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謝逸和孫伏伽對李佑和陰弘智開始分隔審問的時候,局勢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名叫馮孝約的人出現了,此人曾經是東宮千牛備身,也就是東宮侍衛,後來逐漸提升到簡州擔任司戶,最終的官職是洛州密縣令,此人出麵證實太子李承乾和齊王李佑之間確實有勾結。


    而自己也是他們的屬下,在洛州匆忙轉接呈遞消息,聲稱李佑謀反之時也曾要求他做好準備,在洛州接應。


    後來李佑謀反失敗,被留在洛陽養病之時,李承乾曾經要求他注意觀察李佑的行蹤,並且準備襲殺事宜。


    他們一直尾隨在劉德威等人之後,可惜在此之前一直沒有機會,所以不得不一直尾隨,直到到了華陰地界上才帶到一個好機會。可惜到底有點倉促,沒有把李佑和陰弘智徹底殺死。


    為此太子殿下怪罪自己,甚至要殺人滅口,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夠活命,馮孝約決定出麵自首,澄清事實,並願意領受罪責,但請皇帝陛下饒恕自己的家人雲雲。


    這件事邏輯上是通順的,東宮和齊王府之間如果真的有勾結做這麽一件大事,肯定是有其他從屬的。馮孝約這種親信出身,又在關鍵地區做地方官的人物是很有效用的。


    在勾結謀反的過程中,馮孝約幫著傳遞消息,甚至裏應外合。在起兵失敗後,太子利用他來清除李佑和陰弘智,從而殺人滅口自保,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李佑和陰弘智在洛陽耽誤了許久,這也給了馮孝約尾隨的可能,華陰那場預謀已久的襲殺似乎也就順理成章,合乎情理。


    而事後太子殿下為了保密,殺人滅口,要將馮孝約殺死也合乎情理,一切看起來是那麽的嚴絲合縫。


    更為要命的是,馮孝約還拿出了一封紇幹承基親筆的書信。內容正是指使其對李佑和陰弘智動手。


    據說信已經被快馬加鞭送去大理寺,國子監已經請來多位擅長堅定筆跡的老學究嚴陣以待,準備鑒定書信是否真的出自紇幹承基之手。


    加之先前李佑與陰弘智信誓旦旦的指正,隻要坐實了筆跡。紇幹承基就賴不掉了,太子殿下也將有口說不清。


    這種殺人滅口的事情,太子殿下肯定不會親自動手,紇幹承基這樣的東宮心腹出麵處理才是合乎情理的。


    如此一來,東宮再次被架在火爐之上。處在了風口浪尖。


    李承乾得知消息的時候,幾乎當場噴出一口老血,馮孝約是誰他壓根就不知道,東宮的千牛備身那麽多,太子哪裏都認識呢?


    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這時候都跳出來汙蔑自己,顯而易見,越發證實是有人汙蔑自己,想要置自己於死地。


    至於到底是誰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去想,去懷疑了,不外乎就那麽幾個人。


    要緊的是這件事該如何應對?雖說筆跡鑒定尚未有結果。但是……李承乾有種很不好的預感,對方既然這麽做,顯然是早就做好了相關準備,那麽這個筆跡肯定是模仿的天衣無縫,比對的結果可想而知。


    這一遭隻要坐實了紇幹承基的罪責,自己也就難逃此劫,當此之時,自己已經沒有退路……


    正如杜荷所言,現在已經沒什麽可猶豫的了,除了孤注一擲還能怎樣?


    杜荷與李安儼都在左屯衛軍中。加上東宮六率,還有些許侯君集的舊部,在長安城裏,尤其是宮闈之間是很厲害的一股力量。


    有侯君集這等大將來幫自己率領兵馬。隻要布置得當,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就像是杜荷說的那樣,齊州距離長安千裏之遙,李佑都敢舉兵,東宮與皇宮大內不過一牆之隔,自己有什麽不敢的?成功的幾率也大的很多。


    除此之外。這次還需要布置得當,除了皇宮大內,魏王府之外,其他一些礙事的人也得順勢清理掉。


    要做就要做的絕一些,雖然善後會比較麻煩,但李承乾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會有人願意給自己幫忙的。


    杜荷的參與注定京兆杜氏必須得站在自己這邊,隻要成功以後,杜楚客之流將會成為跳梁小醜,他該知道當怎麽辦。如果還是執迷不悟,相信整個杜家會做出明確選擇的。


    當然了,最要緊的還是長孫無忌。


    這可是個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隻要有他支持,即便是局勢再亂也不用擔心,總是可以穩定下來的。


    李承乾相信,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步,長孫無忌這個國舅除了支持自己這個外甥之外,似乎沒有別的選擇。


    長孫家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外甥登上皇位的,隻是……李泰在某種程度上也擁有這樣的優勢。這些年長孫無忌始終不曾表態,對兩兄弟都不溫不火,大有一碗水端平的意味。


    估計他是想要等著,看誰能夠成功便支持誰吧,這樣的選擇不吃虧,能夠確保安全獲利。想想這個舅舅還真是個老狐狸,不過也好,若非如此恐怕還不能為自己所用。


    隻是……


    除了李泰之外,李治也是長孫家的外甥,李承乾突然響起了這個平日裏不怎麽顯眼的弟弟。


    一奶同胞,都是嫡子,如果他還在的話,長孫無忌會有旁的選擇,未必願意冒著風險來幫助自己。


    畢竟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弑君弑父,這是要世世代代背上汙名的,可能被千夫所指,可能遺臭萬年。


    像長孫無忌這等愛惜名譽之人,想必肯定是有顧慮的,除了局勢到那種讓他沒有選擇的地步。


    那麽……


    除了李泰之外,李治……這個和自己沒有多仇,多少怨,關係還算可以的弟弟也不能放過……


    雖然有些殘忍,但不得不這麽做,在皇位和生死麵前,壓根沒有多餘的選擇。誰讓大家都生在皇家呢?


    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自然不是空虛來風隨便說的,隻是……


    這樣做了以後,將來九泉之下。母後會不會責怪自己呢?突然之間,想起亡故的母親長孫皇後,李承乾的心裏猛然咯噔一下。


    ……


    謝逸和孫伏伽在大理寺忙忙碌碌,審問李佑和陰弘智尚未結束。


    分隔審問。當同一個問題變化方式,不斷多次提問之後,已經開始有一些效果了,經過比對李佑和陰弘智的說辭開始漸漸有了一些細微的偏差。


    陰弘智倒仍舊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說話仍舊是嚴絲合縫。似乎找不出一絲一毫的漏洞。


    但實際上,太過嚴謹有時候反而是漏洞的體現。可以理解為他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是不斷推敲才說出來的。


    哪怕是一些很隨意的問題,他都要深思熟慮,似乎唯恐說錯什麽。正常人哪裏為把自己搞的這麽勞累?


    這般超乎尋常的謹慎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陰弘智說的不是實話,他在努力地想要掩蓋什麽。而說出來看似天衣無縫的言辭實際上可能是彌天謊言,想要傳遞些許他自己想要表達的訊息。


    一個謀反的逆賊,這般謹慎,條理分明。言辭針對的還是當朝太子,關乎江山穩定,似乎隻有不安好心四個字可以形容。


    這越發坐實了謝逸的懷疑,陰弘智此舉恐怕不簡單……


    隻是現在還未有確切的證據,雖然自己和孫伏伽都已經認可李佑和陰弘智的說辭有問題,但就這樣奏報給李二陛下似乎不太合適。


    縱然是李世民本人相信了,但其他的王公大臣呢?


    要知道,這件事非同尋常,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捏造揣測,必須要有確切的證據來說話。尤其是自己的身份相對敏感。除了代表晉王府之外,本身和東宮與魏王府的關係都不是很好,弄不好會被人詬病為公報私仇。


    所以謝逸不得不謹慎,可偏生在這個當口有冒出來一個馮孝約。一個昔日的東宮千牛備身,又一刀插在了東宮的胸口,並且潑上了一份墨水,想要洗幹淨太難太難。


    看來對方真是有備而來啊!


    謝逸關心的重點不是東宮是否能洗白的問題,東宮就此倒下自然是好,但如果讓別人趁勢而起可不是什麽好事。


    尤其是到目前為止。壓根沒有抓到任何具體的把柄,雖然猜得到幕後凶手,卻不知對方的底牌以及可能的動作,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謝逸不想在這件事上有任何的信息落後,否則不僅僅不能掌控局勢的發展,在最恰當的時候做出反應,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舉動。甚至可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還有便是李承乾會怎麽做?曆史上的東宮謀反已經不遠了吧,究竟會是哪一天,會是怎樣的情形?


    李世民是否有所察覺,有所準備,大唐的天空未來會是什麽顏色?這些問題都讓人惴惴不安!


    孫伏伽似乎也嗅到了什麽,他比較著急,他是希望這件事能夠妥善解決,不要出什麽大的亂子。這是一個忠臣該有的態度,所以盡早從李佑和陰弘智嘴裏拿到實質性的證據就顯得至關重要。


    “謝學士,雖然現在已經發覺異常,李佑和陰弘智的說辭開始有差別,甚至矛盾之處,但這……”


    孫伏伽也好生為難,身為大理寺卿,被皇帝委以重任卻沒有進展,他覺得自己很失敗。


    可事到如今,如果隻是將這些算不得鐵證如山的東西交給皇帝,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這樣吧,將李佑和陰弘智關在一起,讓他們相互交流,或許會有所發現。”謝逸沉吟片刻,給出這樣一個方案。


    孫伏伽沉吟片刻也同意了,說道:“好的,到時候我安排人在一旁監聽……”


    謝逸當即擺手道:“不必,陰弘智此人十分老道,若是發現隔牆有耳,反而什麽都不會說。再者,即便是聽到什麽又能如何?除非是皇帝陛下親耳聽到,否則她事後矢口否認,你能奈何?”


    “那……”孫伏伽有些不明白了,既想讓他們說點什麽,又不派人監聽,那意義何在呢?又有什麽作用呢?


    謝逸笑道:“孫寺卿盡管安排就是了,此事我自有辦法……先將目前已經發現的內容稟報給皇帝陛下吧!”


    “好吧!”孫伏伽雖然有些將信將疑,但想到謝逸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或許有什麽非常之能把,說起來自己倒是真的想要見識見識。


    謝逸暫時離開了大理寺,他需要回家一趟準備點要緊的東西。


    長安城裏的淮陽郡公府冷冷清清,謝家婦孺已經從白雲觀離開,所謂的祈福結束之後便回了輞川別墅。而且那裏有闞棱親自坐鎮,防禦級別已經提到最高,暫時倒是不必擔心。


    現在謝逸更為擔憂的反倒是晉王李治,這才是自己最大的本錢,現在長安城裏這個風雨飄搖的局勢焉知會不會影響到他。


    如果李治又一丁點的閃失,那自己可就真的滿盤皆輸了,可是自己偏偏不能公然出麵提醒李治,或者采取什麽措施。


    否則李治本人,甚至是李世民都會有所懷疑,畢竟未卜先知這種事是沒辦法解釋的。但是沒有一丁點防備是不行的,該當如何是好呢?


    謝逸思索許久,請了一位客人登門,沒錯,正是晉王府伴讀狄仁傑。


    狄家小郎君現在已經長大了,作為未來的宰相,此子的潛質和見地都是不錯的,在晉王府也做的很不錯,將來肯定會成為李治的左膀右臂。


    即便是現在還小,也已經是晉王府的心腹和要緊人物,沒辦法直接提醒李治本人,但可以找狄仁傑嘛!


    這小子從小和謝家關係良好,對自己也算是頗為崇拜,最要緊的是與妹妹小蠻關係很親昵,很有成為謝家姑爺的潛質。


    狄知遜和謝逸其實都已經默認了此事,隻待兩個孩子再長大一些,便可締結良緣。這種情況下,謝逸和狄仁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默契度很高,在這個時候是可以將此等要緊事情委以重任。


    反正目前的嚴重程度還有限,隻是做些許提防,相信狄仁傑是能夠做好的,謝逸對他很有信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