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如今可有他的下落?”
“當年那樣驚動朝野,都不曾查出他來,老夫又何來上天入地的本事?”馮良工搖頭,繼而起了一絲憤懣道,“隻恨老夫雖與滄瀾交好,卻無滄瀾那一身本事,否則,老夫倒要捉了那李雲海來好好問問,究竟是如何行事,如何為人的,連累了自家老小不說,居然還累及九族,害了滄瀾一家!”
丹影見他一路搖頭,心裏琢磨琢磨,咬咬牙問出最後一疑:“我爹當年帶著我逃到您那兒,您可還記得是哪一年麽?可聽說過那年有什麽大事不曾?”
馮良工想也未想,立即作答:“元和七年。”
一語既出,忽然就神色黯淡了下來,整個人明顯萎頓下去,帶著淒楚道,“元和七年,老夫又怎會記錯?那年別處發生什麽大事,老夫不記得,可是對老夫而言,卻是天塌了。秀秀就是那年丟的,在滄瀾來的那日走丟的。一大一小,兩個血淋淋的人跑了來,我與內人嚇得手忙腳亂,哪裏還能顧得上她?一個疏忽,她便丟了。本是以為一時玩耍跑遠了些,卻是怎麽找也找不到,才知恐是叫人拐帶了。唉!找了這些年,老夫雖是不肯甘心,卻也不敢再抱希望了。”
丹影頓時心頭一落,帶了愧疚安慰道:“我以為——,您那些話本是托辭,竟沒料到是真的。您告訴我細微處,我去幫您打聽。我的法子自與官家不同,興許還能給您找回來。”
“真的?”馮良工聞言抬頭,眸中複又燃起一點希望。
丹影不過片刻思量,那一句“隻要還活在世上”到底未曾出口,隻是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秀秀走失時剛剛學會走步不久,虛入三歲,實際還不足兩周......”馮良工遂將女兒走失時的情況細述一遍,又講了些容易辨認的特征,並猜想了長大後的大概模樣。
丹影一一記下。
講完秀秀之事,馮良工緩緩情緒,對丹影道:“既是皇上跟前認了親,你且權作這兒是你家,管不管我叫爹,人前做個樣子,不叫皇上生疑追究下來也就是了。老夫也暫當你就是我家秀秀,慰慰思女之苦。稍後老夫帶你去見見內子。她因秀秀走失之事,哭壞了身子,時好時壞的,有時候還會犯些糊塗。你見著了什麽不雅,千萬別見怪。”又自語道,“兒是她十月懷胎所生,可也不知能不能糊弄過去。”
去內宅見了馮夫人,丹影心酸不已。
細瞧那馮夫人的骨骼身形、五官模樣,也能看出一二,料想她年輕時候也該是個身段窈窕、樣貌不俗的女子。推算年紀,如今雖不再是豆蔻年華,卻也至多三十來歲,不足入四,理當風韻依舊,不曾花凋。此刻卻病怏怏地半靠在床上,麵色如紙,形容枯槁,瘦脫得不成人形。滿頭灰發如草,散散地挽著個髻,襯得那下頜越發尖削無肉。無神的雙眼嵌在深陷的眼窩中,隻盯著枕邊女童的小襖、手鈴發呆。頰上、腮邊,猶有淚痕未幹。
恰好今日不曾再犯那癡傻之症,見了丈夫帶了個少女進來,兩眼便立刻聚焦。張了張嘴便要哭問,忽覺自己儀容不妥,又忙著四下裏找梳子。
丹影又歎,見此舉,也必是個賢淑端莊、知曉廉恥的婦人,若非走失骨肉,何至於頹喪至此?曾見詩裏有言,那懷春女子受不得相思之苦,懶於梳妝。卻不知,這失了兒的母親,不獨皮肉、心魂沒了,實在是連命也沒了。
馮良工猶猶豫豫將丹影當作秀秀介紹給她,她立時便赤腳跑下床來,抱著丹影便是放聲痛哭,連明知作假的丹影也不由自主跟著哭了起來。馮良工在旁瞧著,觸動心緒,也是老淚縱橫。一場痛哭之後,那婦人的精神倒是好了許多。
喚了丫頭前來幫忙更衣梳洗,馮夫人總算恢複了一二分常人模樣,隻那衣衫空闊地蕩漾在身,叫人心疼不已。當晚,她便秀秀長、秀秀短地拉了丹影一處用飯,自己也不用人勸地高高興興吃了一小碗米飯,可算長久以來極為難得地良好進食。飯後,依舊拉著丹影說長道短、噓寒問暖,隻在眾人勸慰了幾番下,才肯罷休就寢,卻又非得要抱著丹影同寢不可。後來,還是馮良工好說歹說,借口女兒大了,該當自己在閨房裏睡,馮夫人才不好意思地免了丹影的尷尬。自是又帶著滿眼、滿臉、滿心的笑,給她張羅閨房裏並不欠缺的用物,然後才依依不舍地回了自己房裏。
丹影遂作馮家之女暫安下來。次日,封賞聖旨便下來了,除了縣主封號、封地,一並也賞賜了不少首飾、布匹、珍玩、玉器等吃穿用物作賀儀。馮良工招待了前來頒詔之人,隨後便帶著丹影進宮謝恩,又假戲真唱地連擺三日酒席,邀請朝中同僚、街坊四鄰同喜、致謝。
看著堂前、廳內,廊下、園中來來去去攢動的客人,收拾一新、精神煥發的馮家主仆,丹影忽然對那不知身在何方的秀秀生出不少羨慕來。不論她在哪裏,隻要有朝一日安然回來,迎接她的,便是這樣滿滿的幸福,濃濃的溫情。可是自己,此生卻從未有過,也再無可能會有。
仰天收淚,看著天上忽又笑開。
李滄瀾,有過他這樣的爹,那也是比誰都幸福的事。她還有池鳳卿、還有藍翎、還有一路相伴走過的許多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的福分如果是一碗水,分入不同的杯中,無論哪杯多,哪杯少,合在一起總還是那碗水,滿滿的。隻要自己不去拋灑滴漏,懂得珍惜,幸福總也是滿滿的。
跳下欄杆,丹影往外走去。該將秀秀趕緊找回來。這馮家滿園子都是她的那碗水,自己便是借著享用幾天,終不能偷了來,否則,是要丟了自己那碗的。
池鳳卿的牢獄之災是過去了,但這事兒可沒完。
“當年那樣驚動朝野,都不曾查出他來,老夫又何來上天入地的本事?”馮良工搖頭,繼而起了一絲憤懣道,“隻恨老夫雖與滄瀾交好,卻無滄瀾那一身本事,否則,老夫倒要捉了那李雲海來好好問問,究竟是如何行事,如何為人的,連累了自家老小不說,居然還累及九族,害了滄瀾一家!”
丹影見他一路搖頭,心裏琢磨琢磨,咬咬牙問出最後一疑:“我爹當年帶著我逃到您那兒,您可還記得是哪一年麽?可聽說過那年有什麽大事不曾?”
馮良工想也未想,立即作答:“元和七年。”
一語既出,忽然就神色黯淡了下來,整個人明顯萎頓下去,帶著淒楚道,“元和七年,老夫又怎會記錯?那年別處發生什麽大事,老夫不記得,可是對老夫而言,卻是天塌了。秀秀就是那年丟的,在滄瀾來的那日走丟的。一大一小,兩個血淋淋的人跑了來,我與內人嚇得手忙腳亂,哪裏還能顧得上她?一個疏忽,她便丟了。本是以為一時玩耍跑遠了些,卻是怎麽找也找不到,才知恐是叫人拐帶了。唉!找了這些年,老夫雖是不肯甘心,卻也不敢再抱希望了。”
丹影頓時心頭一落,帶了愧疚安慰道:“我以為——,您那些話本是托辭,竟沒料到是真的。您告訴我細微處,我去幫您打聽。我的法子自與官家不同,興許還能給您找回來。”
“真的?”馮良工聞言抬頭,眸中複又燃起一點希望。
丹影不過片刻思量,那一句“隻要還活在世上”到底未曾出口,隻是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秀秀走失時剛剛學會走步不久,虛入三歲,實際還不足兩周......”馮良工遂將女兒走失時的情況細述一遍,又講了些容易辨認的特征,並猜想了長大後的大概模樣。
丹影一一記下。
講完秀秀之事,馮良工緩緩情緒,對丹影道:“既是皇上跟前認了親,你且權作這兒是你家,管不管我叫爹,人前做個樣子,不叫皇上生疑追究下來也就是了。老夫也暫當你就是我家秀秀,慰慰思女之苦。稍後老夫帶你去見見內子。她因秀秀走失之事,哭壞了身子,時好時壞的,有時候還會犯些糊塗。你見著了什麽不雅,千萬別見怪。”又自語道,“兒是她十月懷胎所生,可也不知能不能糊弄過去。”
去內宅見了馮夫人,丹影心酸不已。
細瞧那馮夫人的骨骼身形、五官模樣,也能看出一二,料想她年輕時候也該是個身段窈窕、樣貌不俗的女子。推算年紀,如今雖不再是豆蔻年華,卻也至多三十來歲,不足入四,理當風韻依舊,不曾花凋。此刻卻病怏怏地半靠在床上,麵色如紙,形容枯槁,瘦脫得不成人形。滿頭灰發如草,散散地挽著個髻,襯得那下頜越發尖削無肉。無神的雙眼嵌在深陷的眼窩中,隻盯著枕邊女童的小襖、手鈴發呆。頰上、腮邊,猶有淚痕未幹。
恰好今日不曾再犯那癡傻之症,見了丈夫帶了個少女進來,兩眼便立刻聚焦。張了張嘴便要哭問,忽覺自己儀容不妥,又忙著四下裏找梳子。
丹影又歎,見此舉,也必是個賢淑端莊、知曉廉恥的婦人,若非走失骨肉,何至於頹喪至此?曾見詩裏有言,那懷春女子受不得相思之苦,懶於梳妝。卻不知,這失了兒的母親,不獨皮肉、心魂沒了,實在是連命也沒了。
馮良工猶猶豫豫將丹影當作秀秀介紹給她,她立時便赤腳跑下床來,抱著丹影便是放聲痛哭,連明知作假的丹影也不由自主跟著哭了起來。馮良工在旁瞧著,觸動心緒,也是老淚縱橫。一場痛哭之後,那婦人的精神倒是好了許多。
喚了丫頭前來幫忙更衣梳洗,馮夫人總算恢複了一二分常人模樣,隻那衣衫空闊地蕩漾在身,叫人心疼不已。當晚,她便秀秀長、秀秀短地拉了丹影一處用飯,自己也不用人勸地高高興興吃了一小碗米飯,可算長久以來極為難得地良好進食。飯後,依舊拉著丹影說長道短、噓寒問暖,隻在眾人勸慰了幾番下,才肯罷休就寢,卻又非得要抱著丹影同寢不可。後來,還是馮良工好說歹說,借口女兒大了,該當自己在閨房裏睡,馮夫人才不好意思地免了丹影的尷尬。自是又帶著滿眼、滿臉、滿心的笑,給她張羅閨房裏並不欠缺的用物,然後才依依不舍地回了自己房裏。
丹影遂作馮家之女暫安下來。次日,封賞聖旨便下來了,除了縣主封號、封地,一並也賞賜了不少首飾、布匹、珍玩、玉器等吃穿用物作賀儀。馮良工招待了前來頒詔之人,隨後便帶著丹影進宮謝恩,又假戲真唱地連擺三日酒席,邀請朝中同僚、街坊四鄰同喜、致謝。
看著堂前、廳內,廊下、園中來來去去攢動的客人,收拾一新、精神煥發的馮家主仆,丹影忽然對那不知身在何方的秀秀生出不少羨慕來。不論她在哪裏,隻要有朝一日安然回來,迎接她的,便是這樣滿滿的幸福,濃濃的溫情。可是自己,此生卻從未有過,也再無可能會有。
仰天收淚,看著天上忽又笑開。
李滄瀾,有過他這樣的爹,那也是比誰都幸福的事。她還有池鳳卿、還有藍翎、還有一路相伴走過的許多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的福分如果是一碗水,分入不同的杯中,無論哪杯多,哪杯少,合在一起總還是那碗水,滿滿的。隻要自己不去拋灑滴漏,懂得珍惜,幸福總也是滿滿的。
跳下欄杆,丹影往外走去。該將秀秀趕緊找回來。這馮家滿園子都是她的那碗水,自己便是借著享用幾天,終不能偷了來,否則,是要丟了自己那碗的。
池鳳卿的牢獄之災是過去了,但這事兒可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