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眾謀爭風曹操定計


    江東大都督府裏。


    周瑜後花園中獨自喝著悶酒,腦中一片混亂。


    這時,周瑜的夫人走入了後院,看著周瑜這副模樣,淚水不由自主的滾了下來。


    她本名月華,乃益州人氏。本是益州大戶,自幼才藝過人,貌美無雙。善於飛舞擊鍾。由於她才、藝、貌極佳,被當時西蜀一地稱之為‘三絕仙子’。


    後由於五大富豪之一的秦家家主秦貴,見其貌美,想收其為小妾。可那時秦貴以年過五旬,兼一位正妻和九房小妾。


    才藝過人的月華,豈能下嫁與秦貴。便與其父展轉來到江東避難。後應父親病重,無奈委身與青樓,以才藝養家。


    後又吳侯孫策娶親時,被邀至府中表演。那是她第一次與周瑜見麵,也是從那時開始,月老的紅線悄悄的將他們連了一起。


    月華拭幹淚水,上前心疼的說:“夫君,你這是怎麽了?酒喝多了傷身體的,別喝了!”


    周瑜長歎了一口,溫柔的望著這除刁秀兒外,第一位打動自己的女子,道:“夫人說不喝,就不喝了。別人說喝酒可以忘記一些煩惱的事情,可是我越喝煩惱的事情越是跟著來,腦中是越來越亂。”


    月華柔情的為周瑜整了整,已經歪向一旁的服飾,道:“有煩惱的事情可以說出來啊!可以說出來可以舒服一些,別憋心裏。我分得清輕重緩急的。”


    周瑜兩眼盯著月華,沉思了片刻,突然道:“隻有如此了!”


    遠許昌的丞相府中,文武各立於大堂兩旁。


    年過五旬的曹操依舊是神采飛揚,霸氣逼人。曹操坐於大堂之上,左右巡視一番。拿起桌上的一封書信開口道:“今日有消息道,劉表已死,荊州不日必大亂。不知諸公有何看法?”


    荀攸上前道:“回丞相,孫劉結盟已經無法改變。現天下大勢已經躍然與紙上。曹、孫、劉三家鼎立以成定局。眼下無論是那一家,隻要可以奪下荊州,不但能加強實力,還可以奪取荊州數十年積累下來的錢糧。對於我軍來說,奪取荊州是百利而無一害。隻需占據襄樊一地。那我軍可以由上庸、房陵一地,直插劉備軍薄弱的漢中。撕開劉備軍號稱鐵桶地防線。而且隻要占據南郡,就可打開孫家的防線。屆時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江夏郡、柴桑郡都會赤裸裸的暴露我軍的眼皮底下。到時,隻有設立一個完整的戰略方案,我軍想打哪就打哪。因此以下愚見,應該即日出兵,討伐荊州。”


    曹操點首道:“公達之言正和我意。諸公以為如何?”


    劉曄接著道:“劉表死後,荊州政權必然蔡氏手中。我料蔡氏必立劉表幼子——劉琮。然劉表長子見居上庸。久與劉備往來。備必以清君側,扶長子之名義。分別從上庸,南陽出兵。若如此,恐荊州非我所有也。明公宜防之。”


    審配接口道:“行軍之路,有兩條。一是由北向南。直接帶兵深入荊州腹地。就必須由宛郡直接攻入荊州,隻不過宛郡的守將正是號稱‘萬人敵’的關羽,以及當年助呂布,守兗州、濮陽的陳宮。二是由徐州至淮南。從汝南一線由東至西,直插襄樊,南郡一線。可這樣我軍地戰線過長,糧草的輸送就能夠成為一個難題。”


    毛玠續道:“出兵已是勢必行,但還請丞相注意。當年,我軍與烏恒作戰時,糧草、錢財幾乎損失帶勁。雖經過了數年時間的恢複,但存下的糧草也不是很多。我軍必須作出合理的計劃,方可出兵。”


    曹操一時有點不知所措,眼光掃過諸位謀士,發現平常早發言的郭嘉,今日一反常態的低著頭,似乎苦苦的思。不由問道:“奉孝,你怎麽看?”


    郭嘉仍然沉默,似乎沒聽到曹操地詢問。良久忽然抬頭道:“依嘉愚見。應該放棄荊州。全力攻南陽。”


    眾人嘩然,曹操也不禁一愕。問道:“奉孝試言之。”


    郭嘉抖了一下衣袖,雙眼發出睿智的光芒,朗聲道:“我軍之大患為劉備一人爾,其人雄才弘略,久得民心。以羅麟、諸葛、龐統為股肱;徐庶、田豐、沮授、陳宮、法正等為謀主;關、張、馬、黃、趙號為五虎;張遼、高順為名將;太史慈、甘寧、周泰等並為爪牙,其謀不可測也。從地理上看,函穀關、潼關、武關、青泥隘口、以及荊益蜀道,皆可稱為‘一夫當關、萬夫末開’,其領土幾乎是牢不可破。而唯一的弱點就是由南陽一地,通往漢中的上庸、房陵一線。如果嘉沒有猜錯孫劉結盟,必以長江為屆劃分荊州,劉備隻要獲得襄、樊一地,則可將襄陽、宛郡、上庸連成犄角,南陽再不是孤城,劉備再無後顧之憂。且劉備出兵襄、樊遠比我軍方便。再有孫策兩方呼應,恐我奪荊州難度極大。很有可能終我們一無所獲,竊為明公所不取也。”


    荀彧點頭道:“奉孝之言有理。一直以來,劉備據南陽,威脅洛陽,許都震動。故南陽得戰略地位要遠比荊州為重要。舉傾國之兵以攻南陽,則劉備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全力與我軍抵抗,雖急不可下,但荊州必非其所得。還有就是放棄南陽,劉備全力攻襄樊。若如此,則我軍拿下南陽後,將軍據山河之固,外接英雄,內修農戰,然後揀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入,分擾關中、漢中、襄樊。劉備救北則攻南,救南則擊北。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安業。我未勞而彼以困。不需數年,可坐克也。”


    郭嘉也點頭道:“文若之言甚是,望主公從之。”


    此時,袁紹投降謀士許攸、郭圖、逢紀抗聲道:“主公不可,若劉備固守南陽,則荊州必為孫策所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等豈不成了鷸蚌了?”


    程昱也搖頭道:“不錯。孫策心懷大誌,周瑜善於用兵。若讓江東實力平白增大,則久後必為我心腹大患。且近聞孫劉已準備結盟。若如此,則我軍危矣!”


    郭嘉站起身來,灼灼得目光看著眾人,後對曹操說:“仲德之言雖善,我卻認為還不全麵。那孫策雖有智力。然輕而無備,輕信他人。必死於小人之手,不足慮也。且孫家獨取荊州,豈知劉備不依約討要荊北?諸公熟思,孫家豈肯割己肥人?要不得荊州,其盟必壞。望丞相納文若之言。則大事可定也。”


    辛毗等諸謀士又齊聲反對。


    曹操皺著眉,他當然知道,荀彧、郭嘉的提議是為穩妥、正大地。但荊州肥沃的土地又的確是如此誘人,便宜了孫策或者劉備。曹操真的是心有不甘。


    曹操咬了咬牙,問道:“宛城狀況如何?”


    掌管情報地滿寵馬上整理了一下腦中地資料,便如數家珍的將情報一一說出:“宛郡城高五丈,下闊二丈五,上闊一丈二尺五寸,高下闊狹。城**有士兵四萬,糧草不計其數,城中百姓家家也有餘糧。足足夠城中之人吃上一年。城中守將關羽號稱萬人敵,關平、周倉、陳到、廖化等實力不弱。城中以陳宮為謀主,此人沉穩多智,實是勁敵。因此下也認為宛郡不可取。”


    “滿先生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隻要父親給孩兒一支精兵,孩兒定當親斬關羽的頭顱給父親大人下酒。”爽朗的童聲由堂下傳來。


    曹操一看,不由哈哈大笑:“彰兒初生牛贖不畏虎,勇氣可嘉。但你決非關羽對手。”


    粗猛壯厲的曹彰傲然道:“彰兒從小苦練射箭禦馬,現年以十八,自問一聲武藝不軍中各位叔叔之下。何懼關羽那年近五旬的匹夫。”


    曹操笑道:“若以汝為先鋒,汝當如何?”


    曹彰對答道:“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披堅執銳。遇到危難時挺身而起。不猶豫回顧,身先士卒;而且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哈哈哈哈”爽朗的笑聲,再次由曹操口中傳出。


    笑後,曹操麵色一整,嚴肅道:“念你年幼,恕你無理之罪。關羽之勇就連你仲康叔父都要懼他三分,退下。”


    曹彰被曹操訓斥,心中略有不甘,無奈地退下。


    此時,下人來報,孫權使者到。呈上書來,曹操看罷大喜,命人持書給眾謀士觀看。


    看畢,曹操問:“諸位以為如何?”


    忽然一人哈哈大笑到:“大事濟矣!”


    眾人地目光都聚集文官倒數第二位的青年文士身上上。


    曹操也尋聲望去,見說話之人正是剛剛加入曹營不久的司馬懿,不由問道:“仲達有何良策?”


    司馬懿行禮道:“劉備乃世之豪傑,手下謀士,猛將眾多,若隻起中原之兵,極難取勝。須內外夾攻,令劉備軍首尾不能相顧,雖有羅麟、諸葛亮、龐統等神機妙算,不能施展矣。,必起五路大兵,可成大事矣。”


    曹操微微皺眉道:“何為五路?”


    司馬懿答道:“可修書一封,差使往遼東鮮卑國,見國王軻比能,賂以金帛,令起大軍進攻西涼,一路也。再修書遣使齎官誥賞賜,直入南蠻,見蠻王祝雄,令起蠻兵攻打益州、永昌,以擊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節入羌,遊說羌王薑昆,領軍攻打秦川、天水一線,直逼雍州長安。此三路也。然後主公親領大軍攻打宛城。此四路也。還可命一員大將,領一大軍,由汝南過淮河,經光州、平春、義陽、棗陽、野,直逼襄樊一地。此五路也。此五路大軍並進,羅麟便有呂望之才,安能當此乎?”


    司馬懿接著道:“此外。丞相當修書於孫權,若其能成功攻取荊州,則請其發兵攻永安。答應事成後,表其為益州牧。若其攻下永安直搗巴蜀,則劉備勢必大亂,我軍取關中、占雍、涼、漢中為上策,劉備立可滅也。若孫權兵敗,則我襄樊士兵順勢奪南郡。斷其歸路。則江東、荊州並歸於丞相也。望丞相熟思之。”


    殿中眾人紛紛望著司馬懿,各個都露出吃驚的神色。


    司馬懿一向韜光養晦,曹操軍中,並沒有很大的作為。曹操收留他也是看中了他司馬家的名聲,就給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位置就文官地倒數第二位。


    不過他地這一篇大論,真可謂是‘不鳴者以,一鳴驚人’。他將當前地局勢分析地淋漓致。就連荀彧。郭嘉也不得不對司馬懿刮目相看。


    曹操這時才發現司馬懿的才華,仔細注視其一下後,頓感不喜。善於觀人的他,對於司馬懿這種奇特地相貌,自然不會太過於恭維。狼顧鷹視。一臉煞氣就是對司馬懿,好的評介。這種模樣給人的感覺,往往都不會有好的印象。


    不過曹操對司馬懿恭敬地回答,還是滿意的。大笑道:“仲達。所言甚事。是操眼花了,如此大才居然放之不用。乃操之罪也。現命仲達為主薄。”


    司馬懿不動聲色的上前拜道:“謝丞相賞識,懿一定竭所能,為丞相辦事。”


    曹操微微皺了皺眉,怪異的望著司馬懿,腦中不知道想些什麽。


    荀攸想了一會兒,反對道:“此計不可行也。”


    曹操疑道:“為何?”


    荀攸閉目沉思許久,出言道:“此計太險。第一路、惜年遼東鮮卑三族集起十萬精兵,攻打涼州,被羅麟用計幾乎全數坑殺。逃回去者不過十幾餘騎,從此鮮卑族稱羅麟為‘惡魔使者’,要想他們出兵恐怕很難。第二路、數年前,羅麟領軍南下深入南蠻腹地,大勝而回,南蠻諸族紛紛投降。以羅麟之智。決不可能留下南蠻這顆毒瘤。第三路、據探子來報。前兩年,羅麟曾親自前往羌族。具體情況不知。不過依攸愚見與羌族結盟不失為良策。第四路、沒有意見。第五路、萬一劉備軍譴一大將,出武關,由郟下過鵲尾坡占領野、棗陽,掐斷後路。那時這一路大軍將會全軍覆滅。”


    司馬懿反駁道:“鮮卑族稱羅麟為‘惡魔使者’可見對其有著深仇,隻要勸說得當,則必可成事。南蠻貪心無度,隻要多給些金銀即可。羌族與漢族,曆代血仇。從武帝開始就不斷攻打羌族,無論是大將李息,還是太守馬援都給羌族帶來了血的教訓。隻要這三路一反,劉備從哪裏變出大軍來占領野和棗陽。”


    一時間,議事廳一片沉寂,謀士們都仔細的權衡著這個大戰略的利弊。而荀彧、郭嘉是緊皺雙眉,雙目緊閉,不停的計算。


    曹操一時間也拿不定注意。他望了望一直沒有說話地賈詡一眼,問道:“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頓了一下,用他那向來自保的口吻答道:“或可一試!”


    曹操靜靜的思考了片刻,笑道:“今日會議到此為止,傳令下去全軍做好出征準備。具體的行動容操三思一二。”


    當夜,丞相府書房中,郭嘉跨門而入。曹操忙問道:“奉孝有何教我?”


    郭嘉看著曹操,歎了口氣道:“雖然嘉仍然認為全力攻宛才是正策,不過明公或許已決定采納仲達之策了吧。”


    曹操深深的看著這個自己喜歡地謀士,郭嘉看人永遠是入木三分。顯然他猜對了曹操心中的想法。和郭嘉一起征戰多年,曹操從來不需要告訴郭嘉自己的考慮,因為這之前,郭嘉早已明白了曹操地考慮,並為之設定了佳地戰術。


    “那麽奉孝對於仲達之策有何疑慮麽?”曹操輕輕的問。


    “仲達之策雖善,為保萬全,嘉建議主公調上將駐守弘農、洛陽。以防劉備破釜沉舟。”


    曹操點頭稱善,既然郭嘉同意了,他馬上命人請另一個人來後堂議事。


    丞相府書房中。曹操、郭嘉等一個人。一個他地軍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人。那人就是——荀彧。


    曹操的軍中荀彧永遠是第一把手,無論是郭嘉還是賈詡都無法代替荀彧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荀彧對於曹操的重要,就等於現地羅靈風對劉備地重要一樣。如果劉備沒有羅靈風那他現還是一個小小的野太守。如果曹操沒有荀彧那曹操絕對不能夠成功的當上他的丞相。也許早就消失了曆史中。不說曹操的謀士名臣,如荀攸、程昱、郭嘉、鍾繇、劉曄等都是荀彧推薦。就整體戰略方麵,也可以說都是荀彧來協助曹操規劃的。


    徐州複仇戰中,如果不是荀彧處變不驚,指揮若定。極其準確地洞察了形勢,與文武雙全的程昱合力保全了鄄城、範、東阿三城。那曹操即將會落得無家可歸,領軍流落街頭地地步。


    濮陽之戰,若不是荀彧提議暫緩攻打濮陽。曹操就會由於無糧被呂布所敗,又豈能收得無任何大誌,隻想保族人平安地許褚,以至後來將呂布趕出兗州。


    數年後,若不是荀彧恰當地時候提議曹操迎接獻帝,完成了曹操日後能夠成為群雄之首的重要地環節。曹操豈能搶李傕、郭汜的追兵前,救下獻帝。


    袁紹雄居北方,曹操不敢與其交戰。還是荀彧提出了“四勝四敗之論”來說服了曹操。堅定了他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決心。雖然後麵還有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但荀彧地“四勝四敗之論”是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的總和,其中的精妙之處,遠勝於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


    官渡之戰前期,曹操實力遠勳遜於袁紹。兩軍交戰,敗多勝少。後。還到了山窮水地地步,軍中不但無糧,有些士兵就連鞋字都沒有,赤著腳上陣殺敵。曹操無奈。心力憔悴下,便想退兵認輸,眾人勸說無用。還是荀彧的一封書信。短短幾字之語。勸住了曹操的極其錯誤的想法,才有了日後官渡之戰地勝利。


    沒有荀彧,就沒有現威風八麵的曹操。曹操能夠中原,這四戰之地,發展起來與荀彧的決策,勸說。有這莫大的關係。隻要是大事,曹操都會找荀彧商量,就算是荀彧不身旁,他也會修書一封,火速送至許昌訊問荀彧的意見。


    忽地“篤篤篤”傳來了三聲輕微的敲門聲。


    曹操回過神來開口道:“是文若吧?進來說話。”


    荀彧輕步走到曹操麵前,看了一眼郭嘉,問道“丞相已有決定否?”


    曹操問荀彧:“文若怎麽看?”


    荀彧接口道:“彧仍以為全力攻南陽為上策。仲達之策甚險,未必能成。”


    曹操皺了下眉道:“我已同奉孝商量過了。操實不想荊襄之地落入孫權這種不仁不義的小人之手。”


    荀彧或許早已料到這個結果。畢竟司馬懿的計策,誘惑力太大了。


    荀彧點點頭。指著地圖道:“既如此,洛陽一線不可不防。丞相需令曹仁將軍駐守弘農,文和才智之士可佐之。令山陽滿伯寧鎮守洛陽,伯寧沉穩老練,明於形勢,堪當此任。如此一來,就算是仲達地計策失敗,我們至少不會動搖根本;如若僥幸成功,也可將心腹大患連根拔起。”


    曹操撫掌大笑道:“奉孝之機,文若之智,雖陳平、張良何可比也!那麽我們就商量一下具體的安排吧。”


    滿天繁星靜靜的陪著他們又一個不眠之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豪並收藏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