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淩統歸降強攻南郡
“好厲害啊!三弟!戰前為兄認為此戰三弟贏的可能性很小,多也是兩敗距傷。沒想到你居然能夠重創江東水軍,這太不可思議了。”周瑜對羅靈風能夠打敗江東水軍一事,顯得有些吃驚。他的眼裏江東水軍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兵力全占的情況下,羅靈風這一戰幾乎是沒有可能獲勝的。他的打算就是讓劉備水軍和江東水軍打個兩敗俱傷,讓江東水軍短時間內散失元氣,出陸兵征服江東。他沒有想到羅靈風處處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居然能夠獲勝,實是出乎他的意料。
羅靈風見周瑜一臉的驚奇,笑道:“麟早知道要想趕上江東水軍的戰鬥力,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作到的,於是日常的訓練中,弟都是將他們混合不同的陣法中進行訓練。以求陣法的輔助下克敵。此戰,陣法作用頗大。若無陣法困敵,此戰必敗也。”
周瑜又問了大戰的經過。
羅靈風據實以告。
周瑜聽了不由為羅靈風的大膽而趕到震驚,這種打法實是太險了。若是走錯一步,或被看出任何端倪,那羅靈風必然會成為階下囚。畢竟他瓜分江東水軍的時候,同時也瓜分著自己是實力。
此戰能勝,大的功勞就是運氣。
“太冒險了。”周瑜隻給了這麽一個評價。
羅靈風卻不以為然的說道:“不冒險,根本就不可能重創江東水軍。江東水軍不受到致命的打擊,我們無法安心的柴桑待下去。”
“這到也是!”很意外,周瑜也同意了羅靈風的這個說法。
“對了”羅靈風突然想起了程普,神色遺憾的道:“程老將軍已經自刎陣亡了。”
“我知道”周瑜有些難過的點了點頭,自從周瑜知道羅靈風讓步鴛舉全寨之力,攻打程普後方地時候。他已經就算道程普氣數以了。
一時沉默,周瑜勉強的笑道:“三弟這是說這個事情,是想問瑜有什麽辦法可以收服其餘老將,是嗎?”
羅靈風點了點頭,他也不願這個節骨眼上提這個不愉快的話題,不過若是孫家其餘二老的歸降,那對平定孫家來說,絕對是一股不可小窺的力量。曆史上張飛就是因為收降了西川資格老的將軍嚴顏。才得以一路隘口,城鎮望風而降。若能收得其餘二老,平定江東就非常容易了。
周瑜搖頭道:“不可能得,即便是大哥親自出馬也辦不到!”
羅靈風問道:“為什麽?不可能吧?大哥江東的威望,可是無人可比的。”
周瑜道:“孫家三老,都受過大哥父親文台公地大恩。三老答應了文台公,這輩子以孫家為主,用生命來捍衛孫家的尊嚴。為孫家建立不世霸業,孫家三老隻效忠孫家。他們的忠心無人可以撼動的。”
羅靈風聽了也隻能可惜的直搖頭。
周瑜岔開了話題,回到了正事上來,“現局勢一片安好,百戰百勝的江東水軍突然遭此大敗。士氣一定大跌。現我們隻要壓住江東水軍的氣勢,江東水軍暫時不足為懼,等拿下荊州後,占據了長江上遊的天險。江東水軍就無法發揮他地作用。孫權就隻能聚集力量,重開始訓練陸軍了。”
羅靈風微笑的點了點頭。
羅靈風還有公務要辦,隻是和周瑜聊了幾句,就告別而去。
來到了議事營帳,對諸位有功的將軍說了些表揚的話,就吩咐士卒將淩統帶上來。
刀斧手押著淩統上堂。
羅靈風傳令設座,起身到淩統跟前,口氣溫和地說:“屬下無知。讓將軍受苦了,下替你鬆綁。”
淩統頭一擺,並不理睬他。
羅靈風親釋其縛,盛情邀道:“淩將軍,請上坐!”
淩統仍然毫無表情,任憑羅靈風推著自己坐下。
羅靈風回位笑道:“江東水軍以敗,柴桑郡以歸我軍所有。江東門戶已經大開,不需數年。我主秦侯必可領鐵騎踏平江東。若將軍來歸。我主決不會虧待將軍。”
淩統道:“統侍奉吳侯數載,所受恩祿非車載鬥量所計。忠臣理應全忠到死,豈可再投別主?”
帳下步鴛出言道:“將軍此言差矣!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今天下明主,唯有吾主秦侯也;將軍兵敗被持,我軍待之如上賓,此等襟懷,曠古罕見。將軍誠能棄暗投明,上可顯耀祖宗,下可全一身之功名性命,豈不美哉?”
淩統傲然道:“好男兒殺身以全忠義,固所願也,豈能為功名所累,幹出背信棄義之事。”
羅靈風想了想,道:“淩將軍,自古以來,忠分二等,所謂大忠與小忠。大忠為公,小忠則為私。高祖劉邦伐無道,誅暴秦,開創大漢基業;王莽作亂,光武帝複國南陽重興東漢;如今曹操誅殺天子,另立豐靈侯為天子,挾於鄴城,劉皇叔奉詔討逆,再整漢業。為此,我主數次與國賊曹操決生死之鬥。前不久還差點喪生於曹賊之手。可逆臣孫權,不但心無大漢,數次與篡國之賊連手,對抗我軍伐曹義師。曹操國賊,孫權也可謂國賊也。黃州太守、武昌太守、建昌太守皆知大義、識大體,聞風而歸!……此皆大忠,可以名標青史。淩將軍受孫權厚恩,理當報效孫權,不假,忠義之人理當如此。然興漢乃是大局,豈有大漢衰而孫權興之理哉?正所謂巢覆之下,焉有完卵?淩將軍廢大義而遁循小理,乃大錯也。即便忠心孫權也不過是小忠、愚忠。豈可與大漢忠臣相比耶!何況孫權也是漢賊,為區區小忠而放棄大忠、大義,後世隻會留下千古罵名。你死後有何顏麵麵對淩家的列祖列宗,難不成你死後,對著淩家地列祖列宗高聲說:我是國賊手下的一員大將。幫助國賊助紂為虐,殘害大漢百姓嗎?”
淩統汗如雨下,羞愧難當,強辯道:“你等既為振興大漢而來,理當廣施仁義,緣何將我爹關入獄中受苦!”
“淩將軍此話嚴重了。吾主向以仁義待人,麟也非殘暴之徒,豈肯枉殺大漢有用之人。將軍必是道聽途說,此言不足為信。淩老將軍才德無雙,麟敬重都來不及,安能害之。”
淩統本就是隨口強辯,他覺得遭到生擒的敵將,關入牢中,受鞭打之刑,此乃屬正常之事。可是羅靈風這麽一說,淩統立刻就道:“父親大人真是沒有受過刑?”
羅靈風早就知道淩統對父親極為尊重,而淩統又是一位驍將,那裏會動淩操一根毛發,當下點頭。嚴肅道:“淩老將軍一直府邸修養,別說淩老將軍毫發未傷,淩府上下,上到老小。下至草木,絲毫未動!”
淩統聞之,心聲感激,低頭沉思,權衡著利弊,覺得劉備以振興漢室為目標,必能坐鎮天下,是個英明君主。孫權雖然有才有智。但不如曹操、劉備多矣,早晚要被人取代。如今劉備為諸侯之首,若取得荊州和交州後,天下就有一半劉備的手上。江東與其被別人取代,到不如助劉備成天下,助漢複興,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想道這裏。淩統終於想通了。便說道:“若要下歸降,除非應允一件事!”
羅靈風笑道:“隻要淩將軍不強人所難。別說一件,就是十件、百件,隻要麟力所能及地,麟必言聽計從,萬死不辭。”
“吳侯對統有恩,任何伐江東地戰役,統決不參加!”淩統提了出了他的條件。
羅靈風心笑道:“江東已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有你沒你都是一個樣,並沒有什麽區別。”於是便道:“此乃小事,麟可以做主。”
淩統聽了,不猶豫,便起身向羅靈風跪下,拜道:“軍師上,淩統願降。”
羅靈風忙俯身將他攙起:“淩將軍歸漢乃是大漢之大幸,速速請起了!……來人,為淩將軍設座!上酒宴!”
淩統也是豪爽之人,見座的這些名震四方的大將,毫無半點架子,很快就融入了環境中。
酒恬耳熱後。
淩統道:“聽聞軍師還擒到一員大將,為何不說服他為秦侯效力。”
羅靈風喜聲問道:“另一員大將乃廬江安豐人丁奉,丁承淵,公績莫非有法讓他歸降?”
淩統搖頭道:“承淵雖年幼,但武藝高強,謀略出眾。深得大都督的看中,經常將他帶身旁教之兵法韜略。起統兵之能由統之上。”
羅靈風道:“麟也知道丁奉之能,不過其家小都建業。麟自覺無法說服他。隻好讓士卒好生伺候著,等到有利的時機去說服,不然隻會惹對方反感。”
淩統點了點頭,轉眼又和眾人打地火熱。
宛郡城中。
關羽輕拂著他那長髯,望著遠處,丹鳳眼中露出了奇怪地神情。
“元直,你可知曹操此等做法,究竟想要幹什麽?”關羽問道。
徐庶皺眉道:“曹操此舉,必有用意!庶一時間也無法預料,前不久,庶也將戰況告訴了孔明,讓他也來猜想一下,至今還無消息傳來。不過隻要我們死守宛郡,等靈風破江東水軍,收降陸遜後,曹操自然會退去。”
關羽點頭稱是。
“報,昨日淩晨,曹軍大將夏侯淵突襲野,野太守陣亡!”正當關羽和徐庶閑聊的時候。一位傳令兵告訴了他們一個不好的消息。
關羽問道:“這是何意?”
“原來如此!”徐庶大悟,雙眉漸漸皺了起來,道:“曹操打算取野,攻樊城,直逼襄陽。若曹操兵臨襄陽城下,孔明必然要回兵增援。孔明若回兵,南郡則有喘氣之機。南郡太守呂蒙才智過人,他定然會利用此機會,調動荊州人馬反攻靈風,屆時靈風必將陷入四麵楚歌的局麵。”
關羽向來敬重羅靈風,聽了徐庶的話,急道:“那應該如何似好?不如讓孟起領大軍一支,前去支援?”
“不可!”徐庶搖頭道:“曹操用的是‘一石二鳥’之計,他們也打算將我軍誘惑出城,好減輕日後攻城的壓力。我們地任務就是鎮守宛郡,靈風,孔明之智都我之上,他們也許有方法應對。就算是此次征討荊州失敗,宛郡也不能失。不過……我們到可以將計就計,好好殺殺曹操地威風。”
說者,徐庶的雙眼閃過一絲利芒。
諸葛亮軍營。
諸葛亮這時也由傳令兵地口中得知了曹操以攻下野的消息。
諸葛亮聽了消息後,隻是笑了一笑,並沒有做多大的反應,思考了片刻,就決定強攻南郡,隻有破了南郡,荊南才會投降。
有了決定後,諸葛亮就下令部分士兵,山中大勢開采巨石,並修書給永安、白帝地嚴顏和張任兩位將軍,讓他們領兵速來南郡城外集合。
三日後。嚴顏和張任已經到達。
諸葛亮升帳議事,文武官員,各兩排。
諸葛亮下令,命趙雲領“飛羽弓騎”過長江入江南荊州各個城池遊蕩,增加荊南各城的壓力。命文聘領五十輛“轟天雷”對北城發起猛攻。嚴顏和張任合兵一處,南郡北城外駐紮,用來抵禦南郡城中出來破壞“轟天雷”的士兵,後命馮習將所有船隻全部停到夏口,不讓一個南郡士兵奪船離去。
下令後,諸葛亮留下了趙雲,對他道:“子龍,靈風已經大破了江東水軍,他的任務幾乎已經完成了。我們也要趕上他地進度,此次前往荊南,萬事小心。荊南雖然兵重,但不敢出城於你們交戰,你的任務隻是各個城的外部徘徊一陣就離去。讓荊南的各個城主疑神疑鬼,都懷疑對方已經暗中投降我軍,屆時,隻要一拿下南郡後,他們彼此不信任,自然會搶著歸降。”
“好厲害啊!三弟!戰前為兄認為此戰三弟贏的可能性很小,多也是兩敗距傷。沒想到你居然能夠重創江東水軍,這太不可思議了。”周瑜對羅靈風能夠打敗江東水軍一事,顯得有些吃驚。他的眼裏江東水軍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兵力全占的情況下,羅靈風這一戰幾乎是沒有可能獲勝的。他的打算就是讓劉備水軍和江東水軍打個兩敗俱傷,讓江東水軍短時間內散失元氣,出陸兵征服江東。他沒有想到羅靈風處處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居然能夠獲勝,實是出乎他的意料。
羅靈風見周瑜一臉的驚奇,笑道:“麟早知道要想趕上江東水軍的戰鬥力,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作到的,於是日常的訓練中,弟都是將他們混合不同的陣法中進行訓練。以求陣法的輔助下克敵。此戰,陣法作用頗大。若無陣法困敵,此戰必敗也。”
周瑜又問了大戰的經過。
羅靈風據實以告。
周瑜聽了不由為羅靈風的大膽而趕到震驚,這種打法實是太險了。若是走錯一步,或被看出任何端倪,那羅靈風必然會成為階下囚。畢竟他瓜分江東水軍的時候,同時也瓜分著自己是實力。
此戰能勝,大的功勞就是運氣。
“太冒險了。”周瑜隻給了這麽一個評價。
羅靈風卻不以為然的說道:“不冒險,根本就不可能重創江東水軍。江東水軍不受到致命的打擊,我們無法安心的柴桑待下去。”
“這到也是!”很意外,周瑜也同意了羅靈風的這個說法。
“對了”羅靈風突然想起了程普,神色遺憾的道:“程老將軍已經自刎陣亡了。”
“我知道”周瑜有些難過的點了點頭,自從周瑜知道羅靈風讓步鴛舉全寨之力,攻打程普後方地時候。他已經就算道程普氣數以了。
一時沉默,周瑜勉強的笑道:“三弟這是說這個事情,是想問瑜有什麽辦法可以收服其餘老將,是嗎?”
羅靈風點了點頭,他也不願這個節骨眼上提這個不愉快的話題,不過若是孫家其餘二老的歸降,那對平定孫家來說,絕對是一股不可小窺的力量。曆史上張飛就是因為收降了西川資格老的將軍嚴顏。才得以一路隘口,城鎮望風而降。若能收得其餘二老,平定江東就非常容易了。
周瑜搖頭道:“不可能得,即便是大哥親自出馬也辦不到!”
羅靈風問道:“為什麽?不可能吧?大哥江東的威望,可是無人可比的。”
周瑜道:“孫家三老,都受過大哥父親文台公地大恩。三老答應了文台公,這輩子以孫家為主,用生命來捍衛孫家的尊嚴。為孫家建立不世霸業,孫家三老隻效忠孫家。他們的忠心無人可以撼動的。”
羅靈風聽了也隻能可惜的直搖頭。
周瑜岔開了話題,回到了正事上來,“現局勢一片安好,百戰百勝的江東水軍突然遭此大敗。士氣一定大跌。現我們隻要壓住江東水軍的氣勢,江東水軍暫時不足為懼,等拿下荊州後,占據了長江上遊的天險。江東水軍就無法發揮他地作用。孫權就隻能聚集力量,重開始訓練陸軍了。”
羅靈風微笑的點了點頭。
羅靈風還有公務要辦,隻是和周瑜聊了幾句,就告別而去。
來到了議事營帳,對諸位有功的將軍說了些表揚的話,就吩咐士卒將淩統帶上來。
刀斧手押著淩統上堂。
羅靈風傳令設座,起身到淩統跟前,口氣溫和地說:“屬下無知。讓將軍受苦了,下替你鬆綁。”
淩統頭一擺,並不理睬他。
羅靈風親釋其縛,盛情邀道:“淩將軍,請上坐!”
淩統仍然毫無表情,任憑羅靈風推著自己坐下。
羅靈風回位笑道:“江東水軍以敗,柴桑郡以歸我軍所有。江東門戶已經大開,不需數年。我主秦侯必可領鐵騎踏平江東。若將軍來歸。我主決不會虧待將軍。”
淩統道:“統侍奉吳侯數載,所受恩祿非車載鬥量所計。忠臣理應全忠到死,豈可再投別主?”
帳下步鴛出言道:“將軍此言差矣!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今天下明主,唯有吾主秦侯也;將軍兵敗被持,我軍待之如上賓,此等襟懷,曠古罕見。將軍誠能棄暗投明,上可顯耀祖宗,下可全一身之功名性命,豈不美哉?”
淩統傲然道:“好男兒殺身以全忠義,固所願也,豈能為功名所累,幹出背信棄義之事。”
羅靈風想了想,道:“淩將軍,自古以來,忠分二等,所謂大忠與小忠。大忠為公,小忠則為私。高祖劉邦伐無道,誅暴秦,開創大漢基業;王莽作亂,光武帝複國南陽重興東漢;如今曹操誅殺天子,另立豐靈侯為天子,挾於鄴城,劉皇叔奉詔討逆,再整漢業。為此,我主數次與國賊曹操決生死之鬥。前不久還差點喪生於曹賊之手。可逆臣孫權,不但心無大漢,數次與篡國之賊連手,對抗我軍伐曹義師。曹操國賊,孫權也可謂國賊也。黃州太守、武昌太守、建昌太守皆知大義、識大體,聞風而歸!……此皆大忠,可以名標青史。淩將軍受孫權厚恩,理當報效孫權,不假,忠義之人理當如此。然興漢乃是大局,豈有大漢衰而孫權興之理哉?正所謂巢覆之下,焉有完卵?淩將軍廢大義而遁循小理,乃大錯也。即便忠心孫權也不過是小忠、愚忠。豈可與大漢忠臣相比耶!何況孫權也是漢賊,為區區小忠而放棄大忠、大義,後世隻會留下千古罵名。你死後有何顏麵麵對淩家的列祖列宗,難不成你死後,對著淩家地列祖列宗高聲說:我是國賊手下的一員大將。幫助國賊助紂為虐,殘害大漢百姓嗎?”
淩統汗如雨下,羞愧難當,強辯道:“你等既為振興大漢而來,理當廣施仁義,緣何將我爹關入獄中受苦!”
“淩將軍此話嚴重了。吾主向以仁義待人,麟也非殘暴之徒,豈肯枉殺大漢有用之人。將軍必是道聽途說,此言不足為信。淩老將軍才德無雙,麟敬重都來不及,安能害之。”
淩統本就是隨口強辯,他覺得遭到生擒的敵將,關入牢中,受鞭打之刑,此乃屬正常之事。可是羅靈風這麽一說,淩統立刻就道:“父親大人真是沒有受過刑?”
羅靈風早就知道淩統對父親極為尊重,而淩統又是一位驍將,那裏會動淩操一根毛發,當下點頭。嚴肅道:“淩老將軍一直府邸修養,別說淩老將軍毫發未傷,淩府上下,上到老小。下至草木,絲毫未動!”
淩統聞之,心聲感激,低頭沉思,權衡著利弊,覺得劉備以振興漢室為目標,必能坐鎮天下,是個英明君主。孫權雖然有才有智。但不如曹操、劉備多矣,早晚要被人取代。如今劉備為諸侯之首,若取得荊州和交州後,天下就有一半劉備的手上。江東與其被別人取代,到不如助劉備成天下,助漢複興,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想道這裏。淩統終於想通了。便說道:“若要下歸降,除非應允一件事!”
羅靈風笑道:“隻要淩將軍不強人所難。別說一件,就是十件、百件,隻要麟力所能及地,麟必言聽計從,萬死不辭。”
“吳侯對統有恩,任何伐江東地戰役,統決不參加!”淩統提了出了他的條件。
羅靈風心笑道:“江東已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有你沒你都是一個樣,並沒有什麽區別。”於是便道:“此乃小事,麟可以做主。”
淩統聽了,不猶豫,便起身向羅靈風跪下,拜道:“軍師上,淩統願降。”
羅靈風忙俯身將他攙起:“淩將軍歸漢乃是大漢之大幸,速速請起了!……來人,為淩將軍設座!上酒宴!”
淩統也是豪爽之人,見座的這些名震四方的大將,毫無半點架子,很快就融入了環境中。
酒恬耳熱後。
淩統道:“聽聞軍師還擒到一員大將,為何不說服他為秦侯效力。”
羅靈風喜聲問道:“另一員大將乃廬江安豐人丁奉,丁承淵,公績莫非有法讓他歸降?”
淩統搖頭道:“承淵雖年幼,但武藝高強,謀略出眾。深得大都督的看中,經常將他帶身旁教之兵法韜略。起統兵之能由統之上。”
羅靈風道:“麟也知道丁奉之能,不過其家小都建業。麟自覺無法說服他。隻好讓士卒好生伺候著,等到有利的時機去說服,不然隻會惹對方反感。”
淩統點了點頭,轉眼又和眾人打地火熱。
宛郡城中。
關羽輕拂著他那長髯,望著遠處,丹鳳眼中露出了奇怪地神情。
“元直,你可知曹操此等做法,究竟想要幹什麽?”關羽問道。
徐庶皺眉道:“曹操此舉,必有用意!庶一時間也無法預料,前不久,庶也將戰況告訴了孔明,讓他也來猜想一下,至今還無消息傳來。不過隻要我們死守宛郡,等靈風破江東水軍,收降陸遜後,曹操自然會退去。”
關羽點頭稱是。
“報,昨日淩晨,曹軍大將夏侯淵突襲野,野太守陣亡!”正當關羽和徐庶閑聊的時候。一位傳令兵告訴了他們一個不好的消息。
關羽問道:“這是何意?”
“原來如此!”徐庶大悟,雙眉漸漸皺了起來,道:“曹操打算取野,攻樊城,直逼襄陽。若曹操兵臨襄陽城下,孔明必然要回兵增援。孔明若回兵,南郡則有喘氣之機。南郡太守呂蒙才智過人,他定然會利用此機會,調動荊州人馬反攻靈風,屆時靈風必將陷入四麵楚歌的局麵。”
關羽向來敬重羅靈風,聽了徐庶的話,急道:“那應該如何似好?不如讓孟起領大軍一支,前去支援?”
“不可!”徐庶搖頭道:“曹操用的是‘一石二鳥’之計,他們也打算將我軍誘惑出城,好減輕日後攻城的壓力。我們地任務就是鎮守宛郡,靈風,孔明之智都我之上,他們也許有方法應對。就算是此次征討荊州失敗,宛郡也不能失。不過……我們到可以將計就計,好好殺殺曹操地威風。”
說者,徐庶的雙眼閃過一絲利芒。
諸葛亮軍營。
諸葛亮這時也由傳令兵地口中得知了曹操以攻下野的消息。
諸葛亮聽了消息後,隻是笑了一笑,並沒有做多大的反應,思考了片刻,就決定強攻南郡,隻有破了南郡,荊南才會投降。
有了決定後,諸葛亮就下令部分士兵,山中大勢開采巨石,並修書給永安、白帝地嚴顏和張任兩位將軍,讓他們領兵速來南郡城外集合。
三日後。嚴顏和張任已經到達。
諸葛亮升帳議事,文武官員,各兩排。
諸葛亮下令,命趙雲領“飛羽弓騎”過長江入江南荊州各個城池遊蕩,增加荊南各城的壓力。命文聘領五十輛“轟天雷”對北城發起猛攻。嚴顏和張任合兵一處,南郡北城外駐紮,用來抵禦南郡城中出來破壞“轟天雷”的士兵,後命馮習將所有船隻全部停到夏口,不讓一個南郡士兵奪船離去。
下令後,諸葛亮留下了趙雲,對他道:“子龍,靈風已經大破了江東水軍,他的任務幾乎已經完成了。我們也要趕上他地進度,此次前往荊南,萬事小心。荊南雖然兵重,但不敢出城於你們交戰,你的任務隻是各個城的外部徘徊一陣就離去。讓荊南的各個城主疑神疑鬼,都懷疑對方已經暗中投降我軍,屆時,隻要一拿下南郡後,他們彼此不信任,自然會搶著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