聯盟,並且是安全理事會成員,當然,對於這個埃及政府,美國政府的承認是非常勉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