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眉眼見說他不通,忍不住將目光投向了鬼門那些徒子徒孫身上,害得有人當場背脊發毛,打起了寒戰。
稍後,鬼眉帶了鬼聖回宮,與阿木師徒相見,一番歡喜自是無需細說。又煩鬼聖給澹台玉請脈,複查了一下病情,可喜,病勢盡在控製,並無多添不妥;可歎,頑症還是頑症,也並沒有奇跡般地變成普通小疾。鬼眉看看澹台玉如同鬼聖形容,風吹便散的煙雲模樣,再看看阿木由衷流露眼底的憐惜,一個不死心,想起淩霄國曾經予了池厚德不少饋贈,便抱著僥幸問了鬼聖奇物為何,埋頭將各處庫房翻了個底朝天。又寫了信給昭嵐,問他是否在冠禮上收到過淩霄國的特別禮物。結果,依舊是叫人失望。
好在,鬼聖又再下了定語,說是澹台玉保養得宜,活到四十歲上,並不太難,總不至於紅顏早逝。也算略感安慰。鬼眉心道,還有時間,就有機會,遂也暫且放下不提。
宮裏多了兩個住客,一個瞧著叫人心怡,一個不問尊卑長幼,喜愛說笑,日子也過得多了些滋味,不知不覺中,時光流逝如飛,轉眼便添了寒衣棉襖上身。薑桐讓阿奇送了幾車東西過來,說是給備下的年貨,等他忙完手頭上最後一點俗務,就趕過來一起守歲。昭嵐派了人同路隨行,送的也是年貨。奉天那邊也遣人送來了不少貢品,紅袖、柳煙幾個、八門從眾、朝堂上下,亦是陸陸續續送了禮,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鬼眉看看宮外的大街小巷,果然家家戶戶都已開始忙著辭舊迎新。竟是,又將一年終了了麽?下意識伸手在空中接了接,仰頭看看,脫口嘀咕道:“既是都到了這個時節,怎的還沒見下雪?”
跟著的人笑回道:“鵬城自來冬到寒不到,雨多雪不多,不一定年年都下的。不過,瑞雪兆豐年,能得下上那麽一兩場適可而止的大雪,凍死了蟲害,莊稼來年定然豐收。便不提莊稼,也圖個好兆頭。去年接連下了幾場,雖是有些地方鬧了些小麻煩,但,於整個熙陽而言,豈不是天大的好兆頭麽?!”
鬼眉怔了怔,轉臉問道:“原來的拾遺府——,可還在麽?”
“在!照主子的意思,保持原貌,打理得井井有條呢!”
“我的意思?”鬼眉疑惑。
“嗯。藍閣主說,是主子吩咐的,拾遺府裏,凡一桌一凳、一草一木,皆需養護如昔,誰讓園子荒廢了、或是折損了哪裏,皆要去領規矩,重重處罰。”侍從應道,又憨笑兩聲道,“其實,不用藍閣主嚇唬人,底下哪裏不知道主子的心思?主子慣來重情、念舊,到底在此住過幾日,自然不願瞧見這麽個好地方給頹敗了。”
原來是藍翎。他,也是念著知己,留著那地方睹物思人麽?
“陪我去看看吧。”
輕車簡從,馬蹄飛揚,不多時,便到了拾遺府。車停階下,鬼眉提裙而出,仰頭看看門楣,還是那塊匾,還是那人的字。拾遺,拾遺,竟是蒼天早知今日,知道她再度來此時,已是人去樓空,唯有撿拾那遺留一地的餘恨麽?或是,早已存了警示,有些人,有些事,在她初時邁過門檻的那一刻,便注定了終會遺失不見,無從撿拾?如今,她複又來此,那,這道門檻,該不該邁,能不能邁,又邁不邁得過去?
猶豫片刻,終是抵不過心頭如潮翻湧的舊事牽引,登階跨檻,一步一步,落在記憶的腳印裏。一如當初,隨著那人一起慢慢走過,啟開了那些有過的歡聲笑語,感動或沉默。
果然不曾變樣。玉道朱閣,青石碧梧,映著斜陽;房前廊下,人影綽綽,還有許多婢仆忙碌來去;啟開內宅的門,走進主院,正房的珠簾,半卷低垂,透著淡然熏香;書房裏,依舊窗開半扇,任風翻動書卷,沙沙作響;登閣瞭望,第一眼最先看見的,還是沐芳院,裹上了稻草的杏花樹......
可惜,斜陽下的玉道上,再也不見了故人身姿挺拔;青石台前的梧桐樹下,一張孤獨走調的琴,再也無人前來改弦更張;門廊下,進進出出的人,也不是他身邊的芙蓉俏婢和唐護衛;熏香依舊,可是,卻沒了攬它在懷的舊時衣裳;風過書卷,那沙沙的響,隻能一直沙沙地響,再不肯跟來兩聲憨傻的低笑,和一段喁喁私語的情話;杏花木長高了,也許,明年春發,會開花吧!可是,那栽花的人呢?說好了的,還要一襲素衣站在烏篷船頭,一管碧簫送出清曲一支,陪她共邀一彎銀鉤......
物是人非!
鬼眉悵然一歎,轉身下了高處,信步而走。順著曲徑轉來轉去,最後轉到了飲羽閣,怔怔地看著閣前的淺湖小山,又問侍從道:“今年,還會下雪麽?”
侍從憨憨回道:“主子這可難倒小的了,天公的事,誰說得準那!”看看鬼眉,笑道,“主子是想看下雪了?主子若想下雪,那,老天肯定會下的!”
“是啊,這種事情,誰說得準呢?便是天公作美,那樣的心思,怕是今生也再看不到了。”鬼眉自言自語地咕噥一句,呆站片刻,慢慢蹲下了身子,將頭埋在了臂窩膝彎裏,朝侍從揮了揮手。
侍從得了示意,揣著些擔心,欲言又止地避了開去。過了許久,見鬼眉起身招手,又連忙急急跑了回來。
“主子,你——”侍從瞥見她膝蓋上下的兩灘水漬,張了張嘴,沒敢多問。
“嗯,你去給我找些蠟燭來,白的,要多,越多越好。還有,再帶些作畫的顏料。好了,快去快回,別讓我等得太久。”
“是,主子,小的這就去辦。”
沒多會兒工夫,侍從奉鬼眉之命,將府裏上下一陣徹底搜刮,也隻在下房裏找著幾根用剩的白燭。看看手裏的殘兵敗卒,思及那句“越多越好”,趕緊又讓人策馬上街,去了香燭鋪子。東尋西找,總算湊齊了幾箱子抬回來,也不知有沒有掏空了人家鋪子。
稍後,鬼眉帶了鬼聖回宮,與阿木師徒相見,一番歡喜自是無需細說。又煩鬼聖給澹台玉請脈,複查了一下病情,可喜,病勢盡在控製,並無多添不妥;可歎,頑症還是頑症,也並沒有奇跡般地變成普通小疾。鬼眉看看澹台玉如同鬼聖形容,風吹便散的煙雲模樣,再看看阿木由衷流露眼底的憐惜,一個不死心,想起淩霄國曾經予了池厚德不少饋贈,便抱著僥幸問了鬼聖奇物為何,埋頭將各處庫房翻了個底朝天。又寫了信給昭嵐,問他是否在冠禮上收到過淩霄國的特別禮物。結果,依舊是叫人失望。
好在,鬼聖又再下了定語,說是澹台玉保養得宜,活到四十歲上,並不太難,總不至於紅顏早逝。也算略感安慰。鬼眉心道,還有時間,就有機會,遂也暫且放下不提。
宮裏多了兩個住客,一個瞧著叫人心怡,一個不問尊卑長幼,喜愛說笑,日子也過得多了些滋味,不知不覺中,時光流逝如飛,轉眼便添了寒衣棉襖上身。薑桐讓阿奇送了幾車東西過來,說是給備下的年貨,等他忙完手頭上最後一點俗務,就趕過來一起守歲。昭嵐派了人同路隨行,送的也是年貨。奉天那邊也遣人送來了不少貢品,紅袖、柳煙幾個、八門從眾、朝堂上下,亦是陸陸續續送了禮,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鬼眉看看宮外的大街小巷,果然家家戶戶都已開始忙著辭舊迎新。竟是,又將一年終了了麽?下意識伸手在空中接了接,仰頭看看,脫口嘀咕道:“既是都到了這個時節,怎的還沒見下雪?”
跟著的人笑回道:“鵬城自來冬到寒不到,雨多雪不多,不一定年年都下的。不過,瑞雪兆豐年,能得下上那麽一兩場適可而止的大雪,凍死了蟲害,莊稼來年定然豐收。便不提莊稼,也圖個好兆頭。去年接連下了幾場,雖是有些地方鬧了些小麻煩,但,於整個熙陽而言,豈不是天大的好兆頭麽?!”
鬼眉怔了怔,轉臉問道:“原來的拾遺府——,可還在麽?”
“在!照主子的意思,保持原貌,打理得井井有條呢!”
“我的意思?”鬼眉疑惑。
“嗯。藍閣主說,是主子吩咐的,拾遺府裏,凡一桌一凳、一草一木,皆需養護如昔,誰讓園子荒廢了、或是折損了哪裏,皆要去領規矩,重重處罰。”侍從應道,又憨笑兩聲道,“其實,不用藍閣主嚇唬人,底下哪裏不知道主子的心思?主子慣來重情、念舊,到底在此住過幾日,自然不願瞧見這麽個好地方給頹敗了。”
原來是藍翎。他,也是念著知己,留著那地方睹物思人麽?
“陪我去看看吧。”
輕車簡從,馬蹄飛揚,不多時,便到了拾遺府。車停階下,鬼眉提裙而出,仰頭看看門楣,還是那塊匾,還是那人的字。拾遺,拾遺,竟是蒼天早知今日,知道她再度來此時,已是人去樓空,唯有撿拾那遺留一地的餘恨麽?或是,早已存了警示,有些人,有些事,在她初時邁過門檻的那一刻,便注定了終會遺失不見,無從撿拾?如今,她複又來此,那,這道門檻,該不該邁,能不能邁,又邁不邁得過去?
猶豫片刻,終是抵不過心頭如潮翻湧的舊事牽引,登階跨檻,一步一步,落在記憶的腳印裏。一如當初,隨著那人一起慢慢走過,啟開了那些有過的歡聲笑語,感動或沉默。
果然不曾變樣。玉道朱閣,青石碧梧,映著斜陽;房前廊下,人影綽綽,還有許多婢仆忙碌來去;啟開內宅的門,走進主院,正房的珠簾,半卷低垂,透著淡然熏香;書房裏,依舊窗開半扇,任風翻動書卷,沙沙作響;登閣瞭望,第一眼最先看見的,還是沐芳院,裹上了稻草的杏花樹......
可惜,斜陽下的玉道上,再也不見了故人身姿挺拔;青石台前的梧桐樹下,一張孤獨走調的琴,再也無人前來改弦更張;門廊下,進進出出的人,也不是他身邊的芙蓉俏婢和唐護衛;熏香依舊,可是,卻沒了攬它在懷的舊時衣裳;風過書卷,那沙沙的響,隻能一直沙沙地響,再不肯跟來兩聲憨傻的低笑,和一段喁喁私語的情話;杏花木長高了,也許,明年春發,會開花吧!可是,那栽花的人呢?說好了的,還要一襲素衣站在烏篷船頭,一管碧簫送出清曲一支,陪她共邀一彎銀鉤......
物是人非!
鬼眉悵然一歎,轉身下了高處,信步而走。順著曲徑轉來轉去,最後轉到了飲羽閣,怔怔地看著閣前的淺湖小山,又問侍從道:“今年,還會下雪麽?”
侍從憨憨回道:“主子這可難倒小的了,天公的事,誰說得準那!”看看鬼眉,笑道,“主子是想看下雪了?主子若想下雪,那,老天肯定會下的!”
“是啊,這種事情,誰說得準呢?便是天公作美,那樣的心思,怕是今生也再看不到了。”鬼眉自言自語地咕噥一句,呆站片刻,慢慢蹲下了身子,將頭埋在了臂窩膝彎裏,朝侍從揮了揮手。
侍從得了示意,揣著些擔心,欲言又止地避了開去。過了許久,見鬼眉起身招手,又連忙急急跑了回來。
“主子,你——”侍從瞥見她膝蓋上下的兩灘水漬,張了張嘴,沒敢多問。
“嗯,你去給我找些蠟燭來,白的,要多,越多越好。還有,再帶些作畫的顏料。好了,快去快回,別讓我等得太久。”
“是,主子,小的這就去辦。”
沒多會兒工夫,侍從奉鬼眉之命,將府裏上下一陣徹底搜刮,也隻在下房裏找著幾根用剩的白燭。看看手裏的殘兵敗卒,思及那句“越多越好”,趕緊又讓人策馬上街,去了香燭鋪子。東尋西找,總算湊齊了幾箱子抬回來,也不知有沒有掏空了人家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