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回李衛公問答


    “陛下,臣聽說羅女王年輕貌美,並未成親。”長孫無忌忽然又說道:“不知道這羅女王死後何人能繼承她的王位呢?”


    “輔機想說什麽?”盧照辭雙眼一亮,望著長孫無忌問道。


    “羅公主如今已經成為陛下後宮嬪妃,日後若是能生下龍子,臣以為不若過繼給羅女王,如此一來,羅女王也算是後繼有人了。待日後駕崩之後,羅王族也不至於斷了血脈。”長孫無忌臉上露出一絲詭異來。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讓盧照辭的皇子去繼承羅女王的爵位,如此一來,這羅國雖然是大唐的屬國,可是實際上,日後的羅國王實際上卻是盧照辭的兒子,也是大唐的王子,雖然成了羅國的國王,實際上也不過是分封的而已。羅國也是大唐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還是相當厲害的。如此短的時間內,居然想出這麽個主意來,不得讓人佩服他。


    “不知道這位羅女王會不會同意?”房玄齡有些擔憂道:“宗廟社稷,江山傳承,是不容改的,此舉就是與剝奪別人的江山沒有任何區別,隻是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借口而已。可是實際上,仍然是有占據屬國的借口,陛下,臣擔心外麵的傳言會影響陛下的聲譽,還請陛下三思。”


    “哼哼,玄齡兄,不要忘記了,此刻的羅女王若不是閼川羅國內還有點威望,金春秋尚且需要他的話,恐怕她的性命早就沒有了。既然連性命都沒有了,如何能做成羅的女王,是陛下,是我大唐將她重推上皇位的。她沒有後人,讓她的外甥做為皇位的繼承人又有何不可?”長孫無忌大聲的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甚可。”


    “恩,羅三國是必須掌握我大唐手中的。”盧照辭點了點頭,麵色陰沉,冷哼道:“我大唐出動數十萬大軍,耗費了無數錢糧,難道就是前來為了幫助她複國的不成?朕不是楊廣,別人到洛陽來了,他就命人樹上都纏著錦緞,吃飯不要錢,朕沒有那麽富裕,朕的士兵們也不是刀槍不入之輩,也是會傷亡的。暫且就這樣吧!若是可以的話,就不必如此麻煩了,就讓我朝這裏設置州縣,羅也可以作為我大唐的一個,不,三個道來治理。輔機,此事你去傳書長安,讓首輔大人拿出一個章程來,免的等到我們攻下了羅三國,還沒有拿出相應的對策來,讓人家笑話。”


    “是。”長孫無忌聞言心中一陣腹誹,如此就拿出章程來,豈不是讓別人說大唐吞並羅三國早就算計好了嗎?隻是此事貞觀天子已經下了聖旨,他長孫無忌自然是不能再說什麽了。隻能是點頭應了下來。


    “既然羅不能派兵,那就讓我大唐來打,朕也不想這宮殿裏呆了,兩天之後,中軍出發,前往遼東城。朕要見識一下高句麗人是不是真的很厲害。”盧照辭冷哼道:“還有,遼河旁邊搭建祭壇,朕要親祭那些逝去的中國將士。”


    “臣等遵旨。”一提到如此,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頓時沉默下來。


    馳道寬敞,隻是到了遼東城邊,大唐修建的馳道已經不見蹤跡了。其實出了昌黎,馳道就並沒有修建了,盧照辭所率領的三萬禦林軍行進的馳道,也是當年楊廣耗費了百萬壯丁修建而成的道路。隻是隨著大唐軍隊的大舉入侵,高句麗早就下令搗毀了前往遼東城的馳道。馳道被破壞的一塌糊塗。若不是前麵有先鋒大軍,恐怕盧照辭經過這段馳道到達遼東城下,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饒是如此,大軍前進過程中,也是耗費了不少時間的。


    等到盧照辭到達遼東城下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上旬了。而大將軍李靖、徐世績、秦勇等人早就遼東城下等候多時,五十萬大軍加上二十萬的契丹、室韋、奚族仆從兵也都駐紮遼東城下,七十萬大軍綿延百裏之多。


    “神策究天文,妙算窮地理。戰勝功既高,知足願雲止。”遼東城下,盧照辭眾將的陪同下,觀看著遼東城的布防,騎馬上的盧照辭望著遼河對麵那宏偉的遼東城,嘴巴裏不由的吟誦起一首詩來。


    “陛下,這可是當年前隋士氣高句麗將領乙支文德寫給大將於仲文的一首詩?”房玄齡聞言一愣,不由的好奇的問道。


    “正是光祿大夫跟隨楊廣出征的時候,乙支文德寫給他的詩。可憐光祿大夫出身名門。跟隨楊廣東征,明明錯不他,可還是被冤下獄,後死獄中。真是可憐可歎啊!”盧照辭點了點頭,又揚鞭說道:“前麵的遼東城守將可是乙支文德?”


    “回陛下的話,正是乙支文德。”李靖趕緊說道:“此人為了防備我朝的進攻,將遼東城修建的如同鐵桶一般,據探子所報,這遼東乃是東晉義熙六年被高句麗據遼東後,改稱襄平城為遼東城,改築後。城方形,內外兩重城垣。內城有兩層和三層建築物,當係官署;外城為商業區。城門有三,東西門相對,雙層門樓。城垣有角樓、雉堞、女兒牆等建築,城外西北還有兩層高樓建築,規模宏偉。那太子河從東牆外流去,此刻的遼東城已經成為高句麗統治的東部首府。由著名的將領乙支文德所率領的十萬大軍駐守此。”


    “據可靠情報,高句麗宗室大將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領十五萬大軍正朝遼東城而來。距離遼東城還有十天的路程。”徐世績也接過話來說道。


    “看來蓋蘇文還是害怕了。”長孫無忌冷笑道:“否則也不可能讓高延壽等人領軍十五萬前來相助了。”


    “不,蓋蘇文是想借朕的手殺掉高延壽等人。”盧照辭皺了皺眉頭,冷笑道:“就算殺不掉高延壽,起碼也能削弱他的兵權,或者說,隻要戰敗了高延壽,他就有借口下掉高延壽和高惠真的兵權了。”


    “啊!”李靖等人麵色一動,驚訝的望著盧照辭。


    “陛下是說蓋蘇文想削弱宗室,好讓自己取而代之?”長孫無忌驚訝的問道。他雖然很聰明,可惜的是,到底是不如盧照辭這個穿越而來的家夥,他清楚的記得蓋蘇文曾經殺死榮留王,自稱大對盧的,總攬高句麗大權。而高句麗宗室子弟就是他獨攬大權的障礙,所以才用這個方法殺之。


    “十五萬大軍也不過是如此而已,重要不讓他們進入遼東城,臣就有辦法將他們全部留城外,為死遼河中的百萬中國將士們報仇。”秦勇雙目開合之間,精光閃爍,殺氣升騰,雖然周圍的將軍們哪個不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人物,但是一感覺到秦勇身上的殺氣,也禁不住變了變顏色,身形小心翼翼的朝旁邊移了一點。


    “不要著急,不要著急。”盧照辭擺了擺手,道:“大元帥,不知道我們什麽時候可以渡過遼河?這裏可是距離遼河近的地方,前方就是遼東城了。朕並沒有看見浮橋,不知道朕和朕的士兵們將何處渡河?還請大將軍明示!”


    “陛下不必擔心,臣已經安排好了,陛下想什麽時候過河就什麽時候過河。”李靖笑嗬嗬的摸了摸下巴下銀須,笑嗬嗬的說道。長孫無忌卻是朝河中間望了望,皺了皺眉頭,腦海裏卻是思李靖久經用什麽樣的方法來度過遼河。當年前隋時期,楊廣要度過遼河,就命令大匠宇文愷搭建浮橋三道,可惜是,那個時候也沒有精密的儀器,是沒有什麽舟橋連,浮橋雖然造成了,可惜是短了三丈,使的進攻東岸的士兵隻能是涉水過河,被等候岸邊的高句麗軍隊,以逸待勞,殺死了無數人,就是楊廣身邊的猛將麥鐵杖也是死那裏。這個時候,長孫無忌也同樣是擔心這個問題。但是一見李靖有如此把握,卻是不好再說什麽,隻是旁邊冷冷的觀看著什麽。


    “朕想這裏祭祀死去的將士們,不知道大將軍以為如何?”盧照辭轉過頭來,笑嗬嗬的問李靖。


    “不可,陛下,我軍渡河怕就是對方半渡而擊之。看看對岸,高句麗的士兵都早已那裏等候多時了,臣以為這個時候應該快過河,若是等到高延壽等人率領軍隊前來,我軍就危險了,到時候渡河也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氣力,損失多少將士。陛下若是要祭祀死去的中國將士,可以到了對岸再舉行祭祀儀式也不遲。”房玄齡聞言不待李靖說話,就搶先說道。他認為盧照辭此舉有點太過兒戲了,或許犯了和當年楊廣一樣的毛病,那就是自大,自以為百萬大軍如同鋪天蓋地一般壓了上來,就足可以將高句麗壓垮,但是實際上,對方也是軟柿子,不是想捏就捏的。中國百萬士兵大多是葬送水中的,一個是遼河,一個就是薩水。這個時候,中軍已經來臨,就應該快度過遼河,進攻高句麗東部大城遼東城,免的對方來了援軍,到時候,這遼東城可不是十萬大軍了,而是二十五萬大軍,要想攻下遼東城,也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士兵。這種買賣是絕對不能做的。


    “哈哈,玄齡,朕是和大將軍開玩笑的。”盧照辭指著房玄齡笑嗬嗬的說道:“速戰速決乃是當初朕親自下的命令,這個時候不渡過遼河,還弄什麽祭祀儀式,那朕不就變成了楊廣了嗎?朕開個玩笑,開個玩笑,等打下了遼東城,再舉行祭祀儀式也是不錯的。這樣一來,朕也可以告慰那些死遼河中的中國將士了。大將軍,準備明日渡河吧!隻是這次恐怕又要死傷一批了。”


    “陛下,這打仗哪裏有不死人的道理,所謂的名將和猛將,他們的區別就是能用少的損失來獲取大的勝利,大將軍,不知道下官說的可是有道理?”長孫無忌笑嗬嗬的朝李靖拱手問道。


    李靖點了點頭,道:“長孫大人所言甚是,不過,陛下,臣的意思是說,陛下若是想祭祀亡靈,管祭祀就是了,隻是這裏麵工程浩大,非五日不能完工的,還陛下等上一段時間,再行祭祀之禮,陛下以為如何?”


    “五日?”盧照辭聞言一愣,望了望李靖一眼,沉吟了半響,方點了點頭,道:“五日就五日。隻是不知道五日之後,朕何時能祭祀亡靈呢?”


    “正午時分,陛下以為可好?”李靖想也不想的就說道。


    “好。”盧照辭想也沒有想就說道:“不過,大將軍,朕要祭祀這些亡靈,聲勢一定要大,要軍中士卒都能看的見,到時候,朕還要演練軍中士卒,如此一來,軍中士卒的演練就要靠大將軍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要安排的妥妥當當,到時候,聲勢必定很浩大。”李靖滿臉的正經之色,騎馬上點了點頭,神情極為肅穆。旁邊的眾人驚訝的望著這君臣二人,不明白這君臣二人是打什麽啞謎,兵貴神速的道理場的每個人都懂,而盧照辭卻準備這裏祭祀死難的中國百姓,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可是眼看著對方的援軍有可能要到遼東城下了,這個時候不趁機渡過遼河,攻打遼東,等到對方援軍到的時候,大唐軍隊那就損失慘重了。隻是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卻是沒人敢說,誰讓貞觀天子和李靖二人軍中的威望太高,無人敢反駁呢!隻有長孫無忌隱隱能猜到什麽,卻是不知道這裏麵究竟是有何奧秘。隻能一邊苦苦的思著,可惜的是,他並不是貞觀天子,也不是李靖,根本就猜不出這裏麵究竟是藏著什麽。隻能望河而歎,死死的盯住對麵的軍營,那裏麵坐鎮的正是高句麗名將乙支文德。


    盧照辭很快就回到了軍營,他準備齋戒了,這是為了尊重死去的中國將士,大營中的一切事務都交給了大將軍李靖來處理,而他自己隻是躲後營之中,不見任何官員。而那李靖命令營中將士四處砍伐樹木,以搭建高台,用來祭祀死遼河中的將士們,還對各個行軍總管下達了命令,命令各個總管排練軍隊,一時間大營中喊殺聲震天,熱鬧不已。整日裏也不知道幹什麽。看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個文臣皺眉不已,卻又是無可奈何。


    隻是如此大的動靜,早就傳揚了初出去。是瞞不過對麵的乙支文德了。乙支文德已經年紀大了,此刻正皺著眉頭坐大帳之中。左右偏將高遠山、樸真意等等將領都這裏,地上正跪著一個探子。


    “你都打探清楚了,唐朝皇帝真的是想遼河邊祭祀死難的中國將士?”乙支文德皺著眉頭問道。這唐朝軍隊也是有趣,一來十數天,一點動靜都沒有,可是一動靜起來也是讓人受不了,看看對麵,喊殺聲震天,軍隊進進出出,都場地上排練著隊伍,連晚上都不停歇,聲勢之大,就是乙支文德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聽的見。這就讓乙支文德很難受了,這還讓人休息嗎?莫非這裏麵有什麽詭計不成?聽說唐朝皇帝英明神武,幾乎是白手起家,奮鬥了數載成就了帝王之業,大將軍李靖是聞名天下的將軍,幾乎是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的,這樣的人物,居然還有心思想著舉行祭祀儀式,難道他們就不知道自己的援軍即將到達遼東城下了嗎?到那個時候,若是對方還沒有渡過遼河,恐怕日後再也沒有機會渡過遼河了,如此聲勢浩大的東征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不成?


    “回將爺的話,確實如此。聽說大唐皇帝,還命人叢涿郡等地喊來了大量的和尚和道士,聽說是來超度亡靈的。小人還聽說,大唐皇帝準備遼河邊搭建一個高台,高九丈有九,寬也有九丈九,還準備興建一個木製的行宮,有十駕馬車那麽大,準備用來觀看唐朝軍隊渡河及作戰之用。”探子將自己探聽過來的情報一五一十的告訴乙支文德說道:“這個時候,大唐皇帝正後營中齋戒,說這樣是對死去將士們的一種尊重。能接觸到他的隻有羅的公主,還有一個太監以及大將軍李靖。”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乙支文德皺了皺眉頭,揮了揮手,讓那名探子退了下去。探子見狀趕緊悄悄的退了下來,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來。


    “哈哈,我看這中原的皇帝都是一樣,都是好麵子的人物,打仗就打仗,還非要弄出點氣勢來。九丈九的高台,那得要多少的木頭啊!”樸真意待探子走後,頓時哈哈大笑來。他是高句麗有名的猛將,嗓門甚大,說話如同打雷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一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墮落的狼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墮落的狼崽並收藏大唐一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