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是很多人習慣的處事手法。


    也是華夏民族一直奉行的中庸之道。


    一度吵得沸沸揚揚的金山夜祭事件,嘉靖的表態後,在朱希忠的雷霆手段下,最後無聲無息的平複下去,畢竟,古代消息閉塞,百姓們也沒有看到什麽真憑實據,一個個都是道聽途說。


    無聊時非議幾句消磨時間還可以,一看到亂嚼舌要是吃官司的,特別是看到那些因亂說話被錦衣衛抓捕的事例在,一個個噤若寒蟬。


    謠言平息了,錦衣衛也暗中肅清了景王的勢力,景王在京城最後的幾個據點被連根撥起,京城很快恢複平靜,而虞進也再次肩負起陪讀小書僮的角色,進裕王府陪裕王讀書。


    “虞校書好。”


    “虞校書,王爺在聽雨軒等著你,這邊請。”


    “昨天下雨,這地濕滑,虞校書,你可要小心啊。”


    一進裕王府,虞進就感到一件事:自己的地位又見漲了,無論是屬官、太監還是宮女,對自己都是笑臉相迎,路上偶遇到一個裕王的妃子,也是柔聲和自己打招呼。


    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開始有些奇怪,不過很快就明悟了。


    裕王府的人,性命前途跟裕王是息息相關,自己幾次幫了裕王的大忙,特別是滴血認親時,自己的及時出現,可以說挽救了裕王一次政命生命,於是,這些人都把自己視作英雄。


    這感覺很不錯。


    張居正還沒處理完國子監的差事,授課推後,裕王就在後花園的聽雨軒設個小宴,親自宴謝虞進這個大功臣。


    “咦。這是....”


    虞進還沒有走到聽雨軒,遠遠看到聽雨軒上還有女眷,不由吃驚地說。


    平日到裕王府。多是陪讀,來早就在偏殿候著。很少涉足後宮,平日除了宮女,也沒見幾個女人,雖說裕王好女色,不過那些佳麗,虞進真是一個也沒見著。


    突然看到聽雨軒出現明顯與宮女有別、衣飾華貴的女人,虞進一時認不出。


    “嘻嘻,虞校書。坐著那位是陳王妃,她是王爺的妃子,而站在陳王妃身後的,是李側妃。”帶路的太監何公公聞言,很是熱心地替虞進講解。


    說罷,又壓低聲音說:“李側妃是小王爺的生母,原是都人,生下小王爺才晉升側妃,虞校書真是好福氣,王爺領著兩位妃子見客人。這是不拿虞校書當外人呢,嘻嘻。”


    虞進做校書,並不是衝著那份俸祿。也知平日多打點的道理,一向出手大方,裕王府的一眾下人對虞進的印象很好。


    都不用發問,何公公就主動解釋。


    王妃和側妃都來了?


    虞進一時都有點受寵若驚。


    裕王好美色,他投了好胎,生在帝王家,一生豔福無邊,最後他也是死在石榴裙下,而在他生命中。有三個女人是很重要的:一是昌平李氏,嘉靖為裕王選的妃子。生憲懷太子,兒子死後。她憂鬱成病,在嘉靖三十七年四月死;二是通州陳氏,嘉靖在昌平李氏死後的同年九月為裕王選的繼妃,可惜體弱多病,一直沒有所出。


    最後一個就是漷縣李氏,小萬曆的生母,她本是一個宮女,被裕王寵幸後,母憑子貴,晉升為側妃。


    現在的小萬曆,連名字還沒有,更別說側妃李氏,因為她地位太低,不能和裕王、陳王妃和兒子同桌,隻能在身後侍候。


    沒有坐上龍椅,裕王還是裕王,現在的李氏雖說身飾華麗,可是在裕王陳王妃的眼中,也就是一個穿著得體的宮女。


    古代階級森嚴,就是生下兒子的李氏,也不能改變。


    虞進嘴角微微向上揚,沒有多加評論,而是笑著對何公公說:“謝公公提醒。”


    一邊說,一錠碩大的銀兩已經塞了過去。


    “虞校書這是,太見外了。”何公公笑逐顏開,就在推搪間,那錠銀子已經收入衣袖。


    動作不是一般的嫻熟。


    虞進來到聽雨軒,馬上向裕王行禮,隻是行到一半,就被裕王親自扶起。


    “這裏又不是公堂衙門,免了免了。”


    “謝王爺”虞進扭頭看了看,假裝不認識地說:“這位是?”


    裕王拉著虞進,笑著說:“這是本王的妃子。”


    虞進馬上行禮:“下官見過王妃娘娘。”


    陳王妃容顏很清秀,就像畫像中走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一樣,臉色有些蒼白,有一種古人推崇的病態美。


    能被選作王妃,容貌自然不會差。


    陳王妃倒是很和藹,看到丈夫站起來,她也不好坐著說話,一抬手,馬上有宮女扶她起來,站起來後,對虞進展顏一笑:“聽王爺說大明出了一個了不得的人才,今日一見,果然翩翩少年郎。”


    虞進算是裕王府的英雄,陳王妃對虞進也沒有一點架子。‘


    “不敢,王妃娘娘謬讚,下官愧不敢當。”虞進謙虛道。


    陳王妃輕輕點點頭,揮揮手說:“都說君子如玉,這一塊玉佩是贈予虞校書作見麵禮吧。”


    話音剛落,馬上有宮女捧著個銀盤過來,虞進看到,上麵是一塊巴掌大的玉佩,上麵雕著一匹栩栩如生的駿馬,拿起來一看,色澤通透、觸肉生曖,絕對是一塊上品好玉。


    明顯是早早準備好。


    虞進看了一下,又放了回去,連忙說道:“王妃娘娘,這,這太貴重了,下官不能收。”


    這種玉佩,可以說是玉中精品,就是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陳王妃笑著說:“虞校書對裕王府有恩,幾度助王爺解決難題,這是本宮的一點小心意,還望虞校書不要嫌棄。”


    “謝王妃娘娘。”虞進雙手接過玉佩。


    話都說到這裏,再不收就是不給麵子了。


    陳王妃笑了笑,又在宮女的攙扶下,很是優雅地坐下。


    那動作,有點像傳說中的弱柳扶風,很具美感,讓人感覺賞心悅目。


    裕王看到虞進收下玉佩,然後親熱地拍拍虞進的肩膀說:“前些日子辛苦虞校書了,來,今日好好喝上幾杯。”


    這個裕王,還真是不把李氏放在眼內,連介紹都不介紹一下,估計在裕王眼中,李氏隻是一件生育工具。


    虞進沒有坐下,看著垂頭站在後麵的李氏,一臉認真地說:“王爺,這位是.....”


    裕王這才醒悟,嗬嗬一笑,指著李氏說:“這是本王的側妃,李側妃。”


    “參見側妃娘娘。”虞進恭恭敬敬地說。


    別人不知道,虞進知道這位李氏就是日後的慈聖皇太後,這位出身低微,但內心非常堅強的人,萬曆登上皇位時才十歲,太年輕,就是這位李太後垂簾聽政,輔助萬曆,她一生倔強、自律,在她和張居正的努力下,讓垂垂老去的大明有了中興之象,也讓大明王朝多延續了近百年。


    李太後教子有道,對萬曆非常嚴格,做得不好就長時間罰跪,而萬曆對這位母親也很敬畏。


    虞進可不敢給她留下不好的印象。


    李氏沒想到虞進給她行禮,那禮數並不比陳王妃遜色,聞言連忙說:“免禮,虞校書請起。”


    因為有些突然,李氏不知怎麽稱自家好,妾身、本妃、本官、奴家這些好像都不合適。


    “謝側妃娘娘。”虞進這才站起來。


    雖說事發突然,不過李氏畢竟是一個女強人,很快就鎮定下來,笑著對虞進說:“聽王爺說,虞校書是我大明難得一見的大才子,有虞校書相助,王爺肯定能大展雄圖。”


    “初次見麵,也不知送什麽好,我替虞校書準備了二匹宮錦,若是不嫌棄,一會請虞校書出府時,一並帶走。”


    裕王還沒有登基,因為嘉靖的偏見和無視,小萬曆還沒取名,李氏的地位就不用說了,隻能算是一個較為體麵的宮女,估計她並沒有準備什麽禮物,不過她倒是機靈,說給虞進準備了二匹宮綢作見麵禮,離開時再一並帶走。


    估計回去後,還得準備。


    應變能力倒是一等一的好。


    虞進哪敢嫌棄,馬上應道:“謝娘娘。”


    裕王暗暗點頭,心想虞進果然是謙謙君子,禮數周到,拉著虞進坐下。


    小萬曆很懂事,看到虞進坐下後,馬上衝著虞進說:“虞校書,你答應給我做好玩的,帶來了嗎?”


    說話間,一雙大眼睛盯著虞進,兩眼都冒小星星了。


    陳王妃聞言,輕輕撫摸著小萬曆的頭說:“王兒乖,虞校書還有很多公務要處理的,不能花太多時間陪你玩。”


    虞進有些尷尬,自己上次答應過他的,一時竟然忘了。


    “小王爺再等一下,快做好了,一做好,馬上給你送來。”


    “好,你說的,可不能騙小孩子哦。”小萬曆睜大眼睛,咬著手指頭說。


    “一定,一定。”虞進連連點頭。


    裕王哈哈一笑,把小萬曆抱在懷中,連親了二下,這才一臉寵愛地說:“王兒乖,要是虞校書不給做好玩的,父王替你懲罰他。”


    “嘻嘻,謝謝父王。”小萬曆眉開眼笑地說。


    虞進剛剛坐下,發現李氏還是站在後麵,不由吃驚地說:“側妃娘娘,您怎麽不安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兵並收藏大明小郎君最新章節