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散關,過了慶州便逐漸進入靈夏平原。


    隋唐時期,黃河尚未開始大規模泛濫,北方黃河流域的仍舊是肥沃富饒之地。


    但黃河上遊的真正富饒的地方隻有兩處,一個是河套平原,一個便是靈夏,也就是後世寧夏平原。


    “塞上江南”的說法可不是徒有虛名,謝逸等人進入靈夏平原時,正是秋收時節,看到平原上廣袤的良田,已經黃橙橙的莊稼,相當喜人。


    不過看得出來,此地的糧食產量都不高,據狄知遜稱是氣候原因,距離黃河比較遠的地方仍舊缺水,所以莊稼長勢有限。


    但這樣的收成放在西北,那已經相當不錯,靈夏百姓相對富足,駐守邊疆的兵馬軍糧供應也能有所保障。如果不大規模調動兵馬,軍糧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給。


    這就滿足了?


    謝逸不由心想,玉米今年應該種植第二茬了吧,土豆應該也是。等到將來種子充足時,這些相對幹旱貧瘠的土地全都能派上用場,糧食產量應該還能有更大提升。


    也許到時候,光是一個靈夏平原的糧食產量便能供應好幾個州縣折衝府的軍糧,說不定很快便能做到。


    不管怎麽說,玉米和土豆都是耐旱作物,是後世西北的主要糧食作物,以高產優質著稱,在大唐怎麽能例外呢?


    除了農田,也能看到一些牧場,成群的牛羊行走在青黃相見的草場上,相當壯觀。偶爾也能遇到幾個牧羊女,但相貌和裝扮確實不敢恭維。


    畢竟已經靠近西北草原,靈夏一代地區算是胡漢雜居,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兼而有之。犬牙差互。


    至於這片土地,哪家的實力強大,便歸屬誰家所有。千百年來都是如此。


    秦漢時和匈奴拉鋸爭奪,後來被鮮卑人占據。隋朝早年間被突厥占領。現在則落入大唐手中。唐末以後則落入黨項人手中,最終成就了一個稱雄西北多年的西夏國。


    謝逸很慶幸,自己是生活在大唐這樣一個強盛的時期。當然了,這個時期的強盛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出使薛延陀的目的不正是為此嘛!


    行走在大唐境內,謝逸全當是度假,欣賞一下大唐的壯麗河山。此時的西北自然條件還算可以,至少沒有後世那般惡劣。山上仍舊有草木,並非光禿禿一片。


    如果現在就開始保護,也許西北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問題能夠有效控製,生態甚至可以逐漸恢複。


    那麽自宋朝開始,直到後世民國都肆虐的黃河水患興許能夠避免。如果能夠促成,也算是一件造福後世子孫,造福民族的貢獻。


    不過呢,難度不小。


    首先一個便要保證此地少些戰亂,並且牢牢控製在大唐手中,否則談何保護。何談治理?


    西北的邊防啊,自古便是中原王朝的憂傷。


    李世民豪氣地宣稱不休長城,試圖以他天可汗的威名震懾北方部族。這個思路倒也沒錯。修長城勞民傷財,被動防禦也沒有多大效果和意義。


    國家強大,兵鋒強盛讓人不敢進犯這個道理沒錯,但前提是一直維持下去,並且有英明的君王才行。


    可江山傳承,誰能保證每一代的繼承人都英明神武?所以啊,這終究並非長治久安之法。


    可是……


    怎樣才能做到呢?這似乎是個更大的難題。


    先不管那麽多了,此番先搞定薛延陀,便算是成功了。在出大唐境前。經過靈州時需要先拜訪一個人——江夏郡王李道宗。


    這位王爺在後世關於隋唐年代的演義中很著名,頗有反派意味。但實際這位王爺蠻忠誠的。


    李道宗也是李淵的堂侄,自打晉陽起兵開始便立功不少。初時被封為任城王,而今改封江夏郡王。與河間郡王李孝恭並稱為“賢”,乃宗室中為數不多可以領兵打仗的王爺。


    與李孝恭擅長平內亂不同,李道宗更為擅長的是禦外敵。


    貞觀八年,吐穀渾進犯大唐邊疆,威脅河西走廊,唐太宗調動兵馬反攻,李道宗便領兵出征。


    李道宗先以一支偏師破敵,將吐穀渾大軍擊潰,然後和侯君集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穀渾軍。


    在無人的苦寒之地行軍二千餘裏,在烏海追上吐穀渾伏允可汗,大破其眾,俘其名王驍將,使得唐軍大獲全勝。


    貞觀十一年,李道宗改封為江夏郡王,但是他犯了個小錯誤,因為貪贓一度被禁足府上,還剝奪了職權。


    年初時,因為杜伏威一案,河間郡王李孝恭落得灰頭土臉,請罪後在家中閉門思過。宗室裏頓時沒了掌握兵權的大人物,於皇室穩固和力量平衡沒有好處。


    當時有人猜想,也許皇帝陛下會進一步重用吳王李恪,但事實上並沒有,反倒是禁足的李道宗被放了出來,駐守靈州。


    李二陛下這一招,可謂是一舉數德,施恩之下,李道宗必然感恩戴德,效忠皇帝。宗室的力量得以加強,軍中也得以平衡,同時更有個穩妥之人看著北邊的薛延陀。


    由此可見,李二陛下對真珠可汗夷男的提防並非一天兩天了,一個個都老謀深算啊!


    從長安臨走之時,承慶殿中密談,李世民特意叮囑自己路過靈州時拜訪李道宗。


    當然得見了,太必要了。


    如果薛延陀有點異動,李道宗是距離最近的兵馬,某種程度上他自己的後盾,必要時還是救命的指望。


    不早點溝通一下怎麽能行呢?見見麵,強調一下前線的危急形勢,讓江夏郡王早些做準備,好為自己提供必要的幫助。


    想來李道宗應該好說話吧,畢竟李孝恭是因為自己而倒黴,閉門思過。然後他才順理成章複出,再次得到重用。


    當然了,作為宗室中的名將,李道宗的複出是遲早的事,但因為自己的緣故,讓這個契機提前了。


    就憑這一點,李道宗多少該感謝自己吧?不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了,至少要好好對待自己,必要的事情多操點心總是應該的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