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敢與天下敵!


    柔聲軟語傳入耳中,直觸心底最敏感,最柔軟之處,頃刻之間,杜氏的芳心幾乎被融化。


    她相信謝逸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信誓旦旦的承諾,感動之下,淚珠不由奪眶而出,嬌軀顫抖,軟綿綿地倒在了謝逸懷裏。


    如果夜深人靜,或是兩人獨處,接下來的情節或許很旖旎,很動人。


    很可惜,此時日光灼灼,小蠻和晉陽公主就在門外玩耍,任何少兒不宜都不能上演。


    也正是因此,杜氏得以保持足夠的清醒,她的思緒快速回神,身體稍微恢複一點力道,便迅速從謝逸懷中掙脫。


    盡管那個懷抱很溫暖,很舒服,很有安全感,她還是毫不猶豫掙脫。


    他心裏能有自己就足夠了,“與天下敵”就算了,最好永遠不要再有此等情形。


    愛他,隻願他平安、安好!


    ……


    謝逸能夠感受到嫂子微妙的情緒變化,從細微之處能感受到——她對自己有感情。


    但關鍵時刻,她總是會保持克製和抗拒,有意疏遠。從淮陽到洛陽之後,變化尤為明顯。


    事出必有因,嫂子似乎心裏有著某種顧慮和擔憂,究竟是什麽卻不得而知。謝逸沒有問,嫂子肯定不會說。


    所以他換了種方式,他想要向嫂子傳遞一種安全感,效果似乎有一些,但想要有實質性突破似乎任重道遠。


    ……


    發生在禦苑苗圃中的衝突不了了之,損壞了幾株莊稼,李世民那邊肯定要給個交代。


    謝逸不著急,李泰肯定會及時奏報,至於話怎麽說都隨他。自己要是先奏報,哪怕據實稟奏,也容易落下添油加醋的話柄。


    既然如此,什麽都不說,看看李泰人品如何,再瞧瞧李世民的態度,也好心中有數。


    得知李二巡河歸來的消息不久後,貞觀殿那邊便有內侍來傳旨,請晉陽公主覲見,與魏王、晉王一道陪皇帝用晚膳。


    嗬嗬,看來李泰的速度很快,口才很好嘛!謝逸淡淡一笑,搬了張竹榻放在院中,吹著晚風看滿天星鬥,明月當空。


    ……


    貞觀殿裏,李世民正滿眼愛憐地看著胖兒子和小孫子,欣慰得意。


    李泰關切道:“父皇,您的身體好些了嗎?”


    “皇祖,您的頭還疼嗎?”熊孩子李欣頓時變身乖孫子,一臉萌態,盡是關心。


    李世民欣慰道:“多虧了謝逸的偏方,好多了,沒什麽大礙!”


    謝逸,又是謝逸!


    李泰這才回過神來,險些把此事忘了,他不僅救了弟弟李治,還緩解了父皇的風疾。加上禦苑裏那些新奇的作物,難怪他那般倨傲,倒真是有些資本。


    “離開長安時,大哥,以及諸位兄弟姐妹皆讓兒臣代為問候父皇,叮囑兒臣要好生侍奉。”


    “你們有心了。”聽到子女關心自己,李世民老懷大慰,笑道:“朕如今已經大好,侍奉就不必了,你和欣兒能來洛陽陪在身邊,朕已經很高興了。”


    “是!”李泰輕聲應允,手指不著痕跡地做出示意,李欣當即撒嬌道:“皇祖,欣一直想要陪著您的。”


    愛孫撒嬌,李世民當即笑道:“好,那欣兒就陪在朕身邊,平日裏跟著你九叔一起讀書玩耍。”


    “謝皇祖,皇祖對欣兒最好了,不過……”


    見李欣神色黯然,李世民疑問道:“欣兒,怎麽了?”


    李泰不失時機起身道:“兒臣和欣兒向父皇請罪。”


    “你們何罪之有?”李世民不禁為之愕然。


    李泰痛心疾首道:“欣兒初至洛陽宮,處處好奇,尋稚奴和兕子玩耍時,誤闖入禦苑,不慎損毀了幾株莊稼……


    後來才知曉,那些莊稼乃是父皇倍加重視的新糧食……欣兒頑劣,兒臣管教不嚴,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臉色微沉,問道:“毀掉了多少?”


    “四五株的樣子!”李泰額上不禁冷汗流出,看得出父皇重視程度當真很高。如果先前沒有息事寧人,這會鬧到禦前,恐怕真會有麻煩。


    新作物很重要,很珍貴,李世民曾有嚴旨不許人破壞。但而今是自己的寶貝孫子,懵懂無知,年幼頑劣毀壞了,難道真要治罪?


    終究是對子孫的寵愛占了上風,李世民擺手道:“罷了,幾株不打緊,不過下不為例。”


    “謝父皇寬恕!”


    “皇祖,欣兒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李泰與李欣父子連忙請罪致謝,顯得知書達理,誠心認錯。


    李世民悠悠道:“知錯甚好,不過為了讓欣兒長點教訓……就罰他每日去書房誦讀《論語》一個時辰。”


    “是,兒子會親自督導欣兒讀書明理。”壓根算不上責罰的責罰,李泰欣然應允。李欣雖然不大情願,但見到皇祖威嚴和父王臉色,隻好乖乖閉嘴聽話。


    李世民話鋒一轉問道:“青雀啊,你的文學館如何了?”


    “謝父皇關切,兒臣府上的文學館初具規模,來了不少名士才俊。兒臣也搜羅了不少典籍,欲整理學習。”提到文學館,李泰的臉上也多了些許興奮。


    “好好讀書學習,多請教名士大儒,才能有所進益……昔年朕秦王府的十八學士你知道,各個都是飽學之士,朕平時便時常請教他們。”


    李世民的原意大概是叮囑兒子尊師重道,勤學好問,但傳入李泰耳中,側重點便落到了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上。


    天下皆知,貞觀以後,秦王府十八學士身份有何等變化。杜如晦、房玄齡、於誌寧、孔穎達、虞世南……


    哪一個不是當朝重臣?房玄齡、杜如晦更是當朝宰相,柱國之臣。昔日玄武門之變,而今貞觀十餘年文治武功,若沒有這些人謀劃相助,父皇焉能成功?


    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要有人才相助。周文王賢明,也需要有薑子牙;秦始皇雄才偉略,也少不了李斯為臂助。那麽自己想要有所圖謀,謀劃前程,也需要培養人才相助,也需要“魏王府十八學士”。


    多虧了自己府上設有文學館,準許自行引召學士,這可是大好機會,自當好好利用。


    “父皇,兒臣近來查閱了不少地理文卷,發現多有散佚,殘缺,記錄不詳。而今我大唐疆域遼闊,與漢武盛世不逞多讓,自當有一相應文卷詳述天下地理,山川河流,城邑人口。”


    李泰侃侃道:“兒臣雖然才疏學淺,但有心組織學者編撰一文卷,暫定名為《括地誌》,詳述大唐地理盛況。”


    “好,好!”李世民聽聞後當即拍手叫好,編撰成此等著作不僅有利於掌握天下地理形勢,便於治國。流傳後世,也能彰顯大唐盛況,以及自己的豐功偉業。此等好事,自然樂見其成。


    李二陛下激動道:“青雀,放手去編撰吧,就叫《括地誌》;你專心編撰,資費不夠了盡管開口,戶部撥付,宮中內府庫也會傾力支援。”


    李泰興奮道:“謝父皇,待回到長安後,兒臣比立即著手編撰,絕不負父皇期望。”


    “嗯,回長安後就開始;洛陽也有不少名師大儒,你抽空可以前去請教,對你的學問進益大有好處。”


    “父皇,除了讀書,兒臣在洛陽還想做件事。”李泰收斂笑容,神情突然有些黯然,恭敬虔誠。


    李世民好奇問道:“想做什麽?說來聽聽。”


    “來洛陽的路上,兒臣夢到了母後……兒臣一路追隨,想要侍奉母後身前,可惜未能如願。夢境中,追到一處山邊水岸,母後便不見了,兒臣好生失望難過。”


    李泰低聲道:“此後的夜晚,兒臣一直希望母後能再入夢,可惜始終未曾得遇……”


    提及去世的長孫文德皇後,李世民也為之神情黯然,歎息道:“你是有福氣的,大半年了,朕多希望你母後夢中與朕相見,可惜一直……”


    李泰續道:“父皇,兒臣今日到洛陽,聽鄖國公提及洛陽周圍可供遊覽的盛景,其中有一處伊闕龍門,兒臣聽鄖國公描述,很像是夢中母後消失的地方……


    兒臣在想,會不會是母後托夢點撥?所以…兒臣有心發願,於伊闕龍門尋吉地修造佛龕,為母後在天之靈祈福,亦可寄托父皇思念,以及兒臣等子女的孺慕之情……”


    *


    ps;新的一周,推薦票在哪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