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大破孫權


    樊城。


    此刻的孫權做夢都會樂出來,從他接手江東以來,曾經數次出兵攻打劉備,可是毫無半點建樹。使得江東百姓都說孫權能力不行,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孫策比起來相差遠了。這類的流言讓孫權很是惱火,但也是無可奈何。也正是因為如此,孫權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聲,才將戰敗的罪責都推卸到了陸遜身上。


    不過這種無恥的方法隻能治標,不能治本。雖然能減少對他不利的流言,可是隻要時間一過,他依然沒有任何功績的話,難保不會被人重提舊事。


    這幾個月的勝利正好使得他名聲大震。


    “這會兒,江東的那些長舌怪不會四處說他的壞話了吧!”孫權得意的想到,連續十六場勝利,讓他覺得劉備軍的實力並沒有想象中的強大,荊州這點實力不堪一擊。他自然知道劉備不是好對付的。不過,他一直認為劉備將所有的主力都調到了南陽,南陽的宛郡附近和曹操作戰,所以荊州的戰鬥力如此低下


    他也打算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好好的打下自己的根基以便日後有實力和曹操一戰,此刻他壓根就沒有想到劉備會贏這個事情,他的眼裏,劉備不可能是孫曹聯軍的對手。不過,這也不怪他。世人幾乎都這麽認為,天災**下,劉備必輸無疑。


    “吳公,根據南陽探聽來的消息,劉備已經漸漸抵擋不住曹操的攻勢,正緩緩後退,恐怕不久就會撤回宛郡了。”華歆這時走進了帳內對孫權說道。


    “哦”孫權應了一聲,意味深長的看了華歆一眼,道:“子魚。你認為應該怎麽辦才好?”


    華歆心頭一寒,立刻就明白了孫權還沒有相信自己,孫權一切都還好,有一方霸主的姿態,惟獨缺少了廣闊的胸襟,海納百川的氣度,他實是太計仇了。自從一年,華歆勸說孫權取消水軍地時候。就懷疑上了華歆。


    一年下來,華歆無時無刻不小心翼翼,出謀劃策也是依照孫權的利益走。一年多的時間,孫權依舊對他有些防備。


    華歆麵不改色的說道:“曹操是一隻威猛的老虎,此刻曹操的實力依舊很大,即便曹操破了劉備我們也不見得會是曹操的對手。為今之計,隻有擴大自己的實力,增加日後地一些勝算。”原本想勸說孫權攻劉的他。很知趣的將話改為攻打襄陽。


    孫權滿意的點了點頭,下令道:“傳令下去,休息一夜,明日攻城!”


    襄陽城下,孫權大軍。列出標準的攻城陣勢。不畏生死的敢死隊位於陣前,輕巧便於攀岩的補刀兵跟隨其後,弓箭手、弩車、投石車依次排列。


    “攻城!”孫權意氣風發的頒布了攻城將令。


    “殺啊……”隨著孫權地命令後,就是一連串的喊殺聲。


    城牆上下立時慘叫聲一片。


    牆上一個中年文士正牆頭冷靜的指揮著城牆的防守。此人的指揮下聲勢浩大地孫權大軍竟然久功不克,一次又一次的將孫權的攻城大軍壓下。


    “可惡,此人是誰,居然將我軍擋與城下,令我損兵折將,真是罪該萬死!”孫權看了一次又一次被打退的士兵,心疼地怒聲罵道。他自己的士兵本就不多,曹操又卡住了他的糧食。掌握了他的經濟命脈。雖然李儒的示弱計下,他暗中留了一隻奇兵,但這也隻有奇襲才能發揮的了好的效果,不然那數萬精兵無法令他立挽狂瀾,因此他真正能用的士兵也隻有眼下地十萬大軍可以使用。所以看著這些砝碼一個個壯烈犧牲的時候,他的雙眼充斥滿了鮮紅的血絲。當然心如鐵石的他不會因為死幾個人而感到傷心,隻不過因為自己手上的力量逐漸流失而產生的惱怒。


    善於察言觀色的華歆已經算死了孫權地弱點,微笑地拍馬道:“吳公勿惱。此人應該就是劉備手下名喚徐庶的書生。記得此人就是荊州一地地州牧。為人頗有智謀,但並不足為懼!無法與吳公天威抗衡!”


    孫權自得的微微笑道:“子魚又有何妙計?”


    華歆低頭想了會兒。心道:“孫權的軍隊是拖住西川、荊南、交州一地的主力部隊,不應該讓他過多傷亡。他所占的城池越多,他的兵力也就越分散。雖然孫權不是很相信我,但一時間也離不開我。隻要到時我暗中透露寫消息給魏公,以魏公的才華要破孫權並不是很困難。孫權占據襄陽對魏公來說,也不是一件壞的事情!”


    這時,華歆自信滿滿的說道:“劉備軍的主力被曹操困住,其軍中又發生了百年難得一見的蝗災。軍中的士氣銳減,因此我軍勢如破竹,襄樊一地,接連落入我軍手中。徐庶是智謀之士,也是忠義之人。為了守住襄陽,為了鼓勵士氣,他勢必會親自上前線指揮。隻要我們以神射手將他射死,或是射成重傷,城中的士兵必然士氣底下,為我軍所得!”


    孫權遙遠眺望,見徐庶確實城牆上指揮士兵防守,他身處的位置正好便於射擊,弩車、投石車都可以射上去。


    孫權立刻就采用了華歆的計劃,趁著步兵攻擊掩護的時候,萬名弓箭手、一百架弩車、五十輛投石車都已經瞄準了城牆上那忙碌的身影。


    後,孫權瞧中了時機,高聲喊了句:“發射!”


    刹時間,箭雨、炮石有如雨點一般射向城牆上的人影。萬箭、飛石之下焉有完卵,城上那青衣人影的身上立刻身中百箭,並被巨石擊中,以無身還的可能!


    果然,襄陽城牆上頓時混亂了起來。


    “大人死啦!”“大人死啦!”


    戰場上主將就是士兵的膽,主將一死,軍中士氣必然衰竭。導致全軍陷入混亂之中。


    此刻的襄陽城牆上也陷入混亂之中。


    “好樣的!此戰子魚應當記首功!”孫權興奮地讚了華歆一句。


    “哪裏,哪裏!都是吳侯教導有方!小人不過是魯班門前耍大斧!一個出色偉大的君主是絕對不會搶臣下的功勞。臣下的淺薄計策,吳侯定然知曉,隻是想將這個立功的機會交給臣下而已!”華歆很獻媚的回了孫權的話,溜須拍馬這一套神功已他經練的是如火純清,話一出口就是拍馬之言。


    顯然,孫權也很喜歡聽這些話,哈哈大笑了起來。


    失去了主帥地襄陽城。正如華歆所說的一樣,隻是微微反抗一會兒,就被老將黃蓋、韓當給攻破。


    孫權如願的得到了襄陽城。


    當天夜裏。


    一處民宅中,兩人正火光下低聲商議要事。


    一位年過六旬相貌威武的老漢,壓低著嗓音說道:“德昂,外頭的情況如何?對方有沒有發現那具屍體是假的?”


    此人正是奉荊州牧徐庶命令潛伏襄陽城中百姓堆裏的大將嚴顏,和他說話的就是西川名士李恢。李恢為人謹慎多智,徐庶為了保證他地計劃能夠順利進行。特地讓他來為嚴顏出謀。


    李恢微笑道:“將軍放心,假扮元直大人的人與元直大人有三分相識,那屍體被射中了兩百多箭,頭部還挨了一塊飛石的砸擊,麵部以是血肉模糊。孫權決計分辨不出。我們隻需依照計劃行事即可!”


    原來,徐庶為了減少將士的傷亡,以及詐敗的可信度,他從死囚中早出一位身材與他相仿地人。動之以情,曉知大義,並讓他和家人相聚百日,說服他擔任自己的替身,以合情合理的戰術誘惑孫權中計,不讓他發覺。


    嚴顏聽了李恢的話,就下令道:“德昂,你立刻吩咐東、西、北三個方向地士兵三處放火。竟可能的吸引敵軍的注意。讓餘下將士南門匯合,隨我搶占南門。現是戌一刻,我們淩晨時分行動。”


    淩晨子時一刻!


    襄陽城東、西、北三麵突然燃起熊熊烈火,火勢中飄揚著陣陣油味。火借著冬風之便利,火油之勢頭,飛速燃燒起來。


    得報後的孫權以為是襄陽城克不久,城中暴民發生暴亂。畢竟襄陽克不久,城中人心不穩。民心不定。發生暴亂也是純屬自然,隻是讓朱然領小隊士兵前去鎮壓。不過。火勢日漸增大,孫權的心理也泛起了疑糊。


    這時,南門的嚴顏也對著南門發起了攻擊,老將嚴顏神勇無比,雖然南城守將人數眾多,但嚴顏出其不意的猛攻之下,短時間裏就控製了南門。嚴顏劈開了門閂,斬斷了吊橋鐵。


    城外早已經等候多時的太史慈、文聘相繼殺入城中。十六戰十六敗地戰績讓這兩位猛將羞愧難當。正所謂“知恥而後勇”他們此刻各個如被修改器瘋狂修改過戰鬥力的牛人一樣,各個都展示出了不亞於呂布的神勇。來去衝殺之間,無不殘肢滿天,斷臂片地,令人看了食不下咽。


    孫權得報麵如土色,急忙下令增援南門。這時,襄陽城地底下等候多時的臧霸也破土而出。他破土之處正是離城中府衙不遠的一座富豪的府邸。臧霸一出土,就殺向了孫權所居住的府衙。


    襄陽城中四處都是喊殺聲,四處都有劉備軍的影子。孫權大軍拿下襄陽城不過一日,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不及劉備大軍。


    兩軍交戰了整整四個時辰,一直打到了辰時一刻。


    孫權大軍終於支持不住了,被迫下令撤退,劉備大軍追出二十裏,殺地孫權軍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一直追到了樊城城下,才停止了追擊。


    樊城城南十裏外,反克襄陽地劉備大軍正此處安營紮寨,全軍上下一片歡暢,各個都為出了口惡氣,而感到開心。


    徐庶重安頓了襄陽城的百姓後。就來到了此地。他走入了議事大帳,原本喜氣洋洋地大帳,頓時安靜了下來。不過,他們眉宇間的笑意卻是無法掩飾的。


    徐庶上了主位,見眾人的眉宇間都充滿了笑意,心中也明白是怎麽一回事情。當即笑道:“今日隻是小勝,眾將士就如此興奮。若是日後大勝,豈不要笑掉了大牙了?”


    眾將士都是機警之輩。一聽徐庶地弦外之音,馬上就明白了這位智者還有破敵的後招,紛紛上前領命,以求擴大戰果。


    徐庶笑著下令道:“文將軍,你即可預備船筏,收拾水具,越多越好!”


    文聘並不知曉徐庶的計策,不過。他生於荊州,長於荊州,對荊州的地形是熟悉不過了。他知道樊城一地三麵都被襄江、樊水所包圍,見徐庶叫他準備水上用具,立刻就想到了水攻。本來。這個計策不錯,可是現是隆冬季節,水流不是很大,水攻並不能發揮想象中的效果。於是就問道:“大人可否是想水演樊城?此計確實好,但時節不對。若是秋雨,襄江之水漫長,水勢浩大,必然可以發揮奇效。可是現正是隆冬少雨季節,河中之水位並未漫過江岸,恐怕水計不能奏效!”


    徐庶坦然笑道:“這個庶早有定計文將軍大可放心!速去辦理!”


    文聘知道徐庶智慧過人,雖有些不放心。但是還是領命而去。


    徐庶接著說道:“孫權此次戰敗絕對不會如此甘心,卷土重來是必然之事。因此,你們立刻召集百姓,孫權這幾日的休整時,將樊城附近的支流通通改道至襄江和樊水,並將襄江和樊水的各處水口堰住。切記不可被孫權發現!”


    眾將士相繼領命。


    三日過後。


    孫權果然把持不住戰敗地怒火,向駐紮樊城附近的劉備軍勢發起了攻擊。不過,此時非同以往。徐庶並沒有壓製自己的實力。一開戰就讓太史慈、文聘、臧霸對孫權的軍隊發起的猛攻。


    太史慈、文聘、臧霸大展神威,將孫權大軍殺回了樊城。太史慈是生擒了孫家老將黃蓋。


    老將黃蓋忠孝節義等氣節無不具備,隻是帳前對太史慈道:“我黃蓋征戰一身,早已不懼怕生死,今日被將軍所擒,心服口服,願死將軍手中,以全忠義。”


    太史慈被黃蓋的氣節所感,征求徐庶同意後,就隨了黃蓋的意願。黃蓋流下了一句:“文台先公,末將來看你了!”便含笑的慷慨就義。他這一生無愧於孫家,也無愧於孫堅值得這死前一笑了。


    至於徐庶本想招降黃蓋地他,聽了黃蓋的請求以及看了那一雙飽經風霜和堅貞不疑的眼神,實讓他沒有信心說服一個放開了一切的老將軍歸降,同時也不忍心拒絕一位忠義之士後的請求。他唯一可做地就是同意黃蓋的請求,並且加以厚葬。


    次日,佛曉,徐庶就對樊城發起了總攻。當然這總攻指的是水攻,並非人力。


    匯集了四周水源的襄江、樊水兩水,洶湧地向樊城湧去。


    人往上走,水往下流,雖然樊城距離襄江、樊水兩水有近八裏路城,但是被蓄足的江水就像一頭關籠子裏的猛獸,不停地翻滾咆哮,一旦開閘,其勢決非人力可擋,近八裏路瞬間便到。


    孫權頓時驚呆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點反應也沒有。


    還好,韓當身經大小戰役早已超過千戰,無論什麽緊急狀況他都見識過。隻是震驚了一會兒,就清醒了過來。


    韓當隨即叫醒孫權大聲道:“此刻孫家隻有吳公一個可以坐鎮大局,此刻我等以中敵方詭計,無力回天,請吳公立刻撤退!”


    華歆也反應了過來,哀求道:“吳公,隻有活命,才有機會報仇!”此刻,他也不管自己是曹操的人,還是孫權的人,隻有活命才是他的唯一要走路。


    孫權無力的點了點頭,召集了數員大將向北方撤退。


    孫權一出府衙,就見樊城中水勢滔天,三軍漂浮,隨波者不計其數,城中之水已經沒過了膝蓋。


    孫權見自己的爭霸天下地本錢,就這樣低潛的水中掙紮,相互踐踏,心痛的就快要哭了起來。


    這時,“轟”、“轟”、“轟”、“轟”四聲巨想依次傳入孫權的耳中。


    孫權打了個冷戰,此刻的他已經成了受了驚嚇的小兔,一聽到動勁,立刻敏感的高聲叫道:“出了什麽事了,出了什麽事了?”


    不多時,孫權就亂軍中聽到了一個天的地壞消息,城郭倒了,並且將城門地出口給堵住了。


    孫權這時終於明白了過來,為什麽他會戰戰大捷,為什麽他會輕易的拿下建有四個城郭,防禦極佳地樊城。


    原來,這都是對方的計策,這些城郭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是樊城的守護神,而是將他的大軍困城中的墳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豪並收藏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