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眉暗暗給對方叫了聲好,卻不正麵接招,而是側轉其身,往後退出半步,抖刀而出,形如小蝦戲草,擊向對方順勢將至的正身。
那少年眼見一招未中,反被對方攻擊腰身,立時側滾避讓鬼眉刀鋒,出水銀魚便成了龍遊淺灘。也賴他機靈急智,那避讓險象在他翻落之時,卻又貼地而行,成就了一股推波上岸之勢,再擊鬼眉下盤。
鬼眉起招便不曾用刺、砍、劈、拍等直衝手段,那抖動的刀身雖是瞧著向上攻去,氣雲卻抱團而行,猶如太極雙魚,可變兩儀四象,改走天地八方任意一線。少年第二招出手,鬼眉的姿勢未有變化,那撲風劈水的銀月俏刀便脫手而去,仿佛自己能夠甄別行路,抖動之間便立時翻了個個兒向下急走。再握刀柄時,鬼眉縮身去了銀刀上方,旋轉而落,生生將那拍岸波濤攪出了漩渦。
場上開打,曾家二女對視一眼,暗自溝通後,若男挪步移到曾老將軍一側,附身自家祖父耳畔悄聲埋怨道:“爺爺,您真要這麽些人都同她一一過招啊?也不怕人家笑話我們。”
曾老爺子卻不以為然道:“總聽你父親說她如何如何了得,若非這麽個陣仗,可不是辱沒了她麽?!”
“爺爺!......”
聽得孫女兒撒嬌的語氣,曾老爺子抬手止住,道:“放心!這幾個的斤兩和人品,我心裏有數。再者,隻說切磋,又不曾簽什麽生死狀,斷傷不了人的。”
曾若男自知勸不動祖父,又聞得他話裏意思似乎對鬼眉比對自家攻擂的更有信心,便停住勸語,和勝男打了個眼色。意思,若有意外,她兩個便會暗中出手保人,反正,那針法雖不如鬼眉靈巧,去打臂腕腿膝、化解險情卻還是能有把握得逞的。且先看著吧。
正計較著要不要給鬼眉開脫,那場上,卻已在少年的一聲承讓中,結束了打鬥。待他歸隊站好,一個魁梧壯碩的青年男子邁步上前,繼他之後對上了鬼眉。
那少年一聲承讓退出場外,卻非勝負分明。他未輸,鬼眉也未贏,恰恰打了個平手。隻因今兒這場麵特殊,他袍澤幾個已暗自約定,無論如何,每人上場不得超過三十招,省得瞎耽誤工夫。因他年少,入伍時日尚短,西側站立的眾人見他打平而歸,都鼓勵地拍拍他的肩膀給予安慰,道,一個新兵蛋子,對上個“老江湖”,不輸便是贏。
繼那少年之後,一個身形魁梧,腮肉橫突的青壯之人上了場。向鬼眉抱拳施了一禮,然後看著她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唇,掃了掃場邊的兵器架,將腰間佩刀卸下,上前挑了副黑虎紫銅錘在手,兩下擊叩幾下,舉錘示意鬼眉開打。
鬼眉見他換了兵器,也朝對方笑了笑。一揚手,將撲風劈水銀月刀送歸入位,又在架上來回掃了幾遍,似乎未見著想要的,便重挑了副小巧的鏈錘上手掂了掂。然後看了看鏈子拴掛處,也不理人家這兵器價值幾何,蹲下身子,一手一個抓了那錘頭就開始左右互砸,生生將一根橫聯兩邊的鉸鏈砸脫下來。
眾人見她此舉,疑惑之外也覺麵皮直抽抽。
那鏈錘砸脫了鏈子,便成了一雙柄錘,隻那柄把非是手柄,故而長短不過兩三寸。鬼眉握其在手,也隻得勉強不至掉落,柄端都出不了拳,仿佛一左一右托了兩隻鎏金南瓜。對比那男子手中的大銅錘,自感有些不像樣子,微微有些發窘。
眼見曾老將軍又差人去取兵器,卻道了一聲不必勞煩,然後示意對方出招。再見那青壯男子似乎比自己囧色更甚,索性無所謂地挑了挑眉梢,托了兩隻南瓜便先一步動了起來,逼得對方也隻好順勢而為,舉錘接招。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原是指那些刀槍劍戟相逢之態,今兒這兩副錘子相遇,居然也生生落實了這句話。
那壯漢挑了黑虎紫銅錘,自是因為擅用此物,故而那重達兩三百斤的一對大錘握在手中,愣是給他舞得猶如猛獸下山,虎虎生風。
而鬼眉,雖因錘柄缺失看似落了下風,卻又恰恰因了這點,倒又省了招式開闔之際抑揚轉換的麻煩。又兼一對鎏金南瓜不足湯碗口大,算得玲瓏輕便,不比那黑虎大錘沉重,用起來倒也流光溢彩,遊刃有餘。
黑虎大錘幻化為獸拳虎掌,撲將而來,鎏金南瓜便如狡兔靈狐跳脫而走;大錘張揚如盤古開天辟地,誓要對方無處遁形,小錘便如墨子破雲梯,有的是招能對付;壯漢如二郎神懲妹,華山罩頂,小錘便如沉香救母,劈山開路;大錘舞得風雨同行,小錘便如黃帝戰蚩尤,翻轉之間還我晴天......
三十招,快不過盞茶工夫,慢也不過一頓飯。那壯漢起先勇猛凶悍異常,在鬼眉見招拆招間,漸漸也就不再一味強攻,略有晉文公退避三舍之意。奈何,尚未覓得良策應對,戰局已經終了,隻得頗有些不甘地朝鬼眉抱拳施禮,悻悻退到場邊。
又是一局平手。
這一局了,不獨曾老將軍並看席上的某些深諳武道者眯了眯眼,連攻擂的人中,也有幾個若有所思。按序該第三人出場,卻有一個俊朗男子橫插一足,輕扯同伴一下,搶先一步跨入場中。
這人鬼眉認識,名叫居原,是司馬狴野的貼身侍衛,卻非一般的王府親隨,在軍中也有職務。一路來京時,彼此也已熟識,就性情而言,也是個明朗直爽的男兒。飛馬趕路、露宿紮營、飲酒說笑,忠於職守的冷靜細致之外,也不失灑脫不羈的心性,算得感受良好。隻這武藝一道,雖知不是泛泛之輩,但也尚未有機會具體認識罷了。
鬼眉含笑看著他提前登場,暗忖,這一架,想必有些意思。
居原上場後也不廢話,直接為鬼眉在兵器架上挑了一把滾珠飛鳳劍,隔空丟過,然後彬彬有禮地道了聲:“在下領教了!”便抽了自家佩劍,出鞘以待。
那少年眼見一招未中,反被對方攻擊腰身,立時側滾避讓鬼眉刀鋒,出水銀魚便成了龍遊淺灘。也賴他機靈急智,那避讓險象在他翻落之時,卻又貼地而行,成就了一股推波上岸之勢,再擊鬼眉下盤。
鬼眉起招便不曾用刺、砍、劈、拍等直衝手段,那抖動的刀身雖是瞧著向上攻去,氣雲卻抱團而行,猶如太極雙魚,可變兩儀四象,改走天地八方任意一線。少年第二招出手,鬼眉的姿勢未有變化,那撲風劈水的銀月俏刀便脫手而去,仿佛自己能夠甄別行路,抖動之間便立時翻了個個兒向下急走。再握刀柄時,鬼眉縮身去了銀刀上方,旋轉而落,生生將那拍岸波濤攪出了漩渦。
場上開打,曾家二女對視一眼,暗自溝通後,若男挪步移到曾老將軍一側,附身自家祖父耳畔悄聲埋怨道:“爺爺,您真要這麽些人都同她一一過招啊?也不怕人家笑話我們。”
曾老爺子卻不以為然道:“總聽你父親說她如何如何了得,若非這麽個陣仗,可不是辱沒了她麽?!”
“爺爺!......”
聽得孫女兒撒嬌的語氣,曾老爺子抬手止住,道:“放心!這幾個的斤兩和人品,我心裏有數。再者,隻說切磋,又不曾簽什麽生死狀,斷傷不了人的。”
曾若男自知勸不動祖父,又聞得他話裏意思似乎對鬼眉比對自家攻擂的更有信心,便停住勸語,和勝男打了個眼色。意思,若有意外,她兩個便會暗中出手保人,反正,那針法雖不如鬼眉靈巧,去打臂腕腿膝、化解險情卻還是能有把握得逞的。且先看著吧。
正計較著要不要給鬼眉開脫,那場上,卻已在少年的一聲承讓中,結束了打鬥。待他歸隊站好,一個魁梧壯碩的青年男子邁步上前,繼他之後對上了鬼眉。
那少年一聲承讓退出場外,卻非勝負分明。他未輸,鬼眉也未贏,恰恰打了個平手。隻因今兒這場麵特殊,他袍澤幾個已暗自約定,無論如何,每人上場不得超過三十招,省得瞎耽誤工夫。因他年少,入伍時日尚短,西側站立的眾人見他打平而歸,都鼓勵地拍拍他的肩膀給予安慰,道,一個新兵蛋子,對上個“老江湖”,不輸便是贏。
繼那少年之後,一個身形魁梧,腮肉橫突的青壯之人上了場。向鬼眉抱拳施了一禮,然後看著她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唇,掃了掃場邊的兵器架,將腰間佩刀卸下,上前挑了副黑虎紫銅錘在手,兩下擊叩幾下,舉錘示意鬼眉開打。
鬼眉見他換了兵器,也朝對方笑了笑。一揚手,將撲風劈水銀月刀送歸入位,又在架上來回掃了幾遍,似乎未見著想要的,便重挑了副小巧的鏈錘上手掂了掂。然後看了看鏈子拴掛處,也不理人家這兵器價值幾何,蹲下身子,一手一個抓了那錘頭就開始左右互砸,生生將一根橫聯兩邊的鉸鏈砸脫下來。
眾人見她此舉,疑惑之外也覺麵皮直抽抽。
那鏈錘砸脫了鏈子,便成了一雙柄錘,隻那柄把非是手柄,故而長短不過兩三寸。鬼眉握其在手,也隻得勉強不至掉落,柄端都出不了拳,仿佛一左一右托了兩隻鎏金南瓜。對比那男子手中的大銅錘,自感有些不像樣子,微微有些發窘。
眼見曾老將軍又差人去取兵器,卻道了一聲不必勞煩,然後示意對方出招。再見那青壯男子似乎比自己囧色更甚,索性無所謂地挑了挑眉梢,托了兩隻南瓜便先一步動了起來,逼得對方也隻好順勢而為,舉錘接招。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原是指那些刀槍劍戟相逢之態,今兒這兩副錘子相遇,居然也生生落實了這句話。
那壯漢挑了黑虎紫銅錘,自是因為擅用此物,故而那重達兩三百斤的一對大錘握在手中,愣是給他舞得猶如猛獸下山,虎虎生風。
而鬼眉,雖因錘柄缺失看似落了下風,卻又恰恰因了這點,倒又省了招式開闔之際抑揚轉換的麻煩。又兼一對鎏金南瓜不足湯碗口大,算得玲瓏輕便,不比那黑虎大錘沉重,用起來倒也流光溢彩,遊刃有餘。
黑虎大錘幻化為獸拳虎掌,撲將而來,鎏金南瓜便如狡兔靈狐跳脫而走;大錘張揚如盤古開天辟地,誓要對方無處遁形,小錘便如墨子破雲梯,有的是招能對付;壯漢如二郎神懲妹,華山罩頂,小錘便如沉香救母,劈山開路;大錘舞得風雨同行,小錘便如黃帝戰蚩尤,翻轉之間還我晴天......
三十招,快不過盞茶工夫,慢也不過一頓飯。那壯漢起先勇猛凶悍異常,在鬼眉見招拆招間,漸漸也就不再一味強攻,略有晉文公退避三舍之意。奈何,尚未覓得良策應對,戰局已經終了,隻得頗有些不甘地朝鬼眉抱拳施禮,悻悻退到場邊。
又是一局平手。
這一局了,不獨曾老將軍並看席上的某些深諳武道者眯了眯眼,連攻擂的人中,也有幾個若有所思。按序該第三人出場,卻有一個俊朗男子橫插一足,輕扯同伴一下,搶先一步跨入場中。
這人鬼眉認識,名叫居原,是司馬狴野的貼身侍衛,卻非一般的王府親隨,在軍中也有職務。一路來京時,彼此也已熟識,就性情而言,也是個明朗直爽的男兒。飛馬趕路、露宿紮營、飲酒說笑,忠於職守的冷靜細致之外,也不失灑脫不羈的心性,算得感受良好。隻這武藝一道,雖知不是泛泛之輩,但也尚未有機會具體認識罷了。
鬼眉含笑看著他提前登場,暗忖,這一架,想必有些意思。
居原上場後也不廢話,直接為鬼眉在兵器架上挑了一把滾珠飛鳳劍,隔空丟過,然後彬彬有禮地道了聲:“在下領教了!”便抽了自家佩劍,出鞘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